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1016章悔之莫及

明末之新帝国 第1016章悔之莫及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华夏军打出了自信,打出了威风,可就是把李朝的君臣,给打懵了打傻了。

中土皇朝发威了以后,他们才知道,对方是这么牛逼的。

他们敢跟中土王朝对着干,那是他们跟明朝的军队合作过,知道明朝的军队,也就是这水平,也就认为中土的军队,大多数就这样的水平,就算是跟他们闹翻了,干几架,也都不用怕。

谁知道,这一个灭掉了大明朝的华夏帝国,会这么的牛逼,这么的强势,这么的能打,无负帝国之名。

这一刻,李综大王他是后悔的要死,差点想撞墙,所以他也都没有什么好犹豫的,马上再次派出了使者,表示愿意把世子交出去作为人质,向华夏帝国俯首称臣,并且作出赔偿。

当然他是死不肯认知认罪的。

虽然华夏帝国指出,这是他在幕后操纵和指使,这也是他们出兵主旨,主要就是抓拿李倧问罪。

但是这一点他是不会认罪的,在他的眼里,所有的罪过,都是臣子们的罪过,都是手下们干的,他作为大王,是不知情,是被别人隐瞒的,除了他不能交出去以外,对方就无论是要谁,都可以交出来。

为了平息华夏帝国的怒火,他愿意交出任何一个人,就是他的儿子都愿意交出去。

这一次华夏帝国他们的答复很快。

不过依旧还是拒绝他的解释,华夏帝国方面认为,这件事情就是李宗大王在背后操纵的,他必须接受审判,必须受到惩罚。

到了这一步,李倧彻底的死心,知道对方不是为了使者报仇而来,而是冲着他的李氏朝鲜而来,是为了灭亡他朝鲜而来。

此刻李倧泪流满面,痛心疾首地说道:“华夏帝国之我之心不死,诸公当上下一心,才可以击退强敌。”

如果是以前,这些大臣们还会有所怀疑,认为华夏军出兵的原因,现在已经不再怀疑了,那就是为了灭亡他们而来,这就激起了他们同仇敌忾之心。

如果是以前,这些人都在认为,只要把一些人交出去,俯首称臣,赔一些财物,华夏军自然就会退去,因为他们是控制不了这地方,掌管不了这地方的。

但是现在,对方居然不依不饶,要他们交出李倧大王才肯退兵,这就让他们意识到,对方的目的非常的不纯。

所以大臣们纷纷表示,愿意跟李宗倧大王共赴国难,共同进退。

李倧大王看见朝中的意见一致,心里面感到欣慰,他就问道:“诸公有何退敌之策,尽管说来,若成不惜列土封候。”

别看大臣们表忠心的时候,个个都非常的大声,非常的踊跃,但是要他们拿出实际的策略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拿得出来。

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华夏帝国数十万大军压境,为的就是灭亡他们而来,要击退敌人,可不容易。

在经过短暂的沉默以后,终于有人提议,向后金国求救,向日本幕府将军求救。

这一位大臣他的脑袋还是相当的清楚的,他知道唇寒齿亡的道理,李朝如果被拿下了,这就意味着华夏帝国的候锋直指日本,背后则是夹击后金国,他们不可能熟视无睹。

李朝跟后金国是敌对的,在以前,一直称对方为建奴,称对方为胡虏,就连对当年入侵他们的战役,都叫做丙子虏乱,到了此刻,他们有求于建奴,终于称对方为后金国,准备派出使者,向对方求援。

这位大臣的提议,获得了所有大臣赞同,这几乎是他们唯一获得援兵的方式,如是以前,他们可以向中土大明求援。

但是现在,大明都已经玩完了,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主子,没有人会保护他们了,他们名义上的主子后金国,压根就保不了他们,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又向日本人求助。

这两个以前都是他们的敌人,还打了一个你死我活,但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为了获得救兵,他们是别无选择,只能向他们求救了。

朝鲜君臣在定下了这两条以后,也都发下了诏书,向全天下,八道的官员和军民,命令他们入京勤王救驾,抵抗外敌。

做完这些动作了以后,朝鲜君臣也都没有别的犹豫,因为他们的细软和财务收拾的差不多了,马上就往平壤方向跑过去。

他们可是知道,如果等华夏军从容的收拾了觉华岛和南汉山城以后,就会向这里下手了。

对方现在的策略,已经很明显,就是以消灭它们为目的,所以对方压根就不急,也都不以占领汉城为目的,占领了汉城是很快可以结束了战争,但是对方并不这么干。

李倧大王在皇室卫队的保护之下,带领着五千多人马,连夜的离开了汉城,往平阳方向奔去。

当然他这一次的逃跑,称之为北狩,也是秘密的行动,他可是不敢告诉汉城的百姓,说他不要汉城,不管大家的死活往北方逃了,如果这样子,会引起全城的大乱。

当然他们也都知道这样的消息,压根是藏不住的,但是他们希望能够争取几天的时间,等他们逃到了平壤了,才传出去,到时候就是全城大乱,也是别人头痛的时候了。

反正他们逃往平壤,也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这一次有所不同,这一次他再也不能向宗主国大明求援了,而是向他们的敌人后金国和日本幕府求援。

如果是以前大明,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出兵支援他们,而现在的后金国和日本幕府则是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就算他们愿意出兵,估计也都代价不会少,甚至不会愿意离开,其实这就是饮鸠止渴,但是没有办法,总比现在渴死好。

郑芝豹他们在海军参谋部开会研究,他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郑芝豹说道:“李朝这些人,肯定没有勇气在汉城跟咱们决一死战,看见风声不对,马上脚底抹油,逃往平壤,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郑芝豹这一个分析,也都获得了其他人的一致赞同,不要说是李朝的君臣,就换做是他们,面临现在的困境,退守平壤,就是最好的办法。

像崇祯皇帝那般,敌人兵临城下,苦候援兵不至以后,宁愿自尽,也都不愿出逃的皇帝没有几个,就连作为他的敌人的华夏帝国的众多高级将领,对此也都是非常的佩服,认为此人乃是一个刚烈的皇帝,有骨气,有节气,值得尊重。

崇祯皇帝纵有万般的不是,但是在气节方面,不落于任何一个人。

比起平时动不动就自称为道德君子的人,强上一万倍,所以即使他是亡国之君,但是华夏帝国对他确实没有多少的差评。

华夏帝国定下的论调这就是,明朝皇帝算是好皇帝,但是他身边的大臣不是好人,就是因为这些大臣们祸乱朝纲,搞得朝政一片混乱,社会黑暗,才导致的大明的灭亡。

他们这些人起兵,不是为了谋朝篡位,而是清君侧,诛奸邪,还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只是崇祯皇帝不明白他们的初衷和苦心,以为他们是造反的,所以居然自尽了,令他们也为之感叹。

华夏帝国他们假惺惺的公开声称,如果崇祯皇帝还在,依旧还会奉其为主,继续为大明效力。

当然他们自己也都知道,这就是鬼话,有多少人相信这就不好说了?只不过他们现在就是这般的装饰自己的门面,就是这样说了。

大将陈文若道:“既然知道对方出逃,我等何不在官道之上布下伏兵,等他们钻进此处,将其一网成擒。”

郑芝豹说道:“参谋部正有此意,只不过上面的意思,不是将他们一网成擒,而是一网打尽,你明白吗?”

陈文若当知道,这只是两字之差,意义却是天地之别,前者就是可以命令对方投降,后者就是不接受对方投降,杀光杀尽。

陈文若眼中寒光一闪,他说道:“卑职明白。”

郑芝豹道:“既然你明白,这件事就有你率领第八师执行这一次任务吧?”

陈文若立即接令,大声说道:“喏!”不过他同时又说道:“杀鸡焉用牛刀,派一个团去就行了。”

郑芝豹说道:“狮子博兔,也要全力以赴,这一次我们来,是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李朝的问题,不让一个人逃脱,有效有利于后面问题的解决,你明白吧。”

陈文若说道:“卑职明白。”

陈文若在接令以后,马上就率领着第八师,绕过了汉城,直奔通往平壤的官道,在汉城三十里之外的一个山谷进行埋伏。

陈文若作为华夏军队后起之秀,开国也都被封为了侯爵,这次随军出征,统帅可是刘布的岳父大人,又是亲王,海军统帅,他可是心服口服,不敢有任何的异议,既然上面命令他执行,他马上去便去做。

陈文若虽然出生一文弱书生,但是经过几年的磨练,也都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军人,他也都知道什么叫做慈不掌兵,既然随军来到这里,就得听从命令,所以在战斗之前,他下达了命令:“此战全力以赴,鸡犬不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