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778章 春秋笔法

大宋将门 第778章 春秋笔法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拜见王爷。”

赵力,尉迟妍,还有上百号人,全都单膝点地,王宁安连忙让他们起来,又看了一眼人群后面的三郎王宁宣,抬起来就是一脚。

“你个混小子,是不是想折我的寿?”

王宁宣满脸委屈道:“二哥,你现在贵为王爷,小弟不能不懂礼,让外人笑话!”

“哼,外人?这里有外人吗?你觉得尉迟一脉,是外人?”

“不不不,当然不是!”

王宁宣连忙摆手。

赵力和尉迟妍听到这话,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王爷,我们这次进京贺寿,有些事情,还想请教王爷。”

王宁安笑道:“是并入大宋的事情吗?”

“嗯!”赵力感慨道:“我于阗一脉,已经是老弱妇孺,死伤殆尽,若非大宋天恩,断然没有存活的可能。如今打通西域,我于阗终于能和大宋连为一体,祖上便仰慕大宋,尊崇上国……我尉迟一脉,能成为彻彻底底的宋人,族里上下,都会欢喜的。”

王宁安道:“于阗是一国,如果并入了大宋,到时候就是普通的百姓,其中的差别,你们可要想清楚。”

“我们想清楚了。”赵力大声道:“我等族人愿意为上国一百姓,只有欢喜,没有半点私心杂念。”

王宁安看了一眼老三,王宁宣也忙说道:“二哥,尉迟一脉,忠心大宋,天日可鉴……这两年来,于阗的遗孤有不少和大宋将士通婚,如今两家已经是姻亲之好,宛如一家人,小弟一位,将于阗并入大宋,也是顺理成章。”

尉迟妍拿出了一个白玉的盒子,里面放着于阗国所有人的名册。

“这是我们献给陛下的礼物之一,请求陛下,接受于阗归附。”

他们可不是说假话,于阗上下,忠心大宋,不用怀疑。而且之前他们损失人口太多,尤其是男丁缺乏,这两年在蒲昌海周围定居。

大宋一边是两万个光棍,于阗这边,是一大堆妇孺,根据统计,双方结亲,已经多达6000对,随着孩子们陆续出生,于阗的人口结构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双方早就密不可分,还保留一个空的于阗国号,实在是没有必要了。

王宁安敬佩于阗的忠诚,也惊讶他们能如此审时度势,这份礼物算起来,也真够重的……“我大宋经略西域,初衷之一,就是解救于阗国于危难,如今于阗愿意归附大宋,本王乐见其成。大宋和于阗,并非谁吞并谁,而是自愿融合,此乃千古典范,万世佳话……陛下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忠诚,到时候,会有一份厚礼还给你们。”

尉迟妍很好奇,就想张口询问,王宁宣连忙替媳妇问了,“二哥,到底是什么礼物,能不能透露个口风?”

王宁安淡淡一笑,“别瞎打听,到时候就知道了……你们这次进京,是第一批的使团,要多带礼物,把势头弄得大一点,争取民心,等到其他各国聚集京城的时候,还有你们露脸的机会。”

交代之后,王宁安就让他们退下去了。

其实还真不是王宁安故作神秘,而是他也没有把握,赵祯能不能答应,故此只能暂时保密。不过到了书房之后,王宁安前思后想,越发觉得于阗内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说不定往后整个对外扩张的历史,都要以于阗作为表率。

树立一个标杆,非常重要!

王宁安思前想后,立刻动笔,写了一份奏折,让人立刻送进京城……与此同时,于阗的使团也开动了。

果然按照王宁安交代,他们是拿出了最好的礼物。

光是和田玉,就献上了两万块,表示每一个于阗人献美玉一块……另外还有白牦牛一百对,骏马两千匹,白骆驼二百头……金银珠宝无算,各种礼物,足足装了200车……

西域都护府派出两千骑兵保护,浩浩荡荡,直奔西京而来。

于阗国浴血奋战一百多年,忠心耿耿,无人不知,早就在大宋境内传开了……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

各地衙门安排人员接待,制作当地美食,欢迎他们。

于阗使团也会拿出礼物,回赠地方。

到了夜晚,大宋百姓,和于阗使团,举行篝火晚会,两边都拿出歌舞杂耍,各种表演,吸引了无数人观看,有人更是不惜跑到几十里外,来参加盛会。

就这样,每到一处,就点燃一处的热情。

等到了西京的时候,整个气氛达到了顶点。

为了欢迎于阗使团,首相包拯,负责圣寿事宜的贾昌朝,率领文武官员,出城十里迎接。贾相公是春风满面,年轻了十岁不止。

这一次他可是处心积虑,要让所有人知道,他贾昌朝又回来了!

毕竟做过好几年的首相,无论朝野,一呼百应。

贾昌朝接下筹备圣寿的事宜之后,首先就征用了京中的大小会馆,又租下了不少客栈,同时还兴建了马场,球场,靶场,同时在场地周围,又安排了选手村,按照计算,至少要能住两万人。

不得不说,这次圣寿,光是从规模来讲,就是历代之最!

想想吧,某吃糠喝稀的盛世,也只敢办千叟宴,比起盛唐的大开大合,差之万里,比起这次的圣寿,那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贾相公当然不知道后世的事情,他只是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于阗国作为大宋最特殊的一个属国,又是作为第一个来到京城贺寿的使团,欢迎的规模空前,不但有朝廷官吏,还有许多的皇家书院学生,以及京中普通百姓。

在欢迎人群中间,有歌舞,有舞龙舞狮,鞭炮齐鸣,旗帜飞扬,弄得喜庆无比。

于阗上下,感激涕零。

哪怕对于阗感情再深的人,此刻也丝毫没有抵触情绪,能融入大宋,真是无上荣耀。

大宋的百姓,也开了眼界,于阗的各种礼物,从面前经过,大家数着数着,居然都数糊涂了,东西太多了。

小小的于阗,这是送来了倾国之宝啊!

大宋也不会亏待他们,给于阗使团安排的住处,离着太子的东宫不远,给他们划出了整整一个坊。

赵曙就等在了这里。

于阗国在之前并没有拥立国王,而是由赵曙兼任于阗国王,圣意如何,其实早就昭然若揭了。

“师父给孤写信了。”

赵曙笑着说道:“孤和父皇商量了,建议册封尉迟一脉!”

“臣等拜谢圣人洪恩,拜谢太子隆恩。”

“别忙。”赵曙拉住了赵力的胳膊,笑道:“听我说完,按照孤和师父的想法,令祖上李圣天,统帅大军,力战不屈,护佑中华,功在寰宇……我们希望能册封令祖上为大圣天子!”

“啊!”

于阗的使团都吓傻了。

按理说天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宋的皇帝!

其他的属国再大,也就是国王而已。

于阗何德何能,居然能被册封为天子,和大宋并驾齐驱!大家激动不已,纷纷磕头拜谢。

赵曙连忙解释道:“父皇也是有心如此,只是国朝从没有过册封天子的仪式……现在贾相公,还有礼部那边正在商议,等到父皇圣寿,一定会拿出个结果,请你们暂时等待,不要着急。”

赵力和尉迟妍立刻点头,“我等明白!”

他们激动地手舞足蹈,这才明白,难怪王宁安不愿意告诉大家呢,他竟然不声不响,干了这么大的一件事,大宋真是够意思,王爷够意思!

于阗上下,心满意足,他们可以不用任何负担,融入大宋了。

……

“此事一定要大肆宣扬,我大宋开疆拓土,以理服人,万邦归附,岂非天心仁义乎!”宋庠摇头晃脑,非常高兴。

他也借着这次的机会,返回了京城。

想想吧,人生际遇还真是有趣。

离京的时候,他是可怜兮兮的犯官,连性命都可能随时不保,可是回来的时候,却成为了一代学宗,俨然圣贤一般!

妙的是人们甚至不再提之前发配的事情。

反而说宋庠是行万里路,体察民情,感悟至理,和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宋相公行至凉州,彻底悟道,建立百家学院。

此次回京,更是弘扬百家之学,重现春秋战国,争鸣盛况,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吕诲连忙点头,“弟子明白……那弟子斗胆请教,我大宋在西域究竟如何开疆,如何拓土呢?”

宋庠抬起头,沉吟了半晌,摇头叹道:“春秋笔法,不可说,不可说啊!”

他的耳边却响起了无数的呼喊求救之声,哀哀泣血,耳不忍闻。

大宋从西域,到河西走廊,整个工程已经开始了,要修建的大城不下十几座,城市之间,还有驿站,城堡,烽火台,连结西域的直道……哪怕有了水泥作为建材,也是艰难无比,每一里路都要耗费人命,说句不客气的,就是拿白骨堆出来的。

但是好在这些苦力不是大宋的子民!

西域百族,若干年后,还会剩下多少人?

宋相公是真的不清楚……他也没心思多想,随着于阗使团到来,其他各国的使团也会相继赶到,宋相公要抓紧时间,完善理论,好教化蛮夷,让他们看看上国风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