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四百三十五章 农村发展之路

重返奔腾年代 第四百三十五章 农村发展之路

作者:苹果炒饭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2:32 来源:笔趣阁

几个人走进屋,好家伙,家徒四壁有点夸张,家徒三壁完全正确。

屋里有一个大炕,上面坐着个半大“老太太”,看上去也有五十七八岁的样子,不用问,这是王德山的老婆。

还有两个五六岁的孩子,一男一女虎头虎脑,看着呼啦啦进来的人有些害怕,向老太太怀里钻去。

任白华看了看两个孩子,转过头问道:“老王,你孙子孙女都来看你了,两个儿子呢?他们干什么去了?”

王德山回答:“他们去宋庄了,听说首都大学来了两位专家,研究……也不知道研究啥,昨天来的,老葛头大早晨就把我那两儿子叫过去了,说是采访,还叫我去,我没去,去了也不懂。”

“采访?”

周文举想了下,然后点点头,“对,这两天首都是来了几个人,说是研究农村经济,哦,到宋庄了,没到你们这?”

王德山坐在火炕上傻呵呵笑了笑:“我们这地方穷,到这里都没东西给他们吃,宋庄好很多,到时候村长安排下就行了,我两儿子去宋庄就能吃顿中午饭了。”

“老王,那你咋不去呢?”任白华开玩笑道。

“我不是前天把脚崴了嘛,再说了,在家陪孙子更好。”

“首都的专家来调研农村经济?”

林云很好奇,马上问道:“周县长,宋庄在什么地方?”

“宋庄呀,离这里三里地,怎么?林总想去看看?”

“对,其实现在国家都农村很重视,我的大学导师就有不少关于农村的课题,说不定王师傅口中的那几位专家和我是校友呢。”

“好,那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林云对农村越有兴趣,周文举就越高兴。

“先不急!”

林云示意跟随自己来的工作人员,对方拎着一个小麻袋走了过来,林云接过麻袋递给王德山:“师傅,这是周县长为大家准备的年货,现在是正月,还没过完年,我们的年货也不算晚。”

“这……!”

王德山有些不好意思,任白华在旁说道:“老王,这位是金龙公司的董事长,咱们去年收获白面就是他们买去的,没有人家,你这个年都过不好。”

“好好,原来是大财主,那就谢谢你了。”

王德山接过麻袋,立刻打开看了看,顿时笑容满面。

麻袋里放着十几斤猪肉,对王德山这样的困难户来说,一年下来都未必能吃上几顿肉。

“老太婆,今天晚上咱们能吃饺子了。”王德山高兴极了。

“来,这是我给两位小朋友买的糖!”

林云又拿出一包大白兔奶糖递给坐在火炕上的孩子,两个小朋友战战兢兢没敢接,他们的奶奶接过来,然后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几个人从屋子里走出,林云百感交集:“周县长,咱们农民真是不容易,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只能勉强吃口饭,你看这王师傅家,什么都没有,两个孩子也是可怜呀。”

“唉,可不是嘛,但也没法子,他们还好,毕竟有三个壮劳力,起码能干活,有的人家只有一个壮劳力,男人女人只能一起下地干活,那个王德山今年才四十一岁,看上去却像六十岁的老人,这都是累的,咱们国家的农民呀,不容易。”

林云点了点头,农民们的确不容易,以前不容易,现在同样不容易,在他们眼前,似乎只有一条进城打工的道路。

北方农民还好,起码有大片肥沃土地可以种,南方大多数地方的农民连田都没得种,比如江浙地区,那边水网密集,把农田分割的支离破粹,每家每户只有一两亩地,即便丰收年景也吃不饱饭,只能另寻出路。

以前农民日子不好过也只能挺着,现在有进城打工这条路,于是年轻人纷纷出走离开农村,-大学生毕业留在城市里,学历不高的直接跑到城里做工,所以就形成了大规模人口流动,农村人越来越少,城市居民越来越多。

现代化的标志就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就代表农民大量进入城市,所以这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但华国有七八亿的农民,城市化也不可能永无止境,即便二十多年后,城市化已经接近百分之六十,全国也有六亿农民,他们始终是国家最关注的一群人,如何让这些人过上好日子也是国家最重要的问题。

林云也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只靠国家来解决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产业化的支撑,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就是一条道路,其中关键就是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例子,比如华溪村、南杰村等村庄,都是带领农民致富的典型案例,只是后来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出现了问题,但方向没错,就是利用农村的资源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然后打造自己的品牌,汇元就是最突出的一家企业。

在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下世纪头十年,汇元品牌成了华国最知名的品牌之一,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迎宾送客,汇元果汁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首选饮料,汇元公司就是依托农村,承包大片田地种植水果,农民按照要求种植水果,汇元公司定期收购水果,双方配合,最终走向了一条统购统销的道路,可谓双赢。

林云也要走这条道路,农民们也要走这条路,因为只有这条路才是真正依托于农村自身,也是绿水青山之路。

当然,这条路看起来很容易,实际上是很难,主要就是品牌的建立,只有真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才能把上游原材料产业带动起来,没有品牌,做出的产品价格就不高,赚不到钱的产品不是好产品。

在前世,汇元公司这个品牌在鼎盛时期已经很不错,通过广告做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但因为一件事,让汇元公司陷入了巨大舆论之中,他们想把汇元这个品牌卖给乐可公司,结果反对之声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说他们要把民族品牌卖给给国外,是叛徒。

这起并购就在巨大的舆论反对声中不了了之,从那以后汇元就走向了没落。

其实多年后复盘来看,汇元并不是要把品牌卖给国外,实在是他们力不从心,汇元把钱都投入到了上游原材料的建设中,买下大片肥沃土地准备种植优质水果,负责人觉得只有掌握了优质原材料,才能让产品更好,原材料和产品相比,前者更重要,普通人哪里懂这些。

说到底,其实就是资金的问题,如果汇元有钱,他们也不会卖掉这个品牌。

当然,在九三年,汇元公司也才刚刚成立,距离辉煌还远呢,林云的想法也要慢慢来实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