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九十五章 剥茧抽丝

大唐不良人 第九十五章 剥茧抽丝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赵国公不必心急,听我一一道来。”

苏大为微微一笑,摊出右掌:“陛下,诸位,可以看看此物。”

李治一个眼神传过去,立刻有内侍上前,将苏大为掌心之物用丝帕包起,捧于掌间,一路小跑回到李治身前。

“此为何物?”

李治有些纳闷,伸手想要取帕中之物。

苏大为忙道:“陛下,不要碰。”

李治的手指,在距离帕中物数寸的地方停住,下意识抬头去看苏大为,一脸费解。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李淳风也纷纷投以好奇的目光。

那丝帕中的,乃是一粒指甲盖大小的黑色珠子,看起来像是某种宝石,散发出微微光芒。

苏大为抱拳道:“回陛下,这是昨天,我在安定公主寝宫里发现的。”

“嗯?”李治一愣:“继续说。”

“是,昨日安定公主为何会被人诅咒?险遭不测,臣百思不得其解。可就在现场,救回公主后,臣忽然发现一个细节,就是此物。”

苏大为遥指了一下那粒黑色珠子,继续道:“见到此物,我心中便有些猜测,经过十二时辰查案,果然与心中所想能对上。”

涉及安定公主之事,武媚娘也分外焦急,忍不住嗔道:“阿弥,你还不快些说出来,别卖关子了。”

“是。”

苏大为道:“此物究竟是何构成,臣虽然还不了解,但,它有一种味道,臣却很熟悉。”

“味道?”

“诡异的味道。”

苏大为开口道:“贞观二十三年,臣初为不良人,当晚巡夜即遇‘诡异出行’。”

“永徽元年,臣破获高句丽间谍案、兰池宫之案。”

“永徽二年,臣破上元夜劫童案。”

“永徽三年,臣破获倭国半妖之案。”

苏大为一口气说出自己历年来破的案子,不得不说,他这履历十分漂亮。

但是长孙无忌和李治他们显然要听的不是这些。

“你说这些是何意?”右仆射褚遂良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右仆射,臣说这些,就是想告诉各位,论及对诡异之事,在不良人中,没人比我苏大为更懂。”

苏大为自信的道:“这珠子上的气味,臣十分熟悉,正是掺杂了诡异血的邪物,是以臣确定,此案与诡异中的‘半妖’有关。”

“半妖?”

“半妖者,有诡异之血,又非纯血诡异,有些是感染了诡异之血变成的,有些,却是另有机缘。这半妖,比诡异更善于隐藏,藏于我大唐之内,行种种不可告人之事。

上元夜劫童案,是臣初与半妖遇上,当时卷宗可查,几位被劫孩童中,有人就感染了半妖之血。

当时此案最后查到萧氏旁支萧**一家,救回被劫的孩童,但萧**全家已然自尽。

臣曾怀疑此案另有隐情,可惜迫于压力,未及深挖。”

长孙无忌声音阴冷的道:“你说了这许多,与本案又有何关系?”

“有关。”

苏大为声音坚定的道。

“此珠,乃沾染诡异之血的邪物,又出现在安定公主出事的现场,那就必然是极重要的线索。那么此珠出自何处?”

苏大为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扬声道:“臣昨日始查此案,经由中郎将薛礼问过皇后,证明此珠,原为一个娃娃的眼睛。”

“娃娃?”

李治与武媚娘面面相觑。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是有些惊讶。

“什么样的娃娃?”

“那是萧淑妃送与王皇后的礼物。”苏大为继续道:“皇后对此印象深刻,所以一见此珠,便回忆起来,提及娃娃之事,皇后身边的侍女也可以做证,但奇就奇在,那娃娃现在已不知去向。

而这娃娃用做眼睛的黑珠,为何会单独一颗出现在安定公主寝宫中?”

“臣继续追查,王皇后提及,是见了萧淑妃送的娃娃后,突然就生出了想看一看安定公主的念头。顺着这条线索,臣找到萧淑妃,问及娃娃之事。”

苏大为微微一笑:“陛下,昭仪,还有赵国公、右仆射,太史令,你们猜如何?”

“如何?”

“萧淑妃说送过皇后礼物,但只是一些首饰,并无娃娃。”

“哦?!”

李治不由大奇:“怎会如此?”

长孙无忌开口道:“莫非是萧淑妃说谎?”

萧淑妃出自南陵萧氏,山东望族一支,如果是萧淑妃的锅,倒能令长孙无忌放心。

“是啊,皇后与萧淑妃之间,必有一人说谎。臣随即查证萧淑妃身边之人,并查到那日送礼物与皇后的宫女。”

“宫女如何说?”李治急问。

苏大为看了一眼李治,缓缓摇头:“她说不了。”

“嗯?”

“这名宫女已经失足落井而死。”

李治霍然起身,怒道:“荒唐!”

他不是昏聩之主,似这种宫女落水的把戏,前朝大隋时多有传闻。

令他震怒的是,自己这后宫,居然也有此等事。

褚遂良皱眉道:“既然宫女已死,那便无法证明萧淑妃送给皇后的礼物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娃娃。”

“有办法证明。”

苏大为开口,再次吸引到所有的目光。

他却不慌不忙的抱拳道:“陛下请坐,容臣继续说下去。”

李治长呼了口气,重新坐下,他抬了抬手,示意苏大为讲下去。

这件案子到这里,已经勾起所有人的兴趣和好奇。

哪怕现在还没有说到真正的凶手头上,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苏大为是如何查案,如何证明皇后与萧淑妃中,究竟是谁在说谎。

“陛下,还记得方才臣所说,上元夜劫童案吗?”

李治缓缓点头。

苏大为接着道:“此案最后的结果,是落在萧氏旁支萧**一家,在此人家中找到所有被劫的孩童,其中甚至有孩童感染了半妖之血。”

“半妖……萧……”

李治迟疑道:“你是说萧……”

苏大为深吸口气道:“原本臣也没想到这一点,但一件事提醒了臣。”

“何事?”

“臣手里有一桩生意,就是鲸油灯。”

苏大为朝殿中指了指,如今甘露殿里也不乏用鲸油灯的。

此灯比过去油灯更亮,而且经久不熄,也不容易被风吹动,更妙的是无烟,得武媚娘大力向其她妃嫔们推荐,已经在后宫中流行起来。

“鲸油灯需要鲸油,但安息那边年前颇不太平,恰好臣有一位朋友提及,如果从登莱二州出海,可捕大鱼,获得所需鲸鱼油。

臣观地图,那处海域距离百济不远。

臣看过一本书,说秦时有人从莱州出海,遇大风,一日夜至三韩之地。

而百济,距离倭国亦不远。

倭国人有时抱着木盆,顺着水流便能飘至三韩。”

“嗯?”

长孙无忌拈须不语。

李治忍不住道:“此事与萧家,与本案又有何关系?”

“陛下,臣之前提过半妖案,提过上元夜劫童案,这几桩案子,都与半妖有关,而这半妖,臣去岁已经抓获,并交由太史令李淳风。”

苏大为说到这里,向李淳风拱手道:“接下来,就由太史令说说这半妖之事吧。”

李治若有所悟,转脸向李淳风道:“既是如此,太史令并说一下半妖之事。”

“是。”

李淳风起身,向李治拱手道:“去岁苏大为抓住半妖苏我氏,经由太史局查明,此半妖自倭国乘船,飘入新罗,又经由百济、高句丽,入我大唐。

经查明,苏我氏原为秦时一支半诡异宗族,其血脉据闻与公子扶苏有关。

自秦时入倭国避祸以来,苏我氏中出了苏我稻目、苏我马子、苏我入鹿等厉害人物,长时间控制倭国政局和天皇废立。”

李治不由皱了皱眉:“天皇?”

李淳风道:“小国寡民,夜郎自大,无须理会。

这苏我氏在前些年,出了变故。

时为大唐贞观十九年,六月十二日,新罗、百济、高丽三韩使者向倭人天皇纳贡,借此机会,倭人皇室里,有中大兄皇子和大臣中臣镰足联手,刺杀苏我氏家主。

此后,尽诛苏我氏一族。

苏我氏中有个叫苏我虾夷的借大火假死,逃来我大唐。”

停了一停,等李治和长孙无忌等人稍稍消化内容,李淳风接着道:“这苏我氏与三韩,及大唐多有生意往来,逃来大唐后,便仗着生意上的关系,联络到一个大族。”

李淳风抬头看向李治道:“便是南陵萧氏。”

“此话当真?”

李治既惊且怒。

惊的是这倭国的政局变换,逃亡之人,居然能通过生意关系藏入大唐。

怒的是,做为大唐天子,他却从未听说过一丝半点风声。

这底下究竟藏着多大的利益交换?

苏大为抱拳道:“至此,臣查明,萧淑妃在说谎,她想隐瞒与苏我虾夷这支倭国败亡半妖的关系。”

“她好大的胆。”李治几乎从牙缝里蹦出这句。

他的手用力握着扶手,手背上青筋隐现。

站在他身侧的武媚娘,眼里同样闪过一抹痛恨。

任何人,敢伤她的孩儿,就是敌人。

过去的自己,对敌人,真的太过天真了,甚至还天真的以为,能和这些后宫妃嫔做姐妹。

事实证明自己错了。

这些女人,内心歹毒如蛇,居然隐藏如此之深。

一有机会,就想害自己,害自己的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