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七十一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唐不良人 第七十一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等等,你先别说,让我猜一下。”

阿史那道真摆摆手,然后眉心揪成一团。

从苏大为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侧脸。

这货高鼻深目,皮肤又白,要放到后世,妥妥是一个少女杀手级别的存在。

不过在此时,长得帅气,却无多大用处。

在军中最看中的还是军功。

阿史那道真自从被阿史那社尔踢到军里中斥候营后,倒是立志要创一番事业,研究用兵之道,分外用功。

“先从陈仓和子午谷、斜谷道这边为疑兵,没问题啊?”

阿史那道真两眼出神的看着虚空,仿佛在神游。

灰蓝色的眼睛里,眼神有些失焦。

“主力打陇西三郡,也没问题,毕竟蜀军得解决运粮问题,必须因粮于敌,陈仓那边没办法打通,只能明打陈仓,暗取三郡。”

说着,他想了想又道:“街亭是三郡的门户,要想守住三郡,将三郡势力完成整合,就必须将魏军拒于门外,所以街亭必守,绝不可失。”

他抬头看向安文生,目光有些茫然:“街亭一丢,魏军便能源源不断的涌入陇西三郡,如此一来,变成蜀军与魏军争夺三郡的局面。

动荡之中,蜀中无法再完成整合资源,提供军中补给的战略,不得不被迫撤出战场,以免被全歼。

这……

诸葛孔明的布局,除了失去街亭这个意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问题。”

苏大为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再次刷新对阿史那道真的认识。

没想到他还真的很熟悉军略之事。

其实这次加入征西军中,能得到机会与当世一流的名将,如苏定方,如程知节,私下里交流,而且可以从西突厥的动作,以及唐军的反应推出很多东西。

就像是现在听安文生和阿史那道真去推演蜀汉诸葛孔明的北伐之战。

从这些事件后,能琢磨出当世名将的用兵思路,知道来龙去脉。

苏大为自觉收获颇丰。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不是形体,而是大脑的思维模式。

高手与低手之间,也就是思想与心态的差别。

除此之外,大家都是人,真无甚大的分别。

安文生此时放下酒杯道:“没想到道真你能想到这一步,寥寥数语便将孔明北伐之策给说清楚了,相当不错。不过我这里要说的,是诸葛孔明的失误之处。

你方才的思路,说的是蜀军的战略和动作,这点没有错。

但凡战,不光要算己,还要算敌。

孔明第一次北伐之策,有几个先决条件,第一点,是陇西三郡有世家大族投靠,有人做内应。

第二点,魏军确实被蜀军疑军所迷惑,判断失误,贻误战机。

第三点,街亭方向能将魏军援兵挡住。”

安文生伸出三个指头,接着摇头道:“在我看来,这三者,是支持诸葛孔明北伐的信心,却也是他这次行动的败笔。”

苏大为听得入神,此时忍不住道:“文生,孔明这三条怎么失败了?三郡大族不是望风而降吗?”

阿史那道真也一脸期待的看过来。

安文生举杯喝了一口酒,稍微酝酿了一下,这才不慌不忙的道:“第一点,陇西三郡地方豪强确实投靠了蜀军,这也是诸葛孔明敢行险,实行此战略的原因。

但是陇西三郡势力错综复杂,除了地方豪强,还有魏国的势力,以及一些蛮族。

就算是地方豪强,也非铁板一块。

蜀军进军天水,只有一部份地方豪强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占据绝对的优势,尽快稳定局面,整合资源,将主力从三郡抽调出来,去堵住街亭,支援马谡。

从结果倒推来看,这一条,孔明没有做到。”

安文生摇了摇手指:“此为第一失。”

苏大为与阿史那道真仔细想想,均表示认同。

安文生接着道:“再说第二条,就是蜀军赵云和邓芝这一支疑兵。其实疑兵要想成功,最重要的便是以假做真,最好真到自己人都信了,那魏军也便瞒过了。

但是赵云和邓芝这一路,完成的并不算成功。

魏军很快发现蜀军虚实,并进一步推出赵云这一路只是偏师,这便造成了魏军的战略调整,加快了向陇西方向的军力投送。

所以疑兵这一路,没有起到尽量拖延魏军时间的目地,可以算是第二失。”

苏大为看看安文生,想说什么,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

只能说,安文生确实是博学多才,对四百年前三国的军略之事,都可以信手拈来,而且分析入理。

阿史那道真此时看安文生的眼神又有些不同,那有些像是后世小迷弟看到学霸的兴奋。

“最后是第三条,便是街亭方向,必须将魏军的援兵挡在外面。但是马谡没能做到,魏军援兵进入陇西三郡,则宣告诸葛孔明的图谋彻底落空。

战乱中的陇西无法再替蜀中提供稳定的后方和补给。

因此,街亭之后,蜀军便主动退却,第一次北伐随之结束。”

安文生说得口渴了,又喝了一大口酒,看着若有所思的苏大为和看着自己,两眼发亮的阿史那道真道:“这便是我认为的诸葛孔明失误之处。

他的战略没有大的问题,但在具体执行层面上,却出了失误。

无论是斜谷方向的赵云,还是街亭方向的马谡,都未能完成任务。

包括他自己,也没能率主力及时平定陇西,才有此败。”

“假如,假如马谡这次能挡住魏军援军,是否可以扭转整个战局?”

苏大为开口问。

他心里对诸葛孔明的北伐之战,也起了不小兴趣,思路顺着往下推,起了一个疑问。

如果马马谡挡住了魏军,那诸葛亮不是就有时间去收拾局面?

假如平定了陇西各地,蜀军不就可以将魏军挡在街亭之外?

那么,关键点,还是在马谡和街亭之战上。

“阿弥,你这一问,就是不了解诸葛孔明的战略布局了。”

“怎么说?”

“第一次北伐的关键在于拖延魏军支援的时间,利用时间差完成对陇西的占领和资源整合,以此做为蜀军的立足点。

往陇西进军是为了拖长魏军的支援距离,反应时间;派赵云出斜谷是为了迷惑魏军和分魏军之势,魏军大将军曹真带着主力跑去斜谷了,便被赵云给拖在斜谷,无法对陇西做出支援。

而最后马谡去街亭守住路口,实际上已经是阻挡魏军的最后一道防线,守街亭的作用仅是整个战略计划的一小部份。

一但魏国反应过来,将有源源不断的援军赶往街亭。

除非诸葛孔明亲自率蜀军主力坐镇,还有一线生机。

马谡那个时候,那个位置,换谁去都挡不住魏军。

就算挡住第一次援军,后续还有更多的魏军会赶来。

这个计划,从魏国发现陇西有变,到出军的那一刻开始,已经是失败了。”

苏大为还在琢磨,阿史那道真却是一拍大腿,大叫一声:“知己啊,你这一说,道破了我心中的疑惑,我就说马谡死得挺冤的吧,他那位置,换谁去都不行。”

“那也未必。”

苏大为插口道:“如果关羽或者张飞在,或许结果会不一样。”

“阿弥,别说关张二将了,蜀汉昭烈帝在夷陵大败,损兵数十万,蜀国的人力物力,为之一空,将星凋零啊。

那个时候,若不是有诸葛孔明呕心沥血稳住局面,蜀汉弄不好当时就亡了,也就没有后来的事了。

等稳定住蜀汉内部的局面,诸葛孔明手里其实可用的人着实不多。

就算马谡也算是矮子里面拔高个,水平不算差了。”

停了一停,安文生接着道:“对上魏军张郃这等名将,蜀国不是关、张二将那种,换谁根本也挡不住。

说到底,诸葛孔明之失,倒也不是战略上有问题,实在是昭烈帝在夷陵败得太惨,一次输光了家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孔明手里掌握的资源有限,打到那个样子,已经是蜀汉的极限了。

败局,早从夷陵战后便注定了。

失了荆州,隆中对的战略无法实行,以一州对抗中原,还能苟安数十年,已经是异数。”

苏大为忍不住鼓掌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安文生摸着下巴,腆着肚子,仰首望天,一副高人做派。

可惜表情出卖了他。

阿史那道真激动的道:“以前我跟人讨论兵法,从来没有像你讲的这么深入浅出的,简直是七进七出,你真厉害,我有个不情之情,能否跟着你学习兵法。”

“唉,我对军法其实只是略懂。”

安文生随意的挥挥手,脸上却是笑容微妙。

分明是在说:在多夸夸,没事,我经得起夸。

“文生你个装逼的恶贼!”

苏大为在心里嘀咕了一声,就在此时,听到帐外有人急呼:“苏营正,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