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魏武侯 > 地322章 前往江夏

北魏武侯 地322章 前往江夏

作者:青山隐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5:48 来源:笔趣阁

“小哥这是要到什么地方?”

小船上,船夫一边摇橹一边问道。

沈兮瑶随意敷衍了一句,没有什么谈兴。

这一路上的情形有些出乎她的预料。

建康城下四万多的灾民,沈兮瑶本以为受灾的人数已经够多的了。可现在看来更多人却不知去向。

从朝中保留的十几年前的黄册来看,现在南楚的疆域内差不多有五百万人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人口应该只多不少。

可如今所见的,都是大片大片的无人之地。人却不知去向。

而且现在多处的位置不要说江夏,就连浔阳都还有不短的路程。

“大叔,此地里浔阳还有多远?”

“小哥要去那里?”

船夫有些不解的问道。不等沈兮瑶回答,船夫又道:“离着不到两百里吧。虽说我一直在江上讨生活,也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小哥要是去那,就恕老哥不能送你过去了。不过,我倒是认识专门跑那里的大船。你坐他们的船能一直过去。”

沈兮瑶摇了摇头。

“我不去那,就是问问。”

船夫的脸上重又展露出笑容。

“不去就对了。听说那里可没什么人了。就是再往前走一些,也不容易见到人烟。”

沈兮瑶顺势问道:“那是为什么?虽说今年发了水灾,可听说灾情也不算太严重呐。”

船夫叹了口气。

“小哥你不是这里的人吧?”

沈兮瑶轻轻点了点头。

船夫见此继续道:“这里可是长江,若是今年不发灾,那么明年定然会有一场水淹决堤的灾害。今年发了灾,也不是说明年肯定就平安,还有可能继续发灾。总的来说,如果说年年有灾,那说的有点儿严重,可要说隔一年有一次,那就会漏掉一些。”

“果真如此频繁?”

沈兮瑶有点惊讶了。

之前翻看朝中保存的那些资料,沈兮瑶还以为是当地官员言过其实。是为了骗取朝廷拨付赈灾粮草,减免赋税的手段而已。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那可不是。尤其是我们这南岸更是厉害。沿岸的人家谁没有被水淹过,谁家没有因此过世的人。每次受灾以后,为了活命人们都得逃难。

有人向东前往建康、临安这些大城。还有人往南去往豫章。毕竟那里要近一些。”

这话一下提醒了沈兮瑶。

对啊!豫章也是南楚有名的大郡。灾民去了那也不奇怪。

“就没有人逃往江北的吗?”

沈兮瑶好奇的问道。

船夫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太好看。认真打量了沈兮瑶几眼,才犹豫着道:“也不是没有。往年也有一些实在过不下的,去往江北。不过人不多。毕竟在这边还有一块田地。去了那边听说是没有田地的,只能给人当佃户。”

沈兮瑶从中听出两个不一样的的地方。

“听说?往年?这话什么意思。”

“对啊!是听说。有去过江北又回来的。据他们说,去了江北可不会给你分田地。”

沈兮瑶苦笑着解释道:“他们过到江北只能算是逃户或是隐户。似这样的人可不会一下就给他们田的。必须要住够几年后,由当地的保正上报给官府,才能获取田地。在这里也是一样的,不可能随便出现一个人,当地的官府就给分一份田地吧。”

船夫憨憨地笑了笑。

“我也不懂这些,就是听人说的。”

沈兮瑶又问道:“你刚才还说往年是那样的情况,那今年呢?今年是不是不一样?”

船夫嘿了一声。船也不划了,直接坐在沈兮瑶对面,有些神秘地道:“今年确实不一样了。听说从前些日子开始,就有人流传说是只要过了江,对面就有吃有喝,病了还有大夫给看病。抓药治病什么的

也不花钱。”

沈兮瑶笑了笑。

“还有这种好事?那有没有人去?”

船夫摇摇头。

“这就不知道了。反正这些事最近几天才传到我们这来。就算要过去,你也不能自己过江去。听说必须要找到一个什么人。只有他带着过去才行。”

“哦?那到底是什么人?”

沈兮瑶好奇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这些我都是听人说的。而且那个还不在我们这附近,就连浔阳也不在,好像是在江夏等地。”

设你要想了想。

“大叔你刚刚说认识去往浔阳的大船,那他去不去江夏呢?”

“怎么小哥要去江夏?你也想去找那个人过江?”

船夫试探着问道。

沈兮瑶呵笑了一声。

“我过不过江的倒是无所谓,不过我对那个人倒是挺感兴趣的。”

“到江夏的船我也认识,我这就带你去找船去。”

说着,船夫重又走到传为,开始摇橹划船。

“大叔,还有一件事我想请教。”

“小哥,你说就是了,不用这么客气。”

“那人在江夏组织人们过江,留言都传到这里了,那江夏当地的官府为何不管?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怎么能不知道呢。至于为什么官府不管,这我就不清楚的了。”

船夫说话倒是算数,把船划过一个小河叉,又走了几里,沈兮瑶就看见一艘大船。这条船跟几天前夜里过江时所用的牙船大小好像没差了多少。

“小哥,这就是去江夏的船。你坐这种船有个几天就到了。”

沈兮瑶认同地点了点头,

大船上也已经有人发现了沈兮瑶所乘的这条小船,放了一条绳梯下来。

沈兮瑶的运气还还不错,这条船上还有空闲的房间的可用。出门在外谁也不会委屈了自己。

可沈兮瑶听完水手介绍之后,没选最贵的那些单间,很低调的跟人合租了一间房。一是为了避免被人注意到,另外也是想再打听一些消息。

房间内住的两人都是行商,行走各地见识也算广阔。沈兮瑶很容易就跟他们聊到在一起。

从聊天中,沈兮瑶也知道这条船是属于徐家的产业,乃是徐家的一条商船,往来于长江沿岸各个郡县。因为船资还算公平,各地的行商一般也都愿意搭乘徐家的商船穿梭于各地。

打听都自己想要的消息,沈兮瑶找了个借口离开房间,上到甲板上。这回坐船的感受可就比上次强太多了。

沈兮瑶一边吹着江风,一边把得到的消息都记录下来。

这条船的行驶速度可要比那些小渔船快的多,也不用担心被人打劫。徐家还是要脸的,不会作出什么下作的事情。

至于徐家的商船为什么不怕大魏水师的攻击?

这可是商船,挂着商船的标志。军队一般都不会为难这些船只,而这些商船也不会主动参与到战争中去。

当然,要除了吕子明白衣渡江的那一次。

乘船走了几天,船就已经到了江夏。

这一回沈兮瑶的身边既没有人相培,也没有接应。完完全全就要靠她一个人了。

下了船,沈兮瑶又雇了一艘小船,从一座水门进了城。找了个小客栈先安顿了下来。

接连几天沈兮瑶也没打听到一点儿关于那个带人过江之人的消息。

倒是乱七八糟的传闻倒是听说了不少。

不过沈兮瑶也不着急,城里没有,那就去乡下打听打听。

一出了城,沈兮瑶就向沿途的人打听,有没有听说有人组织着过江。

只是面对这个问题,人们如避蛇蝎,根本就不说话,都躲的远远的。

一直走了将近二十来里。沈兮瑶才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什么听说不听说的。这就是在咱们这儿发生的事。”

一名老妪兴许是看着沈兮瑶扮做男装,面貌比较俊俏。上下打量了半天,满意地点了点头。回答完沈兮瑶的问题后,就道:“小哥是哪里人,可曾婚配?”

吓得沈兮瑶连忙逃走。

再问向其他人,也都有不少人知道这件事。更是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带着沈兮瑶沿着江岸一直走了数里,钻进一处河港。冲着停着的一条船喊道:“章大哥,我这有人想要过江,我给带过来了。”

然后从船舱钻出一个人,沈兮瑶看见这个人惊讶地喊道:“章卫?”

章卫也愣住了。

“恩公,怎么是你?”

带路的小伙儿有些懵逼。

“章大哥,你们认识?”

章卫这会儿顾不上别的,三言两语把小伙儿打发走后,有些激动地请沈兮瑶上了船,又命人把船划出去这片河港。等觉得安全了,章卫才问道:“恩公,你怎么来这呢?谁跟你一起过来的?”

沈兮瑶并没有回答,反问道:“我这一路上听说有人在帮着江夏当地百姓过江,没想到原来竟是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章卫道:“前些日子,我和沈兴林兄弟奉褚小姐的命令来到这里。我俩商量着一明一暗。兴林兄在明结交士绅,打通与官府的关系。我则是在暗处,把一些因为受灾,失去了一切的人都集中起来,统统送到对面。

刚开始的时候,困难重重。人们根本就不相信我,再加上这里不少地方都有瘟疫。我便说对岸有办法医治瘟疫。

兴林兄也游说官府说瘟疫一旦流传开将不堪设想,不如让百姓自己选择去向。

我这才顺利的带了一船人过了江。

这江对面褚小姐也已经做好了准备。食物、药材都准备充足,虽然有不少人病逝,可也确实救回来一些人。

救回来的这些人都成了我的帮手,跟我又回到这边。游说更多的人过江。

这边官府也从兴林兄那里,拿到了应对瘟疫的办法。并且还跟回来的人进行了验证。现在这附近的瘟疫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我现在主要是偷偷地把不愿意在这边呆的人都送过江去。”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