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二十四章 全是受益者

大唐不良人 第二十四章 全是受益者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其实懂得越多,人越不快活,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饥则饮,困则眠,无知无觉,最舒坦。”

袁守诚摇晃着酒壶,听着里面酒液晃动,一仰脖子,又灌了一大口。

“道理都明白,奈何我这个人,如果有问题不弄清楚,只怕连觉都睡不着。”

苏大为笑道:“大概是做不良人养出来的毛病。”

安文生举筷吃了口菜:“也罢,以你我的交情,既然说到这份上了,就把根底全透给你,免得你以后被人卖了还倒帮人数钱。”

“我这辈子只有被你诓过,对了,那年卖画的钱你还欠我……”

“滚!恶贼,存心恶心人,我不想跟你说话了。”

又是一杯酒下肚,安文生终于还是没忍住,用一根筷子轻轻击打着桌上的碗,开口道:“你看这碗口,它又大又圆。”

苏大为古怪的看着他:“这面条又长又宽?”

“你说的都是什么狗屁,还听不听了?”

“听听,你说话,我不插嘴了。”

安文生又喝了口酒,接着道:“你看,这碗,如果它是齐整的,碗口圆圆的,便能装下许多,四周虽然也有些杯盘,但都没它装得多,对不对?

可问题如果这碗自己有问题,这里缺个口,那里裂一条,那便装不了许多了。”

“说人话。”苏大为没忍住。

安文生无奈的摇摇头,看着他,一脸痛惜,那种感觉,就是一副看人不好好读书,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碗内既然不是铁桶一块,便各有各的派系和利益。

如果不能占优,去压倒其它势力,这个时候,通常就会引入外力,你看魏晋之后,八王之乱……”

“文生,历史那些故事我不想听,你就跟我说大白话吧。”苏大为举起酒杯,喝了一口。

“白话?就是简单点对吧,那好……”

他抬头想了想:“首先确定一点,突厥人暗底里的动作,上面不可能没有察觉,既然察觉到,却按住消息,坐视此事发生,那么必然就有这样做的好处。

虽然我们没有证据,能证明朝中究竟是谁在背后推动,但可以反过来想,这件事,谁能得利?”

“你这么说,我就有点明白了。”

苏大为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点头。

安文生说的,就有点像是后世破案的逻辑,一件事,不知道谁是凶手没关系,只要看结果谁是利益获得者,就基本能断定了。

因为推动一切的人,必然是有利益诉求的。

“那谁会得利?”

“你可以去推啊,一个个排除,谁得利,谁不得利,不就清楚了?”安文生笑了笑,举杯喝酒,脸上写着“我知道,但我就是不说”。

苏大为冲他翻了翻白眼。

想了想道:“赵国公有好处吧?”

“有。”

安文生道:“上次万年宫之事后,陛下行事越发强硬,赵国公身上压力不小,这个时候,若是闹出点乱子来,对他来说,是转移陛下关注的好法子。”

嗯,转移矛盾,符合长孙无忌的利益。

“还有谁有好处?太史局?还是……”

苏大为脸上带着笑,开始还是开玩笑般的说着,但是说到最后几个字,他的脸色突然一变,心里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袁守诚睁着醉眼,冲他眦牙一乐:“是不是想到了?你小子应该不笨。”

“该不会是……陛下?”

苏大为拿杯的手,一下子僵住。

心里为这个大胆的想法感到吃惊。

“没错啊,这件事,对陛下也有好处。”

安文生呼出一口酒气,脸上浮现酡红,手指无意识的在桌上划动着:“你看,如果你是陛下,朝中大权在赵国公那,你怎么办?

正面去争,去撕破脸?

那肯定不成。

这个时候,如果有狼卫在长安里闹一闹,是不是就能看清一些事了?”

“看清什么?”

“看清有多少人是听自己的,有多少人是听长孙无忌的,又或者长孙无忌手里有多少牌。”安文生舌头有点大,明显喝得有点上头了。

“听说苏定方、程知节,都是主动站出来对付放火的贼人,带着家丁恢复城内的秩序,而且英国公第一时间,向陛下告知消息。

你如果是陛下,是不是就知道他们对你的忠心了?

是不是知道他们能否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调动府兵。

又或者,不调动府兵,手里有多少人可用?”

英国公,就是李勣,是如今大唐军方第一人。

被安文生这么一说,苏大为背后冷汗都出来了,头脑顿时清醒许多。

“真是如此吗?”

“是不是我不知道,毕竟我又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虫,不过,我想应该不会差太多吧,陛下可不似外人看得那么柔弱呢。”

安文生嘿的一笑:“敢收武才人,分明是极有主见的雄主啊。”

这话音刚落,对面袁守诚一扬手把一个酒杯掷过来,打得安文生闷哼一声。

“你小子真是喝多了,陛下的事岂是你能编排的?喝你的酒,再不然我把你扔出去。”

“咳咳!”

安文生揉揉发红的额角,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了。

闭口不再说这事。

只是低头喝酒,想把尴尬化过去。

苏大为心里,一时掀起滔天巨浪。

他细细咀嚼刚才安文生说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突厥狼卫在长安引起乱子,看起来,做皇帝的李治是吃亏了。

但是,真的亏吗?

据说当夜死了不少官员,那些人,大部份都是长孙无忌的人。

而且,军方几位重要宿将的态度,特别是李勣的态度,李治现在应该是有把握了。

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便是通过军功和封赏,收这些宿将之心。

再想深一点,正是有突厥狼卫在长安这么一闹,大唐对西突厥还有高句丽,便有了冠冕堂皇的动手理由。

这何止是一箭双雕,简直是计计连环!

不要以为大唐动手不需要理由,名义上,西突厥的官员都是大唐封的,高句丽也对大唐服了软,百济和新罗甚至都被归为外藩一类了。

只有倭国离得远了点,但也是向大唐送遣唐使,接受朝贡体系的。

统统算是大唐的小弟。

何况大唐是要打开门做生意,无缘无故向自己的“小弟”用兵,还想灭人国,你让西域诸国怎么看?

丝绸之路还做不做了?

再则,大唐到李治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位皇帝,天下承平,百姓厌战。

任何王朝,经历三代,外部环境大体安定下,天下都希望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打仗,是军人的荣耀,可不是百姓之福啊。

当年隋炀帝便是不明白这个道理,频频对高句丽用兵,弄得天下鼎沸,结果身死果灭,沦为笑柄。

但这一切阻碍,在上元夜突厥狼卫大闹长安,甚至企图刺杀李治之后,全都解决了。

所谓主辱臣死。

盛世大唐,如果君王被外敌行刺,扰乱都城,还没有所反应的话,就算李治答应,全长安,全大唐的百姓,能答应吗?

这便是民心所向。

“厉害,厉害啊……”

苏大为苦笑着,吞咽了一口烈酒。

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次要的,唯有杯中杜康,能解千愁。

事情是不是他想的那个样子,谁也说不好,只能说,从结果上推,确实对李治极有好处。

这件事上,长孙无忌有好处,可以让李治的注意力,从朝堂之内,转移到周边敌国上。

对李治也有好处,可以看清谁忠于自己,可以有理由对外动兵。

对那些军方大小将领,同样有好处。

武人的功名唯有马上取。

谁不想觅个封侯?

苏定方这把宝剑,都封存二十年了,只等出鞘见血。

所以,突厥狼卫这件事,看起来是坏事,实际上对大唐朝廷中各方都有好处。

唯一没好处的是谁?

恐怕只有那晚的长安百姓,还有死掉的那些金吾卫了。

苏大为皱了皱眉,不再深想下去。

自己只是一个不良人,想那么多有什么用。

“阿弥。”

袁守诚拿起一根筷子在杯上轻轻一敲,发出“叮”的一声。

“我之前听说你查案之事,据说你在查安定公主案子时,只用了十二个时辰,便给出答案,连赵国公都认了。”

“呃,那个其实是以讹传讹罢了,我只是给出推论,但其实,很多事涉及到人心,是无法判断真伪的。”苏大为想起当日之事,摇了摇头。

“对啊,人心嘛,最难捉摸,所以何必自寻烦恼,论迹不论心吧。”

袁守诚白胡子翘了翘,沾到桌上的酒水,他忙伸手抚平。

接着又道:“我倒是对你提的一个想法十分赞同。”

“什么?”

“你曾说过,有一种案子是共同犯案,所有人都是共谋,是吗?”

“这……”

苏大为张了张嘴,这一瞬间,感觉自己心里像是被无边的黑暗所吞噬。

是了,这次的事,可不就是共同犯案吗。

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利益,在有意无意下,做出的选择,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结果。

“我说这些,不是让阿弥你去觉得世间黑暗,其实这世上,原本就不是黑白分明的,混沌之世,哪有那么清楚的讲究。”

安文生插话道:“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花团锦簇,真正的东西,都在地下,都在土里,谁能知道究竟。”

“不说不说了,喝完这杯,老道也该走了。”

袁守诚挥了挥手,突然想起一事,瞪向苏大为:“对了,老道还有一事要问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