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591章 势力庞大的王宁安

大宋将门 第591章 势力庞大的王宁安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想要娶公主,胆子不小啊!”

文彦博突然插话道:“董毡何许人,竟然贪图我大宋金枝玉叶,漫说没有公主可嫁,就算是有,也断然不可!不要做白日梦了!”

其余大臣也纷纷跟进,说的话一个比一个难听。

鬼章被气得不轻。

这家伙汉语流利,曾代表唃厮啰几次出使大宋,自认为非常了解宋朝的情况,这些大头巾对付自己人一肚子主意,对付外人,往往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生怕也麻烦。就算拒绝,也不应该恶言相向啊!

鬼章的怒气也上来了,他嬉皮笑脸道:“就算不是陛下亲生女儿也行,只要陛下过继一个宗室之女,下嫁我家主公,他也会欣然接受的,就想当年的文成公主一样。”

赵祯一摆手,冷笑道:“我大宋和大唐不一样,断然不会有和亲之事,你们不要痴心妄想!”

皇帝一言回绝,鬼章脸色越发难看,他狂妄一笑,“大丈夫何患无妻!我家主公是少年英雄,看上大宋贵女,是大宋的福气,你们不愿意答应,可西夏的公主等着呢!实不相瞒,李谅祚已经派遣使者,要和我们青唐结亲,大宋不同意,吃亏的是你们!”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宁安突然呵呵一笑。

“原来是和西夏勾结到了一起,跑来讹诈大宋了!”王宁安轻笑一声,“贵使不妨告诉董毡,他的母亲是辽国人,如果再娶西夏公主,他何以号令吐蕃诸部?到时候只怕祸起萧墙,不可收拾!西夏李谅祚,杀死舅父,独揽大权,年纪轻轻,就野心勃勃。你们扪心自问,和西夏搅在一起,有好下场吗?”

王宁安站起身,朗声道:“青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董毡如果聪明,立刻归降大宋,接受圣人册封,为大宋做先锋,灭了西夏,到时候,不失封王之位,如果依仗着有几万铁骑,就不知生死,天兵所到之处,玉石俱焚,绝无侥幸!”

王宁安的话掷地有声,每一句都戳中青唐的软肋,把鬼章携西夏自重的鬼话驳得体无完肤。

青唐为何会立国,就是对抗西夏,如果现在和西夏联姻,那唃厮啰几十年征战,究竟是为了什么?

董毡地位本就不稳,老爹刚死,他就改变父亲的战略,倒向西夏,青唐各部,谁会服气?

鬼章不是傻瓜,被王宁安问得鬓角流汗,神色慌张,明显气急败坏。

“好啊,既然大宋如此不齿青唐,那我只有回去告诉我家主公,让他起大兵前来求亲了。”

“哈哈哈!”

王宁安放声大笑,回身冲着赵祯深深一躬。

“启奏陛下,既然青唐久怀异心,图谋不轨,我大宋就应该起天兵讨伐。”

王宁安说完,首相文彦博,枢相狄青,副相王安石,刘沆,三司使司马光,御史中丞张方平……几个人纷纷谏言,全数主张对青唐用兵。

鬼章都看傻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来之前还做了功课,大宋的几位相公,相来都是主和派居多,别管有没有把握,来到了大宋,就一定要大言恫吓,不管多少,总能占点便宜。

偏偏这次,他还没怎么样呢,大宋就嚷嚷着要动武了,仿佛比他们还着急!

莫非来的是假的大宋?

鬼章哪里知晓,就在过去的几个月之间,至少大宋的决策圈,彻底脱胎换骨了。

王宁安和狄青代表将门,不用多少,王安石是坚定的对外用兵派,而文彦博又是个投机分子,他最善于观察风向。

皇帝要打,王宁安要打,王安石要打,枢密院要打……他要是不打,能说得过去吗?

不但要打,还要比别人都积极!

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他文大不要脸的名声!

反正不管真假,大宋上下一致,全都喊打!

赵祯欣慰点头,他对着鬼章说道:“董毡是唃厮啰三子,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董毡桀骜不驯,勾结西夏,图谋大宋,罪不容诛!朕秉持仁慈之心,不会加害于你,你立刻回去青唐,告诉董毡,三个月之内,自束来降,负荆请罪,朕或可以原谅他的无知,如果逾期不至,则天兵必至!”

“吾皇圣明!”

文彦博带头大喊,把鬼章弄得一愣一愣的,回到了馆驿,好半天才弄明白,完了,谈崩了,要打仗了……还等着干什么,赶快回去吧!

鬼章连滚带爬,离开了西京。

从早朝下来,凡是参与的官吏,无比欢喜鼓舞,倍感振奋。

这一次不只是宰执重臣全部洗牌,下面的官吏也换了不少。

原来王宁安的门人弟子,纷纷提前结束历练,被充实进各级衙门。

比如吕惠卿就得到了王安石的推荐,接任三司判官,韩宗武进了大理寺,负责刑狱,章敦进入兵部,章衡和苏轼进了礼部,苏辙有理财之能,专职负责新交子事宜……

随着这帮年轻人成长起来,王宁安的势力就像是一棵参天巨木,露出了硕大无朋的身躯。而且王宁安又拜了范仲淹为师,显然,他已经扛起了变法革新的大旗,要重新把庆历新政没走完的路,继续走下去。

庆历旧臣,还有他们的门生故吏,六艺学堂,倾向变法的官吏,这些势力都集结在王宁安的身边。

如果说以往王宁安的实力只限于军中和金融系统,那么发展到今天,已经遍及朝堂的每一个角落,根基雄厚,深不可测。

这一切赵祯看得很清楚,却也很放心。

有人要问,难道皇帝不怕王宁安这么大的势力,会黄袍加身,取而代之吗?

说起来赵祯还真不怕!

任何一个权臣,有心图谋社稷,夺取皇位,都不会像王宁安这么干。

看看王宁安最近都干了什么……扫平蜀中江卿,斩杀两位相公,几十名官吏,又力推新法,富国强兵,干的都是得罪人的活儿!

假如他有心夺权,就应该学赵匡胤,学王莽,先装得蠢萌可爱,人畜无害,暗中积蓄力量,绝不轻易表态得罪人……在拿到皇位之前,永远装傻。

可王宁安不一样,他干得都是得罪人的事情。

尤其是一口气宰了两位相公,更让赵祯放心,王宁安是真心变法,是真心辅佐大宋朝廷。当然了,如果变法成功,王宁安声望大振,的确也有危险……可变法多难啊,赵大叔都不奢望能看到成功的那一天,或许小太子会碰到,可现在他们师徒的关系,和父子也差不多了……有些人啊,只能用情笼络,不能用权术驾驭……

赵大叔从来不避讳王宁安,也从不和他玩帝王心术,偏偏越是如此,王宁安就越是要谨慎小心,兢兢业业替皇帝办事。

不得不说,高智商永远玩不过高情商!

赞一个,赵大叔!

“景平,你真准备好了对青唐用兵?那5万人马,可刚刚开始训练,没有一年半载,还排不上用场啊?”

赵祯笑着问道。

王宁安也呵呵一笑,“陛下,哪有等到四平八稳,什么都齐全了再用兵,会坐失良机的!如今董毡刚刚继位,根基不稳,他派使者来大宋,无非是想敲大宋一笔,顺便拿到册封,有大宋给他背书,手上又有了钱,驾驭部下也就容易了。只是我们不能让他如愿以偿,不但不给好处,还要施加压力,制造天兵压境的气氛……有些时候,不打比打更有威力,反正主动权在我们,不在董毡!”

赵祯满意大笑,抚掌道:“王卿,人都说你是个主战派,其实你比谁都谨慎,轻易绝不动用武力。”

王宁安憨笑道:“哪有真正的常胜将军,以汉唐之强,尚且吃了很多败仗……大宋应该把所有的功夫都用上,分化瓦解,削弱对手,和他们打经济战,打心理战,打情报战,打贸易战……总而言之,要把对手折腾得身心俱疲,天旋地转,头昏脑涨,弄个半死,然后再出动大军,一鼓作气!这就像摔跤的,最强的师父一定是最后出场,而且他出场一定要能赢,如果打败了,就要灰溜溜滚出京城,军队是大宋最后的手段,哪能随便拿出来!”

王宁安在战略上向来积极,真正落到了战术层面,又相当细心,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这让赵祯非常放心。

君臣两个不断谋划着出击青唐的计划……不过王宁安还是低估了下面人的积极性。

王韶去年冬天,越过洮水,打下定羌城,收复煕州……朕准备大干一场,结果朝廷的精力都被交子务的事情牵涉过去,无暇顾及青唐,弄得王韶十分沮丧。不过他没有浪费这段时间,而是利用通商为手段,和吐蕃各部频频联络,收买头人,大肆拉拢。野利遇乞也没有闲着,老家伙派遣人手,进入青唐,散播流言,说唃厮啰是被董毡害死的。

而且董毡还和西夏勾勾搭搭,要把青唐出卖给西夏,他根本不配做青唐的主人,唯有唃厮啰的长孙木征,才是青唐之主!

不得不说,王韶和野利遇乞都是两个超级大忽悠,放在一起,威力倍增,至少顶得上一个王宁安……董毡本就不得人心,而且唃厮啰死得的确蹊跷,青唐各部多有怨言。偏巧董毡又和西夏眉来眼去,还要娶李谅祚的姐姐……结果吐蕃诸部盛传董毡要把青唐献给西夏。

出于对西夏的恐惧,前后有近10万部民,归顺大宋,王韶的报捷文书直接送到了西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