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1053章龙有逆鳞

明末之新帝国 第1053章龙有逆鳞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刘远桥越想越怒,要知道,他现在可是天子,俗语有话,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刘远桥大怒之下,马上召集了紧急的朝会,当中极殿的钟声,当当当响起的时候,大臣们相当的奇怪。

此时已是午后,政府部门都有习惯喝下午茶,现正包喝下午茶,吃点心的时候,皇帝刘远桥也应在品着下午茶吃着点心,正是他心情最好之时。

其时从来不会谈工作,如果是在工作时,刘远桥还会跟工作中的大臣们一起喝茶聊天,十分相得。

但此时刘远桥,却是龙颜大怒,召集朝会的钟声,一声比一声急,所有大臣们都知道,这是紧急召唤,所以他们都不顾现在是休息时间,马上就往金銮殿方向奔了过去。

很快,全体大臣就齐集,除了派遣候地方公干的大臣以外,其他有身份有地位的,都来到了这里,风宪御史开始唱名,能到的基本都到了,马上宣布上朝。

大殿气氛紧张肃杀,刘远桥满脸杀气,坐在金銮殿的皇座之上,接受了百官的朝拜以后,大声的说道:“御史张康良,居心叵测,挑拨皇家关系,此举与汉之江充何异?责令廷杖五十,以儆效尤!”

此话一出,朝廷大哗!

刘远桥当上了皇帝以后,因为长袖善舞,手段出众,跟大臣们的关系也相当的不错。

比起前朝的剑拔弩张或看不见的明争暗斗,高明许多。

但是此时,居然公然的要廷杖大臣,就那是相当的少见,令人生气之余又惊奇万分。

张康年昂然而出,跪伏于地,大声道:“臣为御史,当据实而言,并无半点私心,苍天可鉴。”

皇帝这才刚刚下诏,大臣们就纷纷的求情,要知道张康年为人耿直,以敢言而著称,前朝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督查院里面的御史,是十几年的老御史,不党不群,为孤臣也。

谁知道刘远桥却非常生气,他断然拒绝的大臣们的求情,冷冷道:“御前侍卫都不长耳朵,要朕亲自动手?”

皇帝发怒,侍卫不敢怠慢,立马动手,张康年被扒去了官服,按倒在地上,由几个如狼似虎的侍卫,拿着大棍子狠狠的往大屁股砸打,每一棍打下,都打了皮开肉绽,血都飞出来。

刘远桥所说的重重打,侍卫们那是真真正正的重重的打,不敢丝毫的放松,每一下打下来,都打得他大声的惨叫,哀嚎不己,这令朝廷中的大臣们,脸色苍白,愤怒不己,纷纷的再次请求。

这些侍卫可都是精明人,看见皇帝如此震怒,知道张康年此人,那是触动了皇帝的逆鳞,暴怒之下,要惩治于他,只怕是致其于死地。

这些负责廷杖的侍卫们,揣摩圣意,对张康年狠狠的砸打,居然就在三十杖的时候,一仗打在他的脊梁骨,当场打断,令其吐血而亡。

侍卫叫道:“犯官受刑不过,当场气绝。”

这可是在金銮殿之上,居然当场就就杖毙了一御史,大臣们的怒火一下子点燃了。

自从朱元璋设立言官这一个特殊身份的官员开始,形成的就是以小制大的做派,他们官职虽小,却是可以制衡一二品大臣,这就是典型的以小制大。

都察院的御史,六科的给事中,官位虽然很小,但是却可以闻风奏事,弹劾朝中各种不当,不因言获罪,这可是把这些大臣们都搞得狼狈不堪,也是大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这特色也延续到了华夏朝。

但是皇帝居然因为御史一道奏折,而当场的将其打死,这可是捅了马蜂窝,令所有的大臣们,都伤心不已,他们认为这是对大臣最大的冒犯,刑不上仕大夫,他们纷纷的上书谴责这种行为。

本来大臣们认为,皇帝打死人,气应该是消了,那么这一次的上奏求情,皇帝再退一步,大家就算是找了坡子下马。

谁知道皇帝冷冷道:“削去一切功名待遇,其三族不得科举,不得为官。”

大臣们看到皇帝如此不给他们面子,激怒了所有的人,大多数的大臣都跪在了地上,再次向皇帝求情,并且表示如果皇帝不认错,不收回成命,惩罚打死人的凶手,他们就不干了。

皇帝十分的生气,他大声的说道:“死了张屠夫,就得吃带毛猪了?这天下愿意当官的人有的是,尔等不想当官,马上滚蛋,吏部听旨,所有请辞者,当场应允,今日走人之人,永不叙用,其子子孙孙,永远不得科举,永远不得为官。”

这就是刘远桥强势和狠辣的地方,他不生气的时候,温润如玉,跟大家有商有量,但是如果发火的时候,那就得让这些大臣们知道他的厉害,知道他的强势,知道什么叫做天子一怒,伏尸百里。

大臣们看见皇帝震怒,他们这才知道害怕,很多人随着大众,准备一起向皇帝发难,迫其屈服。

结果皇帝根本就不吃这一套,而且还做了最为严厉的惩罚措施,这就意味着,今日离开了朝廷,永远不会有再回来之日。

刘远桥毕竟是华夏朝的开国皇帝,一向是强势而闻名,如被官员们威胁,他就不是太祖皇帝了。

而且现在毕竟也不是言官横行的大明朝了,皇帝都要受制于言官,而现在的刘远桥,真正称得上是一个狠人,强势的压制的这种风气。

因为他知道,如果不压制这种风气的话,可能他与刘布之间的父子关系,都受这些人的限制,最终走向了不可控制的方向。

当官的心里面坏不坏,自己知道。

想当年的万历皇帝,可是跟文官们斗了几十年,也不能把福王立为太子,只称退让,立国本之争,以官员大获全胜而告终,当时文官是庆祝他们的胜利,以为此举是维护了纲常伦理。

但是也都证明了这一个做法,是错的,朱常洛虽然是皇长子,都是一个短命鬼,大明如果不是在短短的八年之内,就死了三个皇帝,朝政不至于混乱到灭亡的地步。

东林党及其大臣们所拥护的朱常洛现在骨头都化了,坟头上的草比人头高了,而一直被东林党所抛弃和看不起的福王,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大明朝只要朝政不乱,建奴想打进来,抢夺大明的地盘,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现在好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把自己折腾得灭亡了,刘远桥就是这种情形之下的得益者,也都深深的为此警惕,华夏朝如果用明朝的那一套,估计100年都撑不了。

当然刘远强如此的强势,也都与他掌握了军权,拥有朝廷各部门高官的支持有关。

华夏帝国是在大明的废墟上建立的一个国家,他们深深的明白大明的每一处弱点,也都深以为然,所以说这些官员还死抱着以前在大明的那一套,在这里是行不通的,最起码他们是不会吃这一套。

如果在前朝,文官们会为此而抱团,刑不上士大夫,这就是与仕大夫共治天下的体现,居然当庭的打死了一名官员,这简直就是不当天下读书人为人,这些人非得抱起来,跟皇帝做对不可?

但是当今的皇帝,实在是太强势了,也都太厉害了。

别的就不说,天下的读书人,就不可能抱团起来,对付这一位皇帝。

他可是圣衍公的女婿,也就是圣衍公半子,跟他对抗,就是跟圣衍公一家子对抗。

其二,毕竟他已经掌握了大权,现在可是明言的发话,有谁敢跟张康年抱团结党,一律逐出朝廷,永不录用。

要知道皇家说得出做得到的人物,在前朝那么多大臣们,党斗党争失败以后,就退出朝廷,还会有东山再起之日,如果让皇帝加上了一句,永不录用,基本上就是没得混了。

并强硬的规定,连子孙都不允许参加科举,这可是真的把这些人往死里整了,即使再有骨气的读书人,也不敢说让自己的子子孙孙,终生不读书,世代不为官,如果是那样,读书还有何用?

刘远桥的这些政策,是极大的震慑了这些人,让他们不敢乱来,刘远桥也就是知道,朝廷中这些文官势力开始抬头,在开始跟新朝做对。

主要的就是因为他们在大明那里混惯了,现在朝廷不吃他们这一套,心里面就不舒服,就开始怨天怨地怨朝廷怨皇帝了,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只有听了他们的才是好。

刘远桥非常的不爽,刘远桥为人虽然看起来好说话,但是只是看起来而已,他也有逆鳞,龙之逆鳞,触之必死。

刘远桥可是因为与儿子之间的关系而头痛不己,他在处理这些事情方面,都是小心翼翼,就怕引起误会,这些人倒好,怎么恶心怎么来,这真是令他生气到了极点。

刘远桥为人非常的深沉,称得上胸藏城府,一向都是喜怒不形之于色,但是这件事真正是把他激怒了,让他气到了极点,在这一刻,他目露凶光,只想杀人泄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