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624章 圣明的永乐大帝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24章 圣明的永乐大帝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一个人能把贪墨说得如此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孙桓瞪大眼睛,从黑漆漆的瞳孔之中,射出愤怒的火焰,恨不得将李至刚给烧成一堆灰烬。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家伙能位列九卿。

只是孙桓生不起半点敬佩,相反,还剩下无穷无尽的鄙夷。只是在鄙夷之后,孙桓又害怕起来。

他在大理寺差不多二十年,一直在下面做事。他都忘记了,大明已经换了三位天子,而且当下这位皇帝还是掀翻了侄儿的龙椅,才登基称帝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至刚讲的竟然是对的,只不过太荒唐滑稽罢了。

陛下若是相信了他的鬼话,只怕案子也办不下去了,自己的下场也会十分凄惨。孙桓猛地抬头,正好跟柳淳的目光相对。

只见柳淳微微一笑,低声道:“放心,若是饶了他,大明就没有天理王法了!”

柳淳扭头,冲着李至刚点头。

“李大人,按你的说法,本官都要去跟黄子澄请罪了,毕竟你的功劳再大,也比不上他啊!”

一句话,李至刚就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野鸡,额头冒汗了。

柳淳又笑道:“李大人,陛下起兵靖难莫非是靠着一群贪官污吏,才能夺得江山社稷吗?”

“不不不!”

李至刚慌忙摇头,他可是知道柳淳的厉害,自己也的确太仓促了,万一让陛下有了别的想法,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他连忙道:“柳大人,下官一时情急,说错了话。我的意思是伪帝朱允倒行逆施,天怒人怨,他又任用私人,有黄子澄之流在朝中兴风作浪,弄得天下不宁,人心惶惶。下官有意为民做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李至刚一副悔恨愤怒的模样,当真是十足的演技派。

“柳大人,下官不敢说自己无罪,可我也的确身不由己。幸好圣天子铲除了伪帝,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下官沐浴皇恩,铭刻肺腑,不敢有旦夕怠慢。这两年多,竟然是下官入仕以来,最畅快的日子。下官做了好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李至刚仰着头,感激涕零,冲着朱棣磕头。

“臣本庸才,得逢圣主,方能有所作为。似臣一般的人,都想着报答天恩,更遑论其他贤臣名士,我大明蒸蒸日上,全赖天子睿智,臣要恭喜陛下!”

说完,李至刚五体投地,匍匐在地上。

看到了这里,孙桓是彻彻底底明白了。他过去总觉得上面的官老爷什么都不干,每天光是喝茶聊天,就把他们指使的来回乱转。

这帮人就是废物点心,不值一提。

可现在看来,孙桓知道自己错了,而且是彻彻底底错了。人家比自己厉害多了,只不过人家把功夫用在了溜须拍马,颠倒黑白上面。

瞧瞧这话说得多有水平,他把自己完全摘干净了,他手里握着这么多贪墨的罪证,还不知道能不能有用!

柳大人,你准备怎么对付这个老狐狸?孙桓痴痴望着。

“李至刚,听你的话,真是让我感慨万千,没想到你居然如此忠心耿耿,实在是难得。”柳淳突然道:“我记得当初率领船队,封锁长江,严震直就要在城中举事,是你出卖了他吧?假如你当初能站过来,没准陛下会提前进京,也说不定啊!”

柳淳俯视着他,十分不屑,这么拙劣的表演,就不要在我面前玩了。

李至刚被拆穿了老底儿,越发惶恐不安,他慌忙磕头,“陛下明鉴,柳大人仔细想想。当初非是下官不愿意帮忙举事,实在是严震直老贼另有盘算,我担心大人受制此人,而且当时局势混乱,贸然动手,怕是会惨败收场,下官留着有用之身,就是要替陛下效力啊!”

李至刚跪爬了半步,磕头作响。

“陛下,臣真的改过自新,一心一意效忠陛下。臣深知天子圣明,正是一展所学,实现胸中抱负的绝好机会。和臣一样,许许多多经历过伪帝乱政的旧臣,都愿意为了陛下效命。天子胸襟如海,囊括宇内,乃是千古圣君,臣等何其荣幸,能效忠陛下。臣等万万不敢有贪墨之心,更不敢辜负圣恩,还请陛下体察臣等之心,臣感激不尽!”

又是一番精彩的推脱之词。

朱棣听完,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了看柳淳。

“你又觉得他说的如何?”

柳淳不客气道:“李大人说了一大堆,归结起来就是一条,错都是死人的,跟他没有半点关系。在李大人那里,时间是切开的,从陛下登基的那一刻算起,往前数,他做了什么,都应该既往不咎,光看后面的这一段。”

跪伏在地上的李至刚浑身颤抖,柳淳这家伙真是名不虚传,无论自己如何辩解,他都能找到破绽。

现在的关键,就是陛下的心思了。

李至刚拼命祈祷,朱棣能够从大局着眼,不要听柳淳的蛊惑,不然自己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柳淳,李至刚希望朕这么看,你觉得朕该如何呢?”

柳淳道:“陛下,听李大人的话,似乎这么切开也没有什么错。但是臣觉得他搞错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朱棣平静问道。

“百姓!”

柳淳回答了两个字,“陛下登基前后,全都是大明的江山,全都是大明的百姓!贪官污吏取的是大明百姓的脂膏,陛下是大明百姓的君父,承袭的是太祖爷的江山。在这日月之下,天地之间,岂能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李至刚!”柳淳断然道:“伪帝乱政,尔就是助纣为虐的帮凶,似你这种蛀虫,不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害群之马,必须除之!”

柳淳已经很少如此声色俱厉过了。

可面对此人,他不能不愤怒!朱棣登基才两年而已,两年的时间,之前做的恶事就一笔勾销了?尤其是贪墨搜刮,这可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情,不论哪个皇帝,全都是大罪。

所不同的只是有人能治罪,有人没本事治罪罢了。

面对柳淳掷地有声的一番话,李至刚惊恐到了极点,他还想辩驳,哪知道朱棣一摆手,让他住嘴。

接下来的话,朱棣已经没有兴趣听了。

永乐大帝缓缓站起,冷笑道:“李至刚,你以为把朕绕进去,就能替你脱罪吗?”

“你错了!”

朱棣毫不客气道:“朕举兵靖难之初,并非要抢夺龙椅,而是不想看着变法中道崩殂,不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俺朱棣镇守北平也好,起兵靖难也罢。排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江山社稷,黎民苍生!”

“你说你帮了朱棣,就是功臣,就该既往不咎……你未免也太不把朱棣放在眼里了?”突然之间,永乐大帝面目狰狞,恶狠狠道:“就凭你的险恶用心,朕就应该立刻灭了你的九族!你的恶,胜过黄子澄十倍!”

比黄子澄还可恶,那该是多大的罪啊?

李至刚被骂得傻眼了,完全不知所措了。

难道说自己错了?

朱棣竟然比之前更加愤怒了?

他还真猜对了,朱棣是多骄傲的一个人啊,难道他靖难成功,还要感谢一群贪官污吏吗?

“李至刚,你放心,朕不会随随便便杀了你的。可是朕也不会纵容你!”朱棣冷哼道,猛地转向柳淳和孙桓。

“朕现在就把这个奸佞小人交给你们。你们务必要彻查清楚,然后按律定罪!”

朱棣的话刚说完,孙桓就激动地趴在地上,发自肺腑磕头作响,他太佩服天子了,这才是真正的君父!

“吾皇圣明!臣必定查清李至刚的罪行,办成铁案,否则臣情愿献上人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