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八十四章 结案

大唐不良人 第八十四章 结案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不完全是。”

武媚娘眉头微皱,现出一抹犹豫:“虽然我了解陛下,但在这件事上,我仍有失败的可能。”

“那阿姊你想……”

“阿弥,我找你来,是想你助阿姊一臂之力。”

“阿姊请说。”

武媚娘却没急着开口,而是向苏大为慰勉的一笑:“你不必担心,最要紧还是陛下心意,所以我要你做的,真的只是举手之劳。”

“愿闻其详。”

“在朝会上,必然会有大量官员弹劾,我也会有一些帮手,但这些人本就不多,我也不能用太多人。”

武媚娘向苏大为含蓄的点了一下。

苏大为自然明白。

要是在大朝会上,站在武媚娘这边的官员,和弹劾的官员一样多,只怕李治就会起疑了。

李治用武媚娘,那是要她当秘书。

没事秘书干,有事……

咳,总之做秘书的,就要有觉悟,不能去想着培植自己的人手势力,这是大忌。

此前武媚娘一直做得不错。

至少没有招致李治明显的反感。

虽然暗中也有博弈,但大面上,两人还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保持共进退。

但是此次郝处俊他们发难,从李义府,到郭行真、王伏胜,一下子将平衡打破。

把隐藏在水面下的问题,激化出来。

武媚娘看着一株梅树秃枝,沉吟许久,才道:“武顺是我阿姊,近两年,她有些不智,被人蛊惑暗地里与我争宠,这些我都看在眼里,但我并不需要她死。

她的死,于我,不是致命伤,但也是血脉相连的至亲。

我不能容忍有人害死我的阿姊,还能逍遥。

那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我都要他们付出代价。”

说到最后一句时,武媚娘语音锵铿,透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杀伐之气。

苏大为这时才想起来,昔年废王立武时? 武媚娘可是亲口下令? 将被废掉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自冷宫里杖毙。

她并不是弱女子。

论仁慈,她可以是明空法师。

但若论杀伐果断,她是与李治并称二圣的天后,是未来的则天大帝。

怎么能小看了她的铁血和戾气呢。

“阿姊已经有安排了?”

苏大为试探着问了一句。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却并未回答。

“到时你自然知道? 你一向聪明? 选择有利于我的方向? 推上一把? 便足矣。”

“就是这么简单?”

苏大为有些不敢相信。

武媚娘明明可以很简单的解决? 让人给自己带句话就行了。

却还是让人专门召自己入宫。

之前他还以为? 武媚娘会把翻盘的赌注,压在自己身上。

想必很多人? 暗地里都是这么想。

但结果? 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这从侧面说明? 武媚娘如今的势力,远超过许多人的想像。

连都察寺都没发现,武媚娘如何对中下层的寒门施加影响力。

如何让那些人听令。

武媚娘长叹一声:“一来,让你安心,二来,让你顺手帮我一把,最后,咱们也有许久未见了,郭行真出事之后,太子的身体……是我现在最担心的事,你之前所说的事……”

“孙思邈老神仙已经找到了,目前正在前来长安的路上。”苏大为肯定的道:“最多再过数月,他便能来长安给太子诊治。”

“真的?”

武媚娘的眼里,立刻亮起光芒。

那双琥珀琉璃般的眼眸,也像是一下子有了生机,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若是太子身体能治好,阿弥你便是我母子二人的再世恩人。”

“阿姊,你都说了,视我为弟,那太子便是我的外甥,既是一家人,这些都是我份内之事。”

“算你会说话,你的情,我都记心里了。”

武媚娘说到动情处,伸出柔荑主动握住苏大为一只手,眼眸里波光荡漾,似包罗了无限星光。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是认识了两个男人,一个是陛下,一个就是你。

陛下是我的丈夫,而你是我的福星。”

“阿姊,夜里风凉,你早点回去歇息,我还要为高阳公主的案子做结案准备。”

“好。”

武媚娘深深看了他一眼,手指轻轻捏了捏苏大为的手掌:“那待大朝会后,我再和弘儿邀你入宫,我们一起饮宴,不醉无归。”

“都听阿姊的。”

苏大为开心的笑道。

他现在也早已非吴下阿蒙。

听得出武后的弦外之音。

与太子一起邀他入宫饮宴,这便是替他在下一代天子面前,把关系名份给定下,把太子托付给他。

所谓从龙之功。

这是最大的褒奖。

……

天空挂着鱼肚白色。

天才蒙蒙亮,属于大唐的文武百官,便按着程序,鱼贯走入大殿。

按着礼仪,数声唱喝。

早有传旨太监替李治向百官问礼,同时令百官启奏。

一切,都很正常。

大殿珠帘后,大唐皇帝李治微眯着眼睛,面色微沉。

在他手边,武后正襟危坐,双手交叠在腿间,与李治一起,听着朝臣们奏事。

前几年还不用这样,那时武后只是替李治念奏折,帮李治一起分析和拿主意。

有时也代李治办一些事。

但是近年来,李治的头风越来越严重,发作时,难以视事。

就算是平日大朝会,他的精力也衰竭的厉害。

很难坚持听完整个朝会议事。

所以自去岁开始,李治令武后与其一齐上朝听奏。

坊间百姓,私下则说,大唐如今是日月并举,二圣临朝。

还有长安街头一些相命的术士,摇头晃脑引经据典,说什么易经有言,日月丽天。

大道理百姓也不懂。

至少在麟德元年来说,大唐的百姓没觉得头顶上多个天后,有什么不对。

日子还是一样的过。

只是朝廷中确实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诸臣按着平常的仪规依次奏事。

终于,大理寺寺卿裴廉手持笏板出列道:“启奏陛下,前次高阳公主之案,今日已经到了约定破案之期,大理寺少卿苏大为就在殿外候着,是否传他入内?”

“传。”

珠帘后,传出李治略显中气不足的喘音。

传令太监尖声通传,殿中卫士,依次将声音传递。

一时间,传苏大为之声,在殿内回荡不止。

站在殿中的文武官员,下意识看向殿门。

暗蒙蒙的天色中,苏大为一身大理寺官袍,腰上悬着金鱼袋,双手捧着一些卷宗,快步走入殿中。

“臣,大理寺少卿,苏大为,叩见陛下、武后。”

“免礼。”

珠帘后,传出李治嘶哑的声音:“直接奏破案结果。”

“喏。”

苏大为应了一声,暗自吸了口气,扬声道:“高阳公主之案,颇为离奇,乃是道人郭行真以巫蛊之术所为。”

“有何证据?”

“有。”

苏大为低头躬身,双手捧着卷宗道:“审案过程,皆记录在册,证物一,高阳公主遇害前,曾向臣借过玄奘法师所著《大唐西域记》,如今,此书已经在郭行真的道观里找到。

其二,郭行真的弟子承认,是郭行真命他们在西市买了人偶,以做施咒之用。

其中一人更言及,曾偷取过高阳公主的头发。

另有一佐证,乃是越王府长史崔涣的案子。

崔涣同样死于巫咒,也是被郭行真下咒。”

“是何动机?”

珠帘后,传来武后略显威严的声音。

一个案子,光有证物,还不算完整。

必须将动机,做案手段,证物,结果,一齐呈上,逻辑才通顺,案情才算完整。

“据郭行真说,他对崔涣动手,皆因崔涣是御史大夫,崔义玄之子。”

“崔义玄?”

武媚娘与李治惊疑的声音响起。

同一时间,朝堂上还有许多人,发出意外低呼。

崔义玄,隋末投靠魏公李密,不得重用。

武德初年,归顺唐朝,历任怀州司马,册封青丘县公,迁隰州长史。

贞观年间,授尚书左司郎中、韩王李元嘉府长史、婺州刺史,镇压陈硕真起义,支持废王立武,授御史大夫、蒲州刺史。

“正是。”

苏大为不卑不亢道:“郭行真与前些年作乱的陈硕真,同出一门,乃是师兄妹的关系,崔义玄当年率兵镇压,击破陈硕真,因此,郭行真与之有仇。”

这么一说,逻辑就通了。

在场的各官员,及坐在殿上的李治、武媚娘,稍一思忖就知道,崔义玄如今在任蒲州刺史。

崔义玄有四个儿子,长子便是崔涣。

后面三个乃是崔神基、崔神庆和崔神福,如今都不在长安。

或许当时郭行真心里在想:谁叫崔涣在长安呢,就你了。

“郭行真一为试巫咒之术的效果,二为报仇,所以选了崔涣。”

“朕,不明白……高阳公主,与郭行真又有什么仇怨?”

殿上李治的声音,微微喘息道:“郭行真有什么理由去杀公主?”

“为仇。”

“他与高阳有仇?”

“没有。”

苏大为道:“但他与陛下有仇。”

“嗯?”

坐在珠帘后得李治身体一下子挺立起来,头也不晕了,精神也不萎蘼了。

“他与朕有何仇?”

“陈硕真与郭行真,师承的门派,当年属南边萧铣部下,皆为大唐所平定。”

“他是为了报仇来的?”

李治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数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