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148章 扑朔迷离

帝国争霸 第148章 扑朔迷离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在明知道危险确实存在,而且随时有可能到来的情况下,等待更像是煎熬。

只是,并非一直在等待。

整个晚上,基本上每隔几个小时就会收到一份由第四舰队司令部、或者海军司令部、或者军情局、或者其他相关机构发来的,也或者是转发的消息,这反到让白华伟与刘尊岭很是心烦意乱。

大多是其他部队的战报。

虽然大部分消息与舰队作战无关,而且非常的凌乱,有种摸不着北的感觉,但是这些消息变相证实了白华伟的猜测。

交战的第一天,直到5日的凌晨,纽兰海军都没出动舰载攻击机轰炸阿留群岛与霍瓦依群岛。

派往北东望洋中部海域执行搜索任务的巡逻机,均在飞行途中被击落。

此外,这些巡逻机在被击落之前,并没有发现纽兰舰队或者可疑舰船,也可能是没来得及向后方汇报情况。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北东望洋中部存在一片巨大的侦察空白区。

严格的说,这其实是“黑区”,帝国海军并不清楚这片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内的具体情况。

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击落巡逻机的那些纽兰战斗机肯定获得了预警机支持。

是不是舰载预警机?还是说,纽兰空军出动大型预警机,在加油机支持下,前出到北东望洋中部海域执行任务。

因为海军的巡逻机没有搭载电子侦察设备,没有执行电子侦察任务的能力,所以在连续损失10多架巡逻机后,依然没有搞清楚情况,就连遭遇的是纽兰海军的f-14,还是纽兰空军的f-15都没有搞清楚。

反正都是被敌机用远程空空导弹在视距外击落。

为此,空军在5日凌晨出动了1架大型电子侦察机。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最快在5日上午,最迟在5日下午,就能搞清楚情况,即在北东望洋中部海域有没有纽兰舰队。

吃完宵夜,已经快要天亮了。

白华伟没有回住舱,就在军官餐厅里面休息了一会。刘尊岭也没有去休息,不过在吃了宵夜后去指挥中心转了一圈。只要不太忙,还得去航海舰桥、航空作战中心与战术情报中心等主要的作战指挥部门看看。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在作战部署状态之下,都是由二把手值夜班。

不过,白华伟也很自觉。在刘尊岭离开后不久,他去了司令舰桥。

因为刚刚吃了宵夜,而且两人熬了一整夜,所以回到司令舰桥的时候,刘尊岭给白华伟带了一杯咖啡。

喝咖啡是海军传统文化,几乎每个海军军官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

至于海军将领,更不用多说。

用白华伟的话来说,像他这种来自海军世家的将领,根本就不用品尝,只是凭香味就能够判断咖啡的好坏。

关键还有,打赢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帝国海军就再也不用为咖啡发愁了。

当初,也就是第一次全球大战结束后,因为丢掉了东南地区,所以此后的20多年,帝国海军一直面临没有咖啡可喝的窘境。为了不受制于人,帝国海军甚至在本土南部地区开办了咖啡种植园。只可惜,受气候、品种等因素影响,帝国本土种植的咖啡在品质上,明显无法达到海军的要求,或者说是满足不了海军军官挑剔的口味,最多只能提供给基层,满足基层官兵以量为主的需求。

用外界的话说,帝国海军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积极出兵占领与控制东南地区,就是为了夺回全球最大的咖啡产地。

当然,这其实是玩笑话。

还没等白华伟品尝,值班的通信军官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刚收到的消息,海军司令部转发。

空军出动的大型电子侦察机,在阿留群岛南面大约1000千米处,被纽兰海军的战斗机击落。

所幸,那架大型电子侦察机在被击落之前发出了至关重要的报告。

根据电子侦察机截获的电磁信号,执行拦截任务的是纽兰海军的f-14,还是在100多千米之外发射的导弹。关键是,有1架纽兰海军的e-2c在差不多400千米之外指挥f-14拦截了电子侦察机。

其实,就是e-2c发现了电子侦察机,f-14才及时杀到。

此外,电子侦察机在被击落之前,没有发现纽兰海军的战舰,也没截获由战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显然,纽兰舰队无法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

如果离得足够的近,那么在帝国空军的电子侦察机出现之后,纽兰舰队就应该进入防空作战状态。哪怕需要让航母保持隐蔽,也得让防空战舰启动雷达,至少应该让前出的警戒舰做好战斗准备。

任何一支舰队,特别是在进入高威胁海域之后,都会安排雷达警戒舰。

在帝国海军中,一般是由通用驱逐舰,或者远洋护卫舰执行警戒任务。不是说这两种战舰更合适,而是防空巡洋舰太少,还是舰队的防空支柱,肯定得留在后面保护航母,不能轻易的前出冒险。

通常,雷达警戒舰在舰队前方150千之外,跟前出的预警机协同作战。

舰队指挥官往往会把雷达警戒舰部署威胁最大的方向上,且单独活动,从而扩大舰队防空的范围。

只是,这并非雷达警戒舰存在的核心价值。

这里,涉及到舰队防空作战。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雷达警戒舰是极为重要的防空力量,在舰队防空作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到战争后期,特别是在打击纽兰本土的作战行动当中,帝国海军的特混舰队里面往往有3到5艘配备了雷达,专门执行警戒任务的轻巡洋舰或大型驱逐舰。在作战使用当中,这些战舰几乎都是单独在舰队外围活动,最多会有反潜驱逐舰掩护,作战损失也一直居高不下。

在数次大规模海战当中,雷达警戒舰都成了吸引敌人火力的磁铁,是航母战斗群里面名副其实的“敢死队员”。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舰载预警机问世。

道理也很简单,舰载预警机也是用来执行防空警戒任务,而且飞得高、看得远,还有战斗机提供掩护,遇到威胁的时候能够转向规避或者撤退,不但作战效率远超雷达警戒舰,生存率也高得多。

此后,帝国海军不再发展雷达警戒舰。

准确的说,是在战术上,不再让防空战舰执行警戒任务。

随着雷达技术进步,特别是由晶体管带来的小型化,雷达成为了标准装备,对空警戒就不再是某种战舰的专利。

只是,在具体的作战使用中,雷达警戒舰依然有存在的价值。

在过去几十年的舰队对抗演习中,帝国海军一直在摸索新的舰队交战战术,而雷达警戒舰在舰队决战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是大部分时候,不再是执行警戒任务,是执行欺骗任务。

简单的说,就是让某艘战舰冒充整支舰队,把敌人引开,达到分散敌人注意力,或者欺骗敌人的目的。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在包括远洋护卫舰在内,所有编入特混舰队的战舰上搭载同一种型号的远程对空搜索与警戒雷达。因为同一种雷达,工作方式是大同小异,所以理论上,敌人无法通过截获的雷达波来判断战舰型号。

至于使用雷达警戒舰的战术,根本就不是秘密。

纽兰海军也是如法炮制,为驱逐舰以上级别的战舰配备同一种对空搜索与警戒雷达,使其能在必要的时候执行警戒任务。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纽兰海军还在演习中,让雷达警戒舰冒充过超级航母。

可见,在对雷达警戒舰的使用上,纽兰海军几乎是完全照搬了帝国海军的战术,学的是有模有样。

关键就在这里!

在此之前,出现的还是帝国海军的巡逻机,而且都被e-2c及时发现,再由f-14用导弹击落。因为离阿留群岛较远,而且帝国海军没有战略轰炸机这类远程打击力量,所以纽兰舰队没有表现得惊慌失措。

这次出现的是帝国空军的电子侦察机,而且帝国空军有足够的战略轰炸机。

就在4日夜间,帝国空军出动了上百架轰炸机,奔袭了数千千米,用巡航导弹对纽兰本土发起了反击。

在帝国空军的电子侦察机出现后,纽兰舰队的指挥官还能安坐钓鱼台?

也许,就有几十架挂着远程反舰导弹的轰炸机跟在那架电子侦察机的后面,马上就要对纽兰舰队发起攻击。

至于侦察,反到是小事。

不要忘了,能够执行侦察任务的不止是侦察机,还有深藏在海面下的潜艇。

可见,除非能够断定根本就没有威胁,不然在那架电子侦察机出现的时候,纽兰舰队里的雷达警戒舰就该现身。

在随时有可能到来的大规模空中打击面前,保持无线电静默根本没有意义。

那么,纽兰舰队的指挥官凭什么觉得没有威胁?

白华伟与刘尊岭都很是头大。

其实,在收到这份消息之后,两人就想到,在北东望洋上确实有一支纽兰舰队,哪怕仅1艘航母。

道理也很简单,e-2c没有空中加油能力。

此外,要在距离航母400千米的海域巡逻4个小时,e-2c必须满油起飞,也就需要使用弹射器。

白华伟首先想到的,其实是由他父亲,也就是白止战元帅参与的那场经典海战。

第二次全球大战的北东望洋海战。

在这场海战中,纽兰海军玩了一个小把戏,让1艘航母单独行动,妄图为另外2支特混舰队创造奇袭机会。

结果却是,纽兰海军在此战当中大败亏输,并由此一蹶不振。

只是,白华伟随后就否认了这个猜测。

俗话说的,吃一亏,长一智。

既然纽兰海军已经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当中吃过亏了,还付出了战败的惨痛代价,有什么理由重蹈覆辙?

何况,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又不是菜鸡。

以双方实际战斗力为准,就算是集中5艘航母,纽兰海军也只是略有胜算,根本不可能轻松战胜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分出1艘航母之后,靠4艘航母,战胜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希望更加渺茫。

难道,纽兰海军的5艘航母都在北东望洋?

真的打算攻打阿留群岛?

虽然感到万分惊讶,但是白华伟知道,如果没有其他更加合理的推测,就得做好去北东望洋与纽兰舰队决战的准备。

严格说来,这也不算是坏事。

在去餐厅吃早饭的时候,白华伟就告诉刘尊岭,如果到下午依然没更加确切的消息,就得让舰队转向北上。

如果可以,还得在夜间安排进行一次燃油补给。

至于要不要去北东望洋,暂时还无法确定,也用不着急着做决定,毕竟在5日傍晚转向北上,最快也要7日的凌晨才能进入北东望洋。如果考虑到燃油消耗,也就是不打算在北东望洋进行燃油补给,以16节的经济航速航行,最快要到7日下午才能通过霍瓦依群岛进入北东望洋。

期间的两天多,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在本质上,白华伟依然不想北上。

不是害怕,而是去北东望洋寻找纽兰舰队决战的意义并不大,至少在军事层面上没有这样的必要。

哪怕击败,乃至歼灭了纽兰舰队,又能怎么样?

阿留群岛与霍瓦依群岛已经遭到轰炸,大型军事基地都处于瘫痪状态,而且帝国海军暂时没有能力发起攻打纽兰本土的作战行动,因此就算夺得制海权,也只是维持现状,而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保持存在,同样能维持现状。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

此外,这个“现状”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只是让珍宝港重新投入运作,以及修缮在轰炸当中被摧毁的基础设施,再完成部署,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至于其他方面,比如丢掉阿留群岛产生的政治影响,不需要白华伟去考虑。

其实,在做这个安排的时候,白华伟就下定了决心。除非海军司令部直接下令,不然就一直在霍瓦依群岛南面活动,最多航行到靠近霍瓦依群岛的海域,摆出一副随时都能进入北东望洋的样子。

归根结底,时间在帝国海军这边。

不要忘了,帝国海军共有15艘现役航母,处于部署状态的只有9艘,另外6艘要么在维护,要么在检修。其中3艘肯定能够在年底重回战斗序列,另外3艘也能够在明年上半年归队。

关键还有,在帝国的港口里,有十几艘封存的大型航母,其中状态较好的几艘,能够在年内交付。

最迟到明年的年初,帝国海军能新增2支三航母战斗群。

到那时候,再与纽兰舰队决战也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