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龙瀛剑诀 > 第二百二十二章 难知如阴

龙瀛剑诀 第二百二十二章 难知如阴

作者:谭漠雪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11-19 19:54:03 来源:笔趣阁

黄伊榕一份份地阅看桌面上的情报,期间不时地与裴寂商议讨论着。

铺满整张大方桌的消息详尽非常,囊括了军、政、财、谍等各个方面。虽说很多关键隐蔽的重要之处,皆被定杨王刘武周及其朝中重臣严密死守,外人难窥其貌,然以唐王府成立了数十年之久的谍报机关所打探到的机密,也把整个定杨王府从外到内,挖掘走了不少有用信息。

而这般多而杂的资料,裴寂却在两日之内调取完毕,随后又全部通读且做了简要的分析。黄伊榕通过与裴寂不断地深入交流,心里逐渐感慨:果然,一个人能做到宰相的职位,绝不可能单单只靠取悦君王,就能胜任的。

且说唐王府疆域的东北方,与定杨王府交界。李唐的发源地太原,与定杨王府的都城马邑,相距仅四百余里。

太原又名晋阳。隋炀帝杨广尚为皇子之时,太原郡便是其主要管辖区域。时至隋朝末年,李渊任太原留守,于大业十三年五月,起兵太原,一路西下直取长安,建立唐国。在唐王府君臣的心目中,太原为李唐的龙兴之地,其地位仅次于都城长安。此外,太原下辖十五县,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如此至关重要的太原郡,李渊特派自己骁勇善战的儿子——四皇子“齐王”李元吉亲自镇守。而这样一块“肥肉”,自然也被身为“邻居”的定杨王刘武周,日日惦记。

是以,刘武周命定杨军隔三差五地骚扰唐王府的边境,企图捞到些许好处。若能一举拿下太原,那距离自己称霸天下的美梦,必然更近一步。只可惜,唐王府善用兵者甚多,城池隘口的防御又极为严密,定杨王府与唐王府兵戈不断,却是胜少败多,折损了不少精兵良将。

去年十月,刘武周参与了“梁王府”、“南阳王府”、“西凉王府”联合“东突厥”,密谋袭取唐王府的计划。然由于这“合作”的五方,面和心不和,致使定杨王府在“五方谋唐”的大好局势下,面对唐军,依然处于被动弱势的地位,直到宋金刚的投诚。

宋金刚率领的军队,三月侵并州,四月破榆次,五月取平遥,六月占介州,以一个月攻取一座城池镇县之迅猛态势,采取迂回战术,步步图谋唐王府的军政要地——太原。

“我大唐连吃败仗,俱都在宋金刚掌兵之后。太常少卿李仲文,与裴某素有交情,裴某知仲文乃具大才者,他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皆为文武双全之英杰。然他二人上个月与定杨军交战,竟是全军覆没,双双被俘,实在是……”裴寂咽了口唾沫,不再继续说下去。

“李少卿之能,我亦有耳闻。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然宋金刚之兵能连战连捷,绝非偶然。”黄伊榕看完所有的军情消息,“可惜对于此人的情报,还是太少了些。宰相大人,黄伊榕有一个大胆地猜测:如今的宋金刚,会否不是以前的宋金刚?”

“黄小姐是说……之前那个窝囊的宋金刚已死,现今这个武功才能兼具之人,乃是他人易容?”

裴寂略感吃惊,“此种可能并非没有,但好像有些说不过去。以宋金刚的能力,他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去处,甚至自行称王、开疆拓土亦不是难事。众所周知,刘武周乃多疑小人,有九个替身,指不定连他的妻妾,都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似宋金刚这般龙虎之将,施展抱负的机会多不胜数。倘若他能投身我大唐,皇帝陛下定对其封侯拜将,不在话下。宋金刚不是愚昧之辈,他何苦效力于刘武周那样的人?”

他顿了顿,复道:“况且,当今天下纷争,群雄并起,在此之前,谁会在意那名不见经传的宋金刚?若他真是被人顶替,冒名者假借那些成名将帅之名,难道不比那区区宋金刚,要强上千百倍?”

黄伊榕点了点头,“宰相大人言之有理,但他前后云泥之别的表现,确是非常可疑。从目前收集的讯息来看,我尚找不出宋金刚的弱点,且他手下的一批将领,也不得不防。比如那个叫尉迟恭的,擅使双钢鞭及玄铁枪,想必近战、马战,皆是强项。”

“黄小姐可有良策?”

黄伊榕对裴寂抱拳微笑,“宰相大人这许多卷册中,似乎少了一样东西。”

裴寂笑而不语,走至书房西面的墙壁,抓住一根吊绳拉了拉,一幅占据半面墙、标绘详明的舆图,便“哗啦啦”地垂下,“黄小姐说的,可是军图?裴某诚邀黄小姐到此,又怎敢忘记如此重要之物?”

黄伊榕拊掌走了过来,“宰相大人高明,黄伊榕佩服!”

她一面细看图中的山川河道,一面低语,“据斥候信中所述,宋金刚占领介州之后,主力军却突然消失,或可能隐于汾阳,以及关帝山。”她的手指在这两个地方游移停顿片刻。

“不错。”裴寂补充道:“斥候探报中写到:宋金刚麾下有不少武功高强、耳聪目明的强者,远超寻常武将兵卒。已有六名斥候因靠敌军太近,被敌发现而惨遭杀害。因此,他们不敢再深入探查。但从他们多方打探的消息推断,汾阳及关帝山,应该是定杨军的藏兵之所。”

“汾阳、关帝山……究竟是哪一处呢?”黄伊榕心中思忖,“汾阳靠近水源,关帝山密林遍野,一处利于驻营扎寨,一处适合匿迹潜形,都是绝佳之地。甚至有可能两处皆为疑兵,又或者,两处皆屯军队。若皆为疑兵,则连唐王府严格训练下的斥候,都探不到的军营,到底驻扎在何处?若皆屯军队,则宋金刚将兵力分散,意欲何为?”

她面色凝重,颔首抱拳道:“敌情虚实莫辨,贸然出兵恐有不妥。黄伊榕聆听宰相大人之良谋。”

黄伊榕虽非久历宦海之人,却也时常在官场中浸淫,必要的“场面话”,她自然不会少说——虽然她并不喜欢这样做。裴寂为当朝宰辅,李渊宠臣,对于黄伊榕这个无兵无权的“国定钦使”,裴寂已是给足了脸面。且黄伊榕此刻身处宰相府,为宾客的身份,她很清楚,喧宾夺主地发表言论,极易造成裴寂的不快。

岂料裴寂笑出声来,“黄小姐实在是太抬举裴某了!裴某有自知之明,若让我对付一些泛泛领袖,裴某还有信心,但这个宋金刚……”他摇了摇头,“用兵之道,千变万化,裴某不才,还得劳烦黄小姐了!”

黄伊榕见对方已将话说到这份儿上,便不好再多做推辞。唐国君主及不少大臣皆知晓,裴寂在其它方面有优势长处,然军事才能的确有限。否则,唐王李渊也不会在加封裴寂为晋州道行军大总管之时,再把黄伊榕拉出来,与这位宰相大人同为主帅、同掌兵权。黄伊榕既已接下军令,便需肩负起职责。裴寂的言外之意已是“退居后位”,黄伊榕虽为女子,却也不得不抗起帅旗。

“宰相大人既如此谦虚,那黄伊榕只好恣意妄言了。”黄伊榕回了一礼,“首先,我们还是得想办法探一探敌方虚实,再伺机而动。我现有一计,或能成事。”

“哦?愿闻其详!”裴寂双目一亮。

“我们唐国与定杨军大小战役打了数十回,他们的情况,我们算是比较了解的。宋金刚非易与之辈,但他带领的定杨军,却做不到全军俱是强兵劲卒。敌军每战皆捷,士气正盛,于敌方而言,虽是锐势,却多少会生骄纵轻慢之心。对此,可加以利用。”

黄伊榕食、中两指并指如剑,直指舆图中的长安城,“陛下欲出三万之兵解救介州等地,昨日清晨,宰相大人与我接到圣旨后,已命折冲都尉李将军等人整军点兵。从长安至介州,千里有余,大军开拔,浩浩荡荡,粮草辎重,随军而行。然兵贵胜而不贵久,虽有齐王殿下率军据险固守,恐依宋金刚之能,我方大军未到,太原及周边众城池,已岌岌可危。”

“黄小姐的意思是:发兵两路?”裴寂也是极聪慧之人,一点就透。

“嗯。”黄伊榕点头道:“我国不明定杨王府之军情,被动至极。若我军能以虚隐实,让敌军也辨不清我方之动向,方能造逆转之机,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此计甚妙!”裴寂赞叹道:“如何兵发两路?黄小姐请细细道来!”

**“历史——小说小注解”系列之十六:

(1)历史:公元619年6月,刘武周占领介州,李渊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兵救援并州,被刘武周击败——小说:本章。

PS:下一章:《虑善以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