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龙瀛剑诀 > 第二百二十三章 虑善以动

龙瀛剑诀 第二百二十三章 虑善以动

作者:谭漠雪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11-19 19:54:03 来源:笔趣阁

黄伊榕对裴寂微微一笑,“宰相大人,这第一路军队,还是得从长安调拨。”

她手指舆图,分析着战况,“如今边境战事不止,除了刘武周,北面‘梁王’梁师都、叛逃的朱灿、东南面‘南梁王’萧铣等各方势力,均对我大唐虎视眈眈。西北片区自从薛仁杲及李轨的疆域尽归我唐国之后,局势虽得缓解,却仍然有多方小股势力残存,滋扰生事。西南面与蛮夷部落接壤,亦不太平。值此天下大乱之际,各道、都督府等军队不得不分兵驻守,以防不测,能调动的闲置兵力,已是不多。而三万之众,不是小数,故而,陛下才钦点了城内外的常备军。”

“这第一路军,当是黄小姐口中‘以虚隐实’的‘虚’吧?”裴寂摸了摸短须,沉吟道。他看黄伊榕点头回应,遂又追问道:“那……‘实’在何处?”

“就近调兵。”黄伊榕言简意赅,“如我方才所言,不知敌之情,不宜冒进。现宋金刚屯兵之地尚且不明,我军带甲三万,千里馈粮,举兵至介州,若一着不慎,误入敌人彀中,那么宰相大人,你我二人,沦为国之罪人事小,三万生灵丧生、河东重地不保,才是大事!”

“裴某明白。”裴寂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神情肃穆,“军国大事,疏忽不得!黄小姐,你且直言吧,要怎么办?!”

“宰相大人所言甚是!”黄伊榕抱拳说道:“第二路乃是一支奇兵。如今,隰城、孝义、灵石等县,已在宋金刚的窥视范围,然晋州,也就是临汾,仍为我大唐重镇。临汾及吴堡县乃军事要地,驻军不在少数,可分调三五千兵马,分别向汾阳和关帝山两处,秘密潜伏行军。待探清敌军虚实,再依据情况制定计策,偷袭敌营。第二军将情报及时报至第一军,两军讯息互通往来。待第一路军赶到,临汾、吴堡、太原之兵同起,四路夹击,彻底将定杨军围歼!”

黄伊榕说道此处,面露难色,“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裴寂急切地追问。

黄伊榕瞧向裴寂,“定杨王府在我唐国必安插间谍,故第一路军要装做懒散之姿,以惑敌方,使敌轻慢松懈。另外,行军速度要控制得当,不宜过快或是过慢,需给第二路军留出时间,又不能耽误两军会师。而从情报中判断,宋金刚武艺高绝,手下猛将颇多,第二路军在军情未明下深入敌腹,或可能九死一生,有去无回。”

她苦笑一声,“这两路军,都不是那么好带的。”

“我选第一路!”五个字脱口而出,裴寂随后赧然补充道:“咳咳,黄小姐,实不相瞒,裴某才能不行,武功也远不及你,若我领第二路军,那不过是带着将士们一起去送死罢了。”

黄伊榕紧紧地盯着裴寂的双眼,在对方那松垮肿胀的眼皮中,一双不甚大的眸子闪着精光。她观察着裴寂的表情变化,放慢了语速,“宰相大人,有些话,黄伊榕认为还是事先说明白为好。这第一路军之主帅,性命当是无忧,然为防泄密,其行动意图必须严守。故此,主帅需得背下一个‘怠军渎职、软弱怯懦’之骂名。这负面的名声一但传开,或许永世也无法抹灭。”

裴寂笑了笑,笑得很坦然,“黄小姐乃大智者,既是如此,我们明人不说暗话。裴某在朝中供职,为我大唐之基业昌隆、为皇帝陛下,我背的骂名还少么?且不说裴某这一世,想必日后待我深埋黄土之中,后世之人对我的评说,亦不会有什么中听的赞颂之词。”

他整了整自己的锦袍衣袖,站得笔直,“正所谓:在其位谋其职。裴某忝居高位,自然要比寻常人承担得多。更何况,此番裴某选择第一路军,已是将黄小姐置于死地。倘若我确能胜任,定不会让黄小姐你这女子涉险,这非大丈夫之所为。裴某心中虽万分愧疚不忍,却也不得不这么做。裴某性命得以保全,又怎敢再图美誉?得失取舍,当有所平衡。这世上聪明人如此之多,怎可能让我一人,独占所有好处?”

黄伊榕轻笑道:“宰相大人通透至斯,黄伊榕已无话说。只愿接下来你我二人配合无间,我大唐将士能一举破敌!”

裴寂向黄伊榕抱拳躬身,“裴某定当竭尽全力配合黄小姐!无论如何,裴某在此,要先向黄小姐道一声谢!”

黄伊榕与裴寂二人商议妥当,已是深夜。次日,他二人进入皇宫,将此计谋向唐王李渊汇报。此战关乎河东战役之成败,以及数万将领兵卒的生死存亡,乃是最高机密。至此,这绝密的行动计划,只有李渊、裴寂及黄伊榕三人知晓,再无第四人。

黄伊榕拿到了皇帝加盖玉玺的亲笔手谕。手谕中写明:“国定钦使”黄伊榕,具“便宜行事”之权,可调遣晋州及关内道、府、县之军队。而裴寂则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别人怎么看他裴寂,甚至怎么骂他裴寂,他都可以置之不理,只要那位给予他权位俸禄的“主子”——皇帝陛下李渊,知道自己“尽职负屈、忠心侍主、为国受辱”,便是足够了。

黄裴二人自宫殿中出来之后,黄伊榕不再耽搁,辞别宰相裴寂,骑快马向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裴寂则是磨蹭到第二天,才去到军营中,开始他那“拖延行程”的行军之法。与裴寂同去的,还有他特意召来的骑曹参军楼宁。

在裴寂到达之前,被安排在军中整编军队的,是折冲都尉李朝。李朝是李姓皇族的一名远房亲戚,三十出头,李渊见其年轻有为,便封了一个将军之职。此次出兵介州,李渊加封李朝为折冲都尉,命其相助裴寂,同赴河东。

原定今天是率军出征的大日子,李朝见裴寂已到,忙迎上前去,行了一记跪拜礼,“宰相大人,下官已整军妥当,可随时列队出发!”

“李将军辛苦了,起来说话。”裴寂抬了抬手,“你做得很不错!然……今日不宜出兵。”

李朝闻言一脸茫然,“这……下官愚钝,还请宰相大人明示。”

裴寂清咳两声,“是这样的,明日暴雨将至,洪水漫漫,山路泥泞难行,影响行军速度。不如等雨过天晴,加快行军步伐,反而能将行程赶在前头。”他虽有意编排借口,然军征之事乃国之大事,他不敢妄言。来此之前,他特意找星官询问过天象,得知雨讯,方才找到这样一个像样的理由。

“下雨……”李朝在宰相大人面前,是半躬着身的,他双眼微抬,却不敢直视宰相,然心中疑虑怨责颇深,“不就是下场雨嘛!堂堂大唐之铁甲精骑,怎会被区区银竹阻路?常听人说这裴寂是个软货,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身娇肉贵得紧!三军未动,主帅先怂,此等草包,怎能带兵打仗?!”

李朝气鼓鼓的,不再言语,裴寂一时间也不知该继续说些什么,气氛瞬间尴尬起来。

楼宁瞧了瞧裴寂和李朝,“哈哈”一笑,接过话头,“宰相大人言之有理!下官是楚地人,对神明占卜之说极是敬畏。昨儿我请人卜了一卦,卦象显示这两日远行不吉,想必这霖霈滂沱,内藏阴邪,于军不利。”

这楼宁与裴寂有私交,他能做到参军之职,也全靠裴寂的提携。他对裴寂的行事风格比较了解,时常帮对方“顶缸”,这也是裴寂此次将他带在身边的主要原因。其实楼宁哪有算什么卦?不过是察言观色,替裴寂解围罢了。

李朝翻了个白眼,心里窝火,“他奶奶的!下雨也就算了,还卜什么卦!一个个神神叨叨的,大唐的军威都给这些人丢尽了!”他虽气不过,却不敢顶撞宰相,只得将头撇到一旁,爱答不理,悻悻地回了一个“是”字。

裴寂将楼宁、李朝的言行举止看在眼里,心下叹道:“带楼宁来,确是一个正确的做法,接下来还需要他多打配合。唉!看来黄伊榕所言不错,她为前锋上阵杀敌不易,我做的这些事,也很难啊……”

**唐朝是实行“府兵制”的,但是对于唐朝军制的解析,貌似很多资料都倾向于盛唐时期。个人觉得,对于隋末乱世这个大背景,与已经统一天下的盛世,在“用兵”上,应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表示特别想知道,当初李渊拨给裴寂的军队,到底是出自哪里?但是查了很多资料,却始终查不到详细的情况。于是针对当时的天下局面,结合我的小说剧情所需,便编下了本章的“第一路军”。另外,也很想知道,当时和裴寂一同出兵的,都有什么人?结果也是查不到……所以,只能杜撰几个角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