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777章 万国来朝

大宋将门 第777章 万国来朝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王宁安是摆明了要给赵大叔过一个热闹的生日,花销可以不在乎,最重要的是人气,大国向来重视面子。

当然了,王宁安也不会只看到面子。

如果把圣寿办好了,人气赚足了,正好可以展示国力,给变法的成果做一个总结,使得变法深入人心……还能凝聚士气,为下一步变法铺路。

而且各国使者齐聚洛阳,顺带着能展示大宋富庶,吸引各地商人,推动软实力,输出思想……对了,王宁安突然想到,光是过生日未免太无趣了。

办体育比赛!

赛马,马球,蹴鞠,摔跤……让各国派遣使者,到洛阳进行比试,给圣寿助兴。

是不是该弄一个奥运会之类的玩意,弘扬国威,顺带着收点门票,还能把过生日的花费赚回来。

前不久不就是展示过几千件金器吗,结果门票赚了十几万贯,这次也可以如法炮制。

光是奥运会,或许还不够,再弄个世博会,大宋这些年有了不少好产品,丝绸、毛纺、瓷器、棉布、茶叶……这些拳头产品都集中起来。

各地的使团顺便再扩大一下,有官方代表,有参赛的运动员,再有商人,鼓励他们去采购大宋的物资……这么一来,没准还能大捞一笔,给赵大叔过圣寿不但不花钱,还能赚钱。

顺便扬威四海,给大宋的百姓也添个彩……变法这么多年了,也打了不少胜仗,又开拓了西域,增加了版图。

大宋可不是曾经那个到处碰壁,到处交保护费的弱鸡了。

正好借着这次圣寿大典,彻底洗刷过去的形象,重塑天威……

王宁安越想越兴奋,越觉得这次圣寿有意思,必须大办,而且要大办特办,把什么都融合到一起,来一场热热闹闹的嘉年华,好好乐一乐。

当王宁安把想法和文彦博说了一遍之后,老文却有些迟疑。

“二郎,会不会太高调了?你知道,当年真宗皇帝跑去封禅,劳民伤财,自欺欺人,可是贻笑大方,这次要是花费太多,会不会重蹈覆辙?”

“当然不会。”

王宁安笑道:“先帝那是自娱自乐,这一次是让老百姓参与,推动文化、体育、商业、金融、制造全面发展……老百姓是能从圣寿当中获益的,有热闹,有工作机会,有钱赚……而且,日后大宋肯定要成为世界的中心,万国来朝。当年长安城就有十几万的外国人常年居住,大唐的官吏不少都是外国人。这么说吧,宽夫兄觉得未来的大宋,比起盛唐如何?”

“这个……”

文彦博认真想了想。

强汉盛唐,那是深入人心的。

以往大宋有那么多悲催的过往,弄得大家都没了自信心。

可目前看来,东南平定侬智高之后,交趾,大理,占婆等国相继归附,在幽州打败契丹,横山一战,击败西夏,又收复青唐,开疆西域……单纯从目前的地盘来看,大宋的核心控制区域,丝毫不比大唐小。

而下一步就是彻底推平西夏和契丹,因为大宋已经建立起强悍的军工系统,同时商业金融发达,筹措战争经费的能力强,占有土地之后,又能快速开发,实现盈利。

这样一来,大宋的扩张动能其实是超过唐代很多的。

偏偏大宋比起唐代还要幸运,环顾四周,最强的两个敌人已经都被打败了,剩下的劲敌不多。

哪怕文彦博不想承认,也不得不说,大宋的潜力的确超过汉唐。

既然要开放,就要举办大型活动,提振国家声望,还要学会如何处理对外事务,这些工作大宋都欠缺很多……假如以这次圣寿作为起点,把这块补上来,那么大宋离着君临天下,又近了一步。

文彦博突然变得很热切,老家伙老脸涨得通红,手舞足蹈……很显然,他有心插一脚,要是能让他主持圣寿,不用说,一定会青史留名。

想想吧,万国来朝,所有使者,一起叩拜赵祯,他就立在皇帝的身边……那绝对是人生的巅峰!

文相公一辈子宦海沉浮,在名利场打转转儿,要的不就是这个吗!

“王爷!”

老文带着兴奋,声音都高了不少。

王宁安把手一挥,拦住了他,“宽夫兄,我知道你想什么,不过此事有更好的人选了。”

“谁?谁能比我合适?”文彦博横眉立目,颇为不服。

王宁安耸了耸肩,“当然是贾昌朝贾相公了。”

“什么?让那个老不要脸的主持?”文彦博脱口而出,猛然想到老贾和王宁安是儿女亲家,不由得老脸通红,咳嗽起来,掩饰尴尬。

“二郎,老夫不是那个意思……实在是姓贾的和你未必一条心,他,他唯利是图啊!”

看文彦博焦急的模样,王宁安也暗暗发笑,你老货和姓贾的都是一个山上的狐狸,跟我讲什么聊斋啊!

“没办法,贾昌朝可不是我推荐的。”

“那是谁?”

“是吕诲,他花了一座百家书院,外加100万贯,说动了殿下,殿下给我的书信里面,已经写到了,想让贾相公主持圣寿……我没有理由反对,只能如此了。”

王宁安说的是半真半假,赵曙的确也有意让贾昌朝出面,不过王宁安要是极力反对,赵曙也不会违抗师父的意思,可问题是王宁安没理由反对啊!

人家贾章已经捧着书信过来了,向王宁安输诚,讲了无数好话,而且老贾还送了4成丝路银行的股份。

真金白银,不过是换王宁安闭嘴而已。

老贾也一把年纪了,就盼着能重新复相,再回京城,大杀四方,王宁安也总不好让老爷子死不瞑目吧!

见王宁安装死狗,老文也看出来,他是挡不住贾昌朝咸鱼翻身了。

“二郎,贾相公年纪大了,你总不好让他一个人辛苦吧?”

王宁安立刻警觉,“宽夫兄,你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眼下政事堂的四位相公,包拯身体太差,王安石要主持变法,司马光是理财出身,韩绛是执掌监察,他们都不熟悉礼法,也不懂朝廷大典……二郎又给这次圣寿,赋予了那么多内容,我看贾昌朝一个人承担不下来,给他找几个帮手吧!”

挡不下来就给掺沙子,文相公真够六六六的!

“宽夫兄,你觉得谁合适?”

“这个人选吗,一定要德高望重,经验丰富,还能够协调各方……另外陛下御极四十年,前不久还和包拯念叨过,他现在能信任的,只剩下老臣了。那不妨就安排几位老臣出来吧……醉翁欧阳修是第一个,再有枢密使庞籍,集贤相曾公亮,再算上宋庠,让他们五个一起主持圣寿大典,二郎意下如何?”

王宁安翘着腿,无语道:“文宽夫,你就没安好心,他们五个凑在一起,还能安分啊?”

欧阳修和宋庠,一个执掌六艺,一个是百家的山长,针锋相对,堪称一对冤家。

至于曾公亮和庞籍,他们都是旧派老臣,硕德元老。

以往的几次调整,把他们从宰执的位置上赶下去,这两位一直反对变法,只是他们没有像富弼等人那样,暗中下手而已。

这次让他们起复,和贾昌朝之间,肯定还要继续斗。

另外,一旦圣寿办得成功,这帮老货班师回朝,大宋的朝局就要彻底改写了。

“不成!这是引狼入室,绝对不成!”

“哎呦,二郎啊,你这是糊涂啊!”文彦博立刻道:“这么说吧,吕诲当初何等坚决反对变法?结果现在如何,冲在最前面,摇旗呐喊,比谁都卖力气……以庞籍和曾公亮的地位,能拉过来一位,旧派就会彻底瓦解冰消。”

文彦博深深吸口气,“老夫承认,我有私心,光是我一个站在变法这边,难免落人口实,说我文彦博不要脸!可扪心自问,我是真为了大宋好啊!让这几位回来,他们主持圣寿,亲眼领略我大宋的变法,国富民强,万邦朝贺……摆在眼前的现实,不正好能折服他们,让他们明白,变法图强,这条路是对的……二郎,你既然要把圣寿办得够大,就要海纳百川,不管包容四方蛮夷,也要吸纳朝野有识之士,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把圣寿办得热闹,难道不好吗?”

难得……文彦博一番掏心掏肺的表态,让王宁安动容了。

用脚趾头想,文宽夫都是一肚子坏水,他绝不像说的这么光明正大,可问题是这一场圣寿,是要给赵祯的一生定个调子,做一个总结……王宁安很清楚,按照历史记载,赵大叔明年就要走了,他做了很多努力,让赵祯健康长寿,可是也给赵祯增加了很多负担,以致积劳成疾。

不为了别的,就为了十几年的君臣之情,也该让圣寿没有缺憾。

唯有请一群够份量的老臣出面,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罢了!

就按照老文的主意办!

王宁安立刻修书,派人送给了赵曙……很快,京城也行动起来,礼部、鸿胪寺、翰林院等衙门调集人手,首先就派遣使者,有人奔赴辽国上京,有人前往西夏兴庆府,有人去交趾升龙府,有人前往大理,有人去吐蕃……甚至有使者乘船,越过大海,到了倭国和高丽……而西域这边,以于阗国为首,贺寿的队伍也组织了起来。

万邦来朝,这注定是一场载入史册的盛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