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966章百年大敌

明末之新帝国 第966章百年大敌

作者:英联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36:30 来源:笔趣阁

华夏帝国在击溃了明军的三大重兵集体中的两大集团以后,强势的进入了京城。

此时大明的崇祯皇帝,虽已经绝望上吊自尽,其实大明还控制有许多的地方。

比如说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河南、湖广南部(湖南)、陕西大部,这些都依旧还挂着大明的龙旗,还接受大明的统治,只是大明的皇帝已经不在了,京城也都不在了,再也拿不出重兵集团去对付华夏帝国,称得上是大势已去。

布日布德和肖宁,也不是无事就来刘布的东暖阁蹭饭吃的,而是来这里向刘布拜别的,因为他们已经接到了统帅部的命令,分别率领着自己本部的军队,开始出征,继续讨伐和征服这些忠于大明的地方。

虽然这些地方的势力还在观望,但是还是必须由华夏帝国的军队走一趟,才能够显示他们的绝对权威,才会令这里进行效忠。

虽然刘远桥在他的登位诏书上吹牛逼,说天下大部,已经戡平,这只是吹牛的话,如果算起来,大明至少还有一半的地盘没有被他们控制和占领。

只是依旧是那一句老话,皇帝都没了,朝廷都没了,只是群龙无首,一盘散沙而已,而且这些地方,大多数无兵无响,徒具虚名罢了。

如果在原版,还保留有整个江南,还可以在崇祯皇帝上吊自尽以后,迅速的另立新主,坚持抵抗,再抵抗十八年之多。

但是现在,华夏军实在是太强势了,一路横扫千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基本上都没有地方的豪强,还有藩王,敢自己称帝,抵抗华夏帝国,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是那样做,也都只是延长一两年的寿命而已,下场却会更惨。

刘远桥在登位以后,就开始大赦天下,其中对于明朝的藩王和宗室,也都有了明确的政策。

如果是以往,只有一条政策,那就是杀光、杀绝、不留余地。

但是现在,他经登基为皇以后,就开始大赦天下了,对于明朝宗室的指导政策,基本上就是,对方如果放弃所有的钱财,净身出户,可以保其性命。

据说这一条,还是静云公再三向刘远桥磕头,请出来的旨意。

静云公他还是认为,太祖皇帝一代豪杰,一代的奇男子,汉人之中的乔楚,为汉民族立下过功劳,保存了民族的血脉,不应该断子绝孙。

所以刘远桥才定下了这条,这些藩王净身出户,只留下一点点随身的钱财,可以保存性命。

其实刘远桥的华夏帝国,也都没有一定要杀光杀绝皇族子孙的必要,这些人当权的时候,都保不住天下,难不成还在亡国之后,可以翻盘吗?主要的就是,他们掌控了太多的土地,太多的资产,这些东西都是华夏军急需得到的,这就叫做怀璧其罪。

如果对方放弃了身上的玉璧,也就是没有必死的原因了,这是华夏帝国的底线,是刘远桥跟他的这些大臣们一致商议以后,得出来的一个决定,而且这也就是最后的决定了。

即使静云公再有心为这些宗室子弟着想,也都没有办法保存他们的田地和财产,能够保存性命,就已经是最大的努力了。

也就是因为刘远桥颁下了这一条旨意,更加令宗室子弟,无心抵抗,无心抗衡了。

许多人都在认为,朝廷有百万大军,尚且不能敌,现在已经是风烛残年了,更加不足以抗衡,能保存一条性命,保存皇室血脉,吃一口太平饭,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要知道,在以往,历朝历代亡国的时候,王族哪一个不是被杀光杀绝的,就是被逃了出来,对于他们的追杀,也都是永远不会停止。

而华夏帝国,他既然敢以圣旨的方式颁发出来,而且是传遍天下的方式搞出来,就会说到做到,否则天下民心都会不服。

刘远桥他在暂时稳定的北方的局势以后,就开始派遣手下的将领,分别率领各支大军,横扫那一些没有向华夏帝国效忠的地方,他们大多数都相信,这些地方,基本上就是兵到乱平,最迟将在三年之内,戡平大明境内所有的反对势力,建立一个统一的朝廷。

作为中土的枭雄,刘远桥及其身边的人,也都有一种大一统的思想,天下要么不拿下来,要拿下来,就得一统天下,没有南北朝,没有地方朝之说,这叫做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所以国防部这些有资格统兵出去的大帅和将领们,纷纷的前来国防部向刘布、向刘远桥请辞,然后率领其部下军队,开始出发,前往征讨各地,继续为帝国开疆辟土,立下汗马功劳。

其中有一路,是刘远桥父子都最为关注的,这就是刘远桥命令大将肖宁、布日固德、祖大寿、吴襄、吴三桂等人,率领五万步骑出关,前去袭击远在白城的林丹汗。

华夏帝国成立了以后,有几样事情,大家都猜得出来的,比如说就是刚才提到的派遣大将,率领精兵出发,继续扫平乱党,平定天下后,则会派兵出关,去对付盘踞在辽东的建奴。

据说后金国的大汗皇太极,在听说华夏军包围了燕京城以后,他就知道大明已经是完蛋了,他们早前所制定的国策,就是扶明灭华,已经是破产了,他们不单止这一个计划破产,还会面临华夏军的重击。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制定了干涉的政策,已经在各方面准备对华夏帝国在辽南一线的军队进行反攻,但是他们现在已经转入进入了战略的防御。

先把他们所能调遣的军队,都调遣回来,比如说建奴的军队向东,已经打到了朝鲜,他们已经在壬辰之战中拿下了朝鲜,并且征服了这一片地方,驻扎有上万的军队。

现在看见风声不对,开始把这些军队调回来,且在更北的地方,在图门江远岸许多地方,他们都驻有军队,这些军队都已经一一的调回。

还有就是,他们一直对蒙古进行压逼的状态,希望能通过强大的军事武力,威迫蒙古人屈服,甚至在更遥远的关外土地上,他们都布署大量骑兵,希望能够威压这些地方,迫令他们臣服,现在,他们已经一一的把这些军队调遣了回来救急,他就知道,他们一定会被华夏帝国以重击的,他们最好的结果,就是退守建州,保持建州的完整性。

他们现在所掌控的大半个辽东,这些辽东重镇,还在他们掌握之中,但是他们相信,随着明军源源不断的出关,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制过来,他们最终将会失去这些地方。

就连他们之中,最有信心的皇太极,都有一种悲观的想法,这辽阳、沈阳是守不住的,就算是更北的开平、铁岭、抚顺等地,估计也都守不住,只有退守建州,退守那深山老林,令华夏帝国难以孤军深入,难以追杀他们,才是唯一的出路。

他们已经认可了华夏军的战斗力,并不在他们之下,在火器和大炮的装备之下,甚至会更加的强大,唯一能够阻止华夏军的,只有关外的穷山恶水和辽阔的地方了。

他们的政策就是希望对方劳师远征,耗费巨大,最终久战无功以后,只能够选择承认他们,但是关外的这些地方,大多数是保不住的了,而且他们估计,将会在今年,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大战,华夏帝国拿下了燕京以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他们。

但是就连建奴他们,都料想不到,华夏帝国在建立以后,马上往关外出兵,不是派兵去对付他们的生死大敌建奴,而是派出一支军队去袭击他们名义上的盟友,察哈尔部落的林丹汗。

林丹汗就是察哈尔部落的首领,是名义上的蒙古帝国三十五代的大汗,自从成吉思汗征服了草原以后,就成为草原上的共主,草原上的老百姓,只会认可黄金家族的人作为草原上的主人,其他的人都没有这般的资格。

比如说当年瓦剌部落的也先太师,那么牛逼,连大明帝国的皇帝,都给活捉了,还包围大明的京城,差点就把大明的灭了,就算是如此牛逼的人物,也只能够当太师,当他自己部落的大汗,却当不了蒙古帝国的大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已经死去了四百多年,但是他在草原上的威名,依旧就像天上的太阳,如日中天,这样的威望,也都让他的子孙深受其荫,在草原上的共主大家,只认黄金家族孛儿只斤。

察哈尔部落的林丹汗,就是公认的黄金家族的嫡系传人,目前成吉思汗血统最为纯正的子孙,蒙古帝国虽然已经开始衰落,退守在蒙古草原东部的察哈尔部落的林丹汗,依旧打着蒙古帝国的旗号,草原上的大多数部落和牧民,也都认为他是这样的共主,早在十几年前,整个关外大地上人们,只知道有林丹汗,不知道有建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