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553章 海军基地

帝国争霸 第553章 海军基地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的几天,在李云翔陪同下,白止战到包括亭可马里军港在内的,附近的军事基地转了一圈。

海军挑来挑去,最后选择了亭可马里,不是因为科伦坡港不够大,只是不想跟捷足先登的陆军闹别扭。

亭可马里过去就是一座军港,只不过是布兰皇家海军的军港。

在帝国海军称霸梵炎洋之前,亭可马里是孟买到狮泉城之间的中转港,主要为过往船只提供补给。在铁甲舰的时代,当地还有一座北梵炎洋最大的煤仓,能够为整支舰队提供锅炉用煤。

因为帝国海军并不谋求军事占领,所以在帝国称霸梵炎洋的时代,亭可马里被废置。

在上次大战结束后,布兰皇家海军重点建设科伦坡,并没有重返亭可马里。

直到现在,亭可马里才再次受到重视。

与李云翔那边一样,亭可马里的建设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按照白止战的了解,海军已经获得了一笔拨款,准备用一年多的时间把亭可马里打造成北梵炎洋地区头号军港。

在最初的时候,帝国海军并没有打算在斯里兰卡搞建设,至少没有想过要在这里建造一座母港级别的大型海军基地。

从狮泉城到斯里兰卡并不远,依靠狮泉城的海军基地足够支持舰队在北梵炎洋活动。

就算到瓜达尔,也只有几千千米,对舰队来说不算遥远。

关键还有,需要搞建设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且相对的,北梵炎洋这边的威胁还算不上严重。

联合舰队覆灭改变了这一切。

不管海战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在联合舰队遭受惨败之后,帝国海军都不得不正视北梵炎洋的防御需求。

在狮泉城到瓜达尔之间,确实需要一座能为舰队提供支持的大型海军基地。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选中了亭可马里。

按照规划,军港的扩建工程分成三期。以扩充外港为主的第一期已经完成,并且投入了使用。

现在,驻扎在外港的是梵炎洋战区的一支护航大队。

因为会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所以护航大队的兵力规模并不是恒定的,不过变化幅度也不大。

在大部分时候,都有近百艘护航舰艇,不过以近海小型舰艇为主,而且大部分在外执行任务。

长期驻扎在亭可马里的,是一支近岸巡逻分队,主要任务是保护军港,防止敌人的潜艇在军港外布雷。

此外,还有以亭可马里为基地的第十四巡逻机分队。

要说的话,远程巡逻机比小型舰艇更管用。

因为要掩护从狮泉城过来的船队,还要盯守前往马尔代夫与瓜达尔的航线,也就是恰好位于北梵炎洋航线中间,所以亭可马里是北梵炎洋地区的巡逻机中心基地,最多的时候部署了差不多200架巡逻机。

毫无疑问,反潜巡逻机是潜艇的头号克星。

因为主要用于反潜巡逻,所以部署在北梵炎洋的巡逻机,大部分是从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二手货,其中仅“白天鹅”就有上百架,不过在反潜作战当中,看重的并不是飞行速度与最大升限。

要说的话,其实“白天鹅”特别适合执行反潜巡逻任务。

这种机体庞大的巡逻机,不但能搭载3吨武器弹药,在装满燃油之后,还能够在远海飞行一整天,甚至能飞到2000千米外巡逻4个小时。

在执行远程巡逻任务的时候,还能搭载几名额外的机组成员,以减轻工作负担。

部分“白天鹅”上还有改装的厕所与床铺。

简单的说,庞大的机体,能够容纳更多的东西,自然是好处多多。

让几架“白天鹅”轮番上阵,也就是采用接力战术,甚至能依靠强大的自持力耗光潜艇里的氧气。

这绝对不是在吹牛。

相关战例已有三起,而且均得到海军确认。

简单的说,就是在发现潜艇之后,立即用电台呼叫附近的巡逻机赶来支援,并轮流在潜艇活动的海域投掷深水炸弹,让潜艇不敢贸然浮上来,同时因为担心耗光蓄电池里的电能而不敢快速航行。

有些时候,还可以使用大装药的手雷,或者是迫击炮弹冒充深水炸弹。

运气不错的话,也许2到3天就能逼迫敌潜艇上浮投降。

哪怕运气不好,也只要5到7天。

很多时候,敌潜艇会在耗光电能或者氧气之前浮上海面发起反击,多半会被巡逻机用火箭弹或者炸弹击沉。

在已有的三个战例当中,2艘纽兰潜艇被击沉,另外1艘在上浮之后投降。

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二期工程,主要修建外港的深水码头,好为大型战舰与货轮提供服务。

此外就是,在外港与内港之间的连接地带修建油库、弹药库与军营等基础设施。

要说的话,亭可马里欠缺的就是基础设施。

不管是港湾的面积,还是主要航道的平均水深,亭可马里都超过了科伦坡,是北梵炎洋地区最佳良港。

这也是帝国海军选择亭可马里的关键所在。

当然,还跟亭可马里地处偏远有关系。

最大好处,其实就是保密工作更容易,能更有效的封锁消息,从而增强舰队与船队活动的保密性。

等到港口扩建工程全部完成,也就是内港投入使用之后,亭可马里将成为帝国海军梵炎洋舰队的母港。到时候,这里能同时为上百艘舰船提供支持,甚至能容纳梵炎洋舰队的全部战舰。

只是现在,需要进港停泊的大型舰船,仍然得去科伦坡。

迢曼海军的“宰相”号就在科伦坡港里面。

虽然按最初的安排,“宰相”应该经过狮泉城返回帝国本土港口,并设法修复,但是在工程人员全面进行勘察之后,迢曼海军听取帝国海军的建议,只是对“宰相”号进行有限的维修,等海运航线打通之后,再设法返回迢曼本土港口,由建造该舰的迢曼造船厂对其进行维修。

为此,“宰相”号就一直留在科伦坡。

帝国海军派了1艘自航式浮船坞来科伦坡,而“宰相”号一直躺在浮船坞里面。

要说的话,自航式浮船坞才是帝国海军的法宝。

在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只有2艘大型浮船坞。到现在,只是投入使用的浮船坞就超过了20艘,其中8艘为5万吨级,另外12艘达到了3万吨级,此外还有10多艘浮船坞正在建造。

关键就是,这些浮船坞全都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能非常方便的拆分与组合。

在某种意义上,在大战爆发之后设计建造的这些浮船坞,是帝国海军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