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207章 胜乎败乎

帝国争霸 第207章 胜乎败乎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北霍努岛海战”的结果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在这场海战中,梁夏海军损失了3艘航母,其中第六十一特混舰队的“刘向真”号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周宽德”号战沉,第六十一特混舰队的“唐圣贤”号遭到重创,此后再也没有参与过作战行动。

纽兰海军只损失了2艘航母,第52特混舰队的“纽兰”号与“小鹰”号。

此战之后,纽兰海军在东望洋上还有3艘超级航母可用,而梁夏海军只剩下了2艘大型航母。

从这个角度看,纽兰海军占了大便宜。

其他主力战舰,梁夏海军的损失也大得多。比如防空巡洋舰,梁夏海军损失了4艘,而且全是“青州”级,纽兰海军仅仅损失了2艘。通用驱逐舰方面,梁夏海军损失11艘,而纽兰海军仅损失了9艘。梁夏海军还损失了7艘远洋护卫舰,纽兰海军为3艘。也只有大型攻击潜艇,梁夏海军的损失要小一些,即纽兰海军损失4艘,而梁夏海军为0,即便按照纽兰海军公布的战报,梁夏海军也只损失了2艘大型攻击潜艇。按吨位计算,双方主力战舰交换比大约1.7。

毫无疑问,占便宜的依然是纽兰海军。

当然,在登陆舰艇方面,损失情况则完全相反。

能确认的,梁夏海军在这场大海战当中损失的登陆舰艇,总共就只有30余艘,几乎全是排水量在1000吨以内的中小型登陆艇,主要是在向中转岛运送物资的时候,被纽兰海军击沉。

这么登陆舰艇的总吨位在2万吨左右。

相对而言,纽兰海军的损失就非常惨重了。

整整一支登陆舰队,包括6艘两栖攻击舰、9艘综合登陆舰、10艘船坞登陆舰与7艘坦克登陆舰,全部被击沉。

这里,还没有算上在登陆中转岛的作战行动当中损失的20多艘中小型登陆艇。

此外,还有一整支运输船队。

全都算上的话,纽兰海军损失了近百艘登陆舰艇与运输船只,总吨位超过120万吨!

在这场海战中,梁夏海军损失舰艇的总吨位都没有120万吨!

只是,登陆舰艇是乙类战舰,而运输船只不是战舰,都没有记入战损名录。

除了舰船,作战飞机的损失也很巨大,只是统计数字不是很准确,而且双方公布战报的差距较为明显。

按纽兰海军公布的战报,击落与摧毁了大约3000架梁夏帝国的作战飞机。

显然,这是整个战役阶段取得的战果,包括攻打中转岛期间,轰炸霍瓦依群岛所取得的战果。

不要忘了,只是在开战当天,梁夏海军与梁夏空军就有1000多架作战飞机因为没有来得及升空,被摧毁在地面上。此后围绕着中转岛进行的鏖战,梁夏海军与梁夏空军损失了上千架作战飞机。

扣除这些,只是在“北霍努岛海战”当中,梁夏海军与梁夏空军损失的作战飞机肯定没有这么多。

正是如此,按照梁夏海军公布的战报,仅损失400余架作战飞机,而且三分之一属于岸基航空兵。关键是,在损失的近300架舰载机当中,超过200架属于附带损失,也就是随同航母沉没。

也就是说,在交战当中损失的舰载机,连100架都不到,这还包括在起飞与返航阶段因为故障而失事的舰载机。

纽兰海军的损失就大得多了。

即便按纽兰海军公布的战报,都损失了200多架舰载机。

如果按梁夏海军公布的战报,纽兰军队在此战当中,损失了约400架作战飞机,其中包括40架纽兰空军的轰炸机。

其实,这份战报同样有水分。

道理也很简单,在海战阶段,没有成功拦截与击落纽兰空军轰炸机的作战记录。哪怕在此期间确实击落过纽兰空军的轰炸机,也是基地防空部队的战果,跟海战没有关系,不该记入海战的战果之中。

如果不算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的损失,纽兰海军在战术层面上取得了大胜。

不管是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战舰,还是以舰载机为主的作战飞机,乃至在战斗中伤亡官兵的人数,纽兰海军都低于梁夏海军。说起来,这也算得上是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纽兰海军翻身的一仗。

在战略层面上,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虽然保住了第51特混舰队,尤其是3艘超级航母,但是在损失了第52特混舰队与登陆舰队之后,纽兰海军已经丧失继续进攻的资本,不然也不会在战役的后期撤走攻打中转岛的地面部队。

这支部队,第1陆战师,在撤回去之后部署在纽兰西海岸的迭戈军港,负责南部边境地区的防御工作。后来被派往望夕运河,为运河区的主力部队。一直到大战结束,该部队都没离开过孤大陆。

第51特混舰队在撤回去后,进行了全面整编,后来被拆分成了3支特混舰队,成为拱卫纽兰本土的主要力量。

可见,在此次海战之后,纽兰军队已经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只是,梁夏海军也没有占到多大便宜,或者说没有立即发起战略反击。

虽然在10月下旬,梁夏海军就已经知道,纽兰海军放弃了攻打中转岛的作战行动,但是中转岛上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0月底。

在10月29日,弹尽粮绝后,中转岛上最后100多名纽兰官兵才在摧毁所有的重型武器之后,向守军投降。

只是,围绕着霍瓦依群岛进行的战斗,并没有就此宣告结束。

此后2个多月,梁夏海军的头号任务,其实是反潜护航,为前往珍宝港的运输船队提供掩护。

其实,在“北霍努岛海战”之后,潜艇成了唯一能够到霍瓦依群岛附近海域活动的纽兰舰艇,而且由潜艇担当主力的破交战,确实具有很大的威胁,让梁夏海军不得不安排大量舰船与飞机执行护航任务。

在护航行动当中消耗的资源多了,用于进攻的资源就会减少。

不说别的,部署在霍瓦依群岛上的200多架反潜巡逻机就占用了数座机场。如果是同等数量的轰炸机,那么在新历150的年年底,梁夏空军就能依托霍瓦依群岛,对纽兰本土发起战略轰炸。

此外,用于护航作战的舰艇,足够编组成数支特混舰队!

关键就是,现在的护航作战,要应付的不止是来自海面下的威胁,还得考虑来自空中的威胁。

在部分情况下,甚至以空中威胁为主!

不要忘了,轰炸机本身就拥有很强的反舰作战能力。

相对来说,让轰炸机执行反舰作战任务的头号难题,其实是前期侦查。

正是如此,现在的破交作战,潜艇不但是偷袭力量,更是理想的侦查工具。

合理应用,准确说是让潜艇与轰炸机配合作战,能够对海运航线构成致命威胁,甚至能切断海运航线。

11月8日夜间的那场战斗,就足以说明问题。

当时,准确说是在11月8日的凌晨,1艘纽兰海军的大型攻击潜艇发现了在中转岛东南向东航行的运输船队。在断定船队将前往约顿岛之后,该潜艇用10多个小时机动到船队前方,并且在机动过程当中,发报联系了后方,并且对伏击行动做了安排。纽兰空军利用潜艇提供的信息,在当天晚上出动数十架轰炸机在约顿岛西北1000多千米之外,将运输船队一举歼灭。

也就只是一场战斗,包括6艘护航战舰在内的,大大小小30余艘舰船被击沉,仅有船队最后面的6艘慢速散装货轮逃过了劫难。准确说,其实是纽兰轰炸机在投弹的时候没有发现这6艘货轮。

这个作战效率,可以说高得吓人!

如果换成潜艇,哪怕是巡航导弹潜艇,也未必能够保证在一次袭击中击沉几乎全部运输船只。

关键还有,发动袭击的纽兰轰炸机没遭受损失!

至于那艘潜艇,根本就没有参与战斗,只是在轰炸结束之后,确认了攻击结果。

此战充分证明,只要有准确情报,轰炸机才是破交战的首选。

此外就是,这场战斗还开辟了一套全新的作战方式,也就是让潜艇去搜寻、监视与跟踪运输船队,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伏击地点,然后引导轰炸机发起攻击,如果有需要,还负责战果甄别。

简单的说,潜艇变成了轰炸机的眼睛。

也就是在此战之后,帝国海军对护航作战做出调整,不但安排更多的远程反潜巡逻机为船队提供掩护,准确说是扩大反潜搜寻的范围,还在护航舰队里面编入防空巡洋舰,增强船队的防空力量。

只是,这套反潜战术并没有扭转局面。

最初阶段,效果还不错。

不过,主要是纽兰潜艇没有适应帝国海军的新战术,因此在执行破交任务的时候表现得比较急躁,比如会在发现运输船队的第一时间就跟后方联系,从而暴露自己的行踪,然后遭到反潜巡逻机打击。

结果就是,只是在11月份,帝国海军击沉了17艘纽兰潜艇,其中11艘为反潜巡逻机单独取得战果,还有3艘是由反潜巡逻机引导附近的战舰取得的战果,仅3艘是反潜战舰单独取得的战果。

此外,得益于强有力的反潜措施,在11月8日之后只有一支运输船队遭到了轰炸。

只是,到了12月,情况就急转直下。

原因也很简单,纽兰海军调整了破交战术。

也就一点,要求潜艇艇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之下向后方汇报,降低因为通信联络暴露行踪的风险。

此外就是,空军也安排了轰炸机承担部分侦查任务。

往简单说,潜艇只负责提供船队所在的海域与航行数据,尤其是航向,不再承担跟踪与监视任务。

虽然这会大幅度的降低轰炸机的作战效率,但是能提高潜艇的安全性。

关键还有,在护航舰队里面没有护航航母,而且运输船队并非随时都能够获得岸基航空兵的掩护。

就算编入了防空巡洋舰,也只是被动防御。

在实战中,防空巡洋舰的主要价值其实是提前发现来袭导弹,为防空作战争取10多分钟的准备时间。

显然,无法拦截轰炸机,这样的被动防御没有多少意义。

结果就是,在12月的前半个月,就有3支运输船队遭到了轰炸,还赔上了20多艘护航战舰。

其中包括3艘“青州”级巡洋舰!

为了降低损失,帝国海军被迫在12月的下半个月停止向霍瓦依群岛运送物资。

要想提高护航效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护航舰队提供航母,而且是能够搭载预警机与重型战斗机的航母。

道理也很简单,只要有了预警机与重型战斗机,就能够拦截来袭的轰炸机。

在理论上,一艘航母就够了。

主要就是,掩护运输船队的主力其实是岸基航空兵,航母的价值,主要是填补岸基航空兵的漏洞,在岸基航空兵无法到达的海域,以及无法到达的时间,用舰载战斗机撑起外围防空网。

可惜的是,帝国海军没有多余的航母可用。

当然,帝国海军也不是没有作为。

在大战爆发后,帝国海军就启动了“替代型航母”项目,向3家造船厂下达了建造中型航母的计划书。

这些中型航母,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护航航母。

与第二次全球大战中的护航航母一样,替代型航母大幅度降低了基础性能标准,比如使用寿命只要求能达到15年,抗沉性能等同于民用船只,只需要在4级海况下作战,以此降低建造的难度。

不同的是,替代型航母不但需要具备反潜作战能力,也就是搭载与运作反潜巡逻机,还必须具备防空作战能力。按照帝国海军提出的要求,至少得搭载2个中队,也就是16架重型舰载战斗机,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4架战斗机在空中巡逻,并且安排8架战斗机执行截击任务。为了发挥出战斗机的效能,还得搭载舰载预警机,并且能够在任务期间为预警机提供保障服务。

毫无疑问,这些战术要求并不低。

除了不要求搭载重型攻击机之外,替代型航母跟大型航母没有本质的明显区别。

其实,只要能够搭载重型战斗机,就肯定能搭载重型攻击机,区别只是要不要在弹药库里面装载用来打击地面与海面目标的弹药。

正是如此,替代型航母再是理想,也要花时间建造。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国海军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即在替代型航母批量服役之前,将在护航上耗费大量资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