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八十八章 求情

大唐不良人 第八十八章 求情

作者:庚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0:43 来源:笔趣阁

来者,赫然是孙九娘。

昔年苏大为初为不良副帅,与安文生一起接手丰邑坊霸府的案子。

当时孙九娘是太史局暗桩,潜伏在霸府中。

方才李博提起故人,又联想到蜀中,苏大为便猜是她。

只是先见到王勃,一时还以为自己猜错了。

却没想,孙九娘却紧随其后。

仔细端详,孙九娘比起十余年前,显得越添几分成熟风韵,眉眼间,也有了一丝细纹。

异人虽然可以减缓时光留下的痕迹,但也不是真的不老不死。

何况要三品之上的异人,才算驻颜有功。

比如现在的苏大为。

看上去和十年前,区别不大。

孙九娘依旧是一袭红裙,环佩叮铛,站在帐口,将油纸伞收起,在脚旁轻轻磕了磕,抖落伞上的水珠,将其倚在门边。

然后向着苏大为嫣然一笑,露出雪白的贝齿。

她的眸中带着一丝讶异,上下打量苏大为:“总管风采依旧,九娘却已经老了。”

“哪有的事,九娘的风韵更胜从前。”

苏大为向她拱手行礼,又看了一眼王勃,好奇道:“你们俩是一起还是……”

“子安是途经此地,我受长安故人所托,护他一程,行至此处,刚巧听说征西前总管苏大为行军至此,想着也有十几年没见了,特地来见你一面。”

“甚好,甚好,多年未见了,甚是想念,平日里公务繁忙,也无遐来蜀中,如今能遇到,也是缘份。”

苏大为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九娘,子安,都过来坐下,陪我聊聊。”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孙九娘脸上带着浅笑,向着苏大为叉手行了一礼,这才款款走上来,在苏大为对面,隔着火盆跪坐下。

她看了一眼还站在一旁呆如木鸡,一脸羞红尴尬的王勃:“子安如何不入坐?”

说着,伸手轻拉了一下他的衣襟。

“哦哦。”

王勃这才如梦初醒般,有些慌乱的向苏大为叉手行礼,然后跪坐在一旁。

苏大为看看王勃,目光再回到孙九娘身上:“托你的故人,是王家人?九娘的人脉倒不错。”

当年查霸府和兰池的案子,双方有过一次合作,算得上是惺惺相惜。

但还算不上深交。

毕竟兰池之案结案之后,孙九娘便飘然回蜀,此后十余年,双方再无交集。

心中存有一种美好的“战友”之感。

但若对孙九娘其人,和她的背景,苏大为还真称不上多了解。

不过此时看她能亲自护送王勃,想来与王家关系匪浅。

听了苏大为的话,孙九娘抬手轻轻捋了一下耳畔旁的发丝,借故掩饰道:“故人相见,总管却忙着提问,这岂是待客之道?”

苏大为拍了拍膝盖,长笑一声:“文生,奉茶。”

安文生在一旁正在饶有兴致的观察着这几人,一听泡茶脸都绿了。

“这雨水连绵的,你让我去哪泡茶?我连茶在何处都弄不清。”

“我来,我来吧。”

李博在一旁忍笑拱手:“几位尊客请稍坐,茶片刻就好。”

他是苏大为身边的大管家,此时手脚麻利,很快从随身包袱里找到木炭火石,又找来红泥小炉,生着了火。

复又去外边接了水,进帐来跪坐一旁,慢慢研磨着茶碎。

苏大为见孙九娘并不起话题,他主动询问道:“九娘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那年回蜀中后,我拜师访道,这些年,一直随师父在山中修行,甚少接触外面,比不得总管的生活精彩。”

苏大为这才注意到,她的头上插的是子午冠,这是道家的束法。

“九娘原来也是道家一脉,我在长安倒是认识不少高道,九娘的师父是?”

“我师父姓张,单名一个果字,号广宗道人,师父他修为精深,不过一向都是隐居,不喜外人,总管多半没听说过。”

“广宗道人?”

苏大为不由失笑:“确实有些陌生,还以为九娘拜师,定然是天师一流的人物。”

“我师张果虽然名气不显,但论道法,也未必比天师差了。”

苏大为想笑,但心里却咯噔一下,张果?难不成是那个八仙里的张果老?

听说在武则天和玄宗时,都曾召见过他。

不会真是八仙里的张果老吧?

还是凑巧同名?

他上下扫了一眼孙九娘,只觉得她比十余年前,修为精进不少,但比自己还是差了一些。

孙九娘此时见寒喧已毕,伸手指了一下身边略显局促的王勃道:“其实今天来见总管,既为前缘,又为私情。”

“为了子安的事?”

“总管听说了?”

“知道一些,但知之不详。”

苏大为的目光投向王勃:“子安,此次入蜀,是犯了何事?”

这已经是看着以前一点香火情,还有孙九娘在场,给他留了面子了。

至于王勃犯的事,苏大为早记起来了。

也是合该命中有此一劫。

王勃入了沛王李贤府后,通过文才获得李贤欣赏。

但却因为一篇《檄英王鸡文》,惹怒了李治。

事情起于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闲遐斗鸡戏耍,当时李贤也是一时兴起,令王勃即兴写一篇文。

结果王勃一挥而就,作出《檄英王鸡文》。

这文一来二去,不知如何传到了李治的耳中,待看过全文后,李治勃然大怒。

李唐皇室,天然就带着一份原罪,源自太宗李世民。

那就是——至亲相残。

李治对此万分敏感。

檄文,自古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揭发罪行,有极强的批判和敌对意识。

李治当时拍案而起,怒道:“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挑起二王相争,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

于是,王勃被逐出长安,被贬蜀中。

要说王勃冤吗?

一点也不冤。

挑动二王相争,是政治事件,同时也是李唐宗室大忌。

你要说王勃无意?

就算他本无此意,凡事最怕起头。

有了这个源头,二王身边,绝不会缺少幸进之徒。

多少事就是坏在人的一张嘴上。

哪怕李贤与李显最初并无此意,时间久了,被手下一群溜须拍马的人哄着,抬着,一来二去,只怕假戏真作,覆水难收。

真要到了骨肉相残的地步,一切都晚了。

不论王勃有意还是无意,李治做为父亲和帝王,必须施以铁腕,杀鸡骇猴。

而且以王家与皇后武媚的那种恩怨,王勃的举动,很难不令李治起疑。

耳中听着王勃略带紧张的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与苏大为知道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些细节。

孙九娘挺起腰肢,叉手向苏大为行礼道:“我知此事挺为难,但我欠子安家一份人情,更重要是子安有大才,不忍此少年英俊因此失误,而埋没山野,故此特地厚颜来求总管。

恳请总管出手相助,若能帮子安一把,那么王家与我,都欠总管一个人情。”

孙九娘是蜀地妹子的性情,说话干脆通透,没太多弯弯绕绕。

蜀地多雨多烟瘴,但这里的妹子,却一直火辣多情,哪怕千百年后,也未改变。

多看孙九娘几眼,发现她看王勃的眼神,有那么一丝异样。

惹得苏大为心中暗自猜测,究竟是九娘与王子安的父亲有那么一段情,还是她……

咳咳,王勃还小,应该不会吧。

“若总管太过为难,就当我们未曾来过,是我唐突了。”

孙九娘见苏大为没回答,欠了欠身,伸手拉了一把王勃,眼看要走的意思。

苏大为伸手下按:“且慢,茶还未喝。”

“总管贵人事忙,不敢多扰。”

哟嗬,这就翻脸了。

还真是直接。

苏大为苦笑一声:“容我想想,别急着走。”

孙九娘深深看他一眼,噗哧一声,脸上寒冰破开,一把拉住刚要起身的王勃,再次坐下。

苏大为想了想,伸出两根手指:“第一,王子安此次惹恼了陛下,此事没那么容易转寰,所以蜀中,他得待一阵。”

王勃张嘴欲言又止,却被孙九娘两根手指掐着大腿旋了一圈。

疼得他嘴角一抽,不记得要说什么了。

苏大为收起一根手指,只剩一根手指:“第二,既然九娘开了这个口,以咱们当年一起破兰池宫案的情份,不帮说不过去,我会看机会,代为转寰……”

孙九娘喜道:“有阿弥一句话,那我便安心了。”

“且慢。”

苏大为忙道:“我要找机会,不可胡乱开口,而且我不能保证一定能成。”

“有你这句话,便够了。”

孙九娘推了王勃一把:“还不谢谢总管。”

“子安……”

王勃叉手于胸前,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嘶哑道:“多谢总管援手之德。”

苏大为看向他。

这个十七岁的少年,还是显得很稚嫩,瘦削的肩膀,好像承不起蜀中的风雨。

“子安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九娘吧。”

恰在此时,李博将茶端上。

王勃有些忙乱的端起茶杯,向苏大为感激道:“愿以茶代酒,谢总管。”

苏大为端起茶杯,含蓄一笑,目光,却投向孙九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