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匀货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匀货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来京之前,周至盘了一下自己的底糟,感觉自己一百多万英镑加三百多万美元再加五百多万人民币,折算下来高达四千五百万人民币,这回怎么都可以豪横一把了,结果刚到就给老爷子来了一记重击。

王老爷子夫妇的收藏既多且珍,“大圣遗音”乃是唐琴,有极大可能是雷威所造,珍贵无匹。

除了这把唐代伏羲式琴,夫妇还有宋代龙吟虎啸仲尼琴,元代金声玉振仲尼琴,元明凤嗉式琴,明代蕉叶式金声琴。

随便一把都是极度珍贵。

而老爷子的香炉,除了刚刚说的那四个极品,剩下的还有小三十个,件件都珍贵异常。

而这四个极品炉子里边,四龙海水铸造工艺最为复杂,年代也最久远,乃是元代的;蚰耳圈足炉和冲天耳三足炉则是香炉里边的至宝“宣德炉”;剩下那个虽然是崇祯的,但是炉身通体黑漆包浆上闪烁着分布的金片,宝光艳艳,是所有炉子里边包浆品相最漂亮的一个。

不管老爷子准备给自己留下哪个,剩下的三个外加其余存货,都得让周至掂量掂量自己的经济实力。

这还只是琴和香炉,老爷子的收藏还有佛像、书画、藏书以及五花八门的杂项。

后世能要五场专场拍卖才能拍完,可以想见收储之丰。

四千五百万的家底,都只有喊一声“囊中羞涩”。

“三百万美元。”老爷子笑道:“有吗?”

“如果你能够拿出五百万美元,我还可以立下遗嘱,待到我和老伴走后,除了家族字画留给娃娃们,剩下的大圣遗音琴,宣德蚰耳圈足炉,也留给你。”

五百万美元,差不多就是自己现在闲钱账户上所有外币的总和,支付完这一笔,估计就只能剩下几十万美金和人民币了。

“五百万美元可以。”周至也不提什么看货验货之类的话,直接掏出支票本子:“不过我现在能够调动的只有《川味趣谈》那一百多万英镑的稿费,外加三百万美元,老爷子你看这样行不?”

“行。”老爷子笑道:“你写支票,我写遗嘱。”

“在座的各位,都签字,做证人!”

“那袁老那边……”周至倒不是担心将来出现纠纷啥的,主要是怕王老爷子回去不好交代。

“这本来就是我们商量好的结果。”王老爷子反而是松了一口气,好像周至解了他大心结一般:“等她下班回来,让她补个字就是。”

和拍卖会不同,这种大收藏家之间的“匀场子”的“整抬”行为,往往不能用市价来衡量。

王老爷子的收藏拍卖了五次,每一次的总值从两千万到数百万不等,但是那是十年之后的行情。

按照前年老爷子一百万美元让出明清家具的行情,这次五百万美元的交易也勉强算是合理。

当然这些东西再放二十年,随便一件拿出来都得数千万,如大圣遗音琴和四大极品香炉,更是可能上亿。

如果再考虑到藏品的稀缺性,那就只能用五个字来形容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但是话又得再次说回来,这年头谁要有这么多的钱,拿去投资什么都行,甚至和银行谈协定利率,或者直接买股票不动它,将来的收益都非同小可。

真正能够买成艺术品压着,那就得是“闲钱”。

除了周至这种人,如今就算冯仓潘石崖,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投资热土上,都没法一下子拿出两千多万的“闲散资金”。

但是周至不存在这个问题,国外资产不论,单说国内,周至的问题就是“闲钱”太多。

所以周至很大方地摸出支票本就把数字填了上去,不问其余,光大圣遗音琴和宣德蚰耳圈足炉两样,放上十年都足值现在这个数十倍了。

众人不知道周至心里的想法,对周至这般“粪土金钱”的“名士做派”,林婉秋和俞斌都感到极为佩服;刘正匀、墨言和于华倒是对钱没啥概念,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未来的能力,只感到这娃和自己是“同道中人”;最不惊讶的是马爷,老时间里周至和王老爷子这种人,他见得多了。

最惊讶的只有王岗,他只知道周至和最近在京城风头颇健的林婉秋一样,是颇受王老和启老看重的小辈,但是怎么都想不到周至有这般的经济实力,还有这种对待金钱的态度。

毕竟现在的他,还没有数年后大红大紫,收入倍增以后的豪气。

但是今天的所见所闻,却让他调起了进入这一行玩玩儿的兴趣。

等到周至签完两张支票,马爷送上来一本书册:“这里边的物件儿,除了大圣遗音琴和宣德蚰耳圈足炉,还有老爷子的匏器,鹰具,蛐蛐罐,鸽哨,还有金老夫人和几位老太爷的书画外,剩下的都是你的了。”

王老爷子的大舅金北楼,是世纪初初北方画坛的领袖人物,其发起组织的湖社,在美术界影响甚大;

他的母亲金章,也是著名鱼藻画家;

二舅金东溪、四舅金西崖,还是著名竹刻家。

老爷子自己是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弹琴的师父是世纪初天下第一的琴师管平潮;书画都是家学渊源,自己还学得一手火绘葫芦的好手艺,还跟着两个舅舅学会了竹刻。

他出版过的专著里,就有替母亲整理的鱼藻绘画专著《濠梁知乐集》四卷,替舅舅金西崖整理的《刻竹小言》,并且加以扩展,写成了自己的《竹刻鉴赏》,是明清以来竹刻艺术精华的荟萃。

他收藏的鸽哨,是老京城“祥”字紫漆成堂鸽哨,异常精美的两匣。

他收藏的葫芦,除了自己火绘的,是清代文三火和三河县刘显庭的。

老爷子喜欢玩鸽子,玩鸽哨,玩葫芦,其实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老爷子心里边,和他收藏的“大圣遗音”,是等价的。

而袁老对老爷子的态度,那就一个字,宠。

有个笑话能够说明老爷子有多爱,袁老对他有多宠。

困难的时候,有一天袁老发现家里的钱买了喂鸽子的高粱,就没法再买奶粉,买了奶粉,就没法买高粱。

两人商量了半天,认为要是为了奶粉开口借钱还说得过去,为了喂鸽子借钱就有点不像话了。

于是决定,手里的钱拿去买高粱,而奶粉的钱,借!

“这本《自珍集》,是我和荃猷在平反之后,多方寻回的。”老爷子倒是豁达:“自我得之,然又失之,其后又得之,今日又去之。可谓一生波折,尽在其中了。”

“不过上一次离开它们,却是忧心忡忡夜不能寐,这一次啊,我和老伴儿可算是能睡好觉了!”

“德绵堂永远都是对老爷子和袁先生开放的。”周至诚恳地说道:“二老想来,随时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老爷子很快立好遗嘱,交代清楚他和老伴最珍爱的两件宝贝的归宿,并且请在场的众证人都签了字。

也不用律师在场什么的,就现在周围这帮人,任谁过上十年二十年,都是行业类的头几把交椅,势力影响力都非常庞大,有他们作证,比什么都好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