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796章唇枪舌战

明末之新帝国 第796章唇枪舌战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秦良玉说道:“你凭什么说这一句话?”

陈述仁说道:“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能以义乞丐和和尚的身份,从淮泗崛起,号令天下豪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他能成如此之大事,是因为他的祖先埋葬了一龙穴宝地之上,有了天命,自然有如神助,无往不利,中都凤阳,祖陵门口就写着天下根本几个字,但是现在中都凤阳,早就被攻破,皇陵也都被毁,自古有谁的祖坟被毁,还能够平安无事者?”

这一句话说出来,即使是秦良玉都不免说不出话来了。

华夏人自古以来就有祖宗崇拜的情结,认为祖先有灵,可以保护后世子孙平安无事,所以对祖先的祭拜,是非常的隆重,在许多人眼里,这比祭拜宗教神灵还要慎重。

而在西南这一带,更加是流行拜鬼的风俗,对于祖先的祭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是每一年最为重要的盛事,其领头的便叫鬼主,风水堪舆之术在这里也都非常的流行,每个人都相信一运二命三风水。

任何一个家庭,只要条件稍好一点,都会把祖坟修得好好的,希望它可以护佑子孙平安富贵。

他们这些人的祖先,也都被安排埋葬在风水宝地之上,每年都隆重的祭拜。

如果他们从任何角度来攻击大明朝廷,秦良玉都有足够的理由进行反驳,就是对方用这一条进行批评的时候,她无言以对。

祖坟被毁,龙脉断绝,皇气外泄,唯一方法就是重修祖陵,奈何凤阳在华夏军上手,朝廷不得染指,唯望洋兴叹。

陈述仁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是咱们作出选择之时,大家应该,知道咱们的祖先当年就是明白,忠臣择主而侍的道理,所以才能够有咱们的今天,如果咱们执迷不悟,坚持以石头去碰鸡蛋,就不知道明年今日,有谁会来祭拜咱们?”

秦良玉看见对方铁了心要投降,知道很难令对方改变,说道:“你们一心一意的为华夏军说话,对方给了你们什么好处?”

陈述仁说道:“华夏军保证,只要放下武器,不做出任何敌对华夏军之事,他们可以保证,咱们保留现状,并且实住免税三年。”

这样的条件,就是这些人他们所想要的,石柱一直就处于高度的自治状态,这些当官的和将领们,就是当地的小地主,就是小老板,就是既得的利益者,他们只希望眼前的生活,一直延续下去就好,为了这样子,他们可以为大明朝廷征战四方,平定内乱。

但是同样也可以因为这一个原因而向新的朝廷效忠,而且对于每一个军官团体中的人员来说,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他们的这一份家业,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祖宗传下来的,他们有义务要传给自己的儿子,传给自己的后代,世世代代传下去。

西南土官土司制度十分的流行,这一代穷山恶水,汉苗杂居,在一些大城镇里面,自然是由汉人来主导,但是在这些深山老林和穷山沟里面,还是以苗、尼(彝)、土等人为主,中央朝廷如果不通过这些土官和土司,就没有办法控制这些当地的百姓,掌控当地的地盘,所以才会有土司的制度。

也就是因为有土司的制度,这才令西南迅速地纳入了中原朝廷的掌控之中,并且稳住了几百年。

在这一片土地上,几大家族世代统治的这里,中原城头变幻大王旗,朝廷换了几个,但是他们依旧还是统治着这一片地方,出了名的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土司,比如说他们之间资格最老的水西安氏,安氏到现在,已经一千一百多年了。

就算是小字辈的石柱土司,他们也都传了五百多年了,也可以这么说,他们能够传衍到此,凭的就是他们的祖宗家法,所以在他们的眼里,祖宗家法是凌驾于朝廷律令之上的东西。

这样的条件,不说是别人,就连秦良玉都有点无法拒绝,若非她忠字当头,就一定会同意的,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别无选择的局面。

石柱土司能够延续在今天,也不是因为他们一直只是效忠一个主人,一开始他们是效忠赵宗天子,跟着是蒙元、元末天下大乱之时,他们还效忠过明玉珍的朝廷,但是到了此刻,又到了选择之时,每个人都认为,又到了决择之时了。

别人这么认为,秦良玉可不是这么认为,他们作为大明朝廷的坚定支持者,决计不能在大明朝廷有难之时对他落井下石,所以秦良玉还是那一句话:“不行!“

这一句话说了出来,可是令军官们的脸色非常的难看。

秦良玉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在宣慰司之中的地位更是无人能够相比,如果她说不,就没有人可以动摇她的决定,即使与大多数人的意愿相违反,但是千千万万的士兵,还是会听她的命令。

这就让中军大帐进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陈述仁等带领的众多的军官进来逼宫,他们说服不了秦良玉。

秦良玉能够掌控大军,自然是因为她手上有一大票忠心不仁的军官,马家军和秦家人就是其中的核心,这些人愿意为她冲锋陷阵,沙场杀敌,但是现在让他们杀自己的亲戚朋友,这就是令人犯难了。

陈述仁看到了此处,他不免是十分的气愤,他说道:“将军你这是要铁了心逆天而行,置石柱百姓的生死于不顾吗?”

秦良玉说道:“本将正是为了当地的百姓,这才不会愿意为华夏军效忠,人若无礼义廉耻,又与畜生何异?有朝一日去到了地下,面见祖先,也都无言以对。”

陈述仁眼中渗出了可怕的目光,他说道:“保住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才是对祖先最大的尊重,各位将士为了保住祖先的光荣,为了让咱们的子孙可以在这一片土地之上继续的繁衍生息,本官宣布,从即日起,归顺华夏朝廷,听从其号令,愿听从我者,且到左边来。”

他率先决定,站出了一边,在场有一百多名军官,至少有六十多人毫不犹豫,哗啦啦的就站在了他的身后。

而秦良玉也不是没有人支持,在她一力坚持以后,许多一开始听从别人唆摆和挑拨离间而来闹事的人,看见将军有了决定以后,他们也都不敢乱来,而是原地不动,双方势均力敌,就形成了对峙的状态。

看见对自己有了决定,晓以大义以后,还是有这么多的人愿意为自己卖命,听自己的话,秦良玉是非常欣慰,也不枉自己提拔了这么多人。

陈述仁和冉世杰想不到情形会演变到如此的地步,他们在有了如此优势的情况之下,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愿意跟着毫无希望的秦良玉去送死,这令他们十分的震惊,陈述仁惊道:“难道你们不知道跟华夏军作对,就是死路一条,甚至你们的子子孙孙都活不下去?”

秦良玉说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尔等作为,却是连本将这妇道人家都不如。”

十四万人齐解甲,没有一个是男儿。

陈述仁说道:“并不是因为我等贪生怕死,而是为了百姓,为了未来,你们可曾想过,如果再次打仗,这么多士兵吃什么?”

陈述仁看见没法正面的逼迫秦良玉同意,他们只能够选择迂回的方式。

石柱本来就土地贫瘠,只能够勉强的养活当地的数十万百姓和居民,如果贸然涌进了这么多的外人,还有连年不断的打仗,他们又拿什么来养活这么多的官兵。

当这里变成了战区以后,当地的百姓肯定没有办法进行耕种,最终除了饿死,就没有别的办法。

在西南这一片土地上,战争往往就是延绵数十年之久,比如说从天启二年爆发的奢安之乱,直到现在还没有彻底的平定,这是因为双方一直在这土地上进行反复的绞杀。

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要彻底的削弱对方的潜力,主要的问题,就是只要有钱有粮,就能招到人,在没有彻底的断了对方的钱粮来源之前,很难将敌人彻底的剿灭。

这也意味着在这一片土地上的战斗,很多时候都在摧毁对方的基础,在防止和破坏对方的耕田方面下文章。

所以陈述仁担心,一旦打起来,对方肯定会破坏他们的耕田,如果无法耕田,就不会有粮食,就没有办法打下去,粮食就变成了最为关键的东西。

即使是再彪悍强壮的士兵,也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也不可能不吃饭,即使他们不吃,家里面的老人小孩要不要吃?

不要以为这一个问题很俗,他们这些人可是见惯了事情,就是因为在很多的斗争中,都是采取这种方法,把对方的山寨和村落进行围困,然后再在整村整寨的人都饿死。

在这一片土地之上,饿死的人,比战斗战杀死的人更多,粮食始终就成为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以前他们为大明效力,朝廷给了大量的粮食他们,现在朝廷还会给他们粮食吗?华夏军还会允许粮食运进来吗?如果一旦打起来,他们除了饿死,就没有别的办法,这一点就连秦良玉都没有办法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