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门道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门道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0-21 20:57:56 来源:笔趣阁

应该说工美商店对这套玉雕很重视,当然在周至恶意的猜测里,更可能是工美商店害怕上级单位“有借无还”,因此将各种证明,资料,奖状,证书,甚至相关报刊杂志,都保留得非常完好,这些都是能够确保自家东西产权归属的证明。

不过歪打正着,这些资料证书,现在却成了可以证明这套玉雕“血统高贵”的有趣历史经历。

“当年老厅长给我们的指示,作为献礼,就四个字——不计工本。”周经理给周至递送着资料:“小周先生您也是行家,知道这套玉雕损失了多少肉头。您看这是两块玉料的原始照片,都是当时最好的一级白的料子。”

“一块是洒金皮的,一块是枣红皮的。您对照成品在看看,现在谁还敢这样下得去手。”

“周经理不会是想按照原重卖给我吧?”周至笑得很老练,让徐刚感觉都有点不认识这个室友:“工美系统和轻工系统里边我的熟人也挺多的,蜀中,赣省,首都我都有老师,橱窗里边的那些价格,虚高严重啊。”

“赣省工美您认识谁?”周经理问得很谦虚,其实是在试探真假。

“赣省工美的人我不是很认识,不过省轻工的廖厅长和瓷研所的柳所长却是很熟悉的。”

“柳所长?您说的是柳常健?他不是总工吗?”周经理继续问道。

周至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试探自己,不过这并不重要:“他以前在滴水洞瓷沿所的时候是总工,后来调到了省轻工厅瓷器研究所做了副所长,年前老所长退休,他就顺理成章更进一步了。”

“就是他了!”周经理笑得很开心:“那咱们真不是外人啊!”

“怎么老柳还和北疆也有关系?”现在轮到周至发问了,老柳是在首都的时候,通过赣省轻工的廖厅长搞毛瓷和567字头国瓷的时候认识的,最近因为珠山八友瓷器的事儿,两人也在联络。

毛瓷开始蜚声海内外后,也有无数人找到老柳打听那批瓷器的下落,但是廖厅长和老柳都守口如瓶,这让周至非常佩服两人的人品。

“咱们北疆可不是瓷器荒漠啊。”周经理赶紧纠正,似乎这事儿很重要,指向了一个展示区:“我们北疆的家庭里,很多都会有几套瓷器,有一套还是放到橱柜里,特意用来展示的展示瓷。”

周至看向那些瓷器,发现那些瓷器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图案抽象,色彩艳丽,器型也和中国传统不一样,具有浓郁的波斯风格。

“我们的这些瓷器也要出口的,”周经理说道:“本地最喜欢是色彩艳丽的瓷器……”

“珐琅彩。”周至点头:“老柳当年为了复原康雍珐琅彩瓷器的风貌,是下了大功夫的,帮自治区瓷厂弄点色彩浓郁的釉料,那是专业人干专业事儿。”

“其实清代的珐琅彩都是先烧好瓷胎,然后将瓷胎送入宫里,在宫内上彩后,在宫内烧造的。因此珐琅彩瓷只能是御窑,底款一般是四字款,比如康熙的,会写‘康熙御制’,和一般的年代款‘大清康熙年制’,是有区别的。”

“老柳的工作主要是那个,不过清代外销瓷里也另有一路,那就是广作的‘洋彩’,釉料其实也是珐琅彩的一种,不过制作没有御窑珐琅彩精致,但题材用色更加大胆活泼。”

“要是正经要帮助自治区瓷厂,应该是从‘洋彩’师法,也符合外销瓷的血统。”

“对。”周经理一拍大腿,现在他已经完全相信周至和柳所长不是外人了:“当时我们一提要仿珐琅彩,柳工的话简直跟您刚刚说的一模一样!”“他说仿珐琅彩的难度实在是太高,先从洋彩做起,做好再说。”

“珐琅彩和洋彩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如铜胎珐琅器一样,将彩釉设色部分制作出浅浮雕的效果。”周至问道:“自治区瓷厂做到这一点了吗?”

周经理对周至也很佩服,这娃只远远瞥了一眼瓷器展柜,就能够说出里头的门道,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您说的这种瓷器很少,咱们这儿陈列的都是,至于楼下的嘛……那就纯上色,没有起雕的效果了。”

周至摇了摇头:“要采购瓷器还得去景德,如今出了景德,总还差了这么点意思。”

“那是,土产都得讲个到地,比如雪莲,可不就得咱们天山的。”周经理笑道。

“又比如和田玉,是吧周经理?”周至笑着说出周经理的题外之意。

“既然都是工美系统的,那我就不多熬价了,咱们按内部流程走。”周经理也笑道:“不过开发票的时候,我们给您开成蜀都工美商场,这个没问题吧?”

这就是走“内部调剂”措施,相当于同行调货,价格自然比外部人士购买便宜太多。

当然能这么干还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周至在蜀都工美,得真有过硬的关系才行。

“没有问题。”周至笑道:“等我们谈好,我就给蜀都工美的费经理打电话,这点面子他会给的。”

“那就好办了。”周经理是很像做成这么一笔大生意的,这一笔的成交额,哪怕只是内部价,也足够这个新成立的工美大厅获得一份存在价值。

虽然在上级那里打过“三年不开张开张管三年”的预防针,但成绩永远决定待遇,这事儿放哪儿都是没跑的。

“那小周先生你看这样合不合适。”玉器工艺品的价格这年头其实也很难定,周经理也是第一次卖这么大件的东西:“暂时也没个标准,我们干脆就按料的价钱来,工价嘛,就按料的价格,取一个比例,您看可以不?”

后世玉器的价值一般也是如此,一般好料带好工,所以带工的雕件差不多就是按重量,克价算出总值,然后看工艺的级别和雕刻师的等级,一般的国字头大师,工费会比玉价还高,省级大师工费和玉价相当,学徒工那就一件一两百,甚至几十的都有。

但是这种算法是小件的算法,现在这几件除了那套玉剑装,其余都是大件,超大件,按重取工价对周至来说肯定不划算。

不过就算先不计工只计料,这里头的门道也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