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返奔腾年代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农村问题专家闻铁军

林云几个人坐车来到了宋庄,这座村子比之前那个村子大多了,足足有七百多户人家,绝对的大村。

当然,在北方超过千户的村庄很多,宋庄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车子开进宋庄,立刻引来众多村民的侧目,毕竟这年头小轿车很少,村子里更是很少见,整个村子只有两台拖拉机,还是六十年代的老车,现在还开起来已经是奇迹了。

刚一进村,任白华抓住一个人询问道:“你们村长宋广田呢?”

村民愣头愣脑道,“老宋呀,他………我也不知道呀,你找他干什么?”

“算了算了。”

任白华带着大家来到村部,村部就是两间土房子,门上贴着对联和福字,空地上还有鞭炮的纸屑,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火药气息,新年的气氛还没有完全散去。

门口停着一辆绿色的213吉普车,是丰和市的牌子,周文举有些惊讶,“这是市里的车子,看来调研的是大人物呀!”

村部门前站着不少人,一个个趴着或是窗户,或是挤在门前向里面看去,不时有人从屋里出来,手里都拎着点东西,什么半袋大粒盐了,半瓶烧酒了这类物品。

任白华找了个人询问:“宋广田在里面呢?”

对方点头,“嗯,在,正跟市里的领导和首都来的专家聊天呢。”

“市里面的领导?谁呀?”

周文举急忙带着众人挤过众人走进了屋,刚进门,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就看到了周文举。

“哎呀,周县长您怎么来了……哦,一定也是王科长找来的。”

这个人就是宋庄的村长宋广田。

“老宋,市里面的领导……。”

旁边的任白华话刚说口就停下来,“老王呀,你怎么来了?”

来人是市农委农业经济发展科长王秉德,与任白华都是一个系统的同事,早就是熟人了。

“王科长呀。”

周文举也认识对方,都是熟人。

王秉德看到众人也很惊讶,“周县长你们怎么来了?”

周文举笑道,“我们也是偶然得到的消息,听说有几位首都来的专家在这边,所以特意来看看,想不到是王科长跟着一起来的,你到我们县怎么不告诉我呀?”

“周县长,这不怨我们,首都专家昨天才到,明天就要走,他们着急了解一些情况,我们就没打扰你们,直接找了几个地方,宋庄是第二个地方,一会儿我们还要去五松镇的西营子村。”

“那个专家是……。”

林云早就看到那两位首都来的专家,一位四十岁左右,长的温文尔雅,另外一位年纪不大,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朝气蓬勃,林云认识那位年纪大些的专家,他叫闻铁军,是华国最知名的农业专家。

闻铁军,华国最知名的农业专家,大学毕业进入到国家经济部门工作,研究的领域就是农业,改革开放后开始研究农村经济的变化,每年大半时间都和农民在一起,可以说,在华国,闻铁军就是最权威的农业专家,国家很多相关农村政策的提出都会以闻铁军的研究为依据。

在前世,林云看过闻铁军的书,当然,那已经是三十年后是事情。

那时的闻铁军退休在家,开始潜心写书,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国家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全世界产业迁移规律。

他的研究成果很深刻,毕竟多年在农村驻扎,对国家的农村形态太了解了,以小见大,从而得出了自己的理论,这些理论非常贴合华国的实际,绝不是那种高大上的套话。

闻铁军对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林云还记得,十年后,国家评选出十大感恩华国人物,闻铁军位列其中。

某种意义上说,二十年后,国家推行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政策,就是闻铁军的研究为理论基础。

前世,林云在网络上看过闻铁军,那时已经满头白发,谈吐温文尔雅,但逻辑清晰,言语犀利,而且性子耿直,从不说富丽堂皇的话,总是敢直面问题,在林云心中,堪称国士。

不过现在的闻铁军刚过四十岁,当然,四十岁也是中年,不再年轻,再加上长年累月在田间地头调研,皱纹密布,头发渐白,要不是林云认得他,还以为也是一位农民老乡呢。

王秉德拉着周文举来到闻铁军面前,“来来,周县长,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是人民大学的闻铁军教授………闻教授,这位是长丰县副县长周文举,主管农业,闻教授想了解什么情况就可以询问周县长。”

“闻教授您好,我是周文举。”周文举伸出手来主动打招呼。

闻铁军立刻伸出手握在一起,“周县长好,这次我们不请自来也是因为太忙,希望周县长不要怪罪。”

“见什么怪,您是国家的专家,到下面调研是为了我们农民,我们高兴还来不及,这样,一会完事了我请客,专家来我们县总不能连一顿饭都吃不上吧?”

闻铁军急忙摆手:“周县长,各位领导,你们工作忙,就不打扰了,我们下午也有事。”

“有事也得吃饭不是?咱们就是一顿便饭而已,吃完了继续工作,不耽误。”

周文举很坚决,没办法,闻铁军只能应允。

周文举和几个人去到旁边的屋子休息,林云则是找了个凳子坐下,看着闻铁军两个人工作。

所谓工作,就是随机找农户询问近几年的一些情况,比如家庭收入有多少,有多少农田,有多少劳动力等等,凡是来的农民还给一些副食品,虽然不多吧,可对一个普通农民来说也很可观。

农民们高高兴兴的和闻铁军聊着自家情况,和聊家常一样,闻铁军也没有任何学者的架子,不时用当地的方言说上几句,还时不时的说几个在农村流传的小笑话,逗的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这些问题看似很小,但可以从中分析出诸多情况,林云听了一会儿就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每年劳动力都在缓慢下降,其中原因就是年轻人开始去城市打工,逐渐形成了打工潮。

其实北方还好一些,毕竟土地肥沃,再加上北方人守家,出门打工还不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是南方,此时已经明显可以感觉到这股外出务工的大趋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