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八百零八章 物以稀为贵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八百零八章 物以稀为贵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王老爷子见到有最高规格的原封座底,便建议我们搞了个x射线扫描。”

“x射线能够穿透金铜?”

“x射线对付铅不大行,但是只要金铜厚度不太厚,x射线强度又够的话,是可以穿透的。”

“结果就有了新发现?”

“是的,除了增加稳定性的摇沙以外,佛观音像胸口璎珞的对应位置,内部还有一个小空间,安放着一枚舍利。”

“王老爷子怎么知道里头可能有东西?”

“因为故宫博物院有一座乾隆彷宣德黄金镀铜观音造像,里面就是这样的结构。”

“肘子你说错了吧?你确定黄金镀铜,不是铜鎏金?”

“没说错,最珍贵宣德佛像,乃是黄金制作,外部再用商周青铜器上的包浆‘黑漆古’研磨成粉后再施加到金像之上,给金佛制造出古旧的感觉。”

“这种造像一般比较小,宣德皇帝走哪里都会带着,称作‘随身佛’。”

“故宫收藏的乾隆金佛也参考了宣德皇帝的制作方法,因此最珍贵的宫廷金属佛像,是金敷铜,而非纯金佛,更不是铜鎏金。”

“这也太会玩儿了……”李乐海赶紧又举起了牌子:“刮上古青铜器包浆给金佛做旧,这手法真是闻所未闻,啥时候得去故宫看看。”

“看金铜和瓷器好安排,根据我的经验,问题不大。”周至笑道:“不过再要想看两部《淳化阁帖》,可能就不再那么容易了。”

“凭什么?我家捐出去的想看一眼都不成了?”

“故宫和国博展品都有规定的,对纸质品文物的保护尤其严格,这东西会受到紫外线、空气、水蒸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平时都是收起来恒温恒湿低光线,甚至还会给容器充入惰性气体加以保护,每拿出来一次就是多一次损伤。”

“你不是说很多中国古代书画都是凭借独有的装表技术,得以妥善保存和修复的吗?”

“是啊,可是现在用于修复的纸墨和印泥都快成文物了,胶矾配方,修补工艺,甚至刷子毛笔等工具也有些失传了,要做到完全修旧如旧已经不大可能了,那在这些手段都恢复出来,能够完全修复出原作风貌之前,只能是以保护为主。”

“啊这……”

周至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后世修复那些某些文物凋像的新闻,与其说是修文物,不如说是毁文物,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也难讲,可能你家有优待吧……”

鎏金佛像的正常海外拍卖价格,如今一般在两百万港币左右,随着中国禁止明代及以前金银铜器流出之后,来了个小小的跳跃,能到两百五十万港币左右。

但是这新涨出来的五十万港币,却被经济形势给冲抵掉了,导致最近几年这类艺术品的拍卖行情,重新被打压到了两百万左右。

不过今天似乎走出了一波例外行情,这尊明宣德观音像几乎是在转眼之间就一路突破百万,百五十万,两百万,现在已经冲过了两百五十万的高价。

国家文物局对这件东西的兴趣倒是不算大,毕竟舍利子在王主任眼里就是某古代高僧骨殖而已,不具备现在参与争夺的几位眼中的“神性”。

但是舍利的存在更加坐实了这具观音造像的真实性,同时也让它的身价发生了一场质的变化。

除了港岛之外,台岛,澳港,新岛,甚至整个东南亚的藏家,佛教的信众都非常之多。

因此这尊造像,引发了此次拍卖会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争夺。

明代宣德鎏金铜造像,本来就是这个品类的巅峰,带原封座底的,价值会比没有原封底座的高出一倍。

这座造像不但具有原封的底座,而且还纳有舍利,很显然其身价必将是同类艺术品中最高的。

岛国也是佛教国家,周至偷偷观察着场上众人,发现安宅英一对此兴趣不大,坂本五郎倒是跟了两手,但是安宅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后,他也就停了下来。

周至都想象得到安宅跟他说了什么,现在这两人怕是得节省每一颗子弹。

同样感兴趣的,还有安思远的总代候钟晋,不过这家伙明显是打着买下来升值的主意,在竞价突破三百万以后便认为估值过高,不跟了。

终于,这尊铜像突破了四百万港币的高价后,场上只剩下李鉴辰和杨永德两人。

从四百万港币开始,每一次叫价都是对此类艺术品拍卖价格的突破,随着两人的每一次举手,场内都会引发一阵惊叹。

最终,杨永德在李鉴辰举出四百五十万之后,毫不犹豫地又加了十万。

李鉴辰终于苦笑着摇了摇头,放下牌子,对杨永德拱了拱手。

“恭喜杨公!”林婉秋终于敲响了最后一锤:“明代宣德铜鎏金观音像,四百六十万,成交!”

场内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周至也一边鼓掌一边苦笑摇头。

这气氛算是彻底被林婉秋炒作起来了,接下来两件重器,怕是都不会再有自己插手的份。

不是没钱,而是在这种气氛下拍卖价只怕会飚出自己的预期,与其在这里买,不如留着钱去港岛的荷里活道盘盘别家的库底。

看到周至的表情,李乐海就笑了,一边鼓掌一边低声道:“自作孽,不可活。”

果然,林婉秋介绍完宣德夔龙青花大罐,说出起拍价一百万港币后不到一分钟,激烈的竞价就将之拱到了刚刚鎏金观音像的价格。

瓷器在国际市场的价值本来就和金属器存在一个倒挂,明代永宣两朝青花,在鬼谷子下山罐创造出元青花奇迹之前,一直都是青花瓷器中的佼佼者。

再加上特殊的题材加成,更是造成了稀缺性。

目前已知的青花夔龙罐一共五个,四个都在博物馆,除了剑桥那个博物馆有可能哪天抽风,其余三个都不可能再流出。

也就是说,现在这个夔龙罐,差不多就是唯一一个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的同类艺术品。

物以稀为贵。

周至如今收藏的青花瓷器也有不少了。最值钱的,是四表舅帮他淘到的元jdz青花龙纹荷叶盖罐,那是将来不下于鬼谷子下山罐的厉害东西。

然后还有一个明青花和合二仙将军罐,是永乐晚期的,是当时买下元青花龙纹罐时得的“搭头”,无论发色、工艺还是品相,比现在这个夔龙罐还要完美,除了题材上略有些不如,综合起来,价值还应当略胜一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