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1052章回归故里

明末之新帝国 第1052章回归故里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而且现在更加不同的就是,他们可是皇族,当今天下最尊贵的人,整个天下都是他们的,既然出行,那自然就要浩浩荡荡,风风光光。

如果是依照刘布的意思,轻车简从,偃旗息鼓,带了卫队,一路疾弛,七八天就回到老家。

但是老佛爷同行,这就不同了,这可是皇太后回乡,光是她的仪仗扈从,就多达几百人,这才符合她的排面,凤驾所过之处,地方官员都要钱来拜见。

其实刘布也好,刘远桥也好,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扰民,最不喜欢出行鸡飞狗跳,大摇大摆,他们摆出了全副仗仗出去,这就意味着,会惊忧到地方,惊动到百姓的生活。

但是他们两个也无可奈何,自己可以简单,但是老佛爷跟着,夫人们都跟着出来,这排面就得有,不能寒酸女人。

所以他们光是收拾,就收拾了十几天之多,然后选了一个好的日子出发前往浮山。

他们离京之前,刘远桥罢朝一天,率文武百官,将他们送出十里之外,然后才回去。

这一行人打出了皇家的仪仗,亮出了旗号,有精锐的士兵护送,这一行人多达5000之众,这么多人开往一个地方,又不是军队行军,沿途保障,也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也都会成一个很大的问题,会给地方带来很大的负担。

不过皇族一直都是深明大义,他们自己定下了策略,一路东归,基本上都是不进府县,到了休息的地方,就扎营休息,至于他们吃的东西,也都会有他们的人自行携带,这些保障的也难不了他们。

要知道华夏军几万人马去打仗,后勤辎重都能够保障得好,更不用说他们这一行人了,而且还是在国境之内,那各种保障,就做得更好了,他们有驿站就住驿站,没有驿站就在野外扎营,吃的东西,由各地购买或者是京城和浮山送来,刘布就在感叹,如果不是老太太同行,他早就到家了,而且最多只用十来天功夫。

现在他们这一队人,也算是衣锦还乡,回到了地方,是要大搞建设,回馈地方的,当然以不忧民为上。

刘远桥在当上皇帝以后,正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构想,那就是把全国的官道都联系起来,还得扩大一倍,这可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

要知道官道这一个词,始于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他修建了官道,把六国联系起来,车同轨,书同文。

后面的历朝历代,也都在修官道,但是这些官道,毕竟是黄土泥路,经过风吹雨打,沧海桑田而破损,许多地方都坑坑洼洼的,很多地方说是官道,其实就是一条黄土泥路。

现在因为有水泥的投入使用,刘家军在建设方面大大的提升了效率,他们以前在莱州就铺了许多水泥路,令交通顺畅的同时,也使得了这些道路使用寿命延长。

官府已经率先在一些地方铺设新的马路,这些马路采用混凝土打底,上面在刷上一层水泥沥青,显得非常坚硬,你就是用大锤去锤,都难以锤烂,最重要的是这些马路跟别的最大不同,那就是下雨的时候,也是一样,不像别的道路,一旦下雨,就泥泞不堪,成为了泥潭,不能通行。

像许多大城市的街道,它采用的是青砖,就避免了雨天变为泥潭,但是使用青砖成本相当的高,只有那些大型城市和重点道路,才能够铺设,如果是普通的小县城,压根就没有这样的财力搞这样的路。

现在官方率先在各大府城开始铺设水泥路,他们也都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此基础上,铺设联系全国的公路,这些水泥路铺上后,就可以让华夏军在调动兵力方面,获得了大大的便利。

当然全国的第一条公路,就是京城通往莱州方向的燕莱路,早已经开始辅设,很多地方都已经通行了,这也是他们大大的提高了速度的原因。

他们一边赶路,一路欣赏两岸的景色,现在快入秋,庄稼快熟了,到处是喜气洋洋的局面。

依旧还是小冰河期,大多数地方也都受天气的影响,风不调,雨不顺,但是与前朝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官府对此事的重视,华夏朝他们在旱灾的时候,会出动军队和地方的建设兵团,帮助民众浇水挑水,浇灌庄稼,必要时扒开运河灌溉两岸农田。

在洪灾的时候,也都会迅速的出动他们的军队,加入了救灾的行列,是十分的得力。

同样是天灾,只是处理和应对的方式不同而已,刘远桥他们也都不能令风调雨顺,但是却可以令百姓都有一口饭吃,能活下去,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民变,没有产生动乱。

只有天灾,没有**。

百姓见官如此,亦加入其列,官民一心,众志成城,共抗天灾。

他们的努力,终于到了丰收的季节。

刘布看到两岸绿油油的庄稼,看到田里面的老百姓脸上现出的笑容,心里面感到有些骄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做人只能够努力的与天抗争,与地抗争,努力的活着。

他们一行人回到了莱州,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山东自古出豪杰,也都出圣贤,但是却从来没有出过皇帝,刘家可算是山东人首一位皇帝,而且还不是地方政权,还是大一统的统一天下的全国政权,这可以说是当地人的骄傲。

加上刘家的名声一向都不错,非常的好,民间的支持率和声望就更高,对于皇太子回来莱州,建立登莱直辖府,老百姓都是此欢迎的态度。

老百姓都明白一点,建立直辖府,这就意味着这里地位的提高,甚至提高到南京的级别,注定这一片地方要发展起来,所以当地的乡绅和老百姓都欢欣鼓舞,纷纷的赶来欢迎太子一行的到来。

刘远挤对于母亲和儿子离开了京城,回到老家,其实是有些不舍,但是过了几天以后,就觉得非常舒坦了,对刘远桥来说,只有一个老娘可以管束于他,老娘不在,压根就无人能管,无人能约束他了。

不过是在朝中却传来了一些不好的风声,那就是朝中的高官是支持建立直辖府,但是旨意宣布出来以后,朝中的大臣们是议论纷纷,很多大臣还是反对的态度,特别是言路,议论纷纷,因为这会造成国中之国。

朝廷都察院山东道御史张康年,更是直接的上书给皇帝,公开的批评这种行为,认为这是造成分离势力,造成国中之国,唯恐会尾大不掉,造成动乱。

这样的奏折,令刘远桥非常的恼火,非常的生气。

要知道他当上皇帝以后,他就小心翼翼的处理儿子之间的关系。

儿子他也是如此,也是这样子小心翼翼的处理关系,生怕一不小心,引发了误会,引发了不可收拾的后果。

其实这样的情形,是让远桥非常恼火的,刘布就是他的儿子,刘家所有的东西,最终会传给刘布,在这儿子出生之后,他就以这儿子为荣,因为这就是他的血脉,就是他的传承,他愿意为他做出任何事情。

以前他是闯荡江湖,快意恩仇的大侠,在接管家族业务,有了儿子以后,他才正真正正正的当上刘爪家族的族长,那些他以前都不喜欢做,不愿意做或鄙视的活,他都干了,一切为的就是他的家族,为的就是他的儿子。

尽管儿子长大后非常混帐,非常的不好,但是他也都没有嫌弃,人非圣贤,熟谁无过,年轻的时候都爱玩,等到有了责任心以后,就会沉淀下来,就会成为居家圣贤。

果然是如此,当儿子成家以后,就开始变成了居家好男人,变成了居家圣贤,就像自己年轻时一般,这令刘远桥非常欣慰。

然后是父子联手,闯荡天下,打下了大大的江山,把刘氏家族的声望,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对此刘远桥是非常骄傲,非常引以为荣的,他相信千百年后,他们父子之间的事情,都会是佳话。

但是当上了皇帝和太子,地位不同以后,就没有以前那种如鱼得水般的关系了,双方有些隔阂,儿子在装病,儿子在夹着尾巴做人,其实就是不想引发误会。

对此刘远桥是感动。

他们父子也都知道,作为皇帝和太子,就是天家,天家无论什么事情,都会被别人议论和评价,他们这样子做,也是迫不得已。

现在好了,尽管他们一再的退让,还是有人说闲话,终究还是有人非议。

刘远桥对此是非常的恼火,非常的不痛快,他就认为,这些人吃饱了没事干,就是在这里挑拨他们父子的关系。

正所谓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他们两父子,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避免这些问题,就怕踩到这方面的雷,偏偏就有人把他们往这方面推,偏偏就有人引发这面的事情,让他愤怒到极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