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31章 漏洞百出

帝国争霸 第131章 漏洞百出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这个空战结果不算意外。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匪夷所思。

正常情况,在空中突击受挫之后,梵罗军队应该对作战部署做出调整,比如加强炮火准备的力度。

在拟定计划的时候,就得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预案。

俗话说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显然,梵罗军队没有针对意外情况的预案,或者根本就没有想过,首轮空中突击会遭受失败。

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了。

梵罗空军出动近千架作战飞机,而巴铁空军可用的作战飞机总共还不到600架。

巴铁空军算得上堪用的制空战斗机,只有120架“战-10ap”,此外就是大约100架退居二线的“战-7mp”。另外的300多架“攻-6ep”,属于专用攻击机,缺乏执行防空作战任务的能力。

也许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梵罗空军的参谋人员觉得,哪怕是一比一拼消耗都能拼光巴铁空军。

在首轮空中突击中,梵罗空军出动了80架f-15a/b与120架f-16a/b,显然是冲着巴铁空军的战斗机去的。

其实,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当中,梵罗空军确实是通过拼消耗的打法,压制住巴铁空军,最终夺得制空权。

可惜的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空战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在20多年前的空战当中,主要武器是航炮,不要说中程空空导弹,就连格斗导弹都不太好用。发展到现在,配备主动雷达导引头的中程空空导弹已经是绝对主力,在波沙湾战争中,超过五成的战果是由kk-12a取得,格斗导弹成为了自卫武器,航炮基本退出了空战舞台。

作战手段发生变化,空战的方式,以及决定空战结果的主要因素,也必然发生变化。

波沙湾那边的战斗已经证明,决定制空权的不再是兵力多寡。

即便是高强度对抗,少数配备了先进导弹的新式战斗机就能改变实力对比,决定空战的胜负。

因为没有预案,加上执行突击任务的地面部队提前进入进攻阵地,基于无线电的通信系统又遭到压制干扰,所以在空中突击失败之后,梵罗军队并没有调整部署,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发动了地面进攻。

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不过,那是梵罗陆军的灾难。

在凌晨3点30分过后,梵罗陆军开始了进攻前的炮火准备。

仅持续了30分钟!

对一场已经失去突然性,空中打击没有到位的战略进攻来说,30分钟的炮火准备肯定远远不够。

此外还有,梵罗陆军没有使用战术弹道导弹与远程火箭炮等战区级的打击武器。

原因也很简单,战场遮断等远程打击任务都由空军承担,因此在作战计划当中并没有陆军的部分。

要说的话,梵罗空军也确实下了血本。

按后来解密的资料,梵罗空军在第一轮突击中,安排了8个中队的100余架f-4e与4个中队的50多架f-16a/b专门执行战场折断任务。其中2个中队的20多架f-16a/b携带刚刚从纽兰共和国获得的gbu-24b“宝石路3”激光制导炸弹,负责摧毁梵罗河支流萨特莱杰河上的8座公路与铁路大桥。

这些2000磅级的激光制导炸弹,梵罗空军总共只有120枚,而这些f-16a/b就挂载了50多枚!

此外,梵罗空军也只有这20多架f-16a/b进行了改进,能在进气道下缘前端的设备挂点上挂载激光指示吊舱,能够单独使用“宝石路”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对敌方的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轰炸。

在理论上,一枚gbu-24b就能摧毁一座大桥!

只要取得成功,梵罗陆军能够在数日之内,攻占与控制萨特莱杰河的东岸,从而取得战略主动权。

可惜的是,这些f-16a/b都没有完成任务。

除了被击落的几架之外,其他f-16a/b都在遭到巴铁战斗机拦截之后,仓惶投下携带的炸弹,并转向逃逸。

至于那些携带普通炸弹,从超低空突防的f-4e,大部分在飞过边境线之后,就胡乱投下炸弹。

其中一些,甚至没有飞过边境线,把炸弹投在了梵罗国境内!

等到梵罗陆军发动进攻,本该被摧毁的8座大桥仍然屹立在萨特莱杰河上。

有趣的是,在梵罗空军发布的战报中,这8座大桥全都被摧毁了。

虽然几个小时之后,由纽兰侦察卫星拍摄的照片就戳穿了梵罗空军的谎言,但是耽搁了几个小时,一切都晚了。

其实,也就是这份战报出了问题。

在首轮突击中,头号任务是完成战场切割。

空军没夺得制空权?

等到地面战斗打响,制空权反到成了次要问题,毕竟巴铁空军算不上强大,战略上处于防守态势。

再说,巴铁空军欠缺有效的打击手段,而且梵罗陆军拥有相当强大的野战防空系统。

在梵罗陆军的装甲洪流面前,巴铁空军那些性能落后的攻击机最多能制造一些麻烦,不可能扭转乾坤。

上次战争就是如此。

站在梵罗陆军的立场上,真正需要关心的,其实就是能不能阻止部署在纵深地带的巴铁装甲部队赶赴前线。

因为国土较为狭长,且宽大的侧面对着梵罗国,所以从战略层面来看,巴铁并没有防御纵深可言。

巴铁的战略防御体系高度依赖梵罗河,以及主要的支流。

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中,巴铁就因为把陆军主力放在了边境地区,在开战之后遭受重创,基本丧失战场主动权。如果不是巴铁空军拼上了老命,在梁夏帝国增援之前,伊堡就会被梵罗大军攻陷。

此后,巴铁一直把主力部队,也就是重兵集团部署在萨特莱杰河西岸。

只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在开战后,需要3到5天时间来部署这些装甲部队,必须确保萨特莱杰河上的大桥安然无恙。

如果丢掉那些大桥,西岸的主力部队就不可能及时驰援。

在战略上,丢掉萨特莱杰河东岸地区是不可承受的失败!

关键就是,萨特莱杰河汇入干流,也就是梵罗河的地方,恰好在巴铁本土的正中间!

虽然萨特莱杰河东岸是塔尔沙漠,基本上没有居民,少数的城镇都在河道附近,但是靠近交汇处的汗布尔,具有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只要梵罗军对攻占了这座城镇,就能将巴铁本土分成南北两个战区。

要走到这一步,巴铁军队必然是首尾难顾。

由此不难看出,梵罗陆军的目的,其实就是在开战之后完成战略分割,为消灭巴铁打下基础。

最关键的,就是萨特莱杰河上的大桥!

真要追究责任,梵罗空军绝对是罪魁祸首。

按后来解密的资料,梵罗陆军在开战之前,获得了4套纽兰共和国援助的,性能非常先进的“潘兴2”型中程弹道导弹系统,总共32辆机动发射车与64枚导弹,全都配备了末端制导弹头。

这种导弹,可以说是非常的先进!

说得直接一点,“潘兴2”是全球第一种具备了精确打击能力的弹道导弹!

只是,纽兰共和国研制“潘兴2”并不是用来对付地面目标,针对的梁夏海军,准确说是帝国海军的航母。

高达2100千米的射程,使其能够部署在舰载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外。

不到50米的圆规误差,在对付长度超过300米,甲板宽度达到70米的航母时,单发命中率高达80%。

重1000千克,终点速度超过了6马赫的弹头,1枚就能够重创超级航母。

末段变轨机动能力,足以突破当今最为先进的舰队防空系统。

总而言之,这是一种能够改变海战面貌的武器。

要说的话,也就是这些导弹,促成梵罗国参战。

有了这些导弹,梵罗国第一次拥有据地于国门之外,也就是直接对抗帝国海军,打击帝国海军舰队的能力!

至少看上去是如此。

对好高骛远的梵罗统帅来说,显然不会考虑瞄准的问题,即如何才能找到在1000千米之外的航母战斗群。

因为“潘兴2”在纽兰共和国的“禁售清单”之内,所以双方都没有大肆声张。

为了保密,运送这些导弹的船只都在夜间进港,而且去的是偏僻地区的小港口。

此外,梵罗陆军还将这些导弹藏在地下洞窟里。

为了让这些导弹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纽兰陆军还安排了几百名官兵,以教官身份去梵罗国。

能够打航母的导弹,用来对付大桥肯定是绰绰有余。

哪怕无法保证命中桥墩,也有很大的把握炸断桥面。如果用数枚导弹对付一座大桥,同样有可能摧毁桥墩。

在拟定计划的时候,梵罗陆军还专门提到,可以考虑使用“潘兴2”对付战略目标。

可惜的是,梵罗空军太自大,而且纽兰教官也坚决反对,所以用动用“潘兴2”的提议遭到否决。

“潘兴2”实在是太金贵了,纽兰军队只装备了10套,援助给梵罗国4套后,就只剩下了6套。

既然是“撒手锏”武器,肯定不应该随便使用。

关键还有,这些导弹在开战之前,全都部署在梵罗国的南部地区。

部署地点,距离前线战场超过2200千米。

恰好在最大射程的外面!

可见,如果梵罗空军没谎报战果,那么在4日上午,最迟下午的时候,这些弹道导弹就能够发挥价值。

因为耽搁的这几个小时,加上梵罗军队决策体系造成的延误,所以直到4日下午才决定由陆军用“潘兴2”摧毁萨特莱杰河上的大桥,此后还需要几个小时,到5日凌晨才能做好准备。

也就是说,耽搁了整整一天!

以东方集团的动员体系,即便在完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帝国空军也能够在24小时内出兵增援巴铁。如果提前做好了相关准备,比如把保障设备部署到位,还能把动员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以内。

最快在4日的下午,最吃在5日凌晨,帝国空军的作战飞机就会出现在战场上。

关键,就是针对主要军事设施的战略轰炸。

总而言之,因为自身的问题,梵罗军队并没有赶在开战之后,立即摧毁8座至关重要的大桥。

在战略层面上,梵罗军队已经走上了不归之路。

其实,在战术上也乏善可陈。

因为巴铁早就提高了部队的战备级别,空战还提前2个小时打响,准确说是梵罗陆军的炮火打击晚了1个半小时才开始,所以持续30分钟的炮击更像是在告诉巴铁军队,地面战斗就要开始了。

要说的话,梵罗陆军的脸皮厚度,不比梵罗空军薄多少。

按照其公布的首份战报,在进攻前的炮火准备当中,摧毁了巴铁边境防线上80%的防御工事,让5个边境守备师减员40%到60%,摧毁了近一半的主战装备,还击溃了主要进攻方向的守军。

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半个小时里面,巴铁的5个边境守备师仅有不到200名官兵伤亡,而且主要是负责修复通信线路的工程兵。至于靠前部署的主战装备,本身就没有多少,毕竟边境守备师是步兵性质的二级部队。

防御工事确实被炸掉了很多,不过巴铁军队从来就没有指望靠这些工事来抵御入侵。

依托阵地防御,那还是第一次全球大战的打法。

早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以装甲部队为主的野战就取代了阵地战,不管多么坚固的防御工事,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被进攻武器摧毁。即便是在战略上处于防御态势,在战术上也必须注重进攻。

其实,在西北战区,也就是大陆战场那边,东方联军就已经证明,反击才是最为有效的防御手段。

当然,在发动反击之前,肯定要花时间做准备,也就需要迟滞敌人的推进速度。

要说的话,这也是巴铁边境守备师的主要任务。

与伊拉克军队一样,在萨特莱杰河的东岸,巴铁守军主要依靠的就是地雷。

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陆战争结束后的20多年里,巴铁军队在这边,埋设了大约300万枚地雷!

这里肯定是全球地雷密度最高的地方。

所幸,塔尔沙漠里人迹罕至,不需要担心误伤平民。

与伊拉克军队不同的是,巴铁军队不是被动的埋设地雷,而是利用精心布置的雷场,在航空兵与远程炮兵的掩护下,在边境地区构筑了如同迷宫一般的防御阵地,以达到阻击与迟滞敌人的目的。

可见,巴铁军队的目的非常明确。

从不指望靠5个守备师守住边境,而是在边境地带争取3到5天时间,让后方主力部队完成动员。

收到战报,知道巴铁空军挫败了梵罗空军的第一轮突击行动,丁镇南就意识到,除非纽兰共和国立即出兵参战,不然最快在3天之后,最迟就5天,南方次大陆上的战局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不过,前提是,帝国空军能及时参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