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二十五章 佛道

大唐不良人 第二十五章 佛道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看着袁守诚把最后一杯酒喝完,仍有些意犹未尽的砸着舌头,苏大为心下暗奇。

老道士洒量可以啊。

这酒自己经过蒸馏之法提纯,四十来度总归有的,今天带了两坛来,每坛五斤,一共就是十斤。

十斤烈酒,几乎有一大半全被袁守诚一个人喝了。

袁守诚不知道苏大为心里所想,摸着肚皮一脸惬意的道:“要是天天有这种烈酒喝,给个神仙我也不做。”

安文生在桌子下面悄悄踢了踢苏大为。

呃……

苏大为看了看他,一时不知是什么意思,不敢冒然接话。

袁守诚见苏大为发愣,有些尴尬的摸摸自己的鼻子:“这酒……怎么卖?以后老道在长安,每天都想喝个两坛,你看……”

苏大为一个激灵,忙道:“瞧您老说的,您我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这酒,算我孝敬您老的。”

“好好,不枉老道传艺之功,算你有孝心。”

袁守诚摸着自己的胡须,发出畅快淋漓的笑声。

他好酒如命,如今有这种上好的烈酒,每日畅饮,那真是无比快活。

“对了,您刚才说有事要问我,就是这件事?”

“不是。”

袁守诚摆了摆手,脸色突然变得严肃,开口道:“你跟那个秃驴很熟吗?”

“秃……秃驴?”

苏大为结巴了一下,立刻想起袁守诚说的是谁。

所谓秃驴,岂不就是玄奘法师吗?

“玄奘法师……我是为了查一桩案子认识他的,他德高望众,而且对我多有照顾,还跟我讲了许多佛理。”苏大为想了想道。

“什么狗屁佛理,你千万别信。”

袁守诚红扑扑的脸上现出一抹冷笑:“这些浮屠沙门,最是能说会道,惯会用各种话语诳人,你要是信了,只怕脑子就不是自己的了,以后多半也会当个小沙门。”

“袁……道长,说得有些过了吧?我与玄奘法师结识这么久,觉得他为人挺正直的,而且有慈悲之心,遇事绝不推托,你看这次,我就是让人传话,他居然亲自出手相助……

哎,没想到玄奘法师居然也是异人。”

“哼,小恩小惠就把你收买了。”

袁守诚摸着胡须道:“他那不是异人,是神通。”

“神通?”

“就是神通。”

袁守诚用手指沾着酒水,在桌上划了几笔道:“我们所谓异人,其实是传承自上古炼气士,最早又能追溯到黄帝时的帝师赤松子。

各种修炼法门,都有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做基石,有一套完整的修炼体系。

而这些外来的和尚,可不懂这些。”

“我听玄奘法师说佛门有五眼六通,天眼通什么的。”

“所以才说是神通嘛,这种东西,是他们静坐观照自在,内心顿悟出来的,从心而生。

你若问他,这东西从何而来,如何修炼,如何晋升,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就像是天生的一样,所以才叫神通。”

“哦,法师说过,佛家不求神通,这东西是在参悟佛法时,不求自得。”苏大为想了想道。

“屁,什么叫不求自得,就是求了也得不到,这些和尚最会大言欺人了。”

袁守诚嘿嘿冷笑,显然对佛门很有成见。

苏大为向安文生小声道:“文生,你师父他?”

“佛道两门这些年一直争斗,我师父不喜欢他们,所以处处看不惯。”

“呃,至于吗?”苏大为有些不解。

“你怕是不知道吧?”

安文生看了他一眼:“自高祖武德七年始,每逢重大节日或圣上生日,朝廷都会举行“三教论衡”,道儒佛三家都要派出代表与他人辩论本家经意。

前几次道门在与佛门辩法上,吃了些小亏。

这些和尚别看修行不怎么样,但在口舌之上,常能以彼之矛,攻击之盾。

有一次辩法,袁师也去了……”

安文生没继续说下去,不过看他话里的意思,袁守诚怕是辩论输了。

难怪这么不喜欢和尚。

苏大为没有继续多问,道士与和尚天生就是不同的路子。

何况宗教之争自来就很激烈。

原本大唐认李耳为祖,封道教为国教,那结道教和方士们混得很滋润,结果佛教崛起,硬是分了半壁江山,彼此能看顺眼才奇怪了。

就在苏大为准备起身,向袁守诚告辞,结束这次酒宴时,袁守诚看了他一眼,长叹一口气:“我当你是自己人,所以才多说几句,须得小心提防那些和尚。

你以为老道是因为私怨不喜欢他们?

那你也太小看老道的眼界了,此事,既为道门,也为华夷之辩。”

“呃?”

“三教中,儒道皆为中原本土所生,只有这浮屠沙门自天竺而来,我先问你,这天竺如今何在?”

苏大为愣了一下,中天竺被王玄策打残了,其余天竺各国听说全都俱怕王玄策,一齐向大唐称臣求和。

“如今的天竺国,早已四分五裂,这便是我不喜胡教的第一个理由。比之儒家提倡法圣先贤,道家不断探索长生之道,与天地相争不同,胡教的教义,便是让人安忍现状,忘记俗世痛苦。

长此以往,如果大部份人都信了胡教,我大唐,还有进取之心吗?

还会有如今的生机勃勃吗?”

人人都参悟佛法,关注所谓修心,却失了向外开拓进取之心,安能有如今的大唐?”

苏大为愣住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不过心里,却不由想到,佛教确实是一种比较平和内敛的教派。

历史上,大多数朝代,在信奉佛教后,越是佛法昌盛,就越是缺乏进取和斗志。

当然,这不能完全说是佛教的锅,还有许多复杂的原因。

“浮屠比丘不事生产,占着大量田地,终日只知打坐念经,把天竺取回的佛经拿来骗人。靠这佛经,能有强盛之国吗?天竺自己是什么样子?”

袁守诚冷笑一声总结道:“这种东西,只好骗骗愚夫愚妇,什么时候,连上面都信了,那就危险了。”

“道长,不对啊,我记得太宗都很信佛,也很喜欢玄奘法师,几次三番都想令其还俗,让他入朝为官。”

苏大为辩解道。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袁守诚很不屑的哼了一声:“太宗那时想对西域用兵,而玄奘从西域回来,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当地风土地貌,太宗是想借玄奘做个向导。”

“是……这样的吗?”苏大为惊得合不拢嘴。

“和尚这些事你从哪听来的?让我想想,都是听那些秃驴自己说的吧?他们当然是恨不得多吹捧些,你要信了你就是傻。”

袁守诚接着道:“再说玄奘,从太宗到如今陛下,这和尚无数次提出要前往洛阳译经,但是太宗和如今陛下皆不许,你以为是为何?”

“为……为什么?”

“还不是为了羁縻。”袁守诚拍了拍桌子:“将这些秃驴,特别是声望高的秃驴放在眼皮底下看着,他们就不能生事,而且需要的时候,还可以用一用。

记得太宗在时,玄奘那个弟子辩机便妄议朝政,还劝太宗不要对高句丽用兵。

太宗一怒之下,便下令将其腰斩弃市。”

“这……”

苏大为额头上的汗都憋出来了。

这是他听到的又一个关于辩机的版本。

第一个是前世听到的,辩机与高阳有一腿。

在此世,他接触玄奘后,听到的第二个版本是辩机劝太宗不要让玄奘还俗做官。

不过细想,玄奘法师的版本,也有些逻辑硬伤。

太宗如果决定要做的事,岂是一个小小的和尚能劝得住的?

玄奘到现在,不还在做他的译经僧人吗?

朝廷也没为难过他,相反,还一直提供译经道场,各种荣誉高高贡起。

如果说是辩机之死,为因为劝谏太宗停之征高句丽之事,这就说得通了。

一个和尚,在国家征伐大事上指手划脚,不砍你砍谁?

苏大为摇了摇头,收起心神,忍不住问:“道长,需要的时候是指……”

“比如对西域交流,做生意,平时派和尚做向导,就是极好的,当地信佛的小国,也会失去警惕心。”

“呃,道长会不会想得过于黑暗了些。”

“呸,你仔细想想,大唐向那些小国输入的是些什么狗屁东西?”袁守诚明显聊大了,什么话都敢说。

安文生在一旁听得嘴角直抽,却又不敢出声打断他。

“那些倭人派遣唐史,主要是学佛吧?高句丽、百济、新罗,我们派去的除了商队,主要也是僧人吧?还有突厥,西域各国,这叫什么?”

袁守诚眯起眼睛,嘿嘿一笑:“把这自我去势的浮屠沙门传给他们,这叫祸水东引……呸呸,咱们才是东方,总之就是这么个意思。”

苏大为坐在那里,半天一个字说不出来。

虽然觉得袁守诚说的好像也不完全对。

但……

又像是有那么点道理。

自古以来,我中原地大物博,你们这些外藩小国来做朝贡,做生意?

可以,顺便把浮屠,哦,就是这些和尚打包带走。

让你们这些落后野蛮的番邦也学学天朝文化,沐浴一下我佛慈悲。

对,放下屠刀,忍受苦难。

来世……

再享福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