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龙瀛剑诀 > 第二百二十一章 策知得失

龙瀛剑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策知得失

作者:谭漠雪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11-19 19:54:03 来源:笔趣阁

在郭旭扬离开长安城的当日下午,居于“临风阁”的黄伊榕,收到一封邀请帖,发帖人乃是唐王府的宰相裴寂。裴寂请她到府上一叙。

黄伊榕看着红帖,心道:“后天我便要与裴寂兵发介州,想来他定是找我去商议此事。”事关军国要事,她不敢疏忽,遂与送帖小吏,一同骑马来到城东的宰相府。

黄伊榕尚行在街巷,远远地便看到裴寂率一众老幼,已在正门外迎候。裴寂年近知命,与李渊年纪相仿,皮面松弛,腮留短须。他在唐国是官居首位的功勋之臣,却亲迎黄伊榕这个二十一岁的年轻姑娘,只因对方是身负“如皇亲临”殊荣的“国定钦使”。

黄伊榕虽有特权,但看宰相一家对自己毕恭毕敬,裴寂亦是须发花白的长辈老者,她感到很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地说“万不敢当!万不敢当!”又不断地向众人道谢躬身、抱拳回礼,心里的无奈与烦闷无法言喻。

裴寂的宰相府是唐王李渊御赐的府邸,原为隋朝重臣苏威之居所。裴寂入住之后,召集能工巧匠将廊房院柱重新翻修,雕梁画栋、开湖建桥,园内栽种名贵花草,又命人将太湖石运进府中,堆叠数座假山。如今唐国边境战事频仍,国库吃紧,裴府之气派,在黄伊榕看来,过于华奢。

黄伊榕被裴寂请至书房,又将门窗紧闭,这令她有些纳闷:她与裴寂并无深交,这维持着表面“同僚关系”的主客两人,不去议事厅或正堂,跑到这狭小偏僻的书房里,想要做什么?

裴寂看透了黄伊榕的疑虑,右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主座让予黄伊榕:“黄小姐乃我大唐之‘国定钦使’,理应上座!裴某请黄小姐屈尊于书房,乃事出有因,请容我稍后细细道来。”

黄伊榕连连摆手,“宰相大人,黄伊榕只是小小女子,怎敢僭越?宾主有别,我坐此处便好。”说话间,便在左边的次客座坐下。

从进门开始,一路走来,裴寂一直都是客客气气地各种寒暄、各种客套,黄伊榕头疼至极,实在是怕他再折腾一大堆的虚礼、说一大通毫无意义的话,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宰相大人,我们还是说正事吧。”

裴寂向黄伊榕拱了拱手,坐在右边的座位,赞叹一句,“黄小姐快人快语,当真是女中豪杰!”他二人官阶品次难分高下,俱都不敢上座,反倒将正方主座,空了出来。

“将黄小姐请到此处,实是为出兵之事。”

“愿闻其详!”黄伊榕见终于说到正题了,便抖擞精神,洗耳恭听。

接下来的时日,她要与眼前这位宰相共同执掌兵权。双方若配合不当,则难保会贻误军机,甚至可能会枉送将士们的性命,干系重大,须慎之又慎!黄伊榕平日与裴寂接触不多,她正好借今日之机,探一探这宰相的脾性与能力。

裴寂掌击三声,六名仆役手捧文册书籍,推门而入。他们将图册等卷宗放在宽大的书桌上之后,又躬身退出,重新将房门紧闭,留下裴黄二人。

“承蒙皇帝陛下器重,委以重任,裴某自知能力不足,惶恐之至。”裴寂看向黄伊榕,抱拳笑道:“黄小姐乃当朝女诸葛,得黄小姐相助,裴某才能安心。”

“宰相大人过誉了!黄伊榕万不敢当!”黄伊榕赶忙还了一礼,“小女子不才,愿为宰相大人效力,替国分忧。”她嘴上如此说,心里却在抱怨,“唉,今天说了无数个‘万不敢当’……我真的很不喜欢打官腔啊!对于这些皇族贵胄,我是能避则避。此次带兵,这裴寂定是避不开了,只盼能少听几句这样的话……”

裴寂最擅于察言观色,黄伊榕的厌烦之感虽未表露在外,然说到“效力、分忧”等话语时,却始终少了点慷慨振奋的态度。李唐众君臣,对黄伊榕也算是有相当的了解,裴寂自然知道她是一个务实的女子,便不再多言其它,站起身来,行至桌旁,“裴某虽无军事才能,却也粗略看过一些兵书。书中有云:策之而知得失之计。此句令裴某受益匪浅,故这两日命人将‘定杨王府’的所有军情全部汇集,黄小姐不妨同看。”

黄伊榕闻言,先是震惊,随后暗道一声“惭愧”。

她与裴寂并不熟络,但关于对方的为人处世之法,也知晓三五成。裴寂最是会说奉承迎合的言语,讨唐王李渊的欢心,而对于太子李建成及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涌动暗流,他也没少掺和搅局。黄伊榕不得不承认,虽然她明知这是朝臣惯用的谄上弄权之术,但对这位“没有太多实绩”的宰相,她的下意识里,并不觉得讨喜。而此刻,“谋定而后动”这五个字,偏偏是这个“不讨喜”的裴寂,率先一步做到了。

昨日她方才接到李渊“命她统兵”的圣旨,随后就被洪一唤至洪宅,商议有关窦建德、黑袍及拜火教等事宜。夜晚,她与心爱的旭扬款款深情、依依话别。今日一早,她又去“承乾殿”守着李世民,知会其回殿后便去“神猴峰”与郭旭扬会面。她这两日忙忙碌碌,与“定杨军”会战之事,却是来不及细想。却不料,裴寂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便已将情报收集妥当,这令黄伊榕对其刮目相看。

黄伊榕站起身来,对裴寂颔首抱拳,声音清亮,“全赖宰相大人费心操持!黄伊榕未事先准备,万分惭愧!”这番话乃是她的肺腑之言,说得真切诚恳。她三两步走到桌前,拿起一册书文快速阅看。

“黄小姐言重了!你是识大体、善用兵的干练之将,定是料理其它重要事务,这才腾不出手来。”裴寂顿了顿,复道:“你手中这份情报,写的是定杨军的主将——宋金刚。”

他显然已将军情讯息全部看过,才能如此侃侃而谈,“此人甚是怪异。他原是易州一方领袖,拥兵万余,于今年三月,投奔‘定杨王’刘武周。我大唐密探暗查此人,发现他在称臣于刘武周之前后,判若两人。他曾被窦建德歼灭七成军队,被打得四处逃窜,而自从他接管定杨军之后,却未尝一败。”

“哦?这听起来确实有些奇怪。”黄伊榕沉吟道:“不过,‘夏明王’窦建德麾下的确有几员虎将,不知与宋金刚对阵的是谁?”

“高雅贤。”

“竟然是他……”黄伊榕曾探过高雅贤的底,此人武功只在二流水平,领军作战的手段也是马马虎虎。当初黄伊榕与郭旭扬遭遇瓦岗寨外的“一线天”伏击之时,此人便在场。黄伊榕只随手扔一柄飞刀,就将其重伤。被高雅贤这样的人打败的宋金刚,竟能屡屡攻破唐王府坚固的城防么?

“黄小姐,这一份是宋金刚占领平遥县的塘报。”裴寂将一张羊皮纸递给黄伊榕,“据幸存的守城将士所言:那宋金刚来无影、去无踪,背上背着一个刀匣,六把钢刀过处,血肉横飞,如同魔鬼降世。”

黄伊榕略微点头,又拆看另一封密信,喃喃自语,“他的六把刀都换过?他为何要将就手兵器全部更换?”

裴寂摇了摇头,“这也是裴某想不通的地方。”

黄伊榕秀眉颦蹙,在裴寂的帮助下,于满桌的文案情报中,她首先把有关宋金刚的资料挑选出来,逐一阅览。待她看完最后一卷之后,沉声说道:“此人,是一个变数!”

她的眉,拧得更紧了。

**表示一直在琢磨什么时候“转场”比较合适?研究了N久,仍然研究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回看自己的文,发现我写一个既定的大场景或者某个剧情,基本不会超过十章,小场景有时甚至会半章一换。比如郭旭扬在吐谷浑国的桥段,写了六章之后,我就决定停一停,换黄伊榕这边。主要原因是:我一来担心读者视觉疲劳,二来觉得两个场景之间,时间线交错太久不太好。很想知道这章转场到底OK不OK?有木有朋友给我留言说说自己的感觉?……

PS:尝试建了一个QQ群,有兴趣的朋友请加群号:578545259。有一种可能不会有人加的感觉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