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

大唐不良人 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无论是我,还是苏烈用兵,都是与李靖,与太宗的用兵思路,一脉相传。”

李勣手里的茶杯举起,又放下。

“这几年,苏定方出山后,攻必克,战必取,隐然已经是大唐军方的代言者,与大唐武德荣辱绑定在一起。此事有利有弊,对外只要出动苏定方,敌人气势和心理上,便先输了一半了。

但弊处是,若是苏定方都打不下来,在四夷藩属的眼里,就会对唐军的神话,产生怀疑,甚至是动摇。”

李勣的目光变得锐利。

“这是非常危险的,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当他说出这番话,苏大为立即就懂了。

明白了李勣为何要绕这么大个圈子跟自己说这些。

这些年来,苏定方出征,至今只有一个地方,没能攻破。

那便是高句丽。

高句丽若不灭,大唐的武德神话,便会根基动摇。

这对以少数武力,威慑全天下藩属的大唐,对天可汗的统治策略来说,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

“其实你在军中,应该也能发现,这几年,府兵的素质下降得很厉害,原来跟随太宗开国的那批人,都是隋末乱世活下来的人杰,军事素养极高。

但这些人,现在死得死,退得退。

新的府兵,已经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李勣感概道:“当年太宗打薛仁果,从出兵到灭西秦,只用了三个月。

打宋金刚、刘武周,仅用了六个月。

一战擒双王,抓住窦建德和王世充,平定整个山东才用了十个月。

打刘黑闼,从长安出发到打下河北,只用了三个月。

李靖灭东突厥只用了三个月。

灭吐谷浑只用了四个月。

候君集灭高昌,行军用了半年,打仗不过一个月。

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句丽,只用了半年。”

一口气说出这些,李勣用满是忧虑的眼睛,看向苏大为:“这些年,我军取得胜利,除了苏定方有几场仗是速胜,打仗所耗费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打上一两年都是常事。”

苏大为不由默然。

因为李勣说的乃是事实。

但同时,他心里也升起巨大的疑问,刚开始,以为李勣是要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希望自己全力配合他打高句丽。

但李勣的话越说越远,到现在,苏大为已经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了。

“英国公……”

“苏大为,我已经老了,这一仗过后,就真的要解甲养老了,苏定方的年纪也颇大,真不知还能撑几年。”

李勣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老夫跟你说这些,是看重你的才能。”

“我……”

“若我和苏定方故去,唐军武德,谁可继承?”

这番话,振耳发聩,直接令苏大为整个懵了。

“自卫国公起,军中便一直希望有将才能继承卫国公的兵法,但时至今日,只有苏定方一人,算是承了卫国公的衣钵。

老夫身为大唐开国元臣,不能不为身后事考虑。

若我和苏定方百年后,唐军可由谁来统率?

府兵制的兵员,已经越来越差了。

老夫环顾左右,竟然连像样的将领都没有,你能明白老夫的忧心吗?”

“英国公,府兵中多的是将才,刘仁轨,刘仁愿两位将军皆是一时之选,还有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将军,也是骑战无双,别外还有庞孝泰、孙仁师,也是一时能将,怎么能说没有像样的将领?”

被苏大为的话一怼,李勣噎了一下,接着是大怒:“你提的这些人,刘仁轨和刘仁愿多少岁了?契苾何力还有阿史那社尔,不说他们只识马战,与大兵团作战力有未逮,就说他们俩,也都是太宗朝留下来的,多少岁数了?

庞孝泰、孙仁师,两人主要是指挥水师,老夫且问你,大唐的疆域,需要水师作战的地方有多少?”

这一下,轮到苏大为吃憋了。

愣了一下,他道:“还有裴行俭,还有薛仁贵,这两人可不算太宗朝的,而且用兵也不错。”

“哼,裴行俭师承苏定方,还算凑合,但是裴行俭有一个毛病?”

“什么?”

“太慢。”

这话一说,苏大为立刻就懂了。

太慢的意识,就是用兵太慢。

不如苏定方那样的效率。

李勣冷笑两声:“我们大唐开国,为何以那么点人口,能打垮那么多敌人,就是因为用兵快,灭国快,这样方能不误农时,不伤根本,以战养战。

战事拖得越久,对国内的消耗就越大。

这样难以持久,如何能维持住大唐的疆土。

裴行俭可为方面之才,但他的用兵,不如苏定方远矣。”

“那薛仁贵……”

苏大为不提薛仁贵还好,一提薛仁贵,李勣顿时恼了:“薛仁贵用兵只知一味勇猛,变化不足,若是顺风还好,若是遇到比他强的,那是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最多只能任前锋猛将。”

这话苏大为顿时不服,想要反驳,可是话到嘴边,转念想想,李勣这眼睛,还真毒。

虽然说后世把薛仁贵吹得天上地下,但是看薛仁贵的战绩,可以算是一流将领,但距离苏定方这样的神级选手,确实还差得很远。

而后来在大非川兵败之事,完全印证了李勣此时的评价。

苏大为其实还想说说自己麾下娄师德、王孝杰等人不错。

黑齿常之和沙吒相如,十多年后,也可以成为大唐的中流砥柱。

不过现在这些人的位置都还太低,如果把他们推出来,只怕李勣会认为自己强辞夺理了。

于是闭嘴。

李勣见他似乎是认输了,哼了哼,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你觉得老夫为何要浪费这么多唇舌?只因为,老夫遍观唐军,未来可能继承苏定方位置的人,唯你苏大为耳。”

“咳咳咳~”

苏大为忍不住大声咳嗽起来。

“大总管,你莫要折煞我了。”

“军中哪一份战报我没看过?哪一位将领我不熟悉?”

李勣手指在桌面敲了敲:“这些战绩里,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将领,只有你至今未尝一败,而且,把握住了我大唐用兵的精髓,一脉相承。”

苏大为被李勣说得都快要不好意思了。

心想这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该不会是想玩捧杀吧。

一时不敢随便乱开口。

只听李勣继续道:“征西突厥之战,你为苏定方手下前锋,翻跃金山,从对突厥用兵开始,到抓住阿史那贺鲁,用时不超过半年。”

停了停,李勣继续道:“征百济,你虽没有在苏定方手下领军,但你在背后出力不少,老夫也都一一看在眼里。

在对付百济叛军时,你先打了高句丽,再守住泗沘城,最后又顺势拿下扶余丰的周留城。

接着又在白江大败倭国水师。

这些战斗,一气呵成,干脆利落。”

李勣右手做刀,轻轻往下一划。

仿佛下面真的是敌军,任他宰割。

苏大为依旧沉默。

李勣看了他一眼,接着道:“灭倭国,老夫也看了所有战报,从你登陆九州,到攻破倭王都筑紫,到平定筑紫,用时也不超过半年,其中大部份时间,还是用来梳理地方,巩固后方。”

说到这里,李勣的眼里透出一抹激赏之色:“大部份人,行军打仗用的是手,但是苏大为你不同,你真正是用了脑,用了心。”

不等苏大为开口谦逊,李勣抬手下压道:“从当年第一次见你,老夫便说过,我看人,要看对眼,只要看对了,老夫便自信绝不会看错。

今后能继承我和苏定方衣钵,托起大唐府兵和武德之人,必是你苏大为。”

过了啊。

英国公,你这彩虹屁再吹下去,我都要信了。

苏大为看着他,一脸无语。

还是无法相信,这老狐狸会这么吹捧自己。

图啥啊?

无事献殷勤,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勣自是猜不出苏大为心里的想法。

他抚着长须道:“府兵之强,在乎得人,老夫既然发现你这样的人才,自然想出面点拔,希望日后你真能走出来,独当一面,若是有机会,也能看顾老夫后人一二。”

苏大为心里一动。

抬头看向李勣,却发现这位被武媚娘后来评为“老奸巨猾”之人,当世名将英国公,眼里干净澄澈,不带一丝杂质。

他的目光,坦诚而真挚。

让人毫不怀疑,他此刻的情感是真挚的。

难道他说的是真的?

老狐狸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考虑了。

希望百年之后,我能照顾他的后人。

等等,他后人不就是起兵反武媚娘的徐敬业吗?

那个大坑货会累得李勣被剖棺戳尸,这锅可不能接。

苏大为心里一个激灵,看向李勣一时不知如何回他。

李勣却像是风光霁月,摆摆手道:“好了,说了那么多,也只是希望替大唐找出英才,毕竟,这个帝国,是昔年太宗皇帝带着我们几个老臣,一手一脚打出来的。

我们老了打不动了,也希望江山代有人才出,能将唐军不败的威名,继承下去。”

“英国公放心,我们大唐会越来越强。”

“呵呵,只要多出几个你这样的人才,老夫也相信,大唐会继续强盛下去。”

李勣扶须开怀大笑。

他的城府太深,苏大为一时也看不出他到底是真情还是伪装。

“对了,还是说回高句丽之事吧,苏定方的场子,我们要找回来,唐军此次必须胜利,所以关于此次胜兵,我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