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七十章 北伐

大唐不良人 第七十章 北伐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安文生的话停了下来。

帐内一时安静。

苏大为手里端着酒杯微微晃动,细细思考安文生所说的内容,推演诸葛孔明第一次北伐的战略。

他本来倒也不是特别关注军事,只是眼下在军中,又初经了战阵,被安文生把话提起来,就免不了去多想一些。

而阿史那道真则皱着眉头,时而摇头,时而攒拳,不知在想些什么。

安文生吃了口羊肉,又喝了口酒,这才开口道:“道真还有什么难解之事吗?”

“你方才说的大略我都懂,我看《三国志》里提到,马谡违亮令,失街亭被斩,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阿史那道真舔了舔唇,两眼光芒闪动,显得跃跃欲试。

“不妨说来听听。”安文生笑道:“看书必得有自己的思考,若看过不加思考,看过就忘,那便等于没看,你现在有想法是好事,对错先不论,只要在想,便是进了一步。”

得了他的鼓励,阿史那真举起酒杯又放下,似是鼓起了勇气道:“街亭那边地形,我查过地图,倒是十分开阔,两边有山,北边陡峭,南边是个土丘,地势要缓一些。

有人说马谡率军上山,不听王平之劝,是为了占据地利,上山后,魏军援军若是不拔除马谡军,便会被威胁后路,若是攻击,便是魏军仰攻,而蜀军向下俯冲,事半功倍。”

停了一停,阿史那道真加重语气道:“我以为,此乃腐儒之见。”

“何以见得?”

“你看啊,假如你我站在马谡的位置,丞相命我们守住街亭,抵挡住魏军援兵,我先猜街亭这里应该是城池残破,或者就没有可堪防御之用的城墙,如果在平地上,蜀军皆山地步卒,而魏军以骑兵为主,正面对决,蜀军很难抵挡。

而上山,占据山势,确实能将魏军优势降到最低,将蜀军优势放大。

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为何蜀军会被断水,做为蜀军主将的马谡,跟随诸葛孔明多年,不会是无智之人。

除非他突然发疯。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

“是什么?”

苏大为被他的话引起了兴趣,忍不住发问。

阿史那道真狠狠一口,将一杯酒饮尽,乘着酒兴道:“我的推论有三点,第一点,街亭主道上无险可守,无城可依,做为步兵,难当魏骑军冲击,所以不得不上山。

第二点,若是上山,假设马谡思路正常,不可能不考虑补给和水源,我查过地图,山上无水,不知能否掘井,这个暂且不论,要想喝水,就得下山,山下附近有两条河。

马谡上山时不会不想取水的问题。

所以,我得出推论,就是,上山是迫于无奈,不得不上山。

为何?

因为平地上守不住。

为何守不住?

因为没有城防,没有城防步军挡骑兵就是个死。”

阿史那道真用力一拍桌面:“但这里面还有个问题。”

“别卖关子了,快说。”

苏大为催促道。

“就算没有城防,但步兵还可以修工事,木栏,拒马,陷马坑,土墙,总之,并不是无法可想。

但是这一切,从结果来看,蜀军似乎并没有做。

要么,就是魏军来得太快,蜀军根本没有完成自己的防御工事。

要么,便是修了防御工事,也难挡张郃的骑兵冲击,被迫移军上山。”

阿史那道真满面红光的道:“这就是我从《三国志》蜀汉篇里,看马谡失街亭这一节想到的,阿弥,你说我想的有没有道理,其实马谡挺冤的。”

“有道理。”

苏大为有些惊讶的看向阿史那道真。

虽然平时觉得阿史那道真有些太轻率,有些不靠谱,白长了一副好皮囊。

但这一刻,苏大为觉得自己错了。

这厮最多是情商不高,可绝不是笨蛋啊。

刚才这番见解,便颇有些见地。

很多史书上的记载的一些内容,看起来有些反智,颇不合理。

但一些不合理之处,恰恰藏有许多秘密,如果依此反推,真能挖出不少东西来。

似乎,眼前的阿史那道真,便无意摸到了这个门径。

安文生在一旁抚掌笑道:“道真说的颇有些意趣,虽不中,亦不远矣。”

“哎,这是我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还有不对吗?”

阿史那道真看看安文生,再看看苏大为。

那意思是,我都把你捧成兵法高手了,怎么也得指点一二,来点干货吧。

对此,苏大为脸不红心不跳的把手一挥:“文生,你跟他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这话的时候,他脑子里闪过的是《神探狄仁杰》里那句经典的:元芳,你怎么看?

看来当老大的身边是得有几个捧哏才行,不然显得有点跌份。

安文生没多想,开口道:“其实马谡街亭之战,只是诸葛孔明第一次北伐中极小的一环,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我来大略说一下蜀汉第一次北伐的战略……”

魏明帝太和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用“暗渡陈仓”之计,布疑兵调动魏军主力固守斜谷。

曹军中计后,诸葛亮亲帅六万大军猛攻祁山。

魏其辖区的南安、天水、安定等地相继降蜀,此即陇西三郡。

后来马谡街亭败绩,蜀军撤离汉中,魏军曹真率张郃等人又收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

首先要说明一点,韩信“暗度陈仓”的战例不可复制。

秦末汉初时,汉水流经整个汉中地区,韩信是靠陈仓水道运粮的。

而后来汉中发生过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导致汉水断流,变成了不同流向的两条河。

不仅如此,三国还处于小冰河时期,甚至东汉末年的饥荒、瘟疫都与这次冰河期相关,所以,三国比汉朝前几百年,都更缺水。

陈仓水道变浅枯竭,诸葛孔明基本是没法指望水运运粮了。

但要北伐,首要解决的便是粮道问题,此事不解决,北伐只是空谈。

山区作战,对粮草和后勤的需求,以那时的生产力来说,几乎是地狱级别的。

也因此,蜀军北伐的成本很高,而魏国防御的成本很低,只要拖住几个月,蜀军自然因为断粮而无法继续。

所以诸葛亮数次北伐,都在试图解决山区运粮问题。

如果选择天水替代汉中作为基地,从街亭沿张郃进军的路线反进军,只需几十公里就能达到河谷地带,如果急行军,两天就能进平原,彻底解决蜀军被堵在山区打消耗战的难题。

到了那时,蜀军可以因粮于敌,还可以任意选择合适的战场。

这样魏军就变得极其被动,防御难度大大增加。

从距离来看,魏国如果要防御陇西,战线将会被拖长。

比起防守陈仓、斜谷和子午谷,要多出几百公里。

另外天水遭到蜀军袭击,消息要传回长安,路程也要多上一倍。

诸葛孔明的计划里,最关键的一环,便是打个时间差。

先故布疑兵,将魏军主力调往斜谷、子午谷一线,然后主力迅速突进天水,趁魏军反应不及,迅速拿天下水等陇西三郡。

然后尽快解决三郡中魏军的据点,拔除魏军势力,实现对三郡的全面掌控,随后整合三郡的资源,做为前进基地,为蜀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

如此,进可攻,退可守,方为长久之计。

尽管如此,诸葛亮进攻天水仍是地狱级别难度。

这条路线,对魏军远,对蜀军则意味着要跋涉几百公里的山路,更远。

时间极度紧张。

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要想成功,是建立在成功策反了三郡当地豪强,有内应带路的基础上。

诸葛孔明的计划里,应该是赶在魏军援军赶到前,扫平陇西三郡,然后布防街亭,在街亭与魏国援军打一次阵地战。

将援军打退,其后依托地利建城。

新建之城,便是第二次北伐的.asxs.。

从此处出发,十天就可以抵达长安城下。

解决粮食问题,打下一个前进基地,为第二次北伐做准备,这才是诸葛孔明第一次北伐的战略意图。

但是,结果这次未能成功。

根本原因,是因为此时蜀汉已经丢了荆州,无法像诸葛亮《隆中对》里计划的一样,从荆州出兵牵制。

魏国只用防着陇西一面,应对起来,更加容易。

蜀军唯一的机会,便是占住陇西,在街亭建起一座新的城防,依托此城,蜀军可以继续向西,进入凉州。

蜀国缺马,北方平原作战不可能不靠骑兵,占据雍凉才可以组建骑军,然后反攻长安。

总体来说,魏国是被诸葛孔明前期一系列迷踪拳给迷惑了,误以为蜀军不会打陇西的主意,所以在陇西之地军力相对薄弱。

因为从纸面上看,蜀军靠两条腿翻山跃岭去天水,怎么都要比靠马赶路的魏军吃力。

中间随时可能会断绝后勤补给。

而诸葛亮之所以敢这么干,是因为他暗中已经策反了陇西三郡当地一些豪强。

这就是双方在博弈,诸葛亮暗中藏了一手王炸。

史书记载“三郡望风而降”,这里指的是当地世家大族投靠了蜀军,而不是魏国留在当地的军队和官员。

有了世家大族的投诚,蜀军才可能在陇西取得粮食补给,才有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如果不把陇西三郡掌握在魏军手里的城池给拔除,那么诸葛亮一转身,魏军就会来一次地方上的势力清洗,继而断掉蜀军的后勤补给。

所以诸葛亮必须在彻底搞定三郡魏军势力后,才能进军街亭。

在此之前,派马谡带上蜀军三分之一的人马先前往街亭,便是做蜀军之盾,牢牢守住街亭这个门户。

“蜀汉丞相第一次北伐的战略,是极高明的,但可惜,他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用错了马谡?”

“当然不是。”安文生微微一笑,一派智者谋士的风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