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274章 人海战术

帝国争霸 第274章 人海战术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0:23 来源:笔趣阁

攻打坎宁港的战斗,再一次证明,梵军的战斗意志极为低落,从上到下都没有要决一死战的勇气。

按照丁镇南拟定的计划,第五陆战师在25日凌晨出动空中突击部队,同时对坎宁港外围的几处要地发动进攻。

与攻打戴蒙德港的行动一样,也是先控制外围,包围之后再向内推进。

说是进攻,其实根本就没有遇到抵抗。

别说顽抗,就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

当然,最大的麻烦并非地面战斗,或者说作战行动,而是要如何应付成千上万从北面涌来的饥民。

虽然攻占戴蒙德港也才几天,但是东方联军在当地救助饥民,向饥民分发粮食,甚至提供医疗服务的消息,已经传播了出去。结果是,加尔的饥民纷纷南下,涌向帝国陆战队控制的占领区。

只是在24日白天,陆战队就收容了大约5万饥民。

赈济用掉的粮食反到是小事,毕竟戴蒙德港里有几十艘货轮,只是已经卸下的粮食就多大5万吨,而且年底还会有船队送来数十万吨粮食。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必须动用兵力维持秩序。

受此影响,第五陆战师不得不把主力留在戴蒙德港。

当时,上岸官兵也就在15000名左右,而留在戴蒙德港维持秩序与修建野战机场的就超过了10000人。

兵力不足,也是陆战队面临的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按最初的计划,需要用大约5天时间才能拿下戴蒙德港,然后还要耗费几天时间来巩固滩头阵地,特别是修建野战机场,因此最快在1周之后,搞不好是10天之后,才会发起下一轮进攻。

兵力投送,肯定是按照作战计划实施。

受此影响,在第一阶段,也就是最初5天里面,只向前线投送一个标准陆战师。要等到占领戴蒙德港,才会把第二批部队送过去。按计划部署,也就是在12月26日之后,第二批部队才会到达。

显然,这就是问题所在。

第二批登陆部队也就是第十三陆战师与第十二陆战师的一部。

因为涉及到向内陆地区挺进,并且预测会遭到梵军顽强抵抗,还必须考虑强攻加尔的可能性,所以为第二批部队配备了足够多的装甲武器,只是主战坦克就有数百台,也就只能走海运。

此外,还只能安排民用船只运送。

这意味着,哪怕想快也快不起来。

就算运送第二批部队的船队在26日到达戴蒙德港,也需花2天时间进行整编,才能完成参战的准备工作。

此外,地面推进还需要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按原订计划,第二批登陆部队能在年底到达,赶去跟随第五陆战师一同攻打加尔,就很不错了。

其实,在原订的作战计划中,并没有提前攻打坎宁港的部分。

这也对作战部署造成了巨大影响。

在把第五陆战师送上岸之后,加上遭到梵罗空军的反击,登陆舰队在24日凌晨就离开了登陆场。

当然,主要是第五陆战师还有几个旅在古吉邦,而且全都是重装部队。

按照计划,由登陆舰队去古吉邦把这几个旅接过来,并且视情况,参与在东海岸地区的作战行动。

安排登陆舰队前去,不但是登陆舰航行速度快,也跟具体的情况有关。

在古吉邦那边,第五陆战师的主力部队在巴罗达的南边,只有几条临时修建的码头,并没有军港可用。因为征用的货轮无法通过临时码头装载主战装备,所以只能安排登陆舰,用登陆艇来转运。

受此影响,在登陆舰队返回之前,根本没有发动两栖突击作战的条件。

显然,在河网密布的河口三角洲,两栖突击是地面战的常态。

何况,戴蒙德港与坎宁港根本就不在一个地方。

两座港口相距很远,其间还有几条十分宽敞的河道。

没有两栖舰队支持,特别是用来运送重型装备的登陆艇与气垫船,在戴蒙德港上岸的重装部队未必能够到达坎宁港。

正是如此,在做计划的时候,也就没有考虑派遣第二批登陆部队去攻打坎宁港。

现在的问题是,必须在第二批登陆部队到达之前拿下坎宁港,然后让重装部队在坎宁港直接上岸。

由此造成的影响是,突击坎宁港的只有2个团!

严格说来,投送的地面部队总共也就只有大约3000名官兵,而另外的2000人隶属于陆战队航空兵。

这也是在25日发动进攻的关键原因。

不要忘了,运送第二批登陆部队的船队将在26日到达。如果没能在此拿下坎宁港,就只能让部队在戴蒙德港上岸。关键是,运送第二批登陆部队的那些船只得尽快返回,执行更加重要的运输任务。

要说的话,唯一不能耽搁的,也就是运输工作。

当然,这也意味着必须冒险。

所幸的是,在攻打坎宁港的战斗当中,陆战队没有遇到麻烦。

就前面提到的,最大的麻烦,其实是从北面蜂拥而来的饥民。

因为兵力不足,而且运送增援部队的船队里面,并没有运送多少给养物资,所以在占领了坎宁港之后,陆战队没有往北推进,反到在港口外面的几处路口拉起铁丝网,阻止来自加尔的饥民南下。

为了避免局面失控,已经赶到戴蒙德港的刘尊山给前线指挥官下了死命令。

绝对不能让饥民进入坎宁港,哪怕需要采用极端的手段,都必须确保坎宁港能够正常的运行。

所幸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

在26日凌晨,运输船队就到了。

为了加强坎宁港的防御部署,陆战队在天亮前就出动直升机,把第十三陆战师的一批官兵送上岸,临时编入了第五陆战师的突击部队,补充到外围防线上去,加强了对港口北面防线的控制力度。

到26日清晨,运输船队才进入了坎宁港。

准确的说,其实是部分运输船只。

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运载第十二陆战师的船只去了戴蒙德港,而第十二陆战师的任务也是继续协助第五陆战师控制戴蒙德港。如果有需要,还要跟随第五陆战师北上,参与攻打加尔的作战行动。

其实,这3个陆战师都只投入了部分兵力。

第五陆战师就不多说了,其总兵力早就超过了5万,而到达戴蒙德港,参与作战行动的才15000余名官兵,另外的3万多名官兵仍然在古吉邦。把主战装备算上,登陆舰队至少还要跑3个来回,才能把第五陆战师的官兵全都送到戴蒙德港。从时间上算,能在明年1月中旬完成就很不错了。

另外两个陆战师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虽然不是主力部队,但是第十三陆战师在开战后就到了斯兰,准确说是在斯兰整编,在建制规模上不比主力部队差。到丁镇南决定在东海岸地区发动进攻的时候,第十三陆战师的兵力已经接近5万。

关键还有,第十三陆战师是重装部队,获得的全是从国内运来的主战装备,包括数百辆最新式的zt-99bl。

要论装备,第十三陆战师还在第五陆战师之上。

当然,主要是运输能力受限,而且在巴铁那边,有太多库存装备,也就不需要把新式装备送过去。

正是如此,在做计划的时候,丁镇南甚至想过让第十三陆战师打主力。

要说的话,这也是侯晨晟跟丁镇南不太对付的主要原因。

第十三陆战师的5万名官兵,由运输船队送到坎宁港的还不到2万人,也就是说仍然有大约3万官兵留在锡兰。

相对而言,第十二陆战师的情况要差得多。

在锡兰整编的3个陆战师中,第十二陆战师因为是最晚组建,所以在兵力配置,以及装备编排等方面,都比不上另外两个师。到现在,也只达到了正常编制状态,算上支援部队在内也才6个团,总兵力不到2万。主战装备基本就没有,因此所谓的战斗部队,也主要从事保障任务。

当然,这也是把第十二陆战师派往戴蒙德港的主要原因。

随着增援部队到达,肯定需要对作战部署做出调整。

以当时的局面,最大的问题,依然是救助饥民。

到27日上午,聚集在坎宁港外面的饥民已经超过20万,而且在多处路口,出现了饥民冲击陆战队防线的恶**件。

此外,更多的饥民正在南下。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梵罗当局把饥民当成武器,采用各种手段逼迫城市里面的饥民去冲击东方联军的防区。

空军提供的侦查报告已经证明了这份情报。

在22日,也就是陆战队发起进攻的次日,驻扎在加尔的梵军就紧急出动,从加尔运走了数万吨粮食。

运粮车队足足有十几千米长!

此后,每天都有有运粮的车队离开加尔。

因为出动的是民用车辆,而且打着人道主义组织的旗号,所以帝国空军并没有轰炸运输车队。

当然,由此也不难想到,梵军已经放弃了加尔。

准确的说,是把西孟邦的1亿饥民变成帝**队的麻烦,成为阻挡帝**队向冈伽罗平原推进的盾牌。

严格说来,需要考虑的不止是西孟邦。

梵罗国的东部地区,人口在3亿左右,而且受战争影响,或者说在历史上,该地区就非常的贫困,可以说是梵罗国最落后的地方。别说是战争时期,即便在和平时期,每年都有数百万人被饿死或者死于跟营养不良有关的疾病。说得露骨点,梵罗当局根本没有把底层的贫民当人看。

这也是帝**方不重视孟国,不愿意在梵罗国东部地区做文章的关键所在。

为此,丁镇南在12月28日去了戴蒙德港。

虽然按调整之后的部署,第二支运输船队将提前3天,在12月30日到达,运送的粮食多达60万吨,比计划多了两倍,但是以当前局面来看,还是无法支撑陆战队按照计划攻打加尔。

除非承认在东海岸地区的作战行动遭遇了失败,不然就得想出应对的办法。

要说的话,丁镇南确实做了很多准备,并且考虑到了当前出现的情况,要不然也不会提前派刘尊山去戴蒙德港。

按照丁镇南的思路,梵罗国的问题得由梵罗人解决。

当然,在这几天里,也不全是坏消息。就总体战局而言,西线那边的捷报也是丁镇南的底气所在。

在12月25日,第十七装甲师攻入了焦特布尔。

虽然巷战还没结束,也未必能在近期结束,但是外围防线被突破之后,梵军不得不从斋普尔调兵。

也就是说,接下来将进入到围点打援阶段。

不出所料,部署在斋普尔的中央军主力部队将陆续南下,而且几乎肯定会在开赴焦特布尔的途中遭到轰炸。

关键还有,仅仅在一天之后,第二十四机步师的先头部队就突破了梵军的边境防线。

虽然巴铁陆军没有按承诺出动50万大军,但是也派遣主力部队参战,而其他盟国的参战部队表现得都很积极。

等到丁镇那前往戴蒙德港的时候,在西北战场,参与进攻的兵力已经达到了30万!

严格说来,这算不上多。

可问题是,中央军主力在斋普尔,梵军也重点盯防第十七装甲师,部署在西北边境地区的兵力本身就不多。

当然,在西北方向,梵军一贯奉行大纵深防御战略。

要说的话,梵罗当局与梵军高层早就知道,真要打起来,肯定不是梁夏陆军的对手,根本守不住边境防线。如果按照对付巴铁的方式来打,把主力放在边境附近,恐怕在开战后就会被围歼。

为此,就只能用空间换时间,并且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

不要忘了,西北地区是梵罗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而且围绕着德城有大大小小上百座城镇。

就算东方联军攻破了梵军的边境防线,也要面对密集如麻的城市。

显然,根本就没法快速推进。

梵军也是这么做的。

在第二十四机步师的先头部队突破边境防线后,梵军没有做太多抵抗,准确的说是没有死守边境防线。在向内地撤退的同时,梵军加大了在沿途各处城镇的部署力度,还限制城镇居民出行。

此外,也就是着手武装民兵。

毫无疑问,临时武装起来的民兵,确实是东方联军最头痛的问题。

不止是在西北地区,在东部战场,其实也一样。

以十万计的饥民蜂拥向帝国陆战队的防区,要说没有人在幕后策划与组织,恐怕连鬼都不会相信。

显然,在梵罗正规军全面溃退的情况之下,能够组织饥民南下的,就只有扎根于当地的民兵。

只是,地方民兵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