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33章 内在关系

帝国争霸 第133章 内在关系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丁镇南带着几名主要参谋赶到的时候,那架军方的要员专机已经做好起飞准备,施授良等人也已登机。

在丁镇南他们上去之后,专机立即关闭了舱门,滑上了跑道。

就在开始,施授良批准丁镇南的请求,由鲁燎原少将兼任波沙湾联军临代司令,丁镇南赴南方次大陆,担任该方向的联军总指挥。

正式任命,要在首辅批准后才能下达。

不出所料,丁镇南将坐上“南方联军集团军总司令”的位置。

这个所谓的“总司令”主要负责与巴铁的联合作战行动。

和平时期,“南方联军集团军”只是一个架子机构,而且只有参谋长,通常由一名巴铁陆军少将担任。只有在战争时期,南方联军集团军才会正式成立,而且由帝国陆军的将领担任总司令。

在第三次军事改革之后,南方联军集团军扩大到整个南方次大陆,负责该方向上的作战行动。

言外之意,面向南方次大陆作战的海军与空军,都听从集团军司令部指挥,至少得积极配合。

可见,这个“司令官”可不简单。

施授良这么做,并不是越俎代庖,是当机立断!

原因也很简单:迪迦拉没死。

当地时间4日上午,迪迦拉在国民议会发表了战争演讲,而且从气色来看,他根本没有受伤!

他在此正式向巴铁宣战。

理由就是:针对他的刺杀行动由巴铁情报机构策划。

毫无疑问,刺杀国家领导人,绝对是战争行为。

虽然国民议会还在进行辩论,最快要在当地时间的下午,才会对迪迦拉提出的战争法案进行投票表决,关键是要不要同时向梁夏帝国宣战,但是按军情局提供的情报,除非能证明迪迦拉遇刺跟巴铁无关,那么在接下来的投票表决当中,国民议会百分之百会通过他提出的战争法案。

因为巴铁是帝国的盟国,所以等巴铁向梵罗国宣战,帝国将根据同盟条约,在同一时间向梵罗国宣战。

按照法理,帝国与梵罗国的关系,将直接进入战争状态,根本不需要宣战。

这明摆着就是一个阴谋!

在收到消息时,丁镇南立即想到,迪迦拉遇刺其实是苦肉计,还是他本人自编、自导与自演。

不然,绝对不可能在那么猛烈的爆炸当中毫发无损。

要说的话,当时在车里的恐怕是他的替身。

为了证明这个判断,丁镇南还询问了情报官员。

在此之前,因为要指挥波沙湾这边的战斗,所以丁镇南不太关心梵罗国那边的事情,至少没有主动询问过。

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证明了他的担忧。

在迪迦拉“遇刺”之后,首都卫戍部队迅速控制了场面,随后以抓捕刺客为由,控制了几乎所有反对派政治家。在短短几天之内,忠于迪迦拉的少壮派军官不但掌控大局,还清洗了大部分跟迪迦拉唱反调的高级将领。那些没有被清洗掉的,也识趣的交出了军权,退出核心权力圈。

显然,如果迪迦拉已经死了,遭到清洗的就会是忠于他的少壮派军官。

正是如此,丁镇南才立即给施授良打电话,在说明了情况后,提出马上去巴铁,负责那边的作战行动。

施授良没耽搁,立即安排了专机。

让丁镇南没有想到的是,施授良要跟他一起离开沙乌地。

不过,施授良不去巴铁,而是回帝都,去面见首辅。

在飞机起飞后,丁镇南大致分析了当前的局势。

结论显而易见,梵罗国不宣而战,而且一口气投入了几乎全部的兵力,就是要逼迫梁夏帝国出兵。

简单的说,开辟第三条战线。

虽然巴铁军队表现神勇,在开战之后不但没有落败,反到夺得主动权,让梵罗空军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但是看整体战略,巴铁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反败为胜,甚至无法顶住梵罗军队的轮番攻击。

那可是长达1000多千米的战线!

就算在这条战线上,总共才3处主要战场,围绕伊堡的北部战场,以萨特莱杰河东岸为主的中部战场,与兵锋直指卡拉奇的南部战场,可是如此宽大的正面,足以让巴铁军队首尾难顾。

在专机起飞后不久,参谋送来了最新战报。

梵罗军队已经在信德省东部取得突破,击溃了科克洛巴尔的守军,正沿着铁路线向西边推进。

预计,将在夜间与第24机步师外围部队遭遇。

这可不是好事。

为了降低国防开支,集中有限的财力搞工业化,在正式加入东方集团之后,巴铁就把南部地区的防御交给盟友,也就是梁夏帝国。在过去的20多年里,第24机步师的头号任务就是守住卡拉奇。

巴铁就只有这一座大型深水良港!

当然,帝国也需要这座港口。

正是如此,巴铁陆军才能把常备兵力削减到60万,而且把主力装甲部队全都部署在中部与北部地区。

这么安排,还跟巴铁的地理环境有关。

受到塔尔沙漠隔绝,以卡拉奇为核心的南部地区跟中部地区的关联不是很紧密。

因为只有一条铁路,公路的通行能力也很一般,所以装甲部队在两个地区之间难以来回机动。

总而言之,守卫卡拉奇的主力是第24机步师。

现在的问题是,梵罗陆军很有可能把重点放在南面。

不止是为了打下卡拉奇,也是要打垮第24机步师,或者说通过对付第24机步师向梁夏帝国施压。

其实,只是强攻卡拉奇,就足够让梁夏帝国出兵参战了。

虽然在周涌涛担任帝国首辅之后,帝国加大了在巴铁的投入,包括动用大量资源来扩建瓜达尔港,但是才短短几年时间,就算瓜达尔港已经具备支持舰队作战的能力,也没多大的价值。

关键就是,没有通往瓜达尔港的铁路,唯一的地面交通就是一条沙漠公路。

主要还是得依靠卡拉奇。

可见,只要梵罗国在此方向上投入了重兵,帝国就必须出兵,还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主力部队运送过去。

比海运还快的,也就只有战略空运了。

这里面涉及到大量问题。

首先就是,要不要着重加强第24机步师?

虽然在卡拉奇有3个作战旅,但是这3个旅都属于西部战区,按计划是加强给第17装甲师,而第24机步师属于南部战区,就算指挥体系是大差不差,西部战区的军官也未必愿意接受南部战区的指挥。

那么,就得考虑把第17装甲师送往巴铁。

如果有足够多的运输机,特别是“运-10a”战略运输机,在理论上只需要一周,就能够把第17装甲师的全部官兵与装备送到卡拉奇附近,然后用2到3天时间,就能让作战部队进入状态。

可惜的是,帝国空军根本没有足够多的战略运输机。

现在,几乎所有“运-10a”都在大陆战场执行任务,而且是很重要的任务,没办法分身他处。

此外,就算有足够的战略运输机,也等于要削减在波沙湾的兵力投入。

从这个角度看,梵罗国在这个时候参战是为了拯救即将战败的伊拉克。

看得再长远点,也是在给波伊国打气,好让波伊国尽快出兵参战,从而在波沙湾方向上反败为胜。

那么,果真如此吗?

对施授良做的这个分析,丁镇南不是完全赞同。

首先就是,伊拉克会因为梵罗国参战而免于战败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哪怕立即让第17装甲师去巴铁,在第7装甲师已经完成了扩编,而且能够继续扩充为野战军的情况之下,侯赛因政权最多也就能多存活一段时期,长则一个月,短的话恐怕连一个星期都没有。

此外还有,伊拉克是否战败,对大战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毫无疑问,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梵罗国参战,跟伊拉克没任何关系。

至于给波伊国打气,那就更不靠谱了。

波伊当局摇摆不定,根本就不是秘密,而且波沙湾地区联军云集,除了有即将扩充成野战军的第7装甲师,还有西部战区的第14机步师,因此波沙领导人未必有胆量在这个时候参战。

再退一步,就算波伊国参战,也未必会面向伊拉克,更有可能是对付巴铁。

往简单说,就是从西边攻打巴铁。

果真如此,在今天凌晨不宣而战的就不止是梵罗国!

真要能说服波伊国的领导人,那么不管是居中串联的纽兰共和国,还是梵罗国,都会首先搞定波伊国。

也就是说,梵罗国与波伊国会同时向巴铁开战。

既然波伊国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动进攻,也没向巴铁宣战,那么就不大可能在梵罗国取得决定胜利之前参战。

如此一来,梵罗国不宣而战,跟鼓动波伊国参战没半点关系。

此外还有,波伊国与梵罗国一向不大对付。

在梵罗国正式跟纽兰共和国结盟之前,波伊国才是纽兰共和国的头号盟友,两国关系可以说如胶似漆。有了梵罗国之后,纽兰共和国逐渐疏远了波伊国,或者说降低了对波伊国的重视程度。原本很多应该提供给波伊国的援助,都落到了梵罗国手上,波伊国的现代化进程由此大受影响。

那么,梵罗国为什么要不宣而战?

既然迪迦拉没有死,在没有特殊理由的情况下,就不该采取如此卑劣,会让对手同仇敌忾不的方式来发动战争。

在历史上,那些不宣而战的国家,没一个有好下场。

如果梵罗国参战跟波沙湾这边的战争无关,难道跟大陆战争有关?

显然,这个猜测同样经不起推敲。

虽然在独立后,梵罗国就依靠曾经是布兰王国殖民地的身份,在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左右逢源,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只要钱不是问题,梵罗国就能够从这两大集团购买任何想要的武器装备,且很少受到刁难,但是往根本上讲,梵罗国还是主要依靠北孤集团,与西陆集团的关系算不上密切。

在经济往来上,那就更加如此了。

纽兰共和国一直是梵罗国的头号贸易伙伴,而迢曼帝国跟梵罗国的贸易额,甚至比不上梁夏帝国。

至于地缘政治,哪怕有一些厉害关系,也不算密切。

说得直接一点,因为被帕缪高原,以及世界岛腹地的荒漠与隔壁隔开,所以不管大陆战争的结果如何,对梵罗国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就算西陆集团战败了,梵罗国也未必会受到不利影响。

能拯救迢曼帝国的,其实是、也只能是纽兰共和国。

纽兰共和国都没有表示,梵罗国又急个什么呢?

就算梵罗国能够动员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作战人员,也无法翻过帕缪山脉,更加谈不上驰援西陆集团。

“不管怎么样,梵罗国得依靠纽兰共和国,所以我们不需要想那么多,只要盯紧纽兰共和国……”

“纽兰共和国?”施授良还没有说完,丁镇南突然冒了一句出来。

施授良点点头,原本还打算接话,注意到丁镇南的严肃表情之后,立即知道他是在自言自语。

丁镇南在想问题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会不自觉的锁紧眉头。

不了解他的人,还会认为他跟谁苦大仇深。

“我们搞错了因果关系,”丁镇南抬起头来,才注意到施授良盯着他,“梵罗国的所作所为确实跟纽兰共和国有关系,只不过不是在向纽兰共和国表忠心。真要是的话,迪迦拉就没有必要演苦肉计了。”

“那是为什么?”

“东望洋第四舰队,是白华伟在指挥?”

施授良愣了下,随后就点了点头,并且明白了丁镇南的意思。

梵罗国突然对巴铁发动突袭,而且是不宣而战,是在为纽兰共和国打掩护,帮纽兰海军创造偷袭机会。

只要帝国把重点放在南方次大陆,必然会忽视其他方向。

“他在那边应该没啥问题吧?”施授良明显没有多大的把握,或者说有点担忧。

面对施授良的问题,丁镇那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他俩都是陆军将领,哪怕丁镇南算得上是很少见的全才,也不敢对海军舰队作战的事情妄下定论。

何况,纽兰共和国还没有参战呢。

不过,丁镇南也是在通过施授良,去提醒远在地球另外一边的白华伟,也就是由施授良出面给国防部与总参谋部发警告,提醒东望洋那边或许会有剧变,尽快做好遭到突然袭击的准备工作。

最关键的,就是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出港,别呆在珍宝港里等着挨炸。

舰队才是关键,只要舰队在,就还有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