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453章 第二条战线上的徐增寿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53章 第二条战线上的徐增寿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如果柳淳在金殿上,他保证会感叹一句,原来愚蠢是没有极限的。

朱棣弄出开除皇族的戏码,无非就是打击朱允的声望,谁能想到,朱允这边竟然要主动跟着朱棣起舞,拦都拦不住。

这还不算愚蠢,那世上就没有愚蠢的人了。

可就是这么臭的一个主意,竟然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

其中就包括暴昭等人,也不知道是蠢还是坏!

“陛下,燕逆蛊惑人心,用心可诛。然则陛下继位以来,国事如麻,李景隆和徐辉祖先后战败,丧师辱国,罪莫大焉。当下民有怨气,兵无斗志,到了万分危机的时刻。倘若陛下能降罪己诏,以诚待人,将朝廷的情况告诉百姓,臣民必定体谅天子的艰难,上下一心,不愁不胜!”

其他人跟着附和,这时候黄子澄可听不下去了。

“荒唐!陛下何罪,尔等竟然怂恿陛下降罪己诏,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黄子澄在朱允继位之后,升任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官职不算高,可是他每日入宫,跟朱允商讨国策,俨然真宰相,就连六部尚书都比不过他。

可今天没人怕黄子澄了,陈迪就冷笑道:“黄大人,天子当然无罪!可眼下的情形,你又如何解释?藩王造反,朝廷接连战败,民间怨气弥漫,总要给百姓一个交代吧?”

黄子澄也算是老油条了,岂能听不出陈迪话里有话!

“你又想怎样?”

陈迪哂笑,“自古以来,上天降罪,宰相代天子受过。如今黄大人既是帝师,俨然宰辅,为何不能替天子受过?”

图穷匕见了,不得不佩服,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居然还有心思内斗。

陈迪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黄子澄替朱允受过,暴昭也跟着道:“没错,如果真是贤臣干吏,辅佐有功,又怎么会落得今天的地步!黄大人,你有误国之罪,你还想否认吗?”

黄子澄的气不打一处来,说句实话,把罪责归给他,真是冤枉了。

要知道在朱允的手下,黄子澄是相对老实的,那些国策是齐泰和练子宁等人早就定下的,朱允也全盘接受了。

结果呢,一个让朱允弄死了,一个被俘虏了,成了叛徒。现在没人敢在朱允面前提练子宁,生怕这位天子抽风。

黄子澄他不过是接了个烂摊子,只能勉力为之,结果弄来弄去,越来越糟。

明明坏事不是我干的,可为什么都归罪到我的头上?

黄子澄知道,再怎么叫嚷,也没有用。

这一大堆文官当中,已经有很多人想要取代他了,好不容易抓到了他的疏漏,岂能放过!现在唯一能救他的只有朱允了。

黄子澄沉默不语,等待着皇帝替他说话,他等来等去,跳出来攻击他的人越来越多,朱允却像是被堵住了嘴巴,一语全无!

“呵呵呵!”

黄子澄心里苦笑,突然双膝跪倒,悲声凄惨道:“陛下,老臣无能,尸位素餐,以致接连战败,怨声载道,老臣情愿辞去官职,回乡思过,还请陛下恩准!”说完,他把乌纱帽放在了一边,五体投地。

朱允忙道:“黄先生,你教导朕多年,劳苦功高,安忍弃朕而去?”

总算替老黄说了句公道话,这时候陈迪身后的方孝孺实在是忍不住了。这不是扯淡吗,大敌当前,先让皇帝下罪己诏,接着要赶走黄子澄,这还没怎么样,就自乱阵脚,真怀疑你们是不是朱棣派来的卧底!

方孝孺又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柳淳!

没错,他在京多年,又是锦衣卫的指挥使,又是天子宠臣,他现在稀里糊涂死了,可方孝孺总怀疑那么惊才绝艳的一个人物,会突然葬身大海,怎么听着都有点怪怪的。

假使柳淳没死,他会不会躲在暗处操控一切啊?这朝堂上,又有多少柳淳的人?想到这里,方孝孺下意识打了个冷颤。

“启奏部下,老臣以为这是燕逆撼动军心士气的一招,万万不可随之起舞,老臣觉得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无足轻重。如今魏国公徐辉祖堵在重庆府,川中逆贼无法顺江而下,洛阳方面,几十万大军云集,燕逆绝非对手。至于北平方向,老将军耿炳文稳如泰山,朱高炽被围困在北平方寸之间,已经露出败相。在这个关头,如果自乱阵脚,实在是不智得很,请陛下察之!”

老方这番话,算是救了黄子澄,朱允略微沉吟,想想也对,从实力对比上来说,他还有庞大的力量,未必就会败了。

只是处处被动,这个滋味不好受啊!

而且六大藩王一起反叛,对了,还有个二五仔齐王,再加上烧死在家里的湘王,他的皇叔都没剩下几个了。

“免去黄子澄官职,仍留在京中听用。三日之后,朕会亲自前往太庙,祭奠先帝,将朱棣等逆贼从宗人玉牒当中赶出!”

朱允咬着牙道:“卿等皆是大明的忠臣,望尔等力同心,共度难关,切不可互相攻讦,自乱阵脚!”

朱允留下一句无力的警告,就草草退朝,黄子澄最后一个从地上爬起来,两条腿跟灌了铅似的。陛下当真仁慈,没有把他逐出京城,甚至还留着他参赞机务,跟以前没什么差别。可这心里就是不舒服。

我真是太难了!

一场内讧,暂时化解了,可随着前方局势紧张,这帮文官互相撕咬只会愈演愈烈,毕竟他们没有本事咬别人,遇到了糟糕的局面,只能咬自己人,以显示存在。这就是每到亡国的时候,内斗就越是激烈的原因。

在京城之中,有一个人正在盯着,他就是徐增寿!

大哥果然败了!

李景隆那个蠢货也扛不住多久,至于耿炳文,老头很明显留了一手,假如他全力以赴,朱高炽未必能挡得住。

如今朝堂又斗了起来,说句不客气的,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看起来姐夫朱棣,还有准妹夫柳淳,他们要赢了。

当初大哥辜负了他们的信任,背叛了先帝,才让朱允登基……这个错误就该让我来还!

徐增寿又等了三天,机会突然就来了。

朱允在拜祭朱元璋的时候,提到了一句:朕躬德薄,获罪于天,四方藩王揭竿而起,万方百姓涂炭生灵。

徐增寿冷笑,不下罪己诏,可就凭这句话,我就要坐实你的罪名!

徐增寿立刻吩咐人,弄到了朱允的全文,然后又以“东海评论”的名义,迅速写好一篇文章,以苏州为中心,迅速扩散江南。

东海评论是柳淳曾经用过的一个马甲,在新旧交替的时候,柳淳几篇文章,都写得入骨三分,算是把纷乱的朝局剖析清清楚楚。

徐增寿继承了这个笔名,他没有柳淳的两下子,但是他有钱!

苏州半城都是他的产业,徐增寿手下也有一批文人。

他们看到了朱允的祭文,立刻挥动大笔,一篇篇花团锦簇的文章,迅速出炉。

燕王朱棣,痛斥天子大罪,并将天子逐出玉牒。如今天子在太庙之中,当着先帝的面,已经承认罪过,燕王所言半点不虚!

天子德薄,必须退位!

帝师黄子澄被罢免官职,替天子背上骂名,不打自招!

……

这些观点迅速流传开,并且传的到处都是。朱允的威望本就不高,在连番的打击之下,已经岌岌可危。

而这一次更是在苏州等地快速发酵……要知道苏州工商发达,又是对外贸易的核心,这里有江南最发达的市民阶层,他们对舆论的影响,几乎堪比士林清议。

就这样,朱允的名声迅速臭了,人们提到天子,都是一脸叹息,愤愤不平……等朱允发现这些文章的时候,已经晚了。

“是谁?到底是谁?竟敢如此欺辱君父,朕必杀之!”朱允踩着遍地的碎瓷片,愤怒大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