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一六零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一六零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

“看看吧,这就是你们为之喊冤的李三才!”

天启冷笑着说。

已经多日没见其他大臣的皇帝陛下突然下旨召见内阁,六部和都察院的几个主官,然后摆在后者面前的就是李三才的供词……

杨同知出手绝对管用。

李三才虽然算是老狐狸,但一只神智不清醒的老狐狸,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的老李是在许显纯故意激怒下,就像那些喝醉了发酒疯的人一样,一边狗血淋头地骂着这个阉狗,一边在泡制好的供词上嚣张地签了自己的名字。

他儿子也签了。

只不过是在许显纯的哄骗下,因为大脑已经无法正常工作迷迷糊糊签的。

这就行了。

李三才父子签名的供词,王好义及其手下的供词,王家搜出的各种乱七八糟禁物,他们联络的密信,还有什么比这更充足的……

“这不可能!”

左都御史张问达惊叫着。

他一把抓起这些东西,难以置信地一份份看着,旁边大学士刘一也脸色苍白地凑上去,韩低着头站在那里,很显然已经猜到结果,而其他那几个尚书里面,只有周嘉谟动了一下。

但最终还是没有上前。

很显然这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家伙,这段时间吏部上奏补的官员,东林党比例最大,这个据说是中立派的吏部尚书明显已经被拉过去,他是湖广人,而江浙购买粮食多数都是从湖广,肯定幕后有利益输送,在南直隶士绅控制大明绝大多数白银的情况下,想拉拢这些其他省份官员太容易了。

和他的家族做生意就行。

所以明朝政坛党争时候,经常会看到其他省籍官员,在为东林党鞍前马后冲锋陷阵,甚至比南直隶人更积极,李三才作为祖籍陕西落籍在张家湾的商人家族,更是居然成为了东林党在北方的统军大将。

原因都是这个。

东林党和背后南直隶士绅掌握财富和工业品,尤其是纺织品货源,和谁做生意他们说了算。

想赚钱都得找他们合作。

尤其是纺织品,南直隶可以说近乎垄断。

之前戚金说过,运河两岸全都种棉花通过运河南运,就是因为鲁西一带士绅缺少南方发展纺织业的水力优势,同样技术上也差得多,导致成本高自己纺反而不如卖棉花然后倒卖棉布。直到进入咱大清,鲁西一带士绅才慢慢从南方获得新的纺织技术开始自己织布,而这时候除了那些因为运输条件限制,不得不自给自足的地方,几乎全是南方棉布。

不仅仅是大明。

东南亚,倭国,朝鲜统统都在穿大明南方产的布。

甚至遥远的南美洲都一样,不过不一定是棉,更廉价的麻布其实也卖的红火。

印第安人都穿大明的布。

这不是个笑话。

事实上西班牙商人大量从大明购买布匹运到美洲。

而最近的中转站吕宋土著甚至都快没人会织布了。

当然,作为交换品,美洲产白银最高纪录百分之八十直接运大明。

一手工业品货源供应,一手来自美洲和倭国的海量白银,东林党和他们幕后的南直隶士绅,就这样掌控着大明的政治经济,一手商业利益收买,一手东林书院为核心的各大书院培养,这个利益集团同样在官场越来越庞大,不断在朝廷逼迫皇帝向着他们屈服。

这就是东林党。

“不可能?张总宪,这上面难道不是李三才的亲笔?”

杨信冷笑道。

张问达直接不屑于和这个坏人说话。

“陛下,臣怀疑锦衣卫屈打成招,李三才案事关重大,臣请三司会审!”

他直接对天启说道。

三司会审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审,都察院不用说,刑部尚书黄克缵属于中立派,大理寺地位低,很好收买,基本上三司会审肯定会找到办法给李三才洗脱谋反大罪。剩下也就是杀杨信了,这个的确没法洗,但李三才算是神宗旧臣属八议之身,议个几年他就七十了,那时候就属于优免范围了,而且通常这样议的最多也就是个流放。

总之只要把他从诏狱弄出来就没什么事了。

最多他儿子不好解决。

但他儿子也是为了救父,只要不是谋反单纯雇凶杀人也好办。

毕竟这算是孝子行为,而对于孝子也是要优免的,圣朝以孝为先,最后爷俩也就是流放,但李三才七十岁就可以找儿孙带替了,他根本不用去,继续在家养老就行了。

“杨信,锦衣卫可曾对李三才用刑?”

天启说道。

“没有,陛下已经下旨不得用刑,许显纯他们自然不敢抗旨,臣可以保证没打过李三才一下,不信的话各位可以自己去诏狱看看,如果李三才身上真有用刑的痕迹,那就当这份供词不存在。不过看归看,为了防止有人别有用心,在诏狱鼓动他翻供,不能靠的太近,让锦衣卫脱了他衣服远远看就行。”

杨信说道。

李三才身上绝对没有伤。

许显纯这段时间没动过他一个指头,最多也就是跟他熬,比如说不让他睡觉之类的,但这些对于李三才这种意志如铁的根本没用。

“陛下,纵然未曾用刑,臣亦请三司会审以服天下!”

张问达说道。

不用刑又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大家都是聪明人,锦衣卫肯定用了特殊手段,否则李三才不可能签字。

李三才不可能跟闻香教同谋,这一点朝廷这些大员都很清楚,李家和王家有生意往来是真的,偶尔找王家干脏活是真的,可同谋造反就纯属诬陷了。

“既已招供何须再审?”

天启说道。

“李三才逆案证据确凿,且本人已招供,念其为神宗皇帝旧臣,且已年近七旬,免其凌迟之刑,赐其白绫一副,其子李元为从犯,与王好义等一并斩首示众,李家家产抄没,男丁流放琼州,女眷及幼童以朕新继位,当示天下以仁慈,各赐归其父母。另外闻香教逆首王好贤依然潜逃,传旨各地严加缉拿,此前王安等人矫诏之事既有李三才参与,恐怕亦与此案有牵连,着锦衣卫严加审讯。”

他紧接着说道。

流放琼州是杨信坚持的。

毕竟那里还有石碌铁矿等着开发,大明要真正进入钢铁时代,仅仅靠北方这些劣质矿石肯定不行,唯一的选择就是这座顶级铁矿,锦衣卫在昌化单独设立昌化监,就像钢铁同志喜欢的那样,把需要流放的统统扔过去。接下来抄家的肯定很多,杨信喜欢抄家只是为了要银子,但滥杀人就不好了,正好让这些家伙去发挥余热……

也可以说榨干最后一点价值。

“陛下,李家抄家当由刑部派员。”

刘一急忙说道。

这下子所有大臣瞬间全都精神起来。

这个必须得争,李家不说多了,三四百万是有的,如此巨额财产当然得入户部,要是到了小皇帝手中那就更没法控制了,既然李家已经保不住,那就干脆一起吃蛋糕吧。说到底控制皇帝最好的办法,还是从钱袋子上控制,好不容易趁着泰昌好哄,把万历的银子哄出了大半,要是小皇帝得到李家的财富,那些一下子就又补上了。

坚决不能让皇帝有钱,有钱的皇帝就不可能听话了。

“不必了,既然是锦衣卫办的案子,还是由锦衣卫去吧!”

天启说道。

“陛下,至少也得刑部派员参与。”

黄克缵也站不住了。

中立派也不行,这是几百万两的大生意,李三才家产恐怕都赶上大明几年的商税了,这必须得争取一下。

“朕说的很清楚,不用了,锦衣卫即可,诸卿都回去吧,朕累了!”

天启断然说道。

“陛下,这事关重大!”

户部尚书李汝华说道。

“朕累了,都退下!”

天启毫不客气地挥挥手示意都滚蛋。

好不容易才得到这样一只肥羊的天启,才不会和别人分享呢!他爹留下的窟窿可就靠这一把补了。

“陛下……”

张问达还想争一下,结果杨信那张脸就出现在他视野。

“张总宪,您没听见陛下的话吗?”

杨信笑眯眯地说道。

他一出其他大臣立刻就满腹幽怨地偃旗息鼓了。

不得不说小皇帝这一点很不好,一有事就放杨信,一点也没有个圣主明君的样子,咱们君臣之间的事情,该谈的就谈,你总是让这头饿狼出来算怎么回事。

“杨同知,去抄家的该不会是阁下吧?”

张问达冷笑道。

“这个,陛下的确是让杨某去的,杨某于抄家一道还是有几分才能。”

杨信说道。

这活当然得让他干,大明这些年单笔抄家谁抄出过七十万两?这样的抄家高手当然要最大限度利用起来。

张问达点了点头。

“都察院会派人去看着的,老夫会让所有御史都去盯着你们,每一锭银子都记下来,到时候杨同知最好别让老夫抓住什么把柄。”

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说完他和其他人一同退出了乾清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