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八十六章 回家

大唐不良人 第八十六章 回家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勃尼,就是后世的尼泊尔,巴掌大的小国,能借七千兵,绝对是竭尽所能了。

“总管,若以我为将去攻天竺,不用一万,给我五千骑,就够了。”

“王郎君,你要与我争吗?”

苏庆节急道:“阿弥,我也只要五千骑,一定能将吐蕃赞普抓到!”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眼看要吵起来。

“停!”

苏大为抚着额头道:“五千骑绝对不够,当年的天竺是一群阿三,阿三是出了名的菜鸡,现在的天竺被吐蕃经营多年,不能当阿三看。”

“呃,总管,何谓阿三?”

这个很难跟你们解释。

苏大为摆摆手:“还是说说如何用兵吧。”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指了指:“若从吐蕃出兵,从这片山的豁口可以直冲而下,占有地利,适合骑兵冲击。”

说也奇怪,吐蕃这边不是雪山就是连绵的崇山,地势奇险。

但是偏偏在吐蕃对天竺的位置,有一个从高到低,海拔没那么低的山口。

若在后世,从这个山口,中原的钢铁洪流可以滚滚直下天竺。

绝对够三哥喝一壶的。

而在此时,唐军的铁骑若从这个豁口冲出,天竺方向也绝对难以抵挡。

而且天竺之地,不像中原也不像吐蕃,天竺是有大平原的。

只要骑兵冲过去,绕过他们的河流,避开一些不利的地形,比如沙漠,将进入大平原地区。

那也是整个天竺的精华所在。

平原田地丰腴,能养活无数人口。

吐蕃因占据天竺而强。

若大唐得到此时,那么可以说,五十年内,将不会再有内卷的问题。

若是运作得好,说不定能替大唐盛世,续命百年。

“可以打。”

苏大为手指在地图上重重戳了一下。

“至于用多少兵……”

他抬头看了一下诸将:“我们的大军,不可能在逻些城的废墟停留太久,这里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众将点头,都明白这一点。

十几万大军在这里每多停留一天,那消耗都是惊人的。

逻些城附近的牧场,仅有不多的田地,已经被唐军的辎重队扫荡过无数回。

比脸还干净。

再待下去,唐军就会陷入缺粮的风险。

逻些城虽然有粮草,但在攻城时,大部份已经被大火付之一炬。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所以以唐军的做战惯例,打下一地,只会留少量的兵卒保持威慑,大军要尽快的回转大唐,减少损耗。

出动十万军,国内就会少十万壮丁劳力耕种。

如果算算为了供给大军后勤,国内所动员的百姓,十人供一丁,就是百万级别的动员。

唐军征吐蕃两年,这对大唐的国力,也是极大的负担。

所以当年苏定方才会在打下百济后,第一时间将大军撤回大唐。

“现在我们有三个任务。”

苏大为目光扫过众将道:“第一,要留少量精锐,按大唐惯例,在此设都督府,这一点,我已经上书陛下,相信不久就会有回信。

在陛下命令到达前,留守的人要先定下来。

第二是此战结束,我军主力要回转大唐,下面的兵卒也想家了,想家中亲人了,也该回家了。”

这话出来,众将均是点头。

薛仁贵叹息道:“别说下面兵卒,就说我们这些做将军的,哪个不想家,不想家中娘子,还有孩儿。”

这话,引起诸将一阵唏嘘。

这里最年轻的将领,都早已妻妾子女成群。

出来两年,可想煞人了。

苏大为咳嗽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来,继续道:“第三,便是出兵天竺的事,原本,我们只用主力撤回大唐就好,但现在吐蕃赞普逃向天竺,若派大军去,劳师远征,只怕反受其害。

方才苏庆节与王玄策所言,有一定道理,但是一万人太少,出兵人数多了,又怕后勤供应不上,所以具体用多少兵,大家可以议一议。”

王玄策长笑一声,叉手道:“总管,天竺乃是膏腴之地,那里的平原适合种植,养什么活什么,而且天气极暖,有时甚至可以一年收两次粮食。”

说到这里,王玄策眼中闪闪发光。

“那里真是富得流油,大好的良田,不知可以养活多少人,我军过去,就食于敌,绝不用担心食物短缺。”

“不然!”

王方翼突然开口道:“王郎君的话,只说了其一,未说其二。”

苏大为及其余的将领,将目光投向王方翼,只听他道:“人吃的或许可以就地解决,但马吃的草料可以全数解决吗?”

印度那个地方,似乎是没什么出名的战马。

阿三哥这时候打仗,能出动大象就是顶牛逼的了。

可问题是大象其实很聪明,看着一群人骑着马杀气腾腾的冲上来。

又是射箭又是刀砍。

大象第一时间就撒开大脚丫子逃了。

上次王玄策对天竺的时候,也就是这种情况。

阿三哥根本凑不出像样的骑兵。

两条腿对上四条腿,自然是屁滚尿流。

无论是吐蕃的具装重骑,轻骑。

还是唐军的精甲重骑,越骑,都是这个时代的坦克。

堪称铁甲洪流。

一波带走。

但如果战马没有草料吃不饱,那就没法作战了。

如果唐军只能跟天竺三哥拚步战,不是说不行。

毕竟唐军的重甲步卒,也是当世最强。

千万长槊架起方阵,当真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可是慢呀。

靠步卒要把天竺全境犁一遍,那就不知要多少时日了。

时间拖太久,弄不好又被那个芒松芒赞逃了。

天竺那片盆地,苏大为记得向吐蕃方向,因为有喜玛拉雅山脉挡着,阿三哥上不来。

唯一的山谷豁口,后世的阿克塞钦,之前被吐蕃人,现在是被唐军占领着。

从这边是不可能通过了。

但是在天竺另一个方向,记得还有个山口是可以进出的。

三哥数次被西方来的人暴打,一直捶出种姓四等人,都是拜这山口所至。

所以若是往那个方向逃,应该是可以逃到西域去。

当然这是苏大为和唐军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马的草料也有办法解决。”

王玄策的话,令众人精神一振。

“当年我借吐蕃兵与勃尼兵在天竺作战,那里怎么会没有草料,无非是当地人不知罢了。”

王玄策自信的道:“若是十几万战马不好说,但如果只是几万骑,解决起来并不困难。”

“好!”

苏大为击掌道:“如此甚好,人与马的食物草料,都有着落,那就无须担心后勤粮草了,只需带少量随身干粮,还有数日草料,并及箭矢兵器补充,还有多带些破邪箭。”

他沉吟了一下,看向安文生:“文生,我们剩余的军械还有破邪弩,若供一月之需,可支多少人马?”

安文生向李博看了一眼,李博递了份卷宗过去。

安文生念道:“可支……两万上下。”

“那征天竺的兵力,就暂定两万人上下。”

苏大为缓缓道:“但是无须全用唐军,用五千上下唐兵精骑,再加三千仆从,一万五辎重辅兵,辅兵也尽量用胡人仆从,让我们大唐健儿,都能回家。”

帐中两边军将,一齐向苏大为叉手行礼道:“喏!”

王玄策与苏庆节两人对视一眼,几乎同时道:“总管,你还没说以谁为将?”

苏大为看了一眼二人:“朝散大夫有过征服天竺的经历,此战,以他为主将。”

这话一出,王玄策面露狂喜。

而苏庆节,则是一脸失望。

“狮子你……”

苏大为踌蹰道:“你应该与我一起,送大总管回家。”

帐内气氛,顿时一滞。

从方才昂扬战意中,沉默下来。

苏庆节脸颊微微抽搐了一下,站出列,向苏大为抱拳道:“阿爷为逻些道大总管,但是吐蕃赞普未能擒获,总觉得有所缺憾,我愿随王将军一齐出兵天等,亲手抓住芒松芒赞。”

苏大为看着他,缓缓点头:“如此,那本将就命你为副,与王玄策一起出兵天竺。”

“喏!”

……

今过数日休整,清点战争缴获,唐军分为三部,准确来说,是四部。

一部是主力军,由苏大为率领,沿来时的路,过吐谷浑,撤回大唐。

而在吐蕃当地,留了薛仁贵和五千骑,另外还有万余胡人仆从。

他们负责维持吐蕃秩序,继续保持大唐的存在与威慑。

避免吐蕃死灰复燃。

薛仁贵暂代逻些都督一职。

当然,正式的任命还需要李治的圣旨,不过战场上这些都是惯例,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

最后一路,则是由王玄策和苏庆节,另带了王孝杰、李辩等将,率领唐军及仆从军二万人,西进天竺。

继续追击芒松芒赞和吐蕃的残兵。

为防吐蕃人身边的异人和诡异,苏大为又请求李谚调拨了数名秘阁的星君随行。

又请茅山宗,派了十名道人随军。

茅山宗的天师叶法善也在军中,听说天竺之事,竟然突发奇想,想要将道教反传向天竺。

因此对此事十分上心,派了自己心腹弟子随王玄策同行。

叶法善还道了一句:“寇可往,我亦可往,只许他们沙门跑到大唐来传法,就不许我大唐高道去天竺传法?终有一天,我要天竺人都念道经,让天下,皆知佛本是道。”

……

“阿弥,你在看什么?”

安文生在马上,顺着苏大为的目光看向西方。

只看到身后迤逦的大军,绵延不知多少里长,一眼望不到头。

“我在看……狮子他们。”

苏大为摇摇头:“天竺,我其实也想去,不过……”

天竺方向,当日最强诡异,腾迅就是向那边飞去。

腾根之瞳与腾迅,那种无形的羁绊,令他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跟着去天竺看一眼。

然而心中,却有一种更强的力量,不得不暂时将这种渴望念头压下去。

“我想聂苏了。”

苏大为向安文生道。

“什么?”

“我说我想小苏了。”

苏大为轻拍龙子:“走,回大唐。”

他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强烈预感,一定会再见到腾迅。

到那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