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4章 太空猫眼

帝国争霸 第4章 太空猫眼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这个刘尊山完全就是个憨子。

跟小时后干架一样,打起仗来也是那种不要命的狠角色。

其实,他仨个当中,只有刘尊山上过战场。

不是说刘尊山更加厉害,而是沾了陆战队的光。

当初,陆军航空兵独立出来,组建空军的时候,因为不想让海军成为头号赢家,也为了平衡军种,陆战队由海军下属的独立兵种,升格为由内阁直接领导的独立兵种,还差点独立建军。

没有能够成为军种,是因为陆战队怎么都得依靠海军的舰船。

此事,还催生了国防部,以及名义上隶属于国防部,实质上独立运作,由内阁首辅直接领导,向枢密院负责的总参谋部。

当时,没有任何人想到,陆战队会由此发展成为陆海空面面俱到的小三军。

催生这一切的,也就是波伊战争。

在这场战争的后期,陆战队几乎独当一面。等到结束的时候,陆战队已经组建了自己的装甲部队与航空兵,还有了一支由内河炮艇组成的舰队。要不是遭到海军强烈反对,恐怕还会分几艘小型航母给陆战队使用。

发展至今,陆战队的兵力高达40万,拥有各类舰船上百艘,作战飞机近千架,直升机多达2000架,此外还有上千辆主战坦克,数百门自行火炮,约1500辆两栖战车,以及近万台各类装甲车辆。

如果把帝国陆战队当成国家武装力量,在全球派在前20名之内。

以战斗力衡量,帝国陆战队仅次于几个超级霸权与军事强国。

陆战队能迅速发展壮大,关键就是由内阁直接领导,听命于内阁首辅,不受枢密院与论议两院的节制。

当然,关键是摆脱了论议两院的控制。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遇到突发的重大事件,必须得采取军事行动,或者需要通过军事行动维护帝国利益的时候,帝国首辅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陆战队,而且帝国首辅能够直接调动的也只有陆战队。

正是如此,在此后的几次小规模地区冲突当中,充当急先锋的都是陆战队。

最近一次战乱,发生在4年之前。

当时,斯里兰卡的亲梵罗青年军官团发动政变,在一夜之间控制了首都科伦坡,随后还出兵包围了亭可马里等军事基地,要求梁夏帝国交出逃亡的民选总统,并且无条件的从斯里兰卡撤军。

因为总统的家人被叛军控制,所以局势非常的危急,随时有可能失控。

在连续发出了三次最后通牒,外交努力宣告失败后,帝国当局不得不承认,军事行动成为唯一的解决方案。

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帝国当局并没有调动陆军,而是由陆战队承担了全部地面行动。

只用一个晚上,陆战队就依靠直升机,用空中突击战术控制了科伦坡国际机场,随后由空军发起战略空运。

到第二天上午,随着陆战队装甲部队开入城区,平叛行动就宣告结束。

在这场冲突中,大出风头的是首次参战的,绰号“魅影”的“攻-11”隐身攻击机,没有多少人关注陆战队发挥的作用。

“攻-11”能够用4枚激光制导炸弹摧毁叛军总部,炸死叛军的全部高层人员,不是因为没有被雷达发现,而是陆战队特种部队提前部署到位,确定了叛军司令部的情况,还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标。

至于派“攻-11”执行轰炸任务,只是想让这种刚刚服役的新式战机接受实战检验。

斯里兰卡就没有几部像样的防空雷达,是否派遣隐身攻击机执行轰炸任务,对结果都无太大影响。

可见,斯里兰卡平叛行动的头号功臣是陆战队。

当时,护送民选总统返回总统府的那支装甲部队就由刘尊山指挥。

用他的话来说,整个行动中,唯一的一场战斗,是用坦克炮轰开叛军设在总统府外面的街垒。

正是如此,只要陆战队出现,那么离开战就不远了。

这刘尊山也是实诚,坐下之后就直言不讳的告诉廉明阳与白华伟,他已经收到由陆战队司令部发来的命令,明天一早就乘飞机去沙乌地首都利雅得。只是具体的任务,陆战队司令部还没有安排。

不过,这足以证明,帝国高层确实在考虑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也可以看成是在为局势失控做准备。

如果侯赛因没打算悬崖勒马,首先要保护好的其实是沙乌地。

科威特太小了,又没有天险可守,沦陷是必然结果。

如果侯赛因的胆子够大,或者说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已经做好准备,打算借此发起第三次全球大战,那么在扫荡了科威特之后,伊拉克的百万大军肯定会继续向南推进,攻入沙乌地境内。

关键就是,帝国没有为这场战争做好准备。

不管是按照局部战争的方式进行,还是朝着全球大战的方向发展,在波沙湾方向上,帝国至少都需要用几个月时间来调集与部署军队,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以及发动盟国出兵参战等。

在此之前,必须得把伊拉克军队挡在沙乌地的国门之外。

也就是说,需要在沙乌地的北面构筑一道防线,以此确保位于沙乌地东北,也就是波沙湾这边的油田不会受到威胁。

要说的话,帝国的底线也就是沙乌地等波沙湾产油国的油田不会受到威胁。

虽然第二次全球大战已经结束40多年,但是到目前,帝国依然是全球头号石油消费国与进口国。

数十年来,帝国在波沙湾所做的一切,无一例外的都是为了保证石油供应,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用外界的话说:第三次全球大战将在帝国被赶出波沙湾的第二天打响。

这也是派刘尊山去沙乌地的原因。

因为战争还没爆发,也就没有论议两院的授权,所以帝国首辅现在能够调动的,也就只有陆战队。

以当前的局面,论议两院肯定不会给首辅战争授权。

聊了一会,三人才返回指挥中心。

会议进入到了作战策划阶段,而按照施授良的意思,对外依然宣称“西进150”联合军事演习按计划进行。

讨论进行到半夜的时候,才由施授良拍板,几套方案都获得保留,并各自拟定相应的计划书。

至于到底采用哪套方案,由实际情况决定。

对这种皆大欢喜的安排,自然没有人反对。

其实,这也是惯例。

哪怕气氛已经紧张起来,可是大家都知道,离真正开干还有一段时间,也就不用确定具体的作战计划。

只是,会议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安排了任务之后,施授良发起了一个新话题。

前期侦查。

简单的说,不管是安排空军的隐身攻击机,海军的巡航导弹,还是陆军的武装直升机来执行首轮突击,也就是通常说的“踹门”任务,都需要通过侦查,寻找合适的目标,并掌握目标情况。

在几套作战方案中,都没提到前期侦查的执行方式。

正是如此,施授良明确要求,负责拟定计划的陆海空三军军官得首先确定前期侦查行动部分。

随后,施授良才宣布今天的会议结束。

此时,已经是凌晨1点过了。

在施授良离开之后,白华伟就匆忙离开了指挥中心,甚至没有理会专门跑过来找他的廉明阳。

开始已经说好,会议结束后给刘尊山送行,结果白华伟自己跑了。

其实,在施授良提到前期侦查的时候,白华伟就想到了一件事情。

…………

此时,波沙湾西岸,伊拉克南部地区。

巴士拉西南约20千米,距离伊科边境约40千米的荒漠腹地,一支规模庞大的装甲部队正在集结。

最醒目的是共和国卫队的汉谟拉比装甲师。

去年,该师才完成换装,获得了近200辆从骆沙民主共和国进口的t-72主战坦克,战斗力爆棚。

其实,该师是南部地区,唯一装备了t-72的装甲师。

为了让这支精锐部队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秘密到达靠近边境的前沿基地,也就是进攻阵地,那可没少花功夫。

前几个月,伊拉克国防军与共和国卫队就开始频繁调动部队,打乱了在南部地区的军事部署,为汉谟拉比装甲师南下打掩护。为了避免被侦察卫星发现,汉谟拉比师的主战装备都是在夜间运送。

此外,该师的官兵还暂时换上了国防军的制服。

总而言之,全都是为了保密。

当然,除了坦克等主战装备,还调集了上千台后勤保障车辆,确保能够一口气向南推进上百千米。

科威特不过是弹丸小国,根本就没有战略纵深可言。

此外,科威特的国防力量也完全可以忽略。

更加关键的是,科威特当局在两年前自毁长城,送走了梁夏帝国的军事顾问团,并且拒绝为梁夏军队提供基地。

一鼓可下!

阿里少将对此有十足的信心。

在他看来,甚至不需要动用其他作战部队,只要给予汉谟拉比师足够支持,就能扫荡整个科威特。

此外,要是后勤保障跟得上,他甚至有信心一路冲到利雅得城外。

如果说有什么担心的话,那就是提前暴露战略意图。

在这片面积不大的荒漠里面,除了汉谟拉比师,还有同属共和国卫队的尼布甲尼撒机械化师,以及国防军的5个步兵师。

将近10万名官兵,全都聚集在一起!

如果梁夏帝国早有准备,决定先下手为强,恐怕在波沙湾与穆阿海游弋的3艘航母已经派出了舰载机。

想到这里,阿里不禁抬头朝繁星闪烁的夜空看过去。

夜色,就是最好的掩护。

在拟定作战计划的时候,阿里就多次询问迢曼军事顾问,能不能确保夜间运动与集结时的隐蔽性。

换句话说,梁夏帝国有没有能够在夜间拍照的战略侦查卫星?

对此,迢曼军事顾问给出了明确答复。

光学侦查卫星都只能在白天工作,雷达侦查卫星不是万能的,能够通过伪装等手段进行欺骗。

为此,共和国卫队还专门采购了一批伪装工具,比如表面有金属薄膜的充气式坦克。

关键还有,以汉谟拉比师为首的突击部队,像主战坦克之类的重型装备全都采用就地掩埋的方式进行隐藏。

所有的坦克战车在到达前进阵地之后,均用黄沙与泥土覆盖。

还有,迢曼军事顾问提供了一份关键情报:梁夏侦查卫星的轨道参数,也就是常说的“星图”。

按照星图,在凌晨2点到6点之间的4个小时,为梁夏侦察卫星的空窗期。

充分的利用这4个小时,就能够完成首轮突击。

关键,其实是让以汉谟拉比师为首的突击部队展开。

只要装甲部队发起冲锋,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夜空当中,除了密密麻麻的繁星,什么都没有。

不是没有,而是无法用肉眼看到。

阿里并不知道,在他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在距离地面500千米的近地轨道上,一颗绰号“猫眼”的红外成像侦查卫星刚好从他头顶上方掠过,还连续拍摄了上千张照片,并且在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也就是在运行到骆沙联邦共和国上空时,把装有底片的返回运载舱抛入了大气层。

这颗编号“hz-5031c”的侦察卫星,拍摄到的不止是部署在巴士拉郊外的军队,还有整个伊拉克南部地区。

其实,它也是梁夏帝国的第一颗配备红外成像照相机的侦察卫星。

如果不是波沙湾的局势骤然紧张,这颗卫星原本计划在明年才会正式投入使用,主要是其红外线ccd芯片依然存在几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没达到军方要求的分辨率,因此拍摄照片的军事价值存疑。

不过,肯定能够拍下坦克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红外辐射。

为了保密,该卫星暂时编在了“鹰眼”可见光照相侦查卫星序列里面,最初还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在轨几天后,帝**方宣布该卫星的姿态控制发动机出了故障,为避免造成灾难而主动坠入大气层烧毁。

坠入大气层的其实是一颗即将报废的气象卫星。

通过多次变轨,这颗“猫眼”才转移到了近地轨道。

正是如此,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的情报机构才没发现这是一颗红外成像卫星,把它当成了军事通信卫星。

这类战略欺骗,可以说见怪不惊。

当然,该卫星提供的情报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在军情局拿到空军特种部队回收的照片舱,并对几张主要照片完成辨读时,已经是帝国帝都时间8月1日的清晨7点了。

此时距离伊拉克发布的最后期限,巴格达时间8月1日上午8点,已不到6个小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