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魏武侯 > 第306章 府衙相见

北魏武侯 第306章 府衙相见

作者:青山隐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5:48 来源:笔趣阁

吕阳宾和姜明初两人一块儿站在太守衙门前已经有一会儿功夫了。门口执守的八名士卒目光在两人身上都转了好几圈了。

两人站在这倒也不是因为太守衙门气势磅礴,被震慑的不敢擅动。

这两是什么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尤其吕阳宾。跟随杨霖皇宫都进进出出的,区区一座太守衙门,还不放在眼中。

不进去只是因为两人一直在小声哔哔着。

姜明初斜了吕阳宾一眼问道。

“吕兄为何一定要拉着我一起过来。”

吕阳宾撇撇嘴。

“我不得有个随从、跟班什么的,也彰显一下我的身份。总不能让县子来充当吧。”

姜明初不屑地切了一声。

“你一个商贾要什么身份。”

吕阳宾毫不在乎姜明初的鄙视。

“那也不能让南楚小瞧了咱们。”

姜明初催促道:“你最好快点完事,我还要陪着师妹到城外去看看那些灾民呢。”

吕阳宾冷笑两声。

“县子不用你陪。城外有那么人帮忙,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也无所谓。”

“你怎知不用陪?”

“因为昨天我已经和县子一起去过一趟了。”

“你们两个干什么的?”

实在是见两人久没动静,一名士卒走过来喝问道。

吕阳宾立刻换了一副笑脸。

“这位军爷,我等是来给徐太守献奇物的。”

士卒上下打量着二人。

吕阳宾两手空空的,什么也没拿。旁边随从模样的人,怀里倒是抱着些东西,不过看起来也只是寻常的木头而已。

“奇物?你们有什么奇物可献的。快滚,这里不是你们能来的地方。”

吕阳宾陪着笑。

“我等真的是给太守献奇物的,劳烦军爷给通禀一声。”

说着吕阳宾将一小袋铜钱悄悄递到这名士卒手中。

士卒掂了掂铜钱,又狐疑地看了两人一眼。才把铜钱揣进怀里,扔下两个字。

“等着。”

说完,转身走进太守府。

片刻之后,这名士卒又走出来。

“你们先进来吧,太守一会儿处理完公务就会召见尔等。”

吕阳宾忙不迭地答应,带着姜明初,跟着这名士卒一起走进太守府,被带到一处待客的地方。侍女给送上茶水,吕阳宾端起来看了看,嫌弃地又放下了。

没一会儿一个儒士模样的人进来,看了看吕阳宾和姜明初。

“两位便是前来献奇物的?不知所献的是何物?能否先让在下查看一番。”

吕阳宾早就打听过了,这位徐太守养了几位眼光、见识都颇为厉害的人物,帮其筛查鉴定那些所谓的奇物。否则的话,若是有人抱着一块大石头也过来说进献奇物,那岂不是谁都能见到太守了么。

“有劳这位先生了。”

吕阳宾说着,便将拉张整体展示了一番。

和预想的一样,这位儒士也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不可置信地盯着那几块木头看了半天。

“若非世间真有法术呼?”

吕阳宾努力装出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

“先生说笑了,子不语怪力乱神。世间哪有那种东西。”

儒士指着拉张整体道:“那这是何解释?”

吕阳宾憨憨一笑。

“我等不过操持贱业,以养家糊口的商贾,哪会知道此等高深之事。”

“你这是从哪得来的?”

儒士不死心的继续追问。

吕阳宾玩味地看着儒士笑了笑。

“这个就不便对先生说了。”

这儒士也不生气。点了点头,似乎颇为理解。

“还请两位在此等候。来人,送些茶点过来。”

这回可就好上太多了。不光是有茶水的品质提升了不少,还送了不少好吃的过来。这名儒士陪着坐了一会儿,才告辞离开。

两人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一直快到午时,才有一位管事走进来,略带了些歉意,道:“劳两位久侯。太守刚忙完公务,才腾出些空儿。现在召见两位,请随我来吧。”

吕阳宾客气了两句,便跟着这名管事到了一处偏厅。站在门口,管事进去通禀,吕阳宾探头探脑的暗暗打量着。

厅中坐着七八个人,为首之人面如冠玉,五官周正,三绺墨髯飘洒前胸。

这人年轻的时候一定也是位风流个傥的俊美少年郎。现在虽然上了些年纪,却更添了一股成熟的韵味。再加上一身蓝色的宽袖长袍,托显的其儒雅随和之气更盛。

吕阳宾虽没见过徐应节,但也猜到这位应该就是太守本人。

其余几人都是儒士打扮,其中一人便是之前去查验吕阳宾的那名儒士。

吕阳宾见徐应节带着淡笑点了点头,便赶忙站好。

随后,管事便走出来道:“两位,里边请!”

跟随管事身后走进偏厅,待管事介绍后,吕阳宾和姜明初同时行礼道:“拜见徐太守。”

徐应节带着淡淡的笑容,捋着胡须观察着吕阳宾和姜明初。片刻后点了点头。

“免礼。”

两人起身后,徐应节继续道:“两位皆不是寻常人吧?”

声音居然还非常有磁性。

不等两人有所回应,徐应节看着吕阳宾继续道:“若说你是主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见到本太守进退有度还说的过去。可你的这随从也能如此,就不是一个见识广阔能解释的吧。”

吕阳宾的额头微微冒汗,没想到这位太守有点儿本事。

急中生智,吕阳宾突然道:“这全是因为太守。”

徐应节一愣。

“哦?为何是因为我?”

“太守不在主厅召见我等,而是选择偏厅,明显是不以太守的身份相欺,请这几位先生作陪也是一副友人相聚的架势,加上太守随和雅致,平易近人,我等未感到丝毫的压力,这才能不显慌乱。若非如此,我等怕是早已经两股战战,体如筛糠。”

徐应节呆了呆,随后仰头大笑。

“妙!妙!不愧是位行商,话说的确实有趣。怪不得你年纪轻轻,买卖却做的不小。你是姓吕对吧。”

吕阳宾心中一沉。

太守府果然派人去查了自己的底细。

“正是小人。”

徐应节嗯了一声。

“听勃肴先生说,你带来一件奇物,令他吃惊不小。快来展示一二,让我等也开开眼。”

之前查验吕阳宾的那位儒士起身拱了拱手。

吕阳宾回了一礼,在一旁的桌案上重又把那两副木架搭好,形成拉张整体。

偏厅顿时发出一阵惊呼,几人全都围到了这张桌案旁。

也有人跟吕阳宾似得,伸手在飘起来的那副木架底下扫来扫去,想要找出支撑的东西。

吕阳宾则学着沈兮瑶的样子,端了一杯茶水稳稳地放在那副木架上。

“这不可能!”

“简直不可思议!”

徐应节也是一副被震撼的模样,围着桌案转了两圈,仔细观察着眼前的事物。沉思了良久,手指轻轻拨了拨中间的那条丝线。

“最关键的地方应该就是这里吧?”

吕阳宾摇摇头。

“小人不知。不过这木架一旦沿着这条丝线反转,便不会再漂浮了。”

徐应节点点头。

“可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小人也不知道。”

“如此奇物,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有一名儒士好奇地问道。

那位叫勃肴先生的,也赶忙投过目光。

吕阳宾挠了挠头。

“这……在下实在是不便回答。”

闻言,徐应节也不生气,笑着挥了挥手道:“吕掌柜不愿意说就不说吧。来,你先教教我这东西是怎么弄的。”

吕阳宾上前走到徐应节近前。

“这个其实很简单。”

说着便演示了两次。

徐应节看的有趣,也亲自上手试了试,乐得胡子直抖。

“你们也都试试看,颇为有趣啊。”

说着徐应节让开了位置,让其他几位儒士也都一一上手。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闹腾了好一阵,众人才坐回原来的位置。

徐应节满脸笑容。

“来人,赐座。”

吕阳宾这才有资格下。

“这件东西不错,本太守收下了。你有何要求尽管开口。”

吕阳宾心里嗤笑一声。

这徐应节果然与传闻中一模一样,收了东西便会满足敬献者的要求。

“不敢不敢。小人为太守送来此物乃是本份,哪敢有什么要求。”

吕阳宾连忙推辞。

“哎?”

徐应节佯怒道:“身为一郡太守,岂能贪你这小利?”说着徐应节考虑了片刻。

“听闻,你又在城外赈济灾民。虽才两日但也消耗了近千石的粮食,也算是为府衙出力了。这样吧,此事就算是你代本太守去做的,消耗了多少东西,折算成钱财一并付给你如何?”

见徐应节主动说到了这事上,吕阳宾顺着道:“能替太守出力,小人自是求之不得。不过,以在下浅见,这事可不是长久之策。”

徐应节来了兴趣。

“此事你是如何看的,说来听听。”

吕阳宾轻咳了一声,坐正身子。

“太守明鉴,这灾民一直聚在建康,有再多的粮食都不够填的。最好是让这些人离开这里。据我所知,水患发生已有一段时间了,大水应该已经退了,可灾民为什么不返乡呢?”

不等徐应节回答,吕阳宾便自问自答的道:“因为他们已经一无所有了,就算回去他们也多半活不下去。

可聚在这儿,就要给他们口吃的。可粮食是有数的,城中百姓也要吃,一旦停止赈济,时间不长必会发生暴乱。若是这暴乱发生在别处,自是与太守无关,可眼下灾民大多集中于此。一旦出事,就算朝中不追究太守的责任,可太守的脸上也不好看不是。”

徐应节脸上的笑容已经收敛不见。

“你说的不错,建康城高池深自是不怕这些灾民作乱。可若是真的出事了,本太守确实脸上无光。”

其他几位儒士交换个眼神,也都纷纷点头。

“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