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狼域 > 第八章 收服人心

狼域 第八章 收服人心

作者:亚忠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8:23 来源:笔趣阁

姑娘烧好了奶茶,摆到成钟前面的地桌上时,发现这位少年老成的小大人睡得格外香甜。

在老家,她也有一个像这般大小的弟弟,与她很亲近,也是这些天她最思念的人之一。

她有点心疼地注视着少年,不忍心叫醒他,但想到他肯定也是很饿,便使劲摇晃着他的胳膊。

从梦中骤醒,成钟脑子一时转不过劲,不知此时身处何方。

呆懵了两、三分钟,才完全清醒,他连忙站起身,一叠声地表示感谢。

奶茶的味道很独特,是羊奶、熟茶、盐巴和沙糖的混合物,头一、两口略有点不习惯,很快就喝出香味来了。

没有几口,一杯奶茶就下肚啦。

姑娘本来想问他喝不喝得惯,一看碗都已见了底,只好赶忙去后厨提来茶壶,继续斟满。

藏族汉子也端着一大盘凉拌牛肉,拎着一个塑料桶上来,桶中是两斤地道的青稞酒,飘着淡淡酒香。

姑娘摆上两双筷子,正要退下去的时候,成钟叫住了她:

“请姐姐赏个脸,也坐下一起吃吧!今天我初到贵地,劳烦两位尽心招待,小子感激不尽,让我请两位一起吃顿饭吧!”

姑娘悄悄瞅了汉子一眼。

“横竖没有别的客人,这娃娃心诚,咱们就陪着一起吃吧!”

汉子同姑娘说着话,两人又一起到后堂去了。

看着切得薄如蝉翼、洒满青翠蒜苗的凉拌牛肉,成钟食指大动,喉咙里都伸出手来了。

但想想自己初来乍到,又是在少数民族的地盘,实在不便先动筷子,就强忍着辘辘饥肠,连连喝着奶茶。

一转眼功夫,捧着洁白“哈达”的姑娘和端着银碗的汉子,齐齐站在了成钟的面前。

“小老弟,你是远方来的贵客,有些礼数是不能少的。”汉子眉目含笑地说。

成钟通过读书,也粗略知道一些藏族的礼节。

他便站起身来,平静地向两人鞠了一躬,等着姑娘把“哈达”搭上自己的脖子,并双手从汉子手中接过酒碗,笑着说:

“嘿嘿,大叔,姐姐,我年纪小,不懂礼数,还望两位教我!”

汉子也不推辞,端起了另一只酒碗。

他用左手托碗,右手无名指轻轻蘸上酒液,开始教成钟如何敬天、敬地、敬神灵。

成钟认真地学着他的样子去做,虽然动作有些生硬,套路还算得齐全。

他做完这些动作,正欲仰头一饮而尽的时候,那姑娘小声说:

“酒是可以不喝完的,你还空着肚子呢!”

藏族人敬酒的碗,像小孩子的饭碗一般大,又是连敬三碗,如果三碗都喝完的话,酒量小些的大人都可能醉倒。

成钟闻言,向姑娘投去感谢的眼神,听话地只喝了一小口,就把酒碗双手奉还。

然后是第二碗、第三碗。

与普通人的印象不同,藏民族实际上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

藏族民风纯朴,礼让谦和、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

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六净法》中,把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正直无欺等作为重要内容,对藏族的伦理礼仪和生活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藏族的饮食礼仪,直观地反映着藏族的纯朴民风和伦理精神……

一番礼节之后,三个人一起跪坐到地桌跟前,成钟才开始大块朵颐。

在吃喝的过程中,大家分别做了自我介绍。

藏族汉子汉名叫赵英,曾当过武警,看守过劳改农场。

他父母早已作古,复员后没有地方可去,就在这里开了这家帐蓬饭店。

饭店生意虽不算好,胜在独此一家,干警和有点身份的人想要改善一下生活,只有到这里来。

姑娘张晓宁,是四川重庆人。

她一年前跟同伴逃难到青海,饿昏在青海湖边,被赵英所救,就在这里帮忙打理饭店。

现在两个人的关系似乎有点说不清道不白。

成钟也把自己的名字如实相告,至于其他情况,则语焉不祥。

酒是个好东西,最能拉近人的感情。

三杯酒下肚,话匣子打开,半斤酒下肚,陌生人变成了兄弟。

成钟吃得多喝得少。

他心里没底,并不清楚自己的酒量,在此之前也没有条件喝过酒。加上出门在外,又有事在身,更是不敢多喝。

赵英吃得少喝得多。

不知何故,他对这个陌生小子很有好感,心情不错。虽然连连碰杯,却并不计较对方喝多喝少,自己却是杯杯见底。

张晓宁吃得少喝得也少。

她劝成钟慢点吃,说等会羊肉就熟了,到时再多吃点热的。

她又劝赵英慢点喝,说免得客人没招呼好,自己先倒下了。

边吃边聊中,成钟有意无意地打听到了这里的大致情况。

原来这一带有许多劳改农场,这只是其中一所。

在这个小镇上生活着四种人:

一种是管犯人的干警及家属,他们的社会地位最高。

第二种是刑满释放人员,也叫新生职工,他们算是农场职工,领工资,有自由。

第三种是服刑的犯人,刑期快满的犯人也经常出现在街上。

第四种是街上小平房和小帐蓬里居住的那些人。

那些人与前三种人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大多是逃难而来的亲戚,平时做做生意,农场忙的时候,也去打打零工,艰难度日。

张晓宁又去了趟后厨,一会儿功夫,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羊肉就摆在了桌上。

看着这么多羊肉,成钟笑了起来:

“张姐姐,你也太实诚了吧,这么多肉都端出来,我已经吃不下了!”

“大兄弟,出门在外的,吃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吃不了就剩下,不会都算到你的帐上的。”张晓宁说。

红头涨脸的赵英接着话说:

“兄弟尽管吃饱喝好,老哥看你顺眼,今天算我请你啦!”

成钟一听,连连摇头说:

“不行不行,那怎么成?你们在此开馆子,挣点钱太不容易,今天这客我请定了!”

他迅速掏出10张“大团结”,双手递到张晓宁手中。并且说道:

“你看这些钱够不够,不够我再拿。”

“一顿饭,怎么能收你这么多,这些钱都够买一头牛了呀。”张晓宁诚实地说。

她说的是实话,现时社会上工资低,物价也低,一头牛的价钱也就100元左右。

成钟对物价并不怎么了解,花钱也不太在行。

只是他小小年级,因神奇机缘而拥有了许多钱,对于钱真心不大在乎。

张晓宁还在推辞,成钟语气坚决地说:

“我真心请客,你们不收下这100块,就是看不起我!

这样吧,外面还有几位客人,我去请他们进来,把这些肉吃完为止。”

就在刚才,他留意到帐蓬的厚门帘接连动了好几次,有几颗半大小子的脑袋探进来又缩回去。

酒足饭饱的成钟走向门外,他一边走一边谋划着怎么忽悠门口那几个小子。

他突然出现,几个孩子吓了一跳,纷纷向后退了开去。

当看到出来的是一个与他们年纪相仿的孩子时,就又围上前来。

其中一个孩子眼晴一瞪,做出凶巴巴的样子说:

“你是谁,从哪里来?我们是农场小学红小兵大队的,这里是农场重地,我们要审察你的身份!”

“红小兵”是“文革”期间对少先队的称呼。

“嘿嘿,我也是红小兵,都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从西宁来,到这里是协助公安局调查一个案子。”成钟已编好说辞,不慌不忙地说。

“哼,调查什么案子,一定是骗人的,把他带走!”还是刚才那个小子说。

“等一等,我有事和你们商量!”成钟忙说。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另一个孩子喊道。

“看你们几位,咱们算是同龄人吧,初次见面,互相不服气,不妨切磋一下,谁赢了听谁的,好不好?

你们几个人选一个力气最大的出来,跟我摔上一跤,我输了,请你们吃肉。我赢了,也请你们吃肉。”

成钟知道,藏族人一贯崇尚武力,成年男人都动不动摔跤,小男孩摔跤更是家常便饭。

几个孩子有点迷糊,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但“吃肉”两个字还是牢牢吸引住了他们。

第一个说话的那个孩子又问道:

“你啥意思,输赢都请我们吃肉吗?”

“是的,输赢都请。但我的话还没说完呢,假如我赢了,你们要帮助我查案。”

几个孩子大眼瞪小眼地商议了半天,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道:

“输赢怎么算?”

“先将对方摔倒,然后控制住对方身体就算赢。”成钟胸有成竹地说。

这时候,赵英也从帐蓬里出来了。

他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乘着酒兴说:

“摔跤好啊,我来当裁判!”

最先说话的孩子明显是这一伙娃娃的头,他主动走出来说:

“让我来和你摔跤吧。事先申明,假如失手误伤,可不负责任。”

“如此最好。”成钟平静地看着对方说。

那孩子没等成钟话音落下,已弯着腰向他冲过来。

成钟没有闪躲,只是重心下移,扎稳马步,以逸待劳。

那孩子一把抱住成钟的腰身,用尽全身力气,就是一个抱摔。

成钟身体重心和力道一起下沉,同时用胳膊环住对方的脖颈要害。

他的计划是,如果对手实力强大,就以巧劲制住对手要害,如果对手实力一般,就凭蛮力取胜,总之绝对不能输。

谁知那孩子只会一点藏族传统的摔跤技术,接连三次发力,都没有把成钟抱离地面,就变得慌乱起来。

了解了对方的实力,成钟心中有了底,他已知道这孩子远不是他的对手。

他双手下钻,仅用一半力气就把对手的双臂撑开,然后反抱住对方的腰身,一只手抓住了他的腰带。

随着“嘿”地一声大喊,成钟又加了几分力气,对手瞬间双脚离地,失去了重心。

紧接着,成钟向左侧下方用力,将对手摔向地面。

“我输了……”

那孩子已清楚了双方的差距,为了不被继续狂虐,直接认输。

其实,成钟从小就跟着干爷爷练过武术,有一定的武功基础。

加上近两个月来,雪里红一直带他进行奔跑训练,使他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对付普通的同龄人已是绰绰有余。

一番比斗很快结束。

天色已晚,成钟把在场的五个孩子都请进了帐蓬饭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