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30章 关键因素

帝国争霸 第130章 关键因素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梵罗国突然向巴铁开战,而且是不宣而战,要说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帝国上下对此是早有准备,不然巴铁也不可能在开战之后稳住阵脚,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当中给予梵罗空军迎头痛击。

只是,凌晨的大胜不止是巴铁空军的功劳。

在迪迦拉遇刺之后,帝国就开始加强在巴铁的军事部署,尤其在现代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空中力量。

到战争爆发的时候,部署在巴铁的“指-8c”已经由8架增加到12架。

如此一来,就能够在北部的伊堡,南部的卡拉奇与西部的奎达各部署4架,确保全天不间断升空巡逻。关键是,部署在奎达的4架充当战略预备队,用来填补南北两个主要防线的漏洞。

任何时候都有3架“指-8c”在空中巡逻。

“指-8c”搭载的雷达,对在高空飞行的战术飞机,也就是rcs值在5平方米左右的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最多能达到550千米,即便是对低空飞行的战术飞机,探测距离也不会低于350千米。

在理论上,“指-8c”的监视范围在40万平方千米到100万平方千米之间。

巴铁的国土面积不到80万平方千米,大体呈现东北到西南走向,3架大型预警机可以说是绰绰有余。因为与梵罗国的边境长度在1000千米左右,所以只需要2架“指-8c”靠前部署就能完成战略预警任务。第三架“指-8c”能靠后部署,增加战术灵活性,提高预警系统的生存能力。

最先发现异常的就是在伊堡上空巡逻的那架“指-8c”。

4日凌晨,执行首轮突击任务的梵罗战斗机从基地起飞之后不久,就被“指-8c”探测到了。

确认升空的梵罗战机远远超过日常训练的规模,“指-8c”的指挥官立即发出了警报。

随后,在短短15分钟之内,处于战备状态的近百架巴铁战斗机全数升空,其他巴铁战机也开始为出击做准备。

也就是说,梵罗的作战飞机还在组织编队,巴铁战斗机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巴铁空军的反应如此的神速,关键就是在东方集团内部,早就统一了情报、通信与指挥体系。帝国空军掌握的情报,同步传输给巴铁空军,而且在进入战争状态之后,帝国空军还能直接向巴铁空军作战部队下达命令,以缩短在决策环节使用的时间,加快作战部队的反应速度,并提高作战效率。

这套扁平化的指挥体系,其实是第三轮军事改革的硕果之一。

当然,还算不上完全与彻底。

受技术手段的限制,帝**方并没有想过实现全部改革目的,很多涉及到尖端技术的军事改革将推迟到下一轮军事改革。这其中,就包括代号“反射弧”的战区通信指挥系统。该系统在建成后,战区司令能直接向班排指挥官下达命令,并且直接调取士兵在前线战场上获得的信息。

因为太过超前,有太多技术门槛需要跨越,所以“反射弧”的研制工作是一拖再拖。

按最新的计划,能在新历155年拿出样品,就很不错了。

所幸,现在这套代号“传声筒”的指挥系统超越了所有对手,而且大幅度领先。

在过去几年里,每年都会在巴铁进行几次联合演习,比如代号“和平之翼”的东方集团空军联训联演。也就是通过这些演习,巴铁空军率先完成了指挥机构调整,融入到东方联军指挥体系当中。

不过,这并非全部。

在巴铁的战斗机升空前,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部署在巴沙瓦与卡拉奇的2架“侦-29c”相继升空,并且在大约30分钟之后,跟靠前部署的“指-8c”汇合。

这两架大型电子侦察机,也就是电子战机,才是真正的“关键先生”。

因为大型电子战机的使用强度远比不上预警机,所以“侦-29”系列总共不到30架,还没有“指-8”的一半。

至于价值,“侦-29c”绝对不在“指-8c”之下。

在高强度的空中战斗中,电子战机甚至比预警机更重要。

说得直接一点,跟差一个级别的对手,比如梵罗国交战,“侦-29c”这样的大型电子战机能够让附近300千米范围内的敌机全都变成瞎子。如果适当的缩小干扰范围,比如把干扰区域的扇面减小到5度,干扰距离能翻倍达到600千米,也就能对敌人的大型预警机进行压制式电子干扰。

设计“侦-29c”的时候,帝国空军针对的是迢曼空军与纽兰空军,并根据假想敌提出了战术性能指标。

帝国空军所针对的,主要是纽兰空军的e-3“望楼”大型预警机。

梵罗空军就有几架“望楼”。

在新历140年,也就是e-3a列装纽兰空军2年之后,梵罗空军凭借良好关系获得了一架e-3a。按照当时的规划,梵罗国将在未来10年之内用30亿纽币采购8架e-3a,打造两套空中预警与指挥系统。

可惜的是,梵罗国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仅仅几个月后,那架纽兰空军租借给梵罗空军测试使用e-3a就失事坠毁,不但预警机彻底烧毁,搭载的20多名机组成员无一幸免。关键是,这架e-3a在纽兰空军名下,在空难中丧生的机组成员,有13名纽兰空军的官兵,其中一个还是德州参议员,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侄子。

当时送e-3a去梵罗国进行测试飞行,就是为了推销这种大型预警机,帮助军火商拿到天价订单。

此事直接导致纽兰空军参谋长与国防部长引咎辞职。

事后查明,导致失事的原因,竟然是梵罗空军的保障人员在做维护的时候,少加了三分之一的液压油,并且用废油冒充,导致液压系统的管道堵塞,没达到工作所需压力,使得控制舵面的液压机构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e-3a在紧急迫降的时候,因为主要气动舵面失灵而坠毁。

关键还有,那些液压油被保障人员以15000千卢比,也就是不到1000纽币的价格卖给了废品收购商。

为了几百纽币,导致价值近3亿纽币的e-3a坠毁,恐怕也只有梵罗空军做得出来。

虽热主要涉事人员都遭到了严惩,带头的军官被判处15年监禁,但是此事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新历147年。

也就是到了这一年,纽兰当局才批准了向梵罗国出口e-3的军售合同。

这比原定计划整整晚了7年!

只是,出口的不再是e-3a,而是改善了信号处理能力的e-3b,准确的说是e-3b的出口型号。与纽兰空军的e-3b相比,出口给梵罗国的e-3bi保留了完整的对空探测能力,只是减少了2套数据通信设备,增加了语音通信频道,并且增加了专门的空勤军官休息舱,以便适应梵罗空军的特殊要求。

原因也很简单:梵罗空军的主力作战飞机,除了在新历140年之后引进的f-15与f-16系列之外,其他的作战飞机都没有配备数据链,依然是由指挥员通过语音通信设备下达作战指令。

此外,梵罗空军没有为其他作战飞机增加数据链设备的安排。

要说的话,梵罗空军一直没有升级改造现役作战飞机的传统。

其实,这也是“常态”。

几乎所有出口梵罗国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行改进,才能为梵罗军队所用。

拿陆军的主战坦克来说,梵罗国自研的“阿琼1”其实就是采用了柴油发动机,并且缩小了一圈,把战斗重量减轻到44吨的m1。“缩水”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梵罗国境内的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几乎都在45吨以内,也就必须把主战坦克的重量控制在45吨以内,不然没办法进行战场机动。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阿琼1”的防护性能就连第二代的m60a3都比不上!

到了“阿琼2”,梵罗陆军放开了重量指标,提高到了m1a1的水准,而且用上了从纽兰共和国引进的120毫米滑膛炮。问题是,梵罗陆军坚持采用柴油发动机,最后选择布兰王国为“挑战者”开发的动力系统,并且坚持在本土生产。结果是,因为国产动力总成的性能指标一直没有达到要求,所以“阿琼2”在研制了近10年之后,依然只有10多台样车,没有人知道能在什么时候量产。

当然,梵罗空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获得了f-16a/b之后,梵罗空军原本能引进f-16c/d,甚至可以购买生产线,从而在本土生产。只可惜,不知道是哪根筋出了问题,梵罗空军坚持使用国产轻型战斗机,还要求比f-16a/b更便宜,也就是更小的战斗机,因此放弃f-16a/b使用的f-100发动机,转而选择f/a-18a/b使用的f-404发动机为lca,即“先进轻型战斗机”的动力。研制了几年,这种战斗机连图纸都没有出全!

不过,e-3bi确实大幅增强了梵罗空军的作战能力。

到大战爆发前,梵罗空军就已获得6架e-3bi,另外2架也已经完成总装,在测试之后就能交付。

此外,纽兰空军还在梵罗国部署了4架更先进的e-3c。

其实,这些e-3c原本计划卖给布兰王国,只是受到迢曼帝国的阻挠,以及布兰皇家空军无法提供相应的保证,即禁止迢曼空军的人员接触使用e-3c,所以在纽兰当局一直没有批准出口合同。

结果就是,生产出来的10架e-3c全都交给纽兰空军使用。

跟e-3b相比,e-3c主要增强了电磁对抗,也就是抗干扰的性能,增加了几套用来联系地面指挥部的通信设备。

纽兰空军的4架e-3c部署在梵罗国南部地区,主要任务是监视迪戈基地。

主要威胁,就是那6架e-3bi。

其实,这也是帝国空军向巴铁增派4架“侦-29c”的关键原因。

在随后的战斗当中,2架“侦-29c”让梵罗空军出动的2架e-3bi成了睁眼瞎,全程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等到梵罗空军反应过来,并紧急增派2架e-3bi的时候,空战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

在“指-8c”与“侦-29c”的协助下,巴铁空军100多架战斗机,不但顶住了梵罗空军的近千架战机,还在大约2个小时的战斗当中,取得击落敌机86架,自身无一损失的辉煌战果。

当然,“无一损失”其实是宣传用词。

在当天凌晨的空战当中,巴铁空军至少有11架战斗机在空战当中被梵罗空军的战斗机击落,此外还有17架战斗机在返航途中坠毁或者是在返航之后报废,总计有22名飞行员在战斗中牺牲或失踪。

跟取得的战果相比,巴铁空军的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按巴铁空军提供的战报,在击落的86架敌机当中,至少有34架是f-15a/b,还有28架是f-16a/b。关键是,还有数十个战果无法确认。那些敌机全都是巴铁战斗机用中程空空导弹,在视觉距离之外击落,而且全都坠毁在梵罗国的境内,没办法取证,只有飞行员的单方面证词。

不过,最为重要的,其实是粉碎了梵罗空军的首轮突袭行动!

梵罗空军出动了近千架作战飞机,肯定打算通过第一轮空中打击,彻底摧毁巴铁空军与防空系统,夺取战场制空权,然后通过空中打击摧毁巴铁的边境防线,再协助地面部队攻入巴铁境内。

按照这套战术,梵罗军队能够全程掌握战场主动权。

只要推进迅速,甚至有望赶在梁夏帝国的援军到达之前,打下巴铁的首都伊堡,以及头号港口城市卡拉奇。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占领这两座城市,基本上稳操胜券。

当然,关键就是第一轮空中突击。

不然的话,梵罗空军也不会一口气出动一大半作战飞机!

可惜的是,在巴铁空军的强势阻击下,特别是在前出夺取制空权的f-15a/b与f-16a/b机群被击溃后,跟在后面的攻击机群失去掩护,几乎都在遭到巴铁战斗机拦截之后,提前丢掉了炸弹。

少数几个不怕死的机群,也在进入巴铁领空前被巴铁战斗机击落。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在9月份,巴铁空军获得了1500枚kk-12a中程空对空导弹,还对“战-10ap”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更新了火控雷达的软件系统,并加装了数据链设备,由此获得使用kk-12a的能力。

帝国空军的“战-10”系列战斗机也在做类似的改进。

也就是拥有性能先进的kk-12a,巴铁的“战-10ap”才能在空战当中,战胜性能更加强大的f-15a/b。要知道,kk-12a能够拦截60千米外的战斗机,而f-15a/b使用的aim-7f“麻雀”导弹,对战斗机的拦截距离往往连30千米都没有。更何况,f-15a/b机群全程遭到电磁压制。

其实,梵罗空军的很多攻击机就是在遭到电磁压制,无法获得准确的战场信息之后,放弃了突击行动。

不要看梵罗飞行员的技战术能力不怎么样,可是在生死抉择面前,那是非常的精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