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一六一章 大儒的登场

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一六一章 大儒的登场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44:21 来源:笔趣阁

张家湾。

“这怎么办?”

许显纯愕然地看着涌来的御史。

很显然张问达言出必践,抄家这种事情就是一场狂欢,通常最后抄出给皇帝的数字,能有真实数字的三分之一就算良心了。

杨信给天启留一半其实都算坏规矩了。

所以都喜欢抄家。

但这一次杨信既然还不给文官们留分享的机会,那文官就让他谁也别想捞。

上次是太突然,无论都察院还是刑部都来不及,只有滦州知州肯定不够资格监督他,知道他给天启拉回七十万后,多少人捶胸顿足啊。

但这次不一样了。

都察院除了分赴各地的巡按,剩下在京的来了大半,几十个御史就跟着那些抄家的锦衣卫,每抄出一箱金银统统都自己找个小本本记着,这种情况下锦衣卫还怎么捞钱?话说李家的财富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地窖里堆满金银,仓库里全是值钱的货物,房间里全是高档古董字画,女人房间里一箱箱珠宝首饰,仅仅已经抄出的白银就已经上百万两了。

这眼看着没法中饱私囊,对于锦衣卫们来说简直忍不了啊!

“那就不要捞了!”

杨信欣赏着李家的园林美景,若无其事地说道。

李三才的财富没能转移。

实际上田尔耕上次来抓李三才之后李家就被封门,包括李家的各处店铺仓库也被锦衣卫查封,这都是抄家必不可少的程序。

先封门。

定罪后抄家。

这中间始终封闭,甚至有时间久了里面人饿死的。

正因为如此,李家根本没来得及转移财富,也就是李元等逃到各地的儿孙带走一些会票之类,但作为李家家产主体的窖藏金银,仓库货物,固定资产都带不走,包括作为双鹤书院的私人园林双鹤轩。原本这样大规模的抄家,会让经手的锦衣卫从上到下狠狠捞一笔,包括宫里的大太监们都能分,当然,如果是刑部和地方官抄家的就改成文官捞了。

但现在全完了。

“这些狗东西,老子跟他们不共戴天!”

许显纯咬牙切齿地看着那些御史。

“告诉兄弟们,咱们别给皇上添麻烦了,不捞就不捞吧,出了事情这些言官肯定去逼皇上,以后再找机会一个个跟他们算账,从今往后让兄弟们都盯紧这些家伙,只要有一点把柄就想法把他们弄进诏狱。

进去就先把他们狗腿打断。

至于李家这些,他们这点人手也就能跟着统计一些金银之类,但李家产业最重要的可不是金银,这些仓库里的货物,那些店铺和田产房产,手下的船队,这些才是值钱的。回头这些东西还是我主持拍卖,让管事的兄弟都安排自己人,到时候随便花点就到手了,陛下那里有这些金银就已经很满意,李家资产再卖个百十万就能让陛下高兴。

照我此前估算,李家其他那些资产加起来,恐怕少说也得两百万,咱们还有一百万可分,尤其是那些外地的产业,随便给个百十两就到手了。

有我在呢!

少不了兄弟们的好处。

但这些明面上的东西,既然有他们作梗就算了。”

杨信说道。

干这个他还是有着丰富经验。

李三才家产早就由方汀兰给他详详细细地计算过,说起来没有比竞争对手更清楚了。

李家财产在五百万以内。

但不会低于四百万,而实际抄出的金银之类,大概一百五十万以,剩下还有大约三百万是不动产和各处仓库的货物,尤其是这些货物,甚至不只是在张家湾城这一地,沿着运河各大城市都有。杨信说两百万,是因为还有一百万他会让方汀兰内部买走,尤其是仓库的货物,这种官方拍卖怎么玩,他比这个时候的人更清楚,毕竟他后面还有四百年的经验总结。

而给天启两百万,皇帝陛下就很满足了。

必须得说明一下,李三才家原本历史上没被抄过,天启三年他还被启用为南京户部尚书。

只是没到任就病死。

九千岁也只是剥夺了他的封诰而已。

但崇祯紧接着又给他恢复。

所以杨信认为,给天启两百万就足够,而他和方汀兰这对越来越向反派发展的狗男女,捞一百万也算是合理了,剩下一百万给锦衣卫上下和宫里的九千岁等人分。这样杨同知就可以继续维持仁义之名,说到底做清官什么的,又不是他的理想,相反他还必须让这些人跟着获得好处,要不然这些人为何跟他站在同一个阵营?

至于文官他是一分钱不给的。

这些人捞钱比锦衣卫疯狂多了,锦衣卫是只有在办案时候才能捞,他们是想捞就捞,天启的两百万最终还是得落到他们的手中,无论修三大殿还是给军队或者赈灾,最终都是文官经手。

三大殿花六百万啊!

反正以杨信的估算,这里面真正要说落到三大殿上的,恐怕也就三分之一而已,剩下全都进了经手的官员和太监口袋,其中官员手中的最多,毕竟他们才是地方上原料的提供者。

而自从对建奴开战以来,这几年光用于辽东的军费,也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万两,这是兵部不久前刚刚报上的统计数字。

这钱都哪儿去了?

反正辽东那些饭都经常吃不饱的士兵,肯定花不了这么多。

一千五百万两啊。

这钱真要花到军队身上,说句不好听的,那些士兵拿银子当炮弹砸也把野猪皮砸死了,陈于阶当初说的没错,九边就是个钱袋子,这是给所有人捞钱的钱袋子。而这钱绝大多数都被文官捞走,毕竟那些总兵想要军饷,首先就得从督抚开始一直贿赂到兵部户部,否则人家就给他欠着,大明朝欠饷早就成惯例,将领想要领饷,领多少饷,全靠从中拿出多少比例打点文官。

他们守着这么大个钱袋子还有脸跟锦衣卫抢?

做人不能这么贪得无厌,自己赚的盆满钵满,还惦记别人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这样就很让人不齿了。

“禀同知,外面又有士子聚集。”

一名锦衣卫在后面说道。

“还闹?”

杨信愕然道。

这倒是让他很意外。

一刻钟后。

“都想干什么?也想当将仕佐郎吗?”

杨信看着面前的青虫们,眼睛一瞪喝道。

对面的青虫们鄙夷地看着他,一个个继续他们的工作,在李家的大门外摆上供桌,摆上李三才牌位,然后其中一个年纪很大的,开始在那里读一篇祭文来祭奠刚刚被赐死的李三才。老李是昨天上午也就是天启开完会后,直接让人送了一根白绫过去,不过老李坚决不上吊,实际上是许显纯让人勒死的,反正他就这样死了。

他儿子得和王好义等人一同问斩。

至于杨涟三人不在这一批,他们就是单纯矫诏案,李三才的供词里虽然有他们参与矫诏的内容,但他们自己不认罪还是没用。

毕竟这个得要物证。

总不能让他们和李三才对质吧?

周围那些老百姓议论纷纷的看着,而且在外面还不断有青虫赶来加入,已经不只是李三才的学生了,附近其他书院的也来了,甚至不乏一些很有知名度的……

“鹿正,户部主事鹿善继之父,定兴名士!”

许显纯看着新到的一个老头说道。

“鹿太公,晚辈皆先生弟子,当先生蒙冤遇难之时不敢逃死,太公何必冒此性命之险。”

那个主持的上前扶住鹿正大声哭诉。

“老朽年逾七十,所求惟一死尔!”

鹿老头傲然看着杨信说道。

他身旁两个应该是学生的,扶着他在供桌前拜祭……

“这俩是谁?”

杨信饶有兴趣地说道。

说话间这个刽子手还举起手和其中一个打招呼。

后者原本在看他的,一看他那无耻嘴脸,立刻冷笑一声朝地上啐了口唾沫。

“回杨同知,这个叫孙奇逢,保定容城人,鹿善继好友,那个叫张果中,是鹿正的弟子。”

一个锦衣卫说道。

“孙奇逢!”

杨信点了点头。

咱大清北儒宗师啊,号称大清之许衡啊。

“去找些纤夫来,就让他们穿平常穿的衣服!”

杨信说道。

“呃,纤夫平常不穿衣服。”

许显纯说道。

“这冬天也不穿?”

杨信无语道。

“冬天也不穿,那衣服湿了更冷。”

许显纯说道。

“好吧,那就让他们穿着过冬的衣服,总之他们如今在窝棚里面穿什么也就穿什么,男女老幼统统找来,让人从仓库里把棉布,棉花什么的拿出些,陛下以李家财富皆来自运河,而纤夫为运河上最苦者,李家财富皆纤夫血汗所聚,今日抄没李家,赐张家湾纤夫棉布以过冬。但这些纤夫也必须做一件事,就是把他们知道的那些李家恶行,统统都说出来,说的咱们满意的,额外再给他们几丈布。”

杨信说道。

“杨兄弟,你真狠!”

许显纯竖起大拇指说道。

“他们不是哭祭李三才,把李三才当忠义吗?那咱们就把这个忠义的皮扒下来!”

杨信冷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