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547章摊派剿响

明末之新帝国 第547章摊派剿响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温体仁他带头捐了款,朝中的大臣也都纷纷的捐了,大家都是有样学样,并且有很多官员他还认为,人家首辅大人是堂堂大明帝国的首辅,领导群臣,管理朝政,人家才捐一年的俸禄,他们官小位小,怎么可以学人家首辅大人呢?

所以很多侍郎以下一级的官员,他们就捐半年的俸禄,美其名曰,不能跟大佬们相提并论。

结果朝廷文武百官,募捐下来才弄到了五万多两银子。。

这五万两银子,如果是落在一个人的手上,肯定是一笔巨款,但是如果要给十几万人作为开拔费,估计是远远不够的,连皇帝都大失所望,他都拉下了脸,不要皇帝的身份向大家募捐要钱,居然也只是要到了五万两,这也太少了吧?

这时候皇帝他倒是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朝廷没钱,可以向当官的要,那既然朝廷没钱了,是不是也可以向城中的达官贵人和商人们要呢?

但是皇帝提出这一个建议的时候,大家都不吱声,就连温体仁他都不敢吱声了。

上次温体仁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可是惹来了众怒,令大家都非常的生气,他现在再也不敢如此的自作主张了,她知道她的名声本来就不好,如果再出了一个馊主意,估计大家会把他恨死。

但是崇祯皇帝他可是在这一次向官员们的募捐之中尝到了甜头,连当官的都可以捐,凭啥不能叫那些勋贵和商人们都捐一点点?要知道现在可是为了大家,为了大明,可不是为我自己一个人。

所以他就指定了这一次由内阁牵头,六部配合、督察院监督,大理寺复核,一定要在三天之内凑出五十万两银子。

这五十万两银子,也不是给国库或者是内帑的,直接就交给洪承畴的大军,让他们作为开拔费,迅速的拦下。

洪承畴和卢象升他们上书求响,说的也只要五十万两银子,有了银子,他们就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先把兵派去攻打山东再说。

既然皇帝都下令了,大家也知道推塘不得,只好硬着头皮干这样一件事了。

但是这些当官的不要看它看起来愁眉苦脸,不情不愿的,事实上每个人都乐开了花,皇帝摊派给他们,也没指明要他们出,那就可以在京城里薅羊毛了。

京城里面这么多的达官贵人,这么多的老百姓,哪个没有钱?每家每户都摊派个几两,不要说是五十万两,就是一百万两也都不成问题。

而且既然向全城的收税了,他们这些经手的,少不得分润一点点,补偿上次捐款的损失,所以说皇帝强压下来的,表面上是苦差,实际上就是一个优差,让他们可可以光明正大的,名正言顺的伸手要钱。

这一点估计是崇祯皇帝他死也想不到的事情。

这也都符合大明现在的国情,那就是上面有各种摊派和加税,朝廷收税百两,最终官员们就会折腾出万两来,其中的好处到了谁的手上,这就不用说了。

结果朝廷马上就发下了诏令,就在京城地区摊派五十万两的银子,名曰剿响,主要就是凑银子给洪承畴和卢象升的军队,让他们去攻打刘贼。

只要他们去攻打刘贼,收复山东,恢复了运河,这粮价就会降下来,大家这日子就会好。

但是朝廷这条诏令一出,可都令老百姓们骂娘了。

朝廷要收钱,要收税,都做到了毫无底线的地步了,居然用摊派的方式向他们加税,这天下不是皇帝的吗?不是士大夫的吗?凭啥天下有难,就让我们老百姓掏钱,你们就不用?

如果说给别人还好?给洪承畴和卢象升的部队,大家一听,心里面就冒火,非常的不爽,要知道京城被围困的时候,大家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他们两个来救。

结果在建奴围困京城,肆虐北直隶地区的时候,他们几个人组成了重兵集团,慢吞吞的过来,而且还是等建奴走了以后才抵达,说白了就是来了跟没来没什么分别,现在倒好,请神容易送神难,还得花钱把他们送走,老百姓们士气的骂人。

本来洪承畴的名气就很差,卢象升稍好,但是他们两个都被京城的老百姓骂的狗血淋头,骂的不当人子了。

朝廷的官员一向都是狐假虎威,拿着鸡毛当令箭,这一次拿的可是真正的尚方宝剑,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放开手来摊派要银子了。

他们如此大举的作为,可是令这些老百姓苦了,崇祯皇帝他倒是说得明白,这次收税主要是从达官贵人和富豪商人那里收取,至于普通的老百姓就不要打搅他们了,石头里面也炸不出油水来。

但是当官的一出手,又有几个会向达官贵人们下手,要知道这些朝廷的勋贵,个个背后都有后台,有靠山的,你向他们伸手要钱,他反手就能打你一个耳光,教你做人。

而且大家都是当官的,官官相护,何必狗咬狗呢?所以他们就决定向那些没有后台的商人和老百姓下手,纷纷设卡收税或者是强行的派出衙役,上门收税,收不到就抢,反正就要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凑出五十万两银子来。

如此一来,京城里面的老百姓可就是遭殃了,如果要向那些当官的达官贵人收几十万两银子,说不定谁是抄几个奸臣就能够抄出大量的银子来了。

但是他们不向当官的下手,偏偏向那些苦哈哈和老百姓们下手,逼着他们交,没钱就逼着他们卖田卖地,都要凑出钱来,这可是令京城鸡飞狗跳,水深火热了。

此时的周辉他也在京城之中,对于这些官员的所作所为,他算是长见识了。

张凤翼死了以后,皇帝可是下令抄他家的,由东厂和锦衣卫负责抄家,但是锦衣卫和东厂抄张凤翼家的时候,最终也就是抄出了两万多两银子,上交给国库。

他们还称赞张凤翼为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为官还算是清廉,没有抄出什么观财宝来。

只有周辉他知道坑的要死,至少大大部分的钱,都让这些锦衣卫和东厂的人私吞了,或许连朝廷那边都有份,否则这么大的事情,很难能压得下来。

据周辉所知,光是他们刘家送给张凤翼的钱,就不低于二十万两银子,现在倒好,这些人去抄家,都给独吞了,周辉他就可以肯定,张凤翼的财产不会低于一百万,结果都让这些当官的黑了,皇帝只是啃了一点骨头,还笑眯眯的高兴的不得了。

比如说这一次,皇帝的本意是向这些达官贵人们收税的,毕竟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上层精英,是这个国家政策下的受惠者,在朝廷有难的时候,让他们伸手帮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当官的他们应该积极主动的捐资捐物才对。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这些当官的不单没有捐资捐物,还趁机的敲诈勒索,搜刮老百姓,本来只是让他们向勋贵和商人收税的,结果他们矛头一转,就变成了向老百姓们收税,搞的京城鸡飞狗跳,怨声载道。

这就是大明的特色了,大明的特色就是有钱的不用交税,没钱的却要交他负担不起的税,直到他破产为止,流寇为什么有这么多,流寇就是这样子产生的。

周辉他看见这些当官的如此折腾,他心里面还高兴,这些人越能折腾,越能拆大明的墙角就越好,只有大明根基倒塌了,它才会完蛋。

刘家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起兵造反,就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大明还有一定的民心,等他的民心都消耗的差不多,百姓都怨恨了,就是他们出手之时。

周辉他来京城,主要就是收集关于洪承畴和卢象升部的情报,看见这两支南下进攻他们的部队,居然因为没有粮饷而没有办法出发,这些在刘家军那里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他们闹响能闹得这么大,也都与周辉他的策划有关,洪城畴和卢象升的部队本来就怨声载道、怒火冲天,经过周辉他们的人的挑拨离间,这些人一下子就炸毛了,不干的不干,逃跑的逃跑,令他们士气大乱。

可以说周辉他们的人,不是正规的军队,却发挥了正规军队都发挥不出的作用,令他们这支强大的军团,还没有出发的时候,自己就差点崩溃了。

即使是不崩溃,这些士兵的士气也都降到了底点,连那么会忽悠人,那么会画饼充饥的卢象升都无能为力,更不用说洪承畴了。

如果是正常年份,洪承畴和卢象升他们现在已经为南下做准备了,但是他们现在两位大官,每天所做的就是,去各个军营里面视察处于暴走边缘的士兵,他们安抚士兵,让他们耐心等待,朝廷的钱粮很快就会来。

周辉看到这些场面,他是摇头了头,想不到大明帝国居然会困难到被五十万两银子,就困住了手脚,逼到了墙角的地步,他们为了五十万两的军费居然搞到了京城鸡飞狗跳、民不聊生。

可以想象,崇祯皇帝是下令他的官员摊派五十万两银子,但是这些官员他在征收的过程中,至少收个三四百万,否则怎么够他们截留和分润,这几百万两银子摊派下来,京城就变成火药桶了,百姓就会怒火冲天,怨气冲天了,这正是帮了刘家的大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