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魏武侯 > 第308章 完善计划

北魏武侯 第308章 完善计划

作者:青山隐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5:48 来源:笔趣阁

勃肴先生满含歉意地朝着吴远南行了一礼。

“将军担忧之事在下不敢辩驳。不过确如我所言,若是仔细操做的话,还是有成功的可能的,而且几率极大。

将军所忧者,是担心对面发现我们的一举一动。若是我们在天黑的时候突然封锁港口,将灾民全部装船。等到半夜的时候拔锚起航。最多两刻钟便能抵达对岸。就算此间有探子探知了此事,夜间无法行船也来不及报信。”

“呃,对方在夜间无法行船,我们就能行船吗?”

一旁的孟士渊不解的问道。

勃肴先生耐心的解释道:“我们是大队船只出动,必定要点起灯火,不然的话就是一场灾难。不过也因为有灯火照明,夜间行船就不成问题。”

“如此的话,一片灯火通明,难道对面不会发现么?”

“发现是肯定的。不过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情况下,又是在半夜,大魏水军只会采取守势静待天亮,不会贸然出兵的。”

吴远南点点头,承认勃肴先生所说不假。

勃肴先生继续道:“至于那些巡查的小船,因为已是后半夜,数量屈指可数,再派出船只将其引走。如此便可觅得空隙,可保船队无恙。如此便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在天亮之前把灾民全部从船上转运到对岸?”

说完,勃肴先生目光灼灼地看着吴远南。

沉默了一会儿,吴远南才叹了口气道:“这个也不是没有办法。到时候让楼船和牙船尽量靠近对岸,就算搁浅了也不妨事。如此便不需要用小船来回转运,直接让那些灾民涉水走到岸上,水位浅也不会淹死人。

等船上的人都下船了,载重轻了船自然会浮起来。而且天亮的时候江里的水位会涨一些,多少也能解决些搁浅的问题。再不济了多带几条小船,趁着涨潮的机会,小船拖牙船,牙船拖楼船。全都能从浅滩上拖出去。只要不被撞破船底,船就不会有什么损失。”

“久遥老弟,真是如此吗?”

徐应节来了精神,急急地问道。

吴远南嗯了一声。

“好!”

徐应节啪地一拍桌子。

“此事若是顺利解决,我亲自上书向朝廷为你请功。”

吴远南不屑地切了一声。

“那要是船只受损,甚至全军覆没了呢?”

徐应节一拍胸脯。

“那我也与老弟共同承担。要追究责任,咱兄弟俩一起扛。”

“说的轻巧。我统领着建康附近所有水军,一旦发生最坏的情况,只有咱们二人可扛不住。”

徐应节眼珠转了转。

“两个人扛不住,那就多找些人。这样吧,我给浔阳及其周边郡县的太守写封信。若真的出事,让这些人连同你我一起抗。城外的那些灾民毕竟是他们治下的百姓,出了事他们自然有一份责任。凭什么可以独善其身。还有,此事算我……不,算我徐家欠你一个人情。如何?”

吴远南没有立刻答应,考虑着其中的得失。

“久遥老弟,你就放心答应吧。”

徐应节突然笑着道。

“久遥老弟你忘了朝中刚刚颁行的议罪钱么?你我也算赶上了好时候。倘若真出了事,这个钱为兄替你出了。大不了你闲赋一段时间,全当是修养。一旦有机会了,为兄动用家中的力量,你也使使劲儿,恢复你的官职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吴远南这才道:“那好。那我就听义清兄的安排。末将麾下所有船只皆听太守调遣。”

之前两人称兄道弟,可到了最后吴远南识时务地以属下自居。

徐应节也很高兴。

“多谢吴将军助我。事不宜迟,将军回去后就做好准备。明日申时我便下令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进出。守城士卒、衙役全部上街巡视,若有胆敢滞留在街上者,一律抓进牢房严加审讯。

城外就全靠久遥老弟你的了。江面上要派兵巡查,查扣一切可疑船只,严防大魏秘谍暗探传递消息。

城门关闭以后,难民就开始全部进入水师大营和码头,然后封锁码头,指挥灾民一定要在四个时辰之内全部登船。子时前后全队出发。天亮以前返回。为兄在水师大营中,静待久遥老弟凯旋而归。”

“末将领命!”

吴远南回答的铿锵有力。

“府公果断异常,令人佩服。”

勃肴先生冲着徐应节躬身行礼拍着马屁。

孟士渊也赶紧随之行礼。

徐应节摆摆手,脸色凝重地看着两位幕僚,杀气森森地道:“此事就咱们四人知道。若是走漏了风声,使得对面有了防备,那定是你们二人之过,我必斩之。”

勃肴先生和孟士渊浑身打了个激灵。

“不敢,不敢。”

叮嘱完这两人,徐应节才对吴远南道:“将军快去准备吧。”

等吴远南走后,孟士渊满心疑虑的道:“府公如此仓促行事,就不怕忙中出错?”

徐应节一指勃肴。

“所有事情勃肴先生都已分析透彻,吴将军也已查缺补漏。只要不泄露了消息,让对面提前有了准备,便不会有事。”

“若是以此办法突破对面的防御,把士卒送到对岸,岂不是便可打破两军隔江对峙的局面?”

勃肴哈哈一笑。

“士渊兄想的太简单了。此番行动是以快打慢,在大魏水军来不及做出反应之前便已结束。况且运送的是灾民,不用我们准备粮草和其他东西。运完之后便会空船而返。

可若是打仗就不一样了。士卒、粮草、军械、兵刃,林林总总的不计其数。这些东西全都要准备,所动用的人力物力,便不是轻易能遮掩过去的。况且所需时日又长,再小心谨慎也会泄露出去。哪还有突袭的效果,对面早就严阵以待了。

还有一点,大魏的军士不大可能对那些手无寸铁的灾民动手。可要是士卒呢?”

孟士渊点点头。

“原来如此。”

客栈中,沈兮瑶静静听完吕阳宾和姜明初的讲述,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吕阳宾挠了挠头,犹豫着问道:“沈县子,这事你觉得能成吗?”

沈兮瑶哼了一声。

“这事已经办妥了。若非如此,那位徐太守早就将你们二人赶出府衙了,也不会让手下幕僚商议那么久。”

吕阳宾往前探了探身子。

“那能猜到他们准备怎么做吗?还有大概什么时候行动?”

沈兮瑶嘴角微微往上一扯,露出一抹弧度。

“这有什么难的。想要把这么多人运过江去,只有靠水师的战船。只不过我从未在水军中待过,各种舰船不甚了解,他们什么时候开始还真不好估计。”

旁边的姜明初开口道:“就算那太守马上同意实施此计,没有三、五日的功夫怕是无法完成船只准备和灾民装船等事宜。

何况他还要与手下幕僚商议。而以当时偏厅内的那个情况,众幕僚七嘴八舌的都想表现一二,没个几天时间怕是商议不出什么结果。这么看来少则七天,多则十日。”

沈兮瑶听完姜明初所言也心里也盘算了一番,点了点头认同了姜明初所说的时间。

“那我们就通知江对面的水师,让其五日后便开始留意江面情况,准备截杀南楚水师,乘机可让其损兵折将。”

“不可!”

沈兮瑶立刻出言阻止。

“南楚水军战船上都是灾民,若是两军发生战事,百姓必被殃及,届时死伤无数。加之慌乱间定有落水之人。一场下来得死多少无辜的百姓。”

吕阳宾哦了一声低下头,又不以为意地撇了撇嘴。

“对了,还有一事想要请教。”

吕阳宾又道。

沈兮瑶扬了扬下巴,示意他继续。

“沈县子为何要让我先出一个不着边际的主意,然后再把咱们最终的目地说出来。”

沈兮瑶的脸色就是一窒。

两人出门时,是穆建明跑出去叫住了他们说的那番话。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没什么,不过是瞒天过海而已。百姓们不也说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么。”

吕阳宾立刻反应过来。

“我明白了。我们给太守进献了奇物,太守本就有愧,想要补偿我们。这时我们却提出要为太守出力,解决城外灾民一事。虽然说出一个不可实施的计划,引得太守不快,却也不会把我们赶出去。这时候再出一个相对可行的办法,被其采纳的几率便会大大增加。”

沈兮瑶张了张嘴。穆建明给她留下的信息可不是这么说的。

“行,你明白了就好。”

“师姐,城外的情况怎么样了?”

姜明初也开口问道。

说起这个,沈兮瑶的脸上浮现出笑容。

“杨如他们几人仅仅是昨天一下午的时间,便又统合出一百多支百人队。再有今天一天就差不多能把所有人都全部编队。这其中有七成多的百姓,近三万余人愿意跟我们过江。剩余不到三成,因为家中还有薄财不舍得放弃。”

“这么多!”

姜明初有些愕然。

“但愿水师里的战舰够用,一次能把这些人都送过江去。不然我们可没办法装作不知道此事,让他们再来一遍。”

闻言,沈兮瑶和吕阳宾皆是一阵轻笑。

翌日,三人终于清闲下来。

因为没什么要紧事处理,吕阳宾继续扮演他的富商,去拜访城中各位富商,联络联络感情,打听一些情报。

按理说这些事情在青楼酒肆,花天酒地之中更好进行,奈何也没有大清早的就去青楼的。吕阳宾也只能一家一家的跑。顺便与一直负责跟他联系的内侍处暗谍联系上,背着沈兮瑶和姜明初把南楚水师的消息传递了出去。

沈兮瑶则又出城去施粥,同时也掌握一下城外灾民的情况。

姜明初本来打算陪着沈兮瑶一起的。可吕阳宾百般阻阻挠,一定要带着姜明初一起去。

姜明初自然不愿意,可是看在杨霖的面子上,姜明初虽有不满,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留在客栈。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