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

杨夫人闯祸了。

虽然这不是杨夫人的过错,但她的确闯了个大祸。

杨家在京城开的医院已经建成,不过目前来说最主要的医疗服务也就是给女人接生。

这些年杨信的那些庄子同样有大量小孩出生,他之前集中对那些稳婆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尤其是消毒之类相当完善,虽然不可能达到现代水平,但成功率直线上升,毕竟对于古代接生来说最关键缺陷就是消毒,只要消毒做好了那绝对是成功率直线上升……

杨家的医院目前主业就是这个。

再就是外伤救治,甚至仿照救护车专门搞了几辆四轮马车接病人。

然后就是这一点出事了,一个人跑到医院说他家里女人快生了,于是医院派了辆马车跟着,去一处普通民宅把一个大肚子女人拉到医院,她从马车里一扶出来,正好在医院当监督的小草傻眼了。

张嫣。

然后皇后就赖在那里不走了。

虽然她离产期还得一个月,但她就赖在医院不肯走了。

谁敢碰她就摆出一副要出事的架势,宫里客氏气急败坏地带着宫女太监试图过去抢人,结果太监们还没碰到皇后,皇后就仿佛要流产般,而带着家奴赶到的张国纪则摆出要拼命的架势,客氏也不敢公然动手,毕竟周围全都是张家和杨家的人。怒火中烧的她跑去叫九千岁,可就在这时候不知道科学院哪个把事情捅给了天启,天启觉得这种小事不值一提,他更相信杨家的医院而不是太医院和宫里那些死亡率极高的稳婆。

再说张嫣这时候也不可能趁机跟谁勾搭。

既然这样就让她住着吧。

然后当方汀兰急匆匆赶到京城时候,皇后殿下已经住在这医院的病房,并且被张国纪亲自带人保护着。

杨夫人脑袋瞬间就大了。

她赶紧给杨信写了这封信,同时调动荡寇军保护医院。

“不明白。”

汪晚晴和陇孝祖同时摇头。

“皇后不能在我家的医院出事,包括她肚子里的孩子,出了事就是我们杨家倒霉,所以我们杨家必须保证她顺利生下这个孩子。”

杨信说道。

“那就让她顺利生下呀?”

汪晚晴说道。

“但她顺利生下这个孩子,我就激怒了另一个人,而且这个人是和我原本就是一伙,这些年也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甚至还交情不错的,而这个人在皇帝身边比九千岁说话还管用。”

杨信说道。

“奉圣夫人?”

汪晚晴疑惑地说道。

“你还不算太蠢。”

杨信说道。

“搞不懂,奉圣夫人不是皇帝奶妈吗?”

陇孝祖茫然地说道。

“那你怎么办?”

汪晚晴说道。

她很显然明白了一些,奶妈和少爷在大户人家这都是惯例。

“还能怎么办?我现在就算回到京城,估计皇后也快生了,再说我还有一堆正事要处理,哪有空管这些破事,生了就生了吧,我还不至于怕一个老女人,她也就是日暮途远而已,一个都快四十的老女人,她再折腾还能折腾几年,完全就是恃宠而骄,没有点自知之明。”

杨信说道。

的确,他还不至于怕个客氏。

这个女人现在的确还能拴住天启,但那是因为她才三十来岁,依旧还算得上美艳,天启又是和她从小的感情。

但她终究没法和一批批涌入的年轻女人比。

天启又不是成化。

事实上小皇帝这些年也很风流快活。

总之客氏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她这样折腾下去就算天启不死,终究也会因为对她失去兴趣而踢开,以天启的头脑也不是这个女人能左右,小皇帝只是对科学以外的事情不感兴趣而已,但并不是他脑子不清醒,实际上他脑子很清醒,脑子不清醒的人玩不了科学。

至于张嫣很明显就是被逼急了,原本历史上她这个孩子就是这段时间被客氏干掉的,最后生下一个死胎,而她很明显已经感觉到极其危险,才跟她爹串通溜出皇宫,然后赖到杨家的医院里。

原本历史上她是没地方去。

哪怕她逃到娘家也不行,因为她没有足够的理由。

但现在杨家的医院就是足够理由,她知道天启肯定更信赖这家医院,实际上天启自己就去过,而且听那些稳婆医生讲消毒原理,还拿显微镜看,在他看来这些人比太医院那些人更靠谱。

只不过有客氏看着,她很难通过正常方式到医院。

更重要是方汀兰未必敢收她。

最终这个女人心一横,干脆挺着大肚子想办法出皇宫,然后骗着医院自己去把她接过去,剩下就是赖在那里不走了。

反正谁也不敢碰她。

在宫里她惹不起客氏,但在宫外她是皇后。

事已至此,杨信也只能接着这位皇后了,客氏报复就报复吧,她还不至于造成真正威胁,九千岁那里倒是有些不好看,但他也不可能因此做什么,这个孩子无非对他未来有影响。但说到底他也奔着六十了,等到这个孩子成长起来,他都已经七十开外了,那时候他不可能还想着权势,他一个太监又不可能考虑后代,有杨信在他至少不会被人弄死。

总之事情就这样了。

给天启保住这个孩子,也算是杨信对得起他了。

杨信的船队继续向前,很快到达九江钞关,汪晚晴战战兢兢地催促着,不过好在通过的速度足够快,就在她用望远镜隐约看到她家的大队人马时候,这艘船通过了钞关,伴着她的欢呼声顺流直下,紧接着到达湖口。在这里杨信遇上了此前接到命令过来等待的杨寰,他去年完成广州的包税后,就直接率领巡洋舰队北上驻扎南京候命。

主要是运输粮食。

今年无论荷兰人还是葡萄牙人,包括之前组建的南洋公司和广州本地的海商都在往回运输粮食。

沿海各关都被强制性实行粮食减免舶税政策。

而南京和天津两处的锦衣卫都接受检举,所有海关谁不执行这项政策,那么商人们都可以来检举。

而这些粮食由杨信收购。

同样也是强制性的,总之这一年从南洋运来了超过五十万石稻谷,这些稻谷除了二十万石给广州本地市场外,其余三十万全部运往北方,另外李旦在嘉义一带的种田也开始,今年虽然刚刚开始,但也向天津运输了两万多石,不过其中部分是在倭国收购的。

而今年天津垦荒区依然丰收,加上这些南方运过去的,杨信这一年为北方和辽东额外投入了一百万石稻谷,这些稻谷再加上陈于阶在开原的屯田,还有辽阳,广宁一带分了地以后产量的增加,使得辽东的米价终于降到了三两。

虽然仍旧很高。

但比起过去始终维持在四五两已经很低了。

不过京城的米价仍旧没有显著降低,甚至还有点略微上涨,一度再次突破一两,杨信这点投入量抵消不了气候变化导致的普遍减产,尤其是临近的河间府发洪水,完全抵消了天津产粮区的丰收,毕竟粮食产量增加百分之二十就是奇迹,但洪水一过就是绝产。

实际上杨信现在越来越力不从心。

无论他多么努力,在越来越频繁的灾害面前都是徒劳,就像往正在决口的堤坝扔一块小石头。

一下子就冲跑了。

但面对这现实他也无能为力,只能继续这样挣扎,然后眼看着恍如末世的灾难一步步降临。

“倒是台湾那边的确是好地方,侄儿跟着李家的船去过一次,完全可以说如同鱼米之乡般,唯一的问题是需要开荒,但只要开垦出来,就是丝毫不输苏常的水田,而且遍地鹿群,侄儿还猎了几百头鹿带着路上吃。”

杨寰说道。

这时候鹿皮是向倭国出口的重要物资。

李家之前在嘉义的基地,实际上就是猎鹿的,后来荷兰人也是如此。

“那就把这些人全送到台湾,李家在南边垦荒,咱们不去他们那里,就全送到北边,不过暂时先跟着你去抓人,这里是抓捕名单,你立刻带着后面的苗兵去松江和苏常,把那里在名单上的全部封门。就用这些苗兵,正好也让他们先住在这些人家,若是有人敢反抗,就直接调动他们镇压,剩下的就看抓的这些能不能撬开口了。”

杨信说道。

黄澍已经露面了,很快这些地方就会知道。

得提前布置,防备这些家族也像黄家和郑家一样,提前到官府把那些卷入的人开除祖籍,只要他们被开除祖籍,那无论做什么就都与其家族无关,同样也就没法再抄家了。

“叔父,这些人家都不一般啊。”

杨寰看着徐本高,王时敏这些名字颇为惊悚地说。

这何只是不一般,全都地方上的顶级望族,随便哪一个在苏松常跺跺脚都是颤三颤的,对这些人的抓捕,全都是会引发地震的。

更别说他们在朝中的势力了。

徐本高和王时敏可都在京城,当然,他们的财富都在老家。

“不论什么家庭,这次都要拿下,敢反抗就让这些苗兵动手。”

杨信说道。

他也是算得上日暮途远,只能倒行逆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