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

帝国争霸 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虽然是舰队指挥官,但是白止战一直相信,决定海军战斗力的不止巍峨的战舰,还有众多的辅助舰船。

比较出名的有舰队油船,也就是后来的快速战斗支援舰。

在众多的辅助舰船当中,自航式浮船坞的地位绝对不可低估,甚至排在其他工程船只的前面。

道理也很简单。

一艘自航式浮船坞,能够为数艘,甚至数十艘战舰提供服务,从而大幅度提高战舰的在航率。

浮船坞不但能够用来维修受损的战舰,还能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

比如在前线对战舰进行维护保养,特别是在离本土极为遥远,而且严重缺乏配套设施的大洋深处。

在某种意义上,一艘自航式浮船坞就是一座能航行的造船厂。

虽然无法用来建造战舰,但是用来维修与维护战舰,绝对是绰绰有余。

实际使用当中,浮船坞有八成时间是在为舰船提供日常维护保养,维修受损战舰的机会反到不多。

可问题是,自航式浮船坞的造价高得离谱。

在大战爆发前,自航式浮船坞是最昂贵的特种工程船只,不但造价高,日常维护与使用的费用也高得离谱。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也就采购了两艘。

和平时期,自航式浮船坞以民用为主,基本与海军没有关系,很少为战舰提供服务。哪怕战舰在外海出了严重故障,比如动力设备或推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海军也会选择派拖船过去,或者由同行舰船进行拖拽,因为拖拽战舰返回军港进行维修的费用,比动用浮船坞低得多。

如果按战前的方式建造自航式浮船坞,数量肯定不会多到哪里去。

所幸的是,帝国海军用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算不上特殊,就是分段建造法。

简答的说,除了工程段与动力段为单独建造的之外,自航式浮船的维修段按照统一的标准设计与建造,使用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装,从而为不同尺寸与不同吨位的战舰提供服务。

比如为航母与战列舰服务的,需要8个维修段,承载重量达到5万吨,而且坞舱长度达到300米。如果为重巡洋舰这些大型战舰提供服务,只需拼凑4个或者6个维修段,承载重量低于3万吨,坞舱长度在180米到240米之间。再缩减的话,拼凑2个维修段,能够把承载重量控制在1万吨以内,坞舱的长度缩短到120米,也就只能为驱逐舰等小型战舰提供服务。

关键就是,维修段全都采用统一标准。

不但外形尺寸完全一致,连接口都采用统一的规范,方便在实际使用当中随意的拼凑与组合。

在实际建造中,造船厂为了节约成本,也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用薄钢板来建造船壳,然后往里面灌注水泥,最后根据需要在船壳外焊上具有排水功能的浮箱,一举把维修段的建造工时缩短三分之二。

其实,也就是这种建造方式,让自航式浮船坞成为了“大路货”。

不然的话,帝国海军也不可能在短短2年多时间里建造20多艘自航式浮船坞,让其成为遍布各地的“自助”式维修站。

不说别的,“北河”号与“南江”号就首先在狮泉城的自航式浮船坞进行维修,然后才返回帝国本土。

因为前期维修及时到位,所以这两艘快速战列舰的船厂维修时间缩短到3个月。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都能在年底重新编入战斗序列,以保镖的身份出现在航母身边。

只是,自航式浮船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护航作战当中。

要说的话,这跟帝国海军当前的窘境有关。

在大战爆发前,因为没几条航线需要保护,也没人想到能如此顺利的打通前往波沙湾的航线,甚至没有人想过能在开战后掌握战略主动权,更因为存在同时跟几个重量级对手交战的可能性,也就得优先保证航母、快速战列舰、重巡洋舰这些主力战舰的建造工作,所以帝国海军一直都不太重视反潜护航,即便建造了不少的驱逐舰,也是以伴随舰队活动的大型远洋驱逐舰为主。

真正能够用于护航作战的反潜驱逐舰,反到是少之又少。

当然,不止是帝国海军,而是所有国家的海军都有类似问题。

道理也很简单,在条约时代,为了确保主力舰队的优势,各国海军都不重视用于护航作战的二级战舰。

此外,在上次大战结束之后,建设取代了对抗,海军的日子都不好过。

跟其他列强的海军一样,帝国海军在和平时期,封存了大量在上次大战中,特别是后期建造的护航驱逐舰。

为了应付条约,还将其中一些做了非武装处理,拆除了火炮与鱼雷等武器。

其实,这些舰龄普遍超过20年的老旧驱逐舰是大战初期的主要护航力量。

虽然靠封存的老旧战舰,有效的缓解了战争初期兵力不足的窘境,但是很多根本的问题并没得到解决。

其中,最让海军头痛的,就是必不可少的维护保养。

在拿下狮泉城,进入梵炎洋,在需要保护往返航行的船队时,帝国海军才发现,沿途严重缺乏能为护航舰艇提供支持的海军基地,而狮泉城的军港,根本就不可能为所有护航战舰提供服务。

让护航战舰隔几个月就返回帝国本土,显然是不可行的。

只是往返航行就要耗费很多时间。

关键还有,日常维护不需要使用造船厂的设备,也不需要专业的技术工人,很多的工作连舰队官兵都能做。

需要的其实是一些战舰上没有的专用工具。

此外,就是需要让战舰出水,清理掉船底的寄生物,并且对船壳进行探伤检查。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航式浮船坞充当了浮动基地。

帝国海军把12艘,也就是大约60%的自航式浮船坞部署在了科伦坡,专门为护航舰战提供服务。

也就是有了这些自航式浮船坞,往返于北夕落洋上的护航舰队才能够保持高效。

从贡献看,这12艘自航式浮船坞的价值相当于10艘护航航母与50艘反潜驱逐舰!

当然,获得自航式浮船坞服务的还有那些遭到潜艇袭击,并侥幸到达科伦坡的货轮。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没有12艘自航式浮船坞,在现有投入之下,北梵炎洋航线恐怕早就瘫痪了。如果要保持航线畅通无阻,至少需要增加2倍的投入,也就得从东望洋抽调更多战舰。

兵力不足,帝国海军还能够在东望洋上高奏凯歌吗?

从这个角度看,怎么评价这些用水泥浇筑出来的辅助船只都不算过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