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863章要价不低

明末之新帝国 第863章要价不低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如此一来,他们就面临另外一个问题,本来一直都想命令关宁铁骑入关,支援山东战场的。

这支精锐的拳头部队,该怎么使用,该怎么打,兵部都做好了安排。

但是偏偏这时候,却发生了锦州之兵,孙传庭跟他在那里大打出手,所以朝廷说什么,也不敢把关宁军调往山东战场了。

并且他们还有一个担忧,如果是以前,就是放弃了关外所有的地方,建奴肯定会迅速的填补这一块的空白,他们的兵锋将直抵山海关城下。

但是以建奴的能耐,想破关而入,攻占大明,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就是占领了大明的整个辽镇,那也是疥癣之疾,终有一天,大明会把这些地盘都抢回来的。

如果关宁军撤退,让盘踞在海州的孙传庭趁虚而入,那他们就会被华夏军前后夹击,这可是非常危险的。

面对这种困境,朝廷可是充满了担忧,他们就在想,如让华夏军占据了辽西走廊之地,兵寇山海关外,大明就危了。

而且他们终于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华夏贼占领了辽南这么久,都没有向海州下手,现在突然间却向海州下手,这是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想法。

所以辽西将门的人,关宁军不但不能动,还得加强他们的防御力量,所以皇帝只好想尽一切办法,弄去了一笔钱粮给他们,希望可以振奋军心士气。

收到了这一笔钱粮,祖大寿没有任何的欢喜和谢恩之意,反而对手下的众将愤然说道:“这就是大明朝廷的做派,用你的时候,你就是座上宾,不用你的时候,连狗屎都不如。”

朝廷现在就是这般的折腾他们,认为关宁军的利用价值不高了,所以连军饷都停发了,现在看需要他们在外面打仗了,所以马上就补发了军饷,这是卖命的钱,也都没有人敢拖。

只是他们这种做派,可是让关宁军这些人都为之气愤不已,大家都是卖命的,结果俸禄还不能够正常发,只有在卖命的时候才能准时发,那么一点钱,真是令人失望不已。

且看人家对面的华夏军,军响从来不会拖欠,战场立功,还有特别的表示,为什么华夏军每个人打仗都像小老虎一般的凶猛,就是因为他们是为自己打仗。

大明的兵就是兵,差不多是奴隶,华夏军的兵,他们个个腰包都是满满的,大多数都称得上是小老板、小地主,这样的军队打仗,如何不能胜利之?

祖大寿掌兵三十年,得出一个结论,军队越是有钱,打仗就是越是容易胜利。

比如说当年盘踞在辽镇的关岭铁骑,他们虽然只有上万人,却压着东北各族的人,都抬不起头。

还有到了后来迅速的崛起建奴,虽然只有区区之八旗,但是他们军队的战斗力却是非常的强,就是因为他们这些兵,大多数都是很有钱,都是小地主,为的是自己拼命,为的是自己打仗。

到了这一步,祖大寿也不能够不选后路了,他对他的妹夫吴襄说道:“现在咱们真的是得寻一条后路了,否则咱们的子孙后代,就得死在大明这条船上。”

吴襄对这样的情形,他也是无语了,大明可是现实到了极点,你有利用价值就发粮响给你,你没有了利用价值,就拖欠你的,甚至是不给。

当兵吃粮,当兵的就是靠着这一份粮响来活下去的,有些人还要养活家人,你克扣人家的,让人家一家子吃什么?喝什么?

朝中的官员还理直气壮的说:“现在朝廷正是多难之秋,不但尔等拖欠粮响,就是当官的也都在拖欠,咱这些京城的官员,已经几个月不发粮饷了,地主家都没余粮,官不聊生啊!”

他们这是在向下面的人哭穷,只是为堵住下面的人嘴,不让他们开口,不让他们伸手。

朝中做官的,他们有的办法捞钱搞钱,所以他们只在乎当官,这权力在手,还怕搞不到钱?在下面这一群苦哈哈只能忍饥挨饿,坐看妻儿饿死。

朝中的诸公和天下的人,都在说他们辽西将门,在养虎为患,养寇自重,但是他们也都不想想,如果不是这样子,他们连一口饱饭都没有的吃。

戚继光倒是一个狠人,他一战就把蒙古的炒花部给打垮打残了,结果朝廷也就不需要他了,早早的把他撵去广东养老去了,就连跟着他混的戚家军都落不了好下场。

只有这些知道怎么养寇自重,知道怎么令自己有利用价值的人,才可以活下去。

他们这些人,倒是不介意像现在这般永久的混下去,但是他们也都明白一点,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大明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明也都开始无以为继,三百年未有之剧变,就在眼前,如果他们不早早的选择一明主,只怕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建奴迅速崛起,但是让他们投靠一群比他们都不如的荒野蛮夷,他们心里面都过不了这一关,所以只能够选择向刘家靠拢了。

他们向刘家靠拢,富贵是可以保证,但是眼前好不容易挣下来的这点权利,还有这点地盘,就保不住了,刘家父子可是眼睛里面容不了半颗沙子的人,且看刘家崛起的这么些年,势力做得这么大,可是有一个山头?只要他们合并进华夏军以后,他们就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一辈子再也无法分开。

特别是刘家军他的同化能力,非常的强,他有能耐让你这些人的官兵,都得跟着他混。

当兵的就是吃粮,有奶便是娘,以华夏军这么好的条件,这些兵只要一过去,就马上会被他们收了心,还会有谁记得以前的将主老爷是谁?

所以祖大寿和吴襄等人,现在是左右为难,不知道怎么样才好,但是刘家军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让他们不往关内撤,的他们倒是同意配合了。

因为他们知道,这对双方都有利,只要他们跟孙传庭的部队打起来,朝廷肯定就不会再次调用他们,不会让他们去山东打仗了。

果不其然,当他们传出与孙传庭大打出手以后,朝廷就慌了手脚,再也不命令他们调兵撤往关内,并且还调拨来了一批钱粮。

但是就连他们现在也都开始鄙视朝廷的软弱无能,这样软弱无能的组织,哪里混得下去的?迟早要被灭掉的下场,即使他们能打赢了山东之战,但是其久病积苛,暮气难振,还是难以成就大事。

如果不是祖大寿和吴襄等人贪恋权力,早就投了华夏军,安享荣华富贵去了,但是现在,华夏军向他们开出的条件,还是不错的,那就是保持现状,观其变。

辽西门与华夏军眉来眼去,勾搭上了,这令刘布有些高兴,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关外的势力,得到了扩大,如果他们能拿下这一片地方的话,就可以从后面包围大明了。

现在的关宁军,依旧还是大明最为精锐和强悍的部队,是能跟建奴硬扛的最后一支部队。

别人会看轻他们,认为他们对于建奴,畏敌如虎,但是刘布可是知道,这群人的能耐。

在原版的时候,他们投靠了建奴,放开了手脚,可是从山海关一路打到了南边的缅甸去,所到之处,所向无敌,还是那一句老话,兵是好兵,汉子是好汉子,就看领兵打仗的人行不行?还有是朝廷不行不行?

别的不说,就是就是让他们投靠了建奴,当上了二鬼子,放开的手脚打,他们也都横扫天下,如果这样一支部队加入了他们华夏军,可以令他们实力大大的增强。

他们实力增强,就意味着大明实力的减弱,这一支部队利用好了,对于刘家一统天下,也是大有好处的。

刘布虽然把全部的精力用于策划山东之战,但是他的目光,也都放眼全局,只有纵观全局的能力,才是一个优秀的帅才,虽然他们现在主战场将是山东,将在山东跟大明进行一次总决战。

但是他同时必须考量,在他们更远的南方,还有西北一带,更还有关外蒙古一带的势力。

等统一了中原以后,势必对海外进行用兵,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大量的兵员,大量的将才,如果能说服这一支部队参战,将会加强他们的实,也就大大的加快了一统天下的步伐。

虽然辽西将门的关宁军,即使跟他们对抗,也都没有能力阻止他们一统天下,但是也会拖延他们一统天下的时间,和伤亡更大而已。

刘布他可是有胸怀壮志,准备一统天下之后,要向四周进行扩张,恢复汉唐盛世,需要用兵的地方很多,如果能够最大限度,最快的结束战争,最大限度地减轻伤亡,他还是不介意这般干。

只是辽西将门这一帮人,他们要价太高了,居然想投靠了刘家以后,还想继续做藩镇,做节度使,这怎么可能?这口子是说什么也不能开,如果开了,就会后患无穷,刘布不想给自己的子孙留下后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