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13章 内部矛盾

帝国争霸 第113章 内部矛盾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虽然决策权掌握在政府手上,但是涉及到战争,肯定得听军方的意见,在军方将领坚决反对的情况下,迪迦拉没有强求。

天亮之后,会议才宣告结束。

因为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迪迦拉宣布将在两天之后重新召开高层会议,继续商讨出兵参战的事情。

在送走了参会的官员与将领之后,迪迦拉没去休息,而是接连打了十几个电话。

发展到这一步,要想在政府与军队内部达成一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议会那边。

其实,迪迦拉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要说的话,梵罗国的底子并不差。

虽然国土面积比不上梁夏帝国等超级霸权,但是梵罗国拥有光热条件极为理想,还异常肥沃的冈伽罗平原。即便是自然资源,也不是完全没有,某些矿场资源还位居前列,算不上贫瘠。

关键就是,拥有全世界第二多的人口。

可惜的是,在独立建国之后,哪怕经过两次大规模战争洗礼,梵罗国依然没有能够发展起来。

在此期间还“牺牲”了2位总理,其中就包括迪迦拉的父亲,前总理尼鲁甘巴拉。

要说的话,也就是在父亲遇刺身亡后,迪迦拉才进入了政界。

自始至终,他的目的都是完成父亲没有能够实现的理想。

把梵罗国,整合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

其实,这就是梵罗国的问题所在。

别看拥有7亿多人,还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可是历史上,梵罗国所在的南方次大陆始终都没有统一到一个政权之下。

数千年来,整个南方次大陆都是由众多的土邦组成,而且每一个土邦都是独立王国。

即便在几个强大的帝国王朝时期,比如2000多年前的孔雀王朝,还有由瘸子建立的帖木儿帝国,也没有实现全面统一,更别说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统治之下的土邦依然是我行我素的独立王国。

不说别的,在几千年里,南方次大陆连语言与文字都没统一。

几乎所有的土邦都有自己的语言,一些实力强大与人口众多的土邦还有自己的文字。

讽刺的是,反到是在被布兰王国殖民统治之后,各个土邦在枪炮的威胁之下接受了布兰殖民地政府的统治,还把布兰语当成官方语言,第一次统一了语言与文字,准确说是全境通用的官方语言。

到此,梵罗国才成为现代意义的国家。

从这个角度看,梵罗国继承了布兰王国殖民政权的衣钵。

其实,这也是梵罗国的“天命”,或着说被甘巴拉这样的政治家当成了“天命”。

独立之后,梵罗国高层一直把统一南方次大陆,并且建立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当成头号使命。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甘巴拉家族。

到迪迦拉甘巴拉,甘巴拉家族总共诞生了4位总理与20多位部长,以及近百名议会议员!

此外,在梵罗国建国后的几十年,一直由甘巴拉家族统帅的政党执政,而且期间只有不到10年时间,是由非甘巴拉家族的政客担任总理,另外30多年,在总理府发号施令的人都叫甘巴拉。

用外人的话说,总理府都成了甘巴拉家族的后花园。

迪迦拉就是在总理府长大的。

他的父亲尼鲁是前总理,他的祖父与伯祖父也都是总理,连续执政时间朝过20年!

要说的话,这也是问题所在。

在南方次大陆,除了维系了几千年的土邦,还有就是与之相辅相成的社会制度。

像迪迦拉,就因为出生在甘巴拉家族,所以在出生之后不但能够获得教育,能够去布兰王国深造,还能够在成年之后顺利的步入政坛,并且在家族的支持下,毫无悬念的成为了梵罗国总理。

当然,迪迦拉去过的不止是布兰王国。

在他留学期间,布兰王国跟梁夏帝国的关系还非常密切,而且第一次民族独立运动也已过去,所以他以交换生身份,去梁夏帝国呆了两年,对这个强大到只能仰望的邻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关键,在梁夏帝国的这两年,他主修的是历史!

也就是通过研究梁夏帝国的历史,迪迦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也很简单,梁夏帝国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可是在始武大帝建国之前,梁夏帝国的近代史同样是饱含屈辱。

可是,在始武大帝手上,梁夏帝国不但洗刷了耻辱,还发展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

关键还有,不止是始武大帝足够厉害,也不止拥有战无不胜的陈炳勋,更加不是八大国柱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让梁夏帝国称霸全球的,其实就一点。

在始武大帝统帅的那几十年,梁夏帝国经历了洗心革面般的剧变,不但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了大胜,还通过内部改革废除了已经存在数千年的旧秩序,通过几乎是革命的改革为新世界打下了基础。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就是通过革命重新塑造了整个国家。

这不是简单的改革,而是要牺牲、要流血,注定要死很多人,也注定要扳倒很多传统权贵阶层的革命!

也就是这几十年的时间,不但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还诞生了新权贵阶层,也就是现在的工业资本家。

当然,代价肯定是非常惨烈。

短短的几十年,很多存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家族,在革命的浪潮中灰飞烟灭。

根据民间传说,梁夏帝国在始武大帝统治期间,直接或者间接死于战争与动乱的人数超过了1500万!

当时,梁夏帝国的人口不到4亿。

在今后所有的战争当中,梁夏帝国的阵亡官兵总共都还不到1000万。

从此就能看出,梁夏帝国为了走上工业化道路,经历了多惨烈的内部变革。

与之相比,梵罗国缺的也就是这种惨烈的内部变革!

梵罗国就是因为没有经历这种惨烈的内部变革,所以在建国之后,并没有能够消灭依靠土地生存的旧权贵。

在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就必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那些掌握着土地的权贵阶层,已经能够通过土地获得丰厚的收获,过上远远超过平民的幸福日子,不存在需要通过变革来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那么还有什么理由放弃手里的既得利益?

放眼全球,所有的工业强国,其实都是通过变革解放被捆绑在土地上的劳动者,才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布兰亡国的“羊吃人”圈地运动,纽兰的南北战争,梁夏帝国的集权等等,就没有一个例外!

关键还有,这些变革都发生在工业化进程开始之前,最好在建国之后。

可惜的是,梵罗国已经错过最佳时机。

其实,这个“时机”从来都没有到来。别忘了,梵罗国至今都没有统一南方次大陆,也就谈不上土地改革。

正是在看透了这些之后,迪迦拉才回到梵罗国,并且加入由其父亲主导的政府。

可惜的是,几个月之后,尼鲁就在竞选集会上遭到枪击,而凶手就是一个来自中央邦的地主。

至于动机,迪迦拉非常清楚。

在他的劝说下,尼鲁答应在大选之后开始推行“新政”,其核心内容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改革。

按照迪迦拉的想法,就是通过改革剥夺权贵阶层对土地的控制权,从而把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这其实就是在模仿梁夏帝国。

不同的是,迪迦拉选择的是较温和的立法改革,不是激进的革命。

尼鲁遭到刺杀,证明通过温和的改革,根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南方次大陆存在了几千年的顽疾。

要说的话,这是动了统治阶层的根基,别人不拼命才是怪事!

只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事后调查,刺客能靠近尼鲁,不是运气好,而是当时负责总理安全的卫队长故意把刺客放了进来。

此后,包括卫队长在内,有上百名卫队官兵受牵连。

相关调查工作没有推进下去,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不是没有线索,而是没办法调查下去,因为再追查的话,恐怕就要发生军事政变了。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卫队长、受到牵连的卫队官兵、乃至行凶的刺客,其实都是真凶手里的工具。

显然,想要除掉尼鲁的不止是大地主,或者说刺杀尼鲁只是维持权贵阶层统治地位的最简单办法。

其实,也是代价最小的办法。

关键就是,所有的将领,所有的高级军官,以及大部分基层军官来自权贵阶层。

尼鲁要通过改革收回被权贵阶层控制数千年的土地,他们会答应?

从时候的角度来看,如果刺客失手了,那么几个月之后,必然会爆发军事政变,到时候倒霉的就不止是尼鲁了。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尼鲁一意孤行的推动土地改革,那么整个甘巴拉家族都可能被连根拔起。

也就是这一点,让迪迦拉消沉了几年,甚至一度打算离开梵罗国。

让他回心转意的不是使命感,而是家族的生死存亡。

在他消沉的两年里,甘巴拉家族不但在政界受排挤,其核心利益也受到了威胁,还就是土地!

短短两年时间,甘巴拉家族掌握的土地缩小了三分之一。

按照这个趋势,要不了十年,甘巴拉家族就会烟消云散。

此外,在这两年里,迪迦拉的亲妹妹,还有几个堂亲要么是死于飞来横祸,要么是突然失踪。

这几个亲人都是迪迦拉之后,撑起家族的人选,都有不小的政治野心。

要是没有人站出来,缔造了梵罗国的甘巴拉家族将彻底完蛋!

能站出来,统领整个家族的,也就只有迪迦拉。

在消沉了两年之后,迪迦拉复出,并且在家族,以及几个关系友好的大家族的支持之下当选总理。

此后几年,迪迦拉把重点放在军队上。

准确的说,应该是清洗军队。

当初,所有跟尼鲁遇刺有关的将领都被迪迦拉一个一个的铲除掉,而其背后的家族也遭到了打击。

迪迦拉所做的这些,不止是在为父亲复仇,更是在为推行土地改革做准备。

只是,时机还没有成熟。

其实,这也是迪迦拉主张尽快参战的关键所在。

只有参战,才能让迪迦拉亲手提拔的那些年轻官兵得到重用,取代来自权贵阶层高级将领与军官。

也只有在掌握了军事大权后,才能够强行推行土地改革。

当然,在战争期间推行改革,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只有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各个土邦的权贵阶层才会为了生存做出让步,也才有可能放弃既得利益。

要说的话,政府官员几乎都站在迪迦拉这一边。

道理也很简单,大部分官员都是迪迦拉选拔的,而且全都来自开明的家族,其中不少已经完成了转型,由大地主转变为大资本家。在这些官员所代表的家族,控制了梵罗国几乎半数的工业。

显然,他们也希望推进土地改革,加快工业化进程。

至于高级将领,代表的依然是传统的权贵阶层,在地方称王称霸的大地主。

主要就是,迪迦拉提拔的年轻军官都太嫩,还没爬上来,因此在军队内部,依然是守旧的高级将领在掌权。

他们反对积极参战,其实是不想推行土地改革。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这些传统权贵阶层也是工业化的“受害者”,或着说还没尝到工业化的甜头。

要说的话,这些将领甚至不愿意跟纽兰共和国走得太近,因为纽兰共和国一直在帮助梵罗国发展工业。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他们更加愿意躲在纽兰共和国的身后发大财。

这样,既能保住原来的既得利益,也就是土地,又能发战争横财,同时提高本家族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不说别的,只是在战争期间出口粮食,这些大地主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为此,就更加要等到纽兰共和国参战之后,才能向梁夏帝国宣战。

就算摆出来的那些理由,哪怕是理由,也不是关键所在。

迪迦拉对此是早有了解,提前做了第二手准备。

在整个8月份,迪迦拉单独会见了200多名有影响力的议员,而且通过妥协与让步获得了这些议员的支持。

最主要的妥协,就是保证不在战争时期利用战时授权来推进土地改革。

显然,搞定贪图小便宜的议员要容易得多。

只要议会能够通过战争授权,那么就算军方将领不答应,迪迦拉也能让梵罗国进入战争状态。

拿到战争授权之后,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将领就简单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