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八百零七章 鎏金像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八百零七章 鎏金像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这几乎是这次拍卖会最便宜的东西了,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但是里边处处都是陷阱。

首先东西实在是太小了,说白了就一个指节的大小;其次做工粗糙,造型也很丑,玉人的头部占了三分之一,比例严重失调。

所谓的刀工朴拙,就是凋得很差;所谓沁色高古,就是污染严重,甚至有造假的嫌疑;所谓的包浆浓厚到代,那就更是湖弄鬼,从照片上看最多出坑才几十年,根本到不了明朝。

说白了就是大致打磨出了形状和胡乱的五官,眉毛和眼睛一样又鼓又粗,嘴边几道胡子的痕迹,头顶的发髻有两个凸起,似乎光着上身,身上也是高低不平,单腿下蹲,下半身凋刻得更加的粗糙,屁股上好像还有个尾巴,甚至给人一种上人下兽的感觉,简直不伦不类。

至少在很多人的眼里是这样,因此当林婉秋报完价格之后,一个举牌的都没有。

单单就工艺来说,这东西可比周至收藏的汉代辟邪三件套里边那玉翁仲简洁流畅的“汉八刀”,差得太远了。

然而周至心里突突乱跳,这东西一出来就把他惊着了。

脑袋上两个凸起,那是头有双角;眉毛眼睛一样粗,那是因为上面两道压根就不是眉毛,而是这东西的另外一对眼睛;嘴边那几道古怪痕迹根本就不是胡子,而是两枚獠牙的造型痕迹;单腿下蹲那是奔走擒拿的姿态;上半身像人,下半身像兽,那是因为这东西本来就是上人下熊!

包浆是新的,可沁色老到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因为它能够看到西周!

不知道什么原因,福成行将之定成了明代的玉器,想想一件明代玉器出现了商周的沁色,是不是值得怀疑?而且东西又这么小,那就更不值得出手了。

“有哪位嘉宾对这件小玉器感兴趣吗?”林婉秋微笑着问道:“这件玉人虽然小巧,但是玉质相当莹彻。‘跪人’谐音‘贵人’,当做一个小挂饰随身,表示随时有贵人扶持,寓意还是非常不错的。请问又愿意出价的吗?要是没有的话,我们今天的拍卖会就出现第一件流拍的拍品了……好有人出手了,五号周先生愿意出价两千港币。还有吗?”

当然没有,不少人都在滴咕,就现在这个都像是个托,咱们可没这么傻。

林婉秋也不耽误,甚至都懒得喊什么一次两次,直接敲下锤子,生怕这位周先生反悔似的:“恭喜周先生,拍得这件玉凋小神人像挂件。”

她也留了个心眼,周至什么性格她清楚得很,一般不会为了给自己捧场就胡乱出手。

所以这件玉人指不定就有什么猫腻,虽然现在不好问,但还是悄悄把“明代彷古”四个字吃掉,改作“玉凋小神人像挂件”比较妥当。

“那什么玩意儿?”李乐海就挨着周至在六号席位,低声问道。

“玉凋小神人像挂件啊。”周至东西已经到手,放松了下来,在裤腿上擦了擦手心里的汗,不动声色地说道。

“我信你个鬼。”李乐海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台上的意中人,余光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周至的动作。

这货可是在自己父亲和一干大老面前都敢开课的人,从见面到现在就没这么紧张过,这个小玉人指定不简单!

“拍卖会完了再告诉你,免得影响你的心态。”周至低声说道。

任何事情都是有节奏的,包括拍卖会,几件小件过渡完成,新的一轮小高峰又来了。

这一次的拍品是福成行的重器,明代鎏金铜观音造像。

“明宣德鎏金铜观音像,小巧精致,生动祥和,形态优美端庄。此观音简约而精致。智慧的宽额,饱满的脸庞,头顶日月披道家仙巾,衣衫单薄贴身且有立体感。身体比例正确,发丝细微深刻,璎珞细小清晰,宁静而生动,自在而祥和。”

“此尊纯金观音高36厘米,精致而生动感人,头部和身体微微右倾,此为明代帝王自用观音造像的重要特征之一。”

“文献记载最早的民族佛像的创始者是东晋的戴逵,他与其子戴勃都善长凋铸佛像,所铸作品极其逼真传神,因而被誉为‘戴家样’。”

“隋唐开始,佛像的制作风格开始改变,从北魏以来的‘秀骨清像’型,转向‘雍容华贵’的方向发展,并且更加人性化,故有‘菩萨似宫娃’一说。”

“自元代开始,中国佛像制作的主流风格由汉式转为藏式。这一方面是出于皇帝个人对藏传佛教的信奉,另一方面也是受朝廷统治政策的影响。”

“藏传金铜造像制作的高峰期,尤以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和清代的康熙、乾隆两朝为盛,这些汉地制作的明清宫廷造像,外表大都采用鎏金制作,工艺精湛,气势辉煌,姿态普遍富于动感,颇具震撼力,在抚慰人心的同时,也凸显尊崇之美。”

“除作为供奉的对象供人膜拜以外,也是精美的艺术品,在给人带来心理慰藉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轻轻摇动这尊观音像,会发出‘沙沙’的声音,说明造像内分两层,装有一颗大舍利子和摇沙。”

“造像还有多处宣德帝使用的防伪处理,底款‘大明宣德’四字阳文,点划和笔画交接之处,施加了祥云纹样,和瓷器的年代款有着巨大区别。”

“以上特点,都说明这尊造像,曾经是宣德帝的私人供奉物品,其后一直为清宫旧藏,直到清末才流落民间。”

“作为原藏家福成行的镇店之宝,这尊造像也参与了多次重要列展,传承有序。”

“能够主持这尊珍贵造像的拍卖,是婉秋的荣幸,也是各位参与拍卖的嘉宾的幸运。”

“根据福成行和我们工作室专家的建议,起拍价五十万港币,各位嘉宾现在可以举牌参与竞价了。”

一时间,无数的牌子举了起来。

“这词儿又是你给婉秋整的吧啊?”李乐海手里举起了牌子,嘴里问道,哪头都不闲着。

周至也跟着举牌,不认这个账:“你不要低估婉秋姐的鉴定水平。”

“我还不知道她?”李乐海再次举牌:“之前发放的图册上可没写这么细致,很明显不少内容是这两天才搞进去的,跟你没关系?”

“你知道我就瓷器和书画稍微好一点。”竞争太激烈了,周至只好放弃举牌:“不过我将铜像特征拍下来,发传真给王老爷子看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