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797章孤身劝降

明末之新帝国 第797章孤身劝降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正当双方坚持不下的时候,戴千元昂然走了进来,向双方作了一个四方揖。

戴千元知道,现在形势危急,而且双方也正处于一种爆发的状态,所以他没有穿上铁甲,没有拿着武器,空着双手进来。

秦良玉也认识戴千元,双方交情还不浅,因为秦良玉以前就在戴千元的老爹老爷子帐下听令过,双方的关系都不错,像这些地方官员,大家基本上都认识。

秦良玉说道:“今天这一切,就是你这一个人在搞鬼吧?”

戴千元没有否认,他说道:“咱们这只是想给兄弟们和百姓找一条活路。”

秦良玉森然说道:“卖国求荣。”

戴千元道:“活下去,比任何都重要,这应该也是你们土司家族的祖训吧?否则你们早在几百年前,就应该被蒙古人灭掉了,不复存在。”

秦良玉道:“戴老爷子一生忠义耿直,为国战征,居然生了你这么一个儿子,出卖了四川,死后有何面目见祖宗?”

戴千元道:“当然有,为什么没有,咱把兄弟们带出去,又把兄弟们带回来,俯首无愧于天地,为何不敢见祖宗?”

对方居然也能够在大义之上对他进行回应,这是令秦良玉始料不及,他说道:“今天本将便为国除害,杀了你这个奸贼。”

虽然她就拔出了宝剑,一剑向对方劈去,戴千元也都没有闪,他知道论起武艺,他还真不是秦良玉的对手,对方可是武艺高强的女中豪杰,都是亲自手持长枪,骑着白马,冲锋陷阵。

而戴千元更多的时候,是躲在阵地后面指挥作战,也是因为这种原因,秦良玉早就是四川的总兵官了,而他只是副总兵的级别,估计副总兵也都做到了顶了。

但是戴千元没有闪,并不代表大家看着他被砍死。

因为这些人就知道,戴千元就是华夏军派来的使者,如果他当场的被他们的人杀死了,估计华夏军就会有了明确的答案,知道他们不愿意投降,所以他们这边马上有几个军官,挡在了戴千元前面。

这几名军官身披铁甲,当然他们也都不敢对秦良玉下手,只是用身体护住了戴千元,秦良玉的宝剑砍在了这些人的铁甲上面,划出了一道划痕,但是却没有杀伤到人。

一是对方身上披着铁甲;二是秦良玉都认识这些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部下,自小看着长大,手把手教导出来的部下,如果不是十恶不赦之人,她还真不能亲手杀了这些人。

秦良玉气得发抖,她说道:“你们居然护着这反贼。”

戴天元说道:“这就是人心所向,将军不会不知,大明气数已尽,死抱着大明,除了让自己一无所有,家族灭亡,就没有别的后果。”

秦良玉说道:“尔等奸贼,永远不缺为自己开脱的借口。”

戴千元道:“人人都提倡忠义廉耻,孔家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为何在这关键时候,孔家都投降了,反而是我等粗鲁武人却要为国尽忠?”

这句话算是击垮了很多人的心理防线。

大明两百多年重文轻武,把武人的地位压制到了最低点,也把文官的地位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不说总兵得向地方的县令行礼,朝廷所有的文官,一旦他的父母去世,就必须马上上书丁忧,因为父母死都不丁忧守制,这就比畜生还要畜生。

但是武官却不需要,曾经御史上书朝廷,要求武官同样也要执行这一条,但是直接的就被朝中的言路官员、清流官员给驳回了,他们认为一群无耻匪类,凭啥讲忠孝廉耻?

说白了在朝廷诸公的眼里,当武官的,其实就跟匪徒分别都不大,没有资格丁忧守制。

这种风气,也都延伸到了民间,百姓争相以送子弟读书为荣,送子弟当兵为耻。

但是现在的大明出事了,内有流寇作乱,外有建奴,投靠了建奴和华夏军的读书人还少吗?

用他们的话来说,为什么别人可以投,他们不可以投呢?

文官二百多年来一直压制武官,一是天下太平,朝廷没有必要养这么多军队,提高军人的地位,其次就是文官可以道德的高地上压制武官。

这种情形之下,文官应该在许多地方表现出气节的一方面,用他们的话来说:平时袖手清谈,临危一死报君王,但是现在投靠华夏军的人真心不少?

外面传出了风声,华夏帝国即将成立,他们已经放出了风声,将要开科取士,本来许多准备闹事的仕子和乡绅,已经纷纷的开始备考了。

担耽了啥,也不能担耽科举。

他们这些人以命来抵抗华夏军,最终能得到什么?能换来什么?

戴千元这么一问,真正的把秦良玉给问住了,把她逼退了。

戴千元说道:“秦将军的忠义,整个四川人,谁人不知,但是现在天下大事己定,将军何不选择像那些道德君子文人雅士一般,眼见天下不靖,就回乡养望,静等天下太平,我家老爷子就是这么干的。”

戴千元这么一说,其他的人也都纷纷的附和,齐声道:“将军三思。”甚至就连站在秦良玉那一边的将领,他们都这么认为。

现在的华夏军,大势已成,天下基本上已经没有可抗衡他们的力量,抱着大明的大腿,实在是没有什么市场,如果有机会改头换面,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抱上这一条粗腿。

秦良玉的手下们,他们追随将军南征北战,肯定不是为了秦良玉的人格魅力,而是为了报答朝廷,出人头地,换取功名。

既然这些东西,华夏军也可以给他们,那为什么一定要敌对华夏军,一定要敌对这一片土地的主人?

这时候,他们的消息已经走漏了,中军大帐之外,站满了前来打听消息的士兵,他们焦急万分。

到了这一刻,士兵们也无心作战,军官们所担心的事情,其实士兵们担心十倍。

当官的和军官们,他们家中毕竟还有余粮,再怎么着他们的老婆孩子都饿不死,而这些当兵的,他们可是手停口停,没有了钱粮寄回家去,家里面凭着那一点贫瘠的土地,这不得让老婆孩子饿死?

白杆兵他的作战力普遍的强,高于明军的平均水平,即使他们只是使用的比较原始的白杆长枪,但是却能跟其他的各支使用火枪火炮的部队斗一个势均力敌,这是因为他们是含有雇佣兵性质的一支部队。

这支部队的士兵,大多数都是吃粮当兵,希望能够通过打仗,获得战功,积累钱粮,寄回家里面去,一名合格的白板兵,是可以养一个家。

但是如果战死,这一切就无从说起,白杆兵没有俸禄,没有军饷,只有口粮,只有立功了,才能够获得奖赏,所以他们作战,人人争先恐后。

但是军官们的忧虑,也都传染给他们部下的士兵们,他们都看出大明,这是气数己失。

如果重庆还在他们手上,他们还可以依靠重庆的钱粮和山势地形的险要,抵抗敌人的入侵,就连如此重要的城市,都轻易的被敌军攻陷,他们凭着这些穷山沟,如何能跟敌人大军相抗。

陈述仁看见士兵们都围了过来,民心可用,他大声的说道:“将军既然犹豫不决,何不让所有的士兵一起表决?我们所有的人选择自己的命运,是为大明尽忠,还是自寻生路。”

这不是屁话吗?哪个士兵会一心寻死的,但是陈述仁的说辞却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响应,他们纷纷的附和,这令秦良玉非常的难堪。

戴千元道:“江山变色,城头变换大王旗,这几百年来又何时少了,大明因天命而起,失天命而去,我等所要做的,就是顺应天命,现在华夏军势大,我们何必要跟他们作对?放下武器回到家里面,安心的耕田种地,岂不是好?

这话说到了大多数士兵的心坎里,戴千元长期带兵,他就知道这些士兵他们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对于这些士兵来说,粮食比什么都重要,老婆孩子热炕头比什么都重要?

当官的和文人们,吃饱没事干的,会谈礼仪廉耻,但是对于这些吃不饱的人来说,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戴千元他现在趁热打铁,他说道:“相信大家也都听过一首歌谣:吃他娘,穿他娘,刘军来了不纳粮,这可不是歌谣,而是真正的事情,刘家出自山东的世家,家里面金山银山,有的是银两,根本就不缺钱,他们所到之处,从来都是轻徭薄赋,让地方休养生息,如果大家做了华夏军的顺民,别的不说,吃饱饭是绝对没有问题。”

秦良玉看见戴千元公开的在这里唆摆这些军官,这可是令她十分的愤怒。

但是有一样事,令秦良玉十分的无奈,如果是别人,他可以说对方妖言惑众,胡说八道,但是对方可是说到了实处,白杆兵虽然与华夏军相敌对,但是对华夏军许多事情,他们是了解,对方实行极其薄的赋税政策,这一点有目共睹,他就是想否认,士兵们也都知道。

但是就是这一条,就收了这些兵的心,令他们再也无法为大明打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