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273章 粮食问题

帝国争霸 第273章 粮食问题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攻打戴蒙德港的行动比预先设想的更顺利,根本就没有遇到麻烦。

随着第一个装甲营上岸,在21日的夜晚,陆战队就发起了进攻,而且常顺利的攻入了港区。

虽然遭到了梵军的抵抗,但是没有想象的那么激烈。

关键还有,梵军也只是抵抗,并没有大肆破坏港口里的基础设施。

除了没有料到帝国陆战队会攻打戴蒙德港,也就没有提前做准备之间,还跟梵军的士气有很大的关系。

说得直接一点,大部分梵军官兵在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之后,就主动缴械投降。

对于在古吉邦苦战过的第五陆战师的官兵来说,反到不是很适应,因此表现得有些过于谨慎。

在22日凌晨,陆战队就控制了整个港口。

只是,直到22日下午,前线部队才发出捷报,宣称占领了戴蒙德港,而这个时候,陆战队已经攻入城区。

准确的说是开进了城区。

让陆战队官兵万分疑惑的是,戴蒙德港的居民并没表现出害怕的样子,更谈不上自发的进行反抗。

陆战队开进城区的时候,当地居民的反应可以说非常的冷漠。

仿佛,这场战争跟他们无关。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原因。

戴蒙德港所在的西孟邦,由德城直接管辖,跟那些原本独立,后来被梵罗国吞并的邦有巨大区别。

最主要的差别,其实就是缺乏自治权。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西孟邦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由德城中央政府下达的命令,最先进入到军事管制状态。那些拥有自治权的邦,除非已经遭到了攻击,不然可以借口要立法机构批准而推迟发起动员的时间。

对于西孟邦的居民来说,这绝对不是好事。

只是在9月到11月的这3个月里面,进驻西孟邦的梵军就按德城的命令,强行收购了差不多1000万吨粮食。

这是什么概念?

虽然西孟邦本身是产粮大邦,还是水稻主产区,很多地方能做到一年三熟,但是受到糟糕的水利设施限制,加上基本没化肥可用,粮食的单产量并不大。理论上,西孟邦的水稻年产量在3500万吨左右。

这个产量,看上去不少,可是能够征用的,也就是富余的粮食并不多。

关键就是,西孟邦也是人口大邦,按照官方的统计数据,已经超过了1亿,而实际肯定更多。即便按照1亿人计算,西孟邦每年也要消耗掉大约2500万吨粮食,能够输出的就只有1000万吨。

和平时期,西孟邦一年输出的粮食也确实在1000万吨左右。

有趣的是,在过去几十年里,西孟邦出口的粮食大多卖给了孟国,准确说是由在孟国注册的贸易公司收购,然后转手出售到其他国家,其中大部分流向梁夏帝国。直到几年前,巴铁才取代梁夏帝国,成为了梵罗大米的头号进口国。巴铁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与其工业化有很大的关系。

严格说来,实现工业化,或者说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几乎全是粮食进口国。

道理也很简单,农业的生产效率太低,远远比不上工业,因此大部分工业国都愿意通过进口解决粮食问题。

进口粮食远比自己生产粮食划算!

别说巴铁,即便在梁夏帝国,农业生产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虽然一直以来,梁夏帝国都是全球头号粮食生产国,但是在战后的几十年,梁夏帝国粮食增产的速度一直都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如果按照人均值来算,梁夏帝国的粮食产量一直都在降低。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原因,农业生产的效率太低。

所幸的是,梁夏帝国利用在战争期间,以及战后十几年在国际粮食市场的主导地位,建立起了一套相当完善的粮食贸易体系,全球最大的粮食期货市场就在梁夏帝国,而且主要的进出口商也在梁夏帝国。

此外,梁夏帝国的农业动员能力也很强大。

说得简单一点,在完成动员之后,梁夏帝国的粮食产量能够提高50%以上,不但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还能够满足主要盟友。如果严格实施战时配给制,在理论上能够满足整个东方集团的粮食需求。

只是,在东方集团内部,并不存在需要梁夏帝国扩大粮食产量的必要。

全球排名前十的粮食出口国,有七个是东方集团成员国,除了梁夏帝国与奥国,另外五个都是东南地区的国家。可以说,只要梁夏帝国能自给自足,奥国与东南地区富余的粮食就能填上其他国家的缺口。

出口粮食,还是东方集团的战略武器。

和平时期,东南地区的粮食,主要销往西大陆。

在大战爆发后,东方集团就按照战争预案,限制主要的战略物资出口,其中就有至关重要的粮食。

更加重要的是,帝国当局抓住最后的机会,扩大了粮食进口规模。

在梵罗国正式参战之前,帝国的贸易商就通过各种渠道,从梵罗国采购了约1500万吨粮食,而且主要是水稻。虽然有一部分没有赶在梵罗国参战之前运走,但是突击采购已对梵罗国的秩序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在西孟邦等几个主要的产粮邦,稻米的价格在短时间内上涨了50%。

受此影响,梵罗国很多地区都爆发了饥荒。

严格说来,梵罗国的粮食产量并不大,甚至没有达到自给自足的标准。

即便按梵罗当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梵罗国在新历149的广义粮食总产量为2.1亿吨,人均仅250千克。按国际粮食署规定的标准,温饱的最低标准为日均800克,而梵罗国生产的粮食,就算不拿来出口,并均分配给所有国民,日均才600多克。问题是,梵罗国每年要出口大约3000万吨大米,而且不可能做到平均分配。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梵罗人生活在温饱线以下。

其实,这也是事实。

即便是在和平时期,梵罗国每年都有大约500万人死于饥饿,或者是跟营养不良有关的疾病。

战争期间,特别是在征收粮食的时候,粮食问题就变得更突出了。

关键就是,平时是分散在1年的12个月里面,准确说是在3个收获季节,分批次向外出售粮食。

这次,在短短的3个月之内,就从西孟邦收购了1000万吨粮食!

说是收购,其实是强行征用。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偏远乡村,负责收粮的梵军根本就不会向当地居民付款。即便是在小城镇,往往也是开白条,或者写欠条,让交粮的农民找当地政府兑现。

毫无疑问,当地政府肯定不会给梵军开的白条买单。

显然,对农民,以及小城镇居民来说,首先需要考虑的,肯定是如何填饱肚皮。

至于战争,跟他们有啥关系?

不说加尔,只是在戴蒙德港,就有大约15万饥民,很多家庭已经断炊半个月,几乎每天都有人饿死。要不是港口城市,不少家庭有农村亲戚,以及还有不错的渔获,恐怕早已饿殍遍野了。

在大城市,特别是加尔,情况肯定更加的严重。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队面临的新问题,或者说一个之前没有想到,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才能把足以养活数千万人的粮食送到前线?

正是如此,在占领戴蒙德港之后,丁镇南根据前线指挥官反馈的消息,对作战部署做出调整。

也就是让保障部队提前上岸,加大保障物资的投送力度,以及在占领区设置救助点。

虽然陆战队是来作战的,而不是来搞人道主义救援,但是不管10多万饥民的死活,肯定行不通。

不说别的,在前线作战,也就是直接面对当地居民的官兵也是人。

面对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灾民,哪怕是钢铁战士,也会动恻隐之心,更别说大部分官兵都不是铁石心肠。

结果就是,攻打戴蒙德港的战斗变成了赈济饥民的人道主义行动。

其实,这也是丁镇那最为担心的事情,或者说是帝国当局不愿深入梵罗国,不愿在南方次大陆用兵的关键所在。

在控制了戴蒙德港,准确说是安顿了10多万饥民之后,陆战队没有立即北上,也没有急于向前线部署航空兵。

不是兵力不够,而是准备的物资不够。

虽然在发动进攻前,其实是准备阶段,丁镇南就采信了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即西孟邦的情况很不乐观,存在大量的饥民,并且做了相应的准备,比如把粮食等给养物资的投送量增加了两倍,但是跟实际情况相比,增加的这点投入根本就不够看,更别说还要攻打与占领人口接近2000万的加尔。

这可不是小事。

按照正常标准,2000万人一天要消耗4万吨食物,就算按温饱标准,日均消耗食物也高达16000吨。

当然,不是说加尔的2000万人得由帝**队养活。

只是,相对于本来就比较紧张的运力来说,每天增加数千吨的运送量,必然会增加后勤保障负担。

关键还有,从戴蒙德港到加尔的公路只有一条,路况还非常糟糕。

哪怕把粮食运到了戴蒙德港,也未必能够送到加尔。

为此,除了需要加大给养物资投送量,还必须调整作战部署,把攻打坎宁港的作战行动提前。

道理也很简单,坎宁港距离加尔更近,交通也更加便捷。

在接下来的2天里,陆战队除了加紧上岸,以及在戴蒙德港南面修建野战机场,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之外,主要就是让直升机转移到岸上,依托正在修建的野战机场,增强垂直空运力量的作战效率。

攻打坎宁港依然以空中突击为主。

在河网弥补的地区作战,坦克等主战装备反到成了累赘。

帝国陆战队面对的问题,梵军同样逃不过。

不说别的,守卫戴蒙德港的梵军就是步兵,别说是主战坦克,连装甲车都没有。

要说的话,这也是丁镇南敢于采用空中突击战术的关键原因。

在这2天里面,支援陆战队作战的第三十一特混舰队并没有离开,只是把炮口转向了坎宁港。

在23日傍晚,准确说是日落前,梵罗空军派出了数十架攻击机发起反击,试图偷袭在近海支援陆战队的第三十一特混舰队。为了避开预警机,攻击机群不但全程超低空飞行,还保持了无线电静默,并且突破了第三十一特混舰队的外围防空网,至少在发起攻击之前没有被预警机发现。只可惜,在进入孟湾之后,带队的飞行员把几艘正在驶往戴蒙德港的货轮当成了战舰。接下来,20多架梵罗攻击机一拥而上,用几十枚炸弹把7艘大型货轮炸了个底朝天。

其实,第三十一特混舰队的一支拥有8艘驱逐舰的火力支援分队,当时就在西南方向大约50千米外,而且8艘驱逐舰都在补充弹药,不但没有在战备状态,甚至连必要的警戒都没有。

遭到突然袭击,这8艘驱逐舰绝对是凶多吉少。

可惜的是,领队的行员急于求成。

这也是帝国陆战队攻打戴蒙德港期间,梵罗空军的绝唱,严格说来也是唯一的一次反击行动。

此后,在帝**队攻打加尔之前,梵罗空军都再无表现。

要说的话,梵罗空军已经拼尽了全力。

让攻击机挂着炸弹执行制海任务,对付拥有防空导弹的战舰,更别说还要突破防空战斗机的拦截,本身就是疯狂的举动。这也反映出,梵罗空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离彻底丧失作战能力也不远了。

只是,梵罗空军的反击,确实产生了影响。

被炸沉的7艘货轮,运载的全是作战物资,其中1艘运载了差不多3万吨粮食,还全是军用给养。并不是罐头食品,或者密封包装的熟食,其实大部分都是按照军方标准处理过的食材。

严格的说,军用给养主要就是经过了初加工的食材。

在大规模战争,特别是正规军参与的作战行动,提供给前线官兵的肯定是在现场制作的新鲜食物。

至于广为人知的军用罐头与袋装熟食,主要提供给特种部队,最多就用来应急。

只是,丁镇南没有因此推辞攻打坎宁港的作战行动。

按重新拟定的计划,在攻占了坎宁港之后,才会加大给养物资的运送力度,因此就算少了几万吨食物,也可以在占领坎宁港之后补充,没有必要因为所遭受的损失就推迟攻打坎宁港的作战行动。

其实,囤积在戴蒙德港的给养物资并不少,足够支持陆战队去攻打坎宁港。

要说影响,也只是说在下一批物资运到前,提供给当地居民,尤其是附近农村里的饥民的援助会减少。

挨饿的也是梵罗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