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1015章进展顺利

明末之新帝国 第1015章进展顺利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华夏军在汉江码头,轻易的击溃了李朝军队的总戎军,把他们的大将李思成杀的狼狈而逃,这可是令李朝君臣为之惊呆了。

在此之前,华夏军兵临城下,他们那是小庙失火--慌了神。

而现在算是炮仗扔进了蚂蚁窝里--炸窝了。

朝廷上上下下,所有的文武官员,乱成了一团,不知所措。

两大要塞,觉华岛和南汉山城,都在华夏军的进攻之下,看那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的样子,应该就是陷落在即,两大藩屏障尽失,就是他们进攻汉城的时候了。

汉城的防御体系,也是依托两大要塞而展开的,这就相当于巨人的两大手臂,手臂都被砍掉了,人还能够抵抗敌人吗?

所以朝廷上下的官员,没有什么争议,马上就达成了一致,迅速的迁都。

大明的崇祯皇帝有骨气的很,敌人兵临城下,宁愿身死失国,也不愿意迁都,委曲求全的苟活。

而李朝的君臣们,则是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对他们来说,看见风声不对,见机不妙,马上就往北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他们逃跑多,也都不是一次半次了,想当年壬辰倭乱,丙子虏乱的时候,他们都是打不过就逃,迅速的溜之大吉,等到大明的军队前来救援,或者是各道的军队前来勤王救驾,再反攻敌人。

在这方面,他们的战术还是相当灵活的,相对于大明,则是非常的没有骨气,为人所鄙视。

但是他们可没有这方面的负担,他们认为活命比任何都要紧,只要人在地就会在,人亡地就没了。

在这一点朝鲜上,君臣们他们是有共识的,因为且看大明崇祯皇帝,兵临城下绝望之下自杀而死,其实他还有很多的地方,还可以召集很多的军队勤王救驾,但是他看见首都都丢失了,绝望之下,就自尽了,皇帝驾崩以后,天下臣民的抵抗之心,也就没有了,迅速的丢了国家。

现在的大明,虽然还有数个行省,说是在奉大明为正溯,但是已经没有了旗帜,已经没有了头领,群龙无首之下,被华夏军扫荡完毕,就是转眼之间的事情。

崇祯皇帝自尽大明亡,现在天下大多数地方,都已经认为华夏帝国就是正统,奉其为主,进入新朝。

李朝不承认这点,其实一方面出自于对大明的感情,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趁火打劫,浑水摸鱼。

因为他们发现新生的华夏帝国,虽然强势,但是他们的敌人也都很多,强敌环伺,四面楚歌,内外交困,这么多的敌人,意味着他们战乱不断,很久时间都没有办法顾及到他们,他们最好就是趁此机会扩张。

如果能把辽东夺取过来,恢复高句丽国的故土,那就是无上的光荣了,这也都是半岛许多有志之士,毕生的梦想。

就相当于中土的政治家,始终有一种大一统的思想,一旦掌管了大权,就要想办法统一天下,以证明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皇帝就是至尊。

但是他们这种冒险的想法,让他们处于非常危险的局面,自己也都料想不到,华夏军的反击,会如此的猛烈,如此的凶残,这么快就兵临城下,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所以李朝的李倧大王上下的君臣,在没有多余的选择,就决定放弃汉城,往平壤方向逃去。

李朝实行的是三都制,意味着他们有三个脑袋,砍掉了一个脑袋,还有另外两个脑袋可用,真正的生命力顽强。

因为不是第一次,所以大家也都非常的熟悉,马上就收拾细软,准备走人。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迅速的撤退,等华夏军彻底的拿下了觉华岛和南汉山城以后,他们想逃就不容易了。

华夏军围攻觉华岛和南汉山城,也都限制了他们极大的精力。

因为华夏军的部队,大多数都是使用火气,只有使用火器才能够最大的发挥他们的战斗力,所以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武器运送上来,要把武器运送上来,就得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来他们的人力,已经用到了极限。

其他的物资还好说,他们可以分开运,可以分段送,但要把这些两三千斤的红衣大炮运上去,非常的难。

两三千斤的大炮,至少要四五十个人,才能够搬得动。

这道路也都不好走,他们是从海滩上去的,这就也得防止大炮落水沾水受潮,非常的难搞,非常的缺人手。

以至于华夏军没有作战的部队,基本上都放下他们的武器,加入到后勤的队伍之中,帮忙把武器运上去。

就连郑芝豹的亲卫队,都派出了一半人马帮忙,可见他们的人手,有多么的缺。

虽然他们攻上了码头,但是也都把这里给炸毁了,在码头上的设施也都不多,以至于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人力,来把这些物资搬运上去。

不过运气好的是,后勤的人员,拿着粮食、盐巴、铜板去附近的村庄招人的时候,居然招到了不少的人手,这些人手的加入,大大的加快了华夏军搬送物资的速度。

华夏军攻入李朝,攻略汉江附近一带,令附近一带的百姓,非常的恐慌,非常的恐惧,有条件的人都往城里面逃或者是往山里面逃,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法走的,只能够留在家里,听天由命。

这一种情形,不单止是李朝的汉江之畔,就是在大明许多地方,也都存在。

每个人都知道战争的危害,很容易就会家破人亡,战争来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离开的。

像是有钱人,收拾细软,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像那些穷人,全部家当就在房子和田里,根本就走不了,走了就得饿死,进也是死,退也是死,还不如留在原地,听天由命。

华夏军的后勤人员,一家家的去敲开了这些人的门,这些李朝人十分的恐惧和害怕,以为华夏军是来抢夺他们的财产,残杀他们的子女。

不知道华夏军只是来这里进行了一番搜捕,主要是搜查有没有武器或者是收留逃跑的李朝官兵,没有这些情况,他们就撤走,临走还在问他们,愿不愿意为华夏军效力,如果原为华夏军效力的,当场就可以得到十斤米和一包盐。

这样的价格,可是非常高的价格,开始这些人是不信的,哪里有这样子招人的,这地主家都得破产,不过华夏军许诺,可以先发俸银再干活以后,当地的人就相信了,先把粮食和盐拿到手再说。

当有人真正的拿到盐和米后,这些人就兴奋了,他们奔走相告,不用华夏军去请,他们自己主动的就开始招人来,他们纷纷的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和身边的人都拉来了,有人还担心华夏军要不了这么多人,主动地表示愿意降价。

大量生力军的加入,让华夏军人手短缺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舒缓,因为有了这么多当地的人作为劳动力,帮助他们把这些辎重装卸下来,运送上岸,大大加快他们运送物资的同时,也都让他们把大量的士兵抽调出来,不再做搬运工,而是做回他的老本行,拿起武器,加入战场,上阵杀敌。

看见这么多人踊跃的前来参加华夏军的队伍,帮助华夏军运送物资,郑芝豹也没有多少奇怪的,像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不要说在李朝这里,就算是在大明内地,这也都很正常,即使两支军队在同一个地方进行交战。

只要你肯出钱,就能够招募到本地的老百姓,来为你干活,因为这些老百姓,实在是太穷了,实在是没事可干,只要你肯出钱,舍得出钱,他们一定就会拼了命地为你干活。

这不,一开始华夏军可是出动了他们的精锐士兵来搬运物资,但是招募到足够多的人手以后,这些兵就可以抽出来了,甚至他们还可以让这些民夫,把一些不会水的士兵,从船上背下水,然后一步步穿过海滩,走过了泥潭,背上岸去,只要你肯出钱,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当然,这也与华夏军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有关,在第一波攻击的时候,就带来了大量的粮食、盐和碎银、铜板。

主要就是方便用这些东西来招募当地的人手,帮助他们干活的,只要你拿出足够的粮食、盐和铜板,就没有招不到的人。

华夏军这次是出动了十万人马,前来征讨李朝,这样的人马,拿下这一个地方,完全是没有问题。

关键就是华夏军如何的把他的装备和辎重运送上去,只要把这些东西运送上去,他们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了。

他们有一个自信,他们所使用的火器,远远优胜于对方,训练和装备方面,也都优胜于对方,只要正常发挥,就能打垮敌人,他们现在所要做的,不是打垮敌人,而是彻底的把李朝灭了,把这里并入华夏的统治范围,这也就是他们在进攻敌人的时候,所采取的战略如此的奇怪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